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8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 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松庆 张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272-1277,共6页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load were considered.The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stant flow operation,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variations of porosity,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confined water head is decreased by 48%,51% and 71%,respectively,under variable flow operation.The security of variable flow operatio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constant flow.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climate region and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s are primary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suitability of variable flow operation in GWS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aquifer parameter variable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ies on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In vitro in Wheat:Genet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somatic variation in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2
作者 Li Wenxiong Zeng Hanbing and Hu Shanglian(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P R C)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1995年第1期11-16,共6页
The genetic stability of variations of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progenies from the regenerated plants of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in vitro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s of earliness in ma... The genetic stability of variations of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progenies from the regenerated plants of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in vitro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s of earliness in maturity, high 1000-grain weight, plant height and grain weight per spike were heritable and tended to be stable in IE3 and completely stable in IE4 The wide variation of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duced by embryo culture in vitro provided the probability of selection in wheat improvement. Some somaclonal lines with useful variations could be used directly in wheat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embryo culture somaclonal variation gen etic stability WHE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棚龄设施葡萄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丰缺状况
3
作者 李义红 王策 +1 位作者 蒋龙刚 郭丽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为明确不同棚龄设施葡萄园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了河北省饶阳县1~5、6~10和10年以上棚龄共375个土壤样品的pH、电导率(EC)、有机质、全量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5年以上棚龄60~100 cm土层较... 为明确不同棚龄设施葡萄园土壤肥力变化特征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了河北省饶阳县1~5、6~10和10年以上棚龄共375个土壤样品的pH、电导率(EC)、有机质、全量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5年以上棚龄60~100 cm土层较1~5年pH值显著降低,EC值显著增加。0~20 cm土层10年以上棚龄有机质平均含量较1~5年棚龄显著提高,且各棚龄0~20 cm土层均以中等水平为主。10年以上棚龄比1~5年棚龄0~20 cm土层全氮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碱解氮随棚龄延长显著增加。棚龄的增加显著提高6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其中6~10年和10年以上8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较1~5年分别提高67.2%和87.2%;各棚龄0~20 cm土层碱解氮和全氮均分别处于中等和丰富水平,40~100 cm土层硝态氮处于中等水平。10年以上棚龄0~100 cm土层有效磷、速效钾和0~40 cm土层全磷含量较1~5年显著提高;3种棚龄下全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丰富以上水平,全钾和有效磷丰缺水平因棚龄而异。棚龄对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交换性镁、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各棚龄0~20 cm土层交换性钙镁、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可见,棚龄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EC值、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速效氮磷钾及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因此,建议依据不同棚龄土壤养分特征设施葡萄开展科学合理的养分精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龄 设施葡萄 土壤养分 分布特征 丰缺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泸定6.8级地震定点形变异常特征
