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温波动对泰来草、圆叶丝粉草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镡蓉蓉 史云峰 +2 位作者 赵牧秋 王盈棋 刘明中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7,共11页
为探究海草对水温波动的适应性和适应机制,本研究以27℃为波动中心,设计波动幅度(简称“波幅”)分别为0、2、4、6、8、10℃的水温波动环境,将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和圆叶丝粉草(Cymodocea rotundata)种植于上述环境中,并在实验... 为探究海草对水温波动的适应性和适应机制,本研究以27℃为波动中心,设计波动幅度(简称“波幅”)分别为0、2、4、6、8、10℃的水温波动环境,将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和圆叶丝粉草(Cymodocea rotundata)种植于上述环境中,并在实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状况、氧化与抗氧化产物、渗透调节物质、光合色素和光合荧光特征4类14项指标,从而评价其生理和生长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水温恒定时,水温波幅为2-4℃时2种海草的地上部生产力较高,抗氧化酶活性与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低,营养物质与叶绿素含量、光反应的电子传递速率较高,总体表现为生长状况更好。但随着水温波幅超过此范围,上述指标均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海草受到的过氧化胁迫逐渐增大。虽然海草仍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与细胞渗透势调节物质的含量等机制来抵抗这种胁迫,但抵御能力有限。波幅超过8℃的环境不利于2种海草的生长。此外,由于随着水温波动加剧,圆叶丝粉草各项生理指标值的变化幅度均大于泰来草,因此,本研究认为圆叶丝粉草对水温波动的敏感性高于泰来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来草 圆叶丝粉草 水温波动 胁迫 植物生理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波动对2种热带海草光合生理与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王茹 刘明中 +1 位作者 吴佳欣 康银吉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4期471-481,共11页
为探讨生长于潮间带的不同种类海草对盐度波动适应阈值的高低与具体适应机制,将圆叶丝粉草(Cymodocea rotundata)和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分别种植于盐度波动幅度从0到10逐步增大的海水环境中,探究其生理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变化规... 为探讨生长于潮间带的不同种类海草对盐度波动适应阈值的高低与具体适应机制,将圆叶丝粉草(Cymodocea rotundata)和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分别种植于盐度波动幅度从0到10逐步增大的海水环境中,探究其生理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盐度波幅逐渐增大,除泰来草的叶片生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持续递增外,2种海草的平均叶面积、光合产物、光合色素以及圆叶丝粉草的叶片生长速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种海草的F_(v)/F_(m)、F_(v)/F_(o)、qP和Y(II)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Y(NPQ)、Y(NO)和qN则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盐度波幅、海草种类及其交互作用对平均叶面积、叶片生长速率、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F_(v)/F_(m)、F_(v)/F_(o)、qP、qN、Y(II)、Y(NPQ)、Y(NO)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这些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盐度波幅为2~6和2~10的水环境分别能促进圆叶丝粉草和泰来草的光合作用与生长;圆叶丝粉草与泰来草具有最适盐度波动范围,超过该范围的盐度波动不利于2种海草的生理生长与光合作用,并且圆叶丝粉草比泰来草对盐度波动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丝粉草 泰来草 盐度波动 光合作用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鳖科3种海草的染色体及其核型的研究
3
作者 杨文杰 都晶洁 +2 位作者 黄勃 王仁恩 张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163-10165,共3页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小喜盐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两者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海菖蒲、泰来藻和小喜盐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18=12m+6sm,K(2n)=18=12m+6sm,K(2n)=28=16m+8sm+4st;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属2A类型,小喜盐草为2B型。[结论]通过对3种海草核型进行比较发现,海菖蒲与泰来藻的核型差距很小,而它们与小喜盐草的核型差距较大,说明海菖蒲与泰来藻的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 泰来藻 小喜盐草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新村湾泰来草内生细菌与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秋颖 凌娟 +5 位作者 孙英婷 田新朋 杨清松 周卫国 周毅 董俊德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17-29,共13页