4
作者 周朝晖 阳光 宁冬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分析四川泸定6.8级地震前震中周边100 km内3个台站的垂直摆倾斜仪、水管仪、伸缩仪、钻孔应变仪和重力仪数据,发现震前部分仪器观测值超2倍均方差,且震中距的远近会影响异常持续时间的长短。
关键词 泸定6.8级地震 定点形变 变化特征 重力观测 钻孔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株高、旗叶和穗部性状的遗传特性及相关分析
5
作者 周芳菊 张道荣 +7 位作者 凌冬 汤清益 孙华卫 唐清 王志顺 刘先斌 王鑫 汤三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
对湖北省种植的20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株高及主茎的旗叶长度、旗叶宽度、小穗数、穗粒数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麦株高和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小,遗传稳定性较高;而退化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受环... 对湖北省种植的20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株高及主茎的旗叶长度、旗叶宽度、小穗数、穗粒数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麦株高和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小,遗传稳定性较高;而退化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受环境影响最明显。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穗重与旗叶长度、旗叶宽度、穗粒数、穗长、小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退化小穗数、穗颈长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退化小穗数、穗颈长与穗粒数、小穗数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农艺性状 株高 旗叶 穗部性状 遗传特性 变异系数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申红卫 李兵 尤一璞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既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与路径。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和分析了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 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既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与路径。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和分析了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其差异性表现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发展均处于上升期,但并未到达最优耦合状态;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始终高于其他3个区域,耦合协调度在区域间的差异远高于区域内,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制约我国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乡村用电水平等。因此,应坚持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强区域间合作,各区域实施差异化政策,以此有效促进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经济 绿色农业 耦合协调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7
作者 戴志辉 奚潇睿 +1 位作者 李杭泽 牛宝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53,共13页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处不同模量波速度变化趋势相同而变化快慢不同的特点,定义能够间接反映故障距离的波速度比例因子。其次分别采用插值拟合及定量推导的方法求解该比例因子随故障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与计算曲线,利用其单调性差异提出联立曲线求解故障距离的测距方案。为准确标定故障行波,提出一种结合鲁棒局部均值分解与多分辨奇异值分解的波头标定方法,并利用标定结果设计基于时差特性的故障支路识别判据。最后经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测距精度较高,计算量小,不受同步误差影响,且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500Ω)和抗噪声(20 dB)能力,在不同线路中的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故障测距 波速度变化特性 行波波头标定 插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在高温高压水空化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博 胡鸿飞 王海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针对高温高压流动工况下,空化状态判断困难、传统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提取压力脉动信号中的有效信息的问题,以孔板为对象,开展了高温高压水的空化实验,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VMD)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中心频率法... 