内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克隆文库解析泰来草不同营养器官中内生细菌、内生固氮菌的群落组成和结构。从表面消毒的不同泰来草组织中提取DNA,基于16S rRNA和固氮基因nifH分别构建克隆文库,分析泰... 内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克隆文库解析泰来草不同营养器官中内生细菌、内生固氮菌的群落组成和结构。从表面消毒的不同泰来草组织中提取DNA,基于16S rRNA和固氮基因nifH分别构建克隆文库,分析泰来草不同营养器官内生细菌和内生固氮菌的群落结构特征。新村湾泰来草共获得内生细菌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162个,根、地下匍匐茎、叶分别含有72、45、52个OTUs,其中α-变形杆菌和γ-变形杆菌是优势类群,其相对丰度分别约为48.34%—62.72%和8.41%—33.21%。内生固氮菌OTUs 90个,根、地下匍匐茎、叶的OTUs数分别为59、19、27个,α-变形杆菌是优势类群,在根、地下匍匐茎和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47.73%、48.99%和67.65%。泰来草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细菌和内生固氮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是各个组织部位的优势菌存在差异,其中,根的内生细菌群落丰富度最高,叶的多样性最高;内生固氮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最高的是根。另外,层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泰来草根、地下匍匐茎和叶片三者的内生细菌、内生固氮菌群落结构均具有显著差异(R=1,P≤0.01)。本初步研究成果可为挖掘海草功能微生物提供新的视野,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海草床的生态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内生固氮菌 多样性 泰来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新村湾泰来草形态和生理指标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韩秋影 曾文轩 +3 位作者 叶嘉晖 邱崇玉 史云峰 赵牧秋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5-238,共14页
海草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形态和生理指标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2019年对海南陵水新村湾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草床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研究了一年内1月、3月、5月、7月、9月和11月的海草形态和生理特征,... 海草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形态和生理指标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2019年对海南陵水新村湾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草床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研究了一年内1月、3月、5月、7月、9月和11月的海草形态和生理特征,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泰来草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泰来草形态指标叶长、叶宽、根状茎直径、根长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叶长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5月[(15.05±6.13)cm]和9月[(7.19±2.55)cm];叶宽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1月[(11.93±1.68)mm]和9月[(8.73±1.96)mm];根状茎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1月[(5.22±1.71) mm]和3月[(4.06±0.74) mm]。泰来草地下组织碳含量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1月[(31.23±0.94)%]和3月[(24.90±3.48)%]。相关性分析显示,海水温度与泰来草叶宽、地下组织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盐度与叶长和根状茎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下组织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海水p H与叶长、叶宽、地下组织碳含量和地下组织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海水中的溶解无机氮、氨氮和硝酸氮对海草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叶长、叶宽和根状茎长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新村泰来草的生长受到温度、盐度、pH的影响较大,高营养盐水平可能对泰来草产生负面影响,应该限制该地区营养盐输入。本研究可为保护新村湾泰来草海草床以及修复受损海草床生态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 泰来草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来草WOX转录因子的筛选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捷 陈石泉 +1 位作者 吴钟解 蔡泽富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7-607,共11页
WOX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其主要参与调控干细胞多能性、侧生器官的发育、花器官的形成和胚发育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是一类比较古老的转录因子,因此也有以此为基准进行进化分析的研究。目前,WOX转录因子家族在... WOX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其主要参与调控干细胞多能性、侧生器官的发育、花器官的形成和胚发育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是一类比较古老的转录因子,因此也有以此为基准进行进化分析的研究。目前,WOX转录因子家族在大多数陆生植物和淡水生植物中被发现,在海洋植物中,这一类转录因子的研究尚较少。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是一种热带区域常见的海洋单子叶植物,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泰来草的转录组信息,从中筛选获得了一个WOX基因(命名为ThWOX8),CDS序列全长597 bp,编码198个氨基酸,对其进行三维结构建模,显示其具有典型的HB结构,属于WO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中间分支。由于对海洋植物的WOX基因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了93个位于中间进化支的WOX转录因子进行了同源比较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了泰来草与豆科和毛茛目莲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这可能暗示了泰来草在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之间存在演化关系。鉴于泰来草是一种重要的潮间带植物,对于平衡海洋生态环境较为重要,深入研究泰来草WOX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泰来草在进化中的关系,以及为针对性地改进泰来草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泰来草 生物信息学分析 WOX转录因子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周期光热干露胁迫对泰来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李照阳 史云峰 +4 位作者 蔡嘉丽 赵牧秋 史志强 罗慧珏 韩秋影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65-1974,共10页