针对高温高压流动工况下,空化状态判断困难、传统分析方法难以有效提取压力脉动信号中的有效信息的问题,以孔板为对象,开展了高温高压水的空化实验,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AVMD)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中心频率法、遗传算法、功率谱熵和相对能量等技术,自适应地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中的超参数并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成分,提高了空化特征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AVMD算法能够精确捕捉到高温高压水流经孔板时空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识别空化起始点、转捩点以及空化强度的变化;当高温高压水流经孔板后,压力脉动的无量纲频率在0.04~0.35、压力脉动的无量纲幅值在0.014~0.067时,空化现象开始出现;随着空化强度增加,管内压力脉动幅值和频率整体呈增大趋势;空化起始转捩点及空化严重转捩点与入口压力和工质入口过冷度密切相关。AVMD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空化特性分析的精度,尤其是在复杂流动条件下的空化预测,为压水堆核电站冷却剂系统和高压蒸汽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水 空化特性 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 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6的黄河流域三级水资源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9
作者 王佳琦 王坤 +2 位作者 严登华 周祖昊 赵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0,276,共10页
基于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地球交换全球每日降尺度预测(NEX-GDDP-CMIP6)气候模式数据下的7个气候模式和4个基线情景,评估各个气候模式和集合模式对黄河各个三级水资源区1956−2018年的模拟能力,并预测4个“一级”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即... 基于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地球交换全球每日降尺度预测(NEX-GDDP-CMIP6)气候模式数据下的7个气候模式和4个基线情景,评估各个气候模式和集合模式对黄河各个三级水资源区1956−2018年的模拟能力,并预测4个“一级”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即共享社会经济途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P)情景下2021−2080年黄河各个三级水资源区的降水和气温时空变化规律发现:相较于现有的上中下游区域划分,本研究对黄河流域29个三级水资源区进行了更精细化的分析,揭示不同区域在气候变化下的差异特征;在降水模拟方面,BBC_CSM2_MR模式在河源至玛曲(分区1)的表现优于集合模式,突破传统统一采用模式集合数据进行降水预估的局限性,证明单一模式在特定区域的高精度应用潜力;未来气候变化呈现“湿热”趋势,降水变化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气温变化以夏季最大、冬季次之为主,表现为高温增强、低温减弱。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黄河流域三级水资源区极端气候变化趋势研判和生态治理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气候变化 时间变化特征 空间变化特征 黄河三级水资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猫嵌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比较
10
作者 李博文 王淑娟 +7 位作者 胡煜锋 王益冰 甘雪强 陈岩岩 王东方 马震原 赵雪丽 闫若潜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12-4119,共8页
本研究针对猫嵌杯状病毒(FCV)的遗传变异与致病特征展开分析,成功分离鉴定5株FCV流行毒株。通过检测127份临床样本获得31份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24.4%),经细胞培养分离获得5株病毒。结果显示:其中4株为FCVⅠ型(HN78等),1株为FCVⅡ型(HN77... 本研究针对猫嵌杯状病毒(FCV)的遗传变异与致病特征展开分析,成功分离鉴定5株FCV流行毒株。通过检测127份临床样本获得31份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24.4%),经细胞培养分离获得5株病毒。结果显示:其中4株为FCVⅠ型(HN78等),1株为FCVⅡ型(HN77)。病毒粒子电镜观察显示典型球形无囊膜结构,VP1基因测序显示毒株间相似性为75.4%~75.65%。动物回归试验证实,Ⅰ型HN78与Ⅱ型HN77均能引发典型临床症状,但不同基因型致病特征存在差异。该研究首次系统比较我国FCV基因Ⅰ/Ⅱ型的生物学特性,为疫苗研发和临床防控提供了重要毒株资源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嵌杯状病毒(FCV) 分离株 遗传特征 变异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前汛期粤西海岸低空急流特征及其对地形降水的影响
11
作者 陈晓庆 蔡景就 +4 位作者 吴乃庚 程正泉 阮惠华 郭捷 张东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2-914,共23页
本文基于2014~2016年华南前汛期(4~6月)广东省(简称粤)阳江市海陵岛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地面自动观测站降水资料和ERA5再分析数据集,分析了粤西海岸低空急流的结构特征、日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不同强度边界层低空急流对广东... 本文基于2014~2016年华南前汛期(4~6月)广东省(简称粤)阳江市海陵岛风廓线雷达观测资料、地面自动观测站降水资料和ERA5再分析数据集,分析了粤西海岸低空急流的结构特征、日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不同强度边界层低空急流对广东三个关键区域的地形降水时空分布影响。研究表明:(1)基于本文提出的低空急流四个等级判定标准,低空急流累计发生概率为21.2%,其中以1~3级低空急流为主,4级低空急流较为罕见。大部分(77.1%)低空急流的风速不超过14 m s^(-1),84.7%的低空急流风向为西南风,低空急流中心最大风速下方的风速垂直切变大多介于(5~25)×10^(-3)s^(-1)。低空急流最大风速出现的高度呈现出双峰结构,大部分低空急流出现在1 km以内的边界层。(2)天气尺度系统相关的低空急流日内发生频数表现为夜间单峰结构,而边界层急流发生频数为昼夜双峰结构。边界层急流夜间主峰值出现在上半夜至早晨,与局地海陆风触发的惯性振荡机制有关,白天次峰值主要出现在下午。近地面附近的低纬亚洲大陆低压与西北太平洋洋面高压两个高低值系统间的压力差对不同强度边界层急流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白天大陆低压发展是强边界层急流午后峰值形成的主要原因。(3)边界层急流对广东地形降水分布和强度的影响机制复杂。粤中北部内陆和粤东沿海区域均以大尺度山脉迎风坡地形降水为主,边界层急流越强,地形降水越强;粤东沿海强地形降水落区稳定,而粤中北部内陆地形降水中心随边界层急流增强而西北移。粤西海岸带中小尺度地形的迎(背)风坡及尾流辐合区均可产生明显地形降水,强地形降水需在合适的低空入流风速背景下发生。(4)在地形降水日变化方面,粤中北部内陆区域降水在不同强度边界层急流影响下均出现了下午和早晨双峰结构,下午峰强度约为早晨峰的两倍,双峰强度随急流加强而增大;粤东沿海区域降水随着急流强度增强,降水由日内双峰结构演变为三峰结构;粤西海岸区域降水在较弱急流影响下为双峰,在4级强急流影响下为三峰结构,而在3级中等偏强急流影响下表现为中午单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急流 地形降水 结构特征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冷媒水管网系统泄漏诊断
12
作者 周炫 马军 +3 位作者 舒星宇 罗立晟 徐新华 谢军龙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针对某冷媒水管网系统的泄漏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压力变化率分析法进行泄漏诊断及简单定位的方法。通过模拟管网在不同泄漏点及不同泄漏量下的运行情况,获取不同泄漏工况下管网各节点(支路两端)的压力变化率,分析结果表明,当某支路发生泄... 针对某冷媒水管网系统的泄漏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压力变化率分析法进行泄漏诊断及简单定位的方法。通过模拟管网在不同泄漏点及不同泄漏量下的运行情况,获取不同泄漏工况下管网各节点(支路两端)的压力变化率,分析结果表明,当某支路发生泄漏,该泄漏支路的供水端或回水端的测压点的压力变化率最大,由此可以确定泄漏点所在的支路。压力变化率的值与距泄漏点的远近、管道尺寸、泄漏量大小都有关。3%可以作为该管网测压点的压力变化率的阈值,用于判断泄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媒水系统 泄漏诊断 泄漏特性 压力变化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部分主栽油茶品种的光合特性
13
作者 程一鸣 赵虎 +2 位作者 魏振宇 舒常庆 程军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目的】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油茶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长林4号、长林40号、鄂油63号、华金、华硕、华鑫共6个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分别测定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和不同时间段的光合相关参数,绘制光响应曲线和光合... 【目的】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油茶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长林4号、长林40号、鄂油63号、华金、华硕、华鑫共6个油茶品种为研究对象,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分别测定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和不同时间段的光合相关参数,绘制光响应曲线和光合特性指标的日变化曲线。【结果】根据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计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由高到低排序,各品种依次为鄂油63号、长林4号、华硕、华鑫、华金、长林40号。6个品种的光饱和点为971~1616μmol/(m^(2)·s),光补偿点为6.7~58.6μmol/(m^(2)·s),暗呼吸速率为0.312~1.571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268~0.0464。在同一天内的9:00—17:00时间段,长林4号、长林40号的净光合速率曲线为“W”形,在11:00和15:00有所下降;鄂油63号的净光合速率曲线表现为双峰形,在13:00呈现明显的午休现象;华金的净光合速率曲线为单峰形,无明显午休现象;华硕和华鑫的净光合速率曲线呈双峰形,在11:00呈现明显的午休现象。鄂油63号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显著大于长林4号,其余两两间差异不显著。【结论】6个油茶品种中:长林4号的强光适应能力较弱,暗光适应能力较强,消耗光合产物的速率最慢;长林40号消耗光合产物的速率最快,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弱;华硕的日均蒸腾速率最高,水分利用率最低;其余品种处于中间水平。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鄂油63号和长林4号光合速率高,有利于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和有机物的高效合成,但需增加修剪和施肥;在光照受限时,长林4号、华鑫和鄂油63号因耐阴能力强,适合在低光照或遮阴环境栽培。鄂油63号和华鑫蒸腾速率高,需加强灌溉;长林40号耐旱性强,水分需求低,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光响应曲线 光合日变化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甲状腺癌基因变异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14
作者 陈灵锋 林洁 +1 位作者 俞训彬 吴义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基因变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结合高通量测序检测甲状腺肿瘤基因变异的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38例甲状腺癌中93.7%存在Ⅰ类或Ⅱ类变异。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相比,本中心队列甲状...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基因变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结合高通量测序检测甲状腺肿瘤基因变异的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38例甲状腺癌中93.7%存在Ⅰ类或Ⅱ类变异。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相比,本中心队列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小(44.4±12.4岁vs 46.8±15.5岁,P=0.043),淋巴结转移率较高(57.5%vs 49.2%;P=0.046),BRAF突变的发生率较高(82.4%vs 59.7%,P<0.001),而RAS突变(2.3%vs 12.9%,P<0.001)和TERT启动子突变(1.8%vs 9.4%,P<0.001)的发生率较低,RET融合(5.4%vs 6.8%,P=0.484)和NTRK融合(4.1%vs 2.1%,P=0.127)则无差别。在221例PTC队列中95.0%患者存在基因变异,分别为BRAF(182/221,82.4%)、RET融合(12/221,5.4%)、NTRK融合(9/221,4.1%)、FGFR扩增(6/221,2.7%)、CCND1扩增(6/221,2.7%)、FGF19扩增(6/221,2.7%)、RAS(5/221,2.3%)、PIK3CA(5/221,2.3%)和TERT启动子(4/221,1.8%)等。NTRK融合与年龄较小(P=0.049)和T分期更高(P=0.005)相关,而TERT启动子突变与年龄较大(P=0.003)和T分期更高(P=0.001)相关。8.6%(19/221)的PTC患者具有至少2个驱动基因变异,且倾向于发生在年龄较大(P=0.001)和T分期更高(P=0.001)的患者中,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BRAF较高的突变丰度与T分期(P<0.001)和N分期(P=0.017)相关。结论 中国PTC患者具有独特的基因变异特征;NTRK融合、TERT启动子突变、多个驱动基因变异或BRAF较高的突变丰度患者表现出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基因变异 高通量测序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净磷输入来源特征影响着区域磷输出