干露胁迫强度决定着海草床在潮间带的分布,植物的生理特性是反映其环境胁迫效应的重要依据。为探索潮汐周期内不同时长的光热干露胁迫对海草生理特性的影响,该文以热带优势海草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为对象,通过在日光温室内模... 干露胁迫强度决定着海草床在潮间带的分布,植物的生理特性是反映其环境胁迫效应的重要依据。为探索潮汐周期内不同时长的光热干露胁迫对海草生理特性的影响,该文以热带优势海草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为对象,通过在日光温室内模拟高温(41.0~44.5℃)和强光(633~1682μmol·m^(-2)·s^(-1))环境条件,研究不同露空时间(0、10、20、40、60、90 min·d^(-1),连续7 d)对泰来草叶片生长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荧光参数,以及对叶片和根部抗氧化酶活性、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0 min·d^(-1)的日周期光热干露对泰来草的生长速率和生理特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在光热干露条件下,随露空时间的延长,泰来草叶片损伤逐渐加重,颜色由绿色变为褐色且生长速率降低,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下降趋势;叶片和根的MDA、可溶性糖含量以及POD、SOD、CAT酶活性呈升高趋势;叶片淀粉、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90 min·d^(-1)的日周期光热干露是泰来草叶绿体PSⅡ光合反应中心不完全失活的承受极限。综上认为,潮汐周期内较长时间的光热干露胁迫会对泰来草的生长和生理特性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结果为了解热带海草在潮间带的分布规律以及海草床生态修复时的位置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来草 光热干露 露空时间 生理特性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铁对高有机负荷下泰来草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王慧 史云峰 +4 位作者 王帅 蔡嘉丽 李照阳 赵牧秋 韩秋影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8,共11页
海草床是近岸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有机负荷升高导致的硫化物胁迫是海草床衰退的重要诱因;外源铁(Fe)的添加可有效改善高有机负荷沉积物中海草的生存状态。本研究在日光温室内,通过向两种不同类型(钙质和硅质)沉积物中添加淀粉(5 g/... 海草床是近岸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有机负荷升高导致的硫化物胁迫是海草床衰退的重要诱因;外源铁(Fe)的添加可有效改善高有机负荷沉积物中海草的生存状态。本研究在日光温室内,通过向两种不同类型(钙质和硅质)沉积物中添加淀粉(5 g/kg)模拟海草床高有机负荷,同时添加不同量的Fe(II)(0.00、0.05、0.15、0.50 g/kg),探究了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叶片光合色素(Chl a、Chl b、Cx)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_(m)、F_(v)/F_(m)、F_(v)/F_(0)、Φ_(PSII)、ETR)及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对Fe添加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培养过程(30 d)中,两种类型的沉积物中外源Fe添加均能有效提升泰来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且当Fe(Ⅱ)添加量为0.50 g/kg时效果最优。Fe添加量对间隙水Fe 2+浓度、S 2-浓度、泰来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底质类型对Fe 2+浓度、抗氧化酶活性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底质类型与Fe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总体而言,Fe添加对泰来草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高于底质类型。本研究表明外源Fe能够有效改善钙质、硅质沉积物中泰来草生理生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泰来草 外源铁 有机负荷 光合色素 叶绿素荧光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食作用对泰来草地上地下资源分配的影响
9
作者 贾碧莹 刘思雨 +1 位作者 赵杨赫 毛伟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6期593-601,共9页
为了研究海草床生态系统内中小型草食动物对泰来草地上地下资源分配的影响,以海南优势海草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搭建隔离笼与放置化学驱逐剂(西维因)模拟排除不同消费者对海草的取食作用。结果表明:泰来草... 为了研究海草床生态系统内中小型草食动物对泰来草地上地下资源分配的影响,以海南优势海草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搭建隔离笼与放置化学驱逐剂(西维因)模拟排除不同消费者对海草的取食作用。结果表明:泰来草的根冠比随时间表现出升高的趋势,不同处理之间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消费者的采食会降低泰来草的生物量;排除两类消费者处理(MF)的泰来草地上生物量高于不排除消费者的空白对照处理(CK);草食作用会增加泰来草地上部分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分配比以维持其正常生长,但对全磷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总体而言,草食作用增加了泰来草根冠比,调控了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分配,用于提高对资源的吸收和同化速率,躲避消费者的采食,维持种群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食作用 泰来草 功能性状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