15
作者 郭玉静 王云琦 +5 位作者 周小舟 张建聪 程金花 王震 张晓明 李鹏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5-368,共14页
为探究三峡库区磷输入对磷输出的影响,基于人类活动净磷输入(NAPI)模型和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ECM),分析了2006~2021年库区磷输入输出的时空特征及其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年际NAPI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为2015年),各区县NAPI值高低... 为探究三峡库区磷输入对磷输出的影响,基于人类活动净磷输入(NAPI)模型和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ECM),分析了2006~2021年库区磷输入输出的时空特征及其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年际NAPI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为2015年),各区县NAPI值高低呈聚集分布,磷肥对NAPI的贡献率最大,年均达64.42%;磷输出量(TP)在2500t/a上下波动呈缓慢增加趋势,TP高值区域由库区东北部向西南部转移,旱地对TP的贡献率最大,年均41.25%.TP与NAPI呈正相关,磷输入来源中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磷输入(P_(im))对TP的总作用最大,其次为非食品磷输入(P_(nf))和化肥磷输入(P_(fer)),单位P_(im)较P_(nf)和P_(fer)能产生更多的TP;磷输出率在1.18%~2.26%之间,年均1.78%,P_(im)比例对磷输出率的作用最大,其次为P_(nf)比例,磷输出率随P_(im)和P_(nf)比例增大而增大,P_(fer)比例与磷输出率呈负相关,P_(im)对区域潜在磷污染风险威胁最大.本研究可为三峡库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人类活动净磷输入 输出系数模型 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特征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形态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6
作者 沈一阳 方兵 +3 位作者 黄俊炜 刘永强 叶大鹏 谢立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针对目前缺乏杏鲍菇的物理特征参数,测定杏鲍菇形态特征并开展力学特性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杏鲍菇的三维模型,分析该模型并得到形态特征参数;采用质构仪开展杏鲍菇的压缩、剪切以及弯曲试验,得到杏鲍菇在不同加载速度下头部、... 针对目前缺乏杏鲍菇的物理特征参数,测定杏鲍菇形态特征并开展力学特性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杏鲍菇的三维模型,分析该模型并得到形态特征参数;采用质构仪开展杏鲍菇的压缩、剪切以及弯曲试验,得到杏鲍菇在不同加载速度下头部、中部与尾部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与剪切强度以及整根的抗弯强度与弯曲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杏鲍菇的形态呈现两头宽中间窄,体积表型变异系数为38.06%,表明不同杏鲍菇的形态差异较为显著;在不同加载速度下,杏鲍菇中部的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型高于头部与尾部,而剪切强度介于头部与尾部之间,抗弯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分别约为0.2 MPa与0.069 MPa。为后续杏鲍菇抓取末端执行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三维重建 形态特征 力学特性 表型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不同发生区松材线虫表型变异
17
作者 李志红 张威 +2 位作者 赵新康 舒金平 王浩杰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9,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发生区不同地形条件下松材线虫表型变异和形态特征分化规律,为揭示松材线虫形态适应机制和表型溯源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定松材线虫入侵较早的浙江省为抽样区,对省内松材线虫疫区进行划分,以松材线虫入侵时间和... 【目的】探究不同发生区不同地形条件下松材线虫表型变异和形态特征分化规律,为揭示松材线虫形态适应机制和表型溯源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定松材线虫入侵较早的浙江省为抽样区,对省内松材线虫疫区进行划分,以松材线虫入侵时间和地形为指标选定省内18个区县19个采样点作为样本采集点,通过采集浙江省内不同入侵时间、不同地形的松材线虫进行分离和纯化,测定雌、雄成虫与个体发育、取食、生殖相关的体长、体宽、中食道球宽、口针长、尾长、肛门处体宽、交合刺长7个形态学指标,采用变异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松材线虫的形态适应性,明确差异性形态指标。【结果】1)浙江省不同地区松材线虫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松材线虫雌虫在多个形态指标上显著大于雄虫;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的形态变异优先发生在与取食相关的形态指标上,在雌、雄虫形态指标中,中食道球宽及口针长变异较大,体长和尾长变化较为稳定,交合刺长是松材线虫雄虫变异较小的形态指标。2)多指标的层次聚类分析显示,19个采样点的松材线虫雌、雄成虫均分为不同的3支,但雌、雄虫层次聚类结果不一致,松材线虫雄虫聚类结果呈现与个体生殖指标相关,雌虫聚类结果呈现与个体生长发育指标相关,聚类结果与松材线虫的入侵时间及定殖地形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PLS-DA分析结果显示,体长、体宽以及尾长是雌虫聚类的主要形态指标,体长、尾长以及交合刺长是雄虫聚类的主要形态指标。3)松材线虫在环境适应中,形态会发生变化,北部松材线虫种群体型大于南部种群,定殖区松材线虫体型大于入侵区,海拔对松材线虫雌虫形态有影响。4)雌、雄成虫在环境适应中,雌虫形态形成差异性的速率大于雄虫,雌性的形态变异趋向于个体生长发育,而雄虫则趋向于生殖发育。【结论】地形及入侵时间会对松材线虫形态产生影响,松材线虫形态变异主要发生在与取食相关的特征上,体长、尾长、交合刺长等变异较小的形态特征可能是松材线虫大范围表型溯源的关键指标,雌、雄成虫形态变异程度及方向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 形态特征 表型变异 形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SNP位点和性状特征解析我国野生肺形侧耳的遗传多样性
18
作者 岳园园 胡哲源 +3 位作者 何琪 黄晨阳 郑素月 赵梦然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目的】探究我国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的遗传变异水平,以期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材料和数据支撑。【方法】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的SNP标记对37个野生肺形侧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观测其菌丝培养特征... 【目的】探究我国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的遗传变异水平,以期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材料和数据支撑。【方法】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的SNP标记对37个野生肺形侧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观测其菌丝培养特征和结实性等表型性状。【结果】在供试野生菌株中检测到的SNP数量范围在71 521-114 390个之间,菌株间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180;聚类分析发现,大部分来自同一采集地点的菌株亲缘关系更为接近,与云南相比,采自陕西、四川、新疆地区的菌株亲缘关系较为接近。野生菌株在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菌丝温度敏感性、菌丝恢复生长等培养特征上以及原基形成和分化、子实体成熟、菌盖颜色等结实特性方面呈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基于表型特征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在SM相似系数为0.52水平上能够按照原基能否正常分化分成两大组,这与主成分分析的类群划分结果高度一致。【结论】我国肺形侧耳野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良好的驯化利用潜力,野生菌株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分化程度可能与其地理分布有关,与表型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遗传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表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流小区实测数据的江苏省土壤可蚀性因子变异特征
19
作者 武逸杭 田芷源 +3 位作者 周璐 郭红丽 吴芳 梁音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目的]揭示土壤可蚀性(K值)在江苏省不同监测站点的变化特征,为提升土壤侵蚀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江苏省7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裸地径流小区2022—2023年监测资料,得到实测K值,分析了K值在不同站点间及同一站点内的变化规... [目的]揭示土壤可蚀性(K值)在江苏省不同监测站点的变化特征,为提升土壤侵蚀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江苏省7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裸地径流小区2022—2023年监测资料,得到实测K值,分析了K值在不同站点间及同一站点内的变化规律,并识别驱动其变异的主要因素。[结果](1)江苏省各监测站点年均K值介于0.0012~0.0261 t·hm^(2)·h/(hm^(2)·MJ·mm)之间,其变异与土壤砂粒、粉粒含量显著相关;(2)以降雨侵蚀力变化为主导的站点年土壤可蚀性(Ky)表现为K2022>K2023,以土壤流失量变化为主导的站点表现为K2022<K2023,降雨侵蚀力和土壤流失量同步变化的站点Ky变化不大,K2022≈K2023;(3)绝大部分监测站点的月土壤可蚀性(Km)呈现出雨季高、干季低的现象,但泰州高港站出现相反的现象,这与雨季降雨侵蚀力高但土壤流失量低、干季降雨侵蚀力低但土壤流失量高有关。[结论]K值在不同站点间的变异与土壤砂粒、粉粒含量显著相关,降雨侵蚀力与土壤流失量的变化关系导致K值在年际及年内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 变异特征 径流小区 降雨侵蚀力 土壤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生态质量动态变化特征
20
作者 方贺 王阔 +4 位作者 李正泉 樊高峰 何月 王治海 石守海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13-4523,共11页
为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地区)植被生态变化及其时空格局,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3年长三角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VEQI)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了自然因... 为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地区)植被生态变化及其时空格局,采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3年长三角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VEQI)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VEQI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VEQI在2000~2023年间整体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0.29,表明研究区内植被生态状况呈持续改善状态;研究区以植被VEQI的改善为主,整体改善的区域面积占比为82.61%,退化区域占比仅为15.04%;研究区VEQI的稳定性较好,低和较低波动变化区域面积占比分别54.66%和15.99%;研究区VEQI的动态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空间异质性主要受土地利用、海拔、坡度等因素驱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对空间异质性的解释力提高显著.本研究成果旨在为长三角地区植被恢复工程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态质量 MODIS数据 时空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