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端制造模式转型之路(一):制造模式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根保 罗天洪 朱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113,共24页
企业在由中低端制造模式向高端制造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如何从多达58种先进制造技术(或模式)中确立主导制造模式、实现多种先进制造技术在主导模式下的有机融合,以及确保未来新兴制造技术可有效嵌入已有主导模式等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构... 企业在由中低端制造模式向高端制造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如何从多达58种先进制造技术(或模式)中确立主导制造模式、实现多种先进制造技术在主导模式下的有机融合,以及确保未来新兴制造技术可有效嵌入已有主导模式等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高端制造模式建设的核心挑战。首先,对各种先进制造技术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将现有的先进制造技术按照其特点划分为三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拉动群、管理技术驱动群和制造技术推动群等;其次,系统梳理了58种先进制造技术的起源、概念和特点,解析其内在关联机制与协同效应;最后,给出高端制造模式的整体框架,包括主导模式、信息集成架构、基础支撑技术、辅助技术融合和精益生产融合等,为高端制造模式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先进制造技术 高端制造模式 框架 信息集成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产业集聚区网络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
2
作者 孙备 孔鹏 +3 位作者 廖良芳 杨辉 黄学雨 鄢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9,共14页
针对稀土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缺乏协同、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稀土产业集聚区网络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构建协同设计、制造和服务一体化机制与企业智能决策方法。该系统支撑制造全链条信息、业务和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及研发/... 针对稀土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缺乏协同、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稀土产业集聚区网络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构建协同设计、制造和服务一体化机制与企业智能决策方法。该系统支撑制造全链条信息、业务和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及研发/供应/生产/销售/服务业务全流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迭代,为形成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产业链与市场无缝协作的网络协同制造系统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应用示范案例阐述了上述方法在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企业间协作等方面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业集聚区 网络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 一体化机制 企业智能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基于企业“技术—数据”双重驱动的分析
3
作者 李豫新 金笑颖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8,共16页
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经济稳定以及国际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统筹发展与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提升制造业产业链... 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经济稳定以及国际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统筹发展与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关键路径。以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双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究数实融合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数字技术融合与数据要素循环是重要驱动力。机制分析表明,数实融合通过增强信息联通、优化资源配置和构建网状结构强化制造业产业链的抵抗力与恢复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民营企业、产品经营多元化企业、处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以及位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数实融合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短期内数实融合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但长期来看能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的经济激励作用。为此,应聚焦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数字技术向薄弱环节渗透,建立统一数据交易平台,破解信息孤岛,强化制造业技术迭代与数据循环能力;构建柔性产业协同网络,优化制造业产业链布局,形成分布式、弹性化的网状生产体系;通过差异化政策降低制造业中小企业转型门槛,推动链主企业引领行业级数字平台建设;健全“长短结合”的保障机制,完善风险监测与补偿体系,确保数实融合的持续推进,系统性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制造业 产业链韧性 数字技术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网络接口控制器(TIM)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亚民 顾文达 吴意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6-60,共5页
MAP协议是制造自动化的主要国际标准,米用一种网络接口控制器将各生产设备联入MAP网,是当前采用CIMS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捷径。本文介绍了一个网络接口模块(TIM)的应用环境,其软硬件组成,软件功能分层及其中的信息... MAP协议是制造自动化的主要国际标准,米用一种网络接口控制器将各生产设备联入MAP网,是当前采用CIMS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捷径。本文介绍了一个网络接口模块(TIM)的应用环境,其软硬件组成,软件功能分层及其中的信息传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S MAP网络 接口设备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影响
5
作者 常歆 韩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52,共7页
先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柱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技术及先... 先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柱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技术及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够显著驱动两业深度融合,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聚和平台经济三条路径在数字技术驱动两业融合中发挥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效应在中部地区最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和东北地区作用效果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融合 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企业在华专利独占性的技术路径依赖效应:来自集成电路制造业的证据
6
作者 蒋启蒙 朱雪忠 刘睿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2,共12页
国际科技竞争背景下,外国企业利用专利独占性机制对中国关键产业实施技术锁定战略,进而产生技术路径依赖效应并引发技术封锁危机。构建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专利集揭示外国企业在华专利独占性的技术路径依赖效应,结果表明,外国企业利用专... 国际科技竞争背景下,外国企业利用专利独占性机制对中国关键产业实施技术锁定战略,进而产生技术路径依赖效应并引发技术封锁危机。构建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专利集揭示外国企业在华专利独占性的技术路径依赖效应,结果表明,外国企业利用专利独占性机制阻碍后续创新者专利申请的授权以促进形成技术路径依赖效应。外国企业一方面倾向于在中外关系紧张、双边进出口贸易下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降低、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增大的情境下对华实施技术锁定战略,另一方面更聚焦于集成电路制造业的中游技术环节,选择原创性高的专利作为实施锁定战略的工具。研究结果为中国应对外国对华关键产业实施技术锁定战略乃至技术封锁政策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独占性 技术路径依赖 技术锁定 集成电路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与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范建红 麻翼凡 崔文卉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225,共8页
依据价值链理论,在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和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供应商整合... 依据价值链理论,在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和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技术水平正向调节了客户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供应链敏捷性在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影响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厘清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为制造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出了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 供应链整合 颠覆性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水平 供应链敏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一体化堆叠的驻波热声发动机工作特性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庚 王凯 +1 位作者 陶山城 谷丽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0-887,共8页
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将冷、热换热器和平行板堆叠集成于一体,设计制造了一体化堆叠实验样件,并成功构建了一台驻波热声发动机。分析了热声发动机在不同加热功率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探讨了一体化堆叠干湿状态以及冷却方式对热声发动机起振和... 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将冷、热换热器和平行板堆叠集成于一体,设计制造了一体化堆叠实验样件,并成功构建了一台驻波热声发动机。分析了热声发动机在不同加热功率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探讨了一体化堆叠干湿状态以及冷却方式对热声发动机起振和稳态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体化堆叠作为核心部件在润湿和水冷条件下能够产生热声自激振荡。与干堆叠相比,湿堆叠利用水的相变,显著促进了工质气体与固体堆叠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降低了起振温差。冷水对流冷却在降低一体化堆叠冷端温度方面明显优于空气自然冷却,能够显著提升压力振荡振幅,改善热声发动机的声功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技术 一体化堆叠 热声发动机 热声振荡 起振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内外贸一体化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9
作者 许欢 赵伟康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已成为实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上市公司2012~2022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进行文本分析,整理“数字化”关键词刻画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已成为实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上市公司2012~2022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进行文本分析,整理“数字化”关键词刻画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制造业数字化投入的增加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出口技术水平,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以后,本文的基准结论依然成立;(2)制造业数字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有异质性特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技术密集度不同和所有权性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效应;(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交易成本的降低,效率工资的提升是制造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出口技术的重要作用渠道;(4)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强化了数字化对企业出口技术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文本分析 出口技术复杂度 内外贸一体化 制造业 工业机器人 交易成本 效率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与低温锂电池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制造的联系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龙 张研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6-2488,共3页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低温锂电池生产迎来了技术升级。对此本文综述了机械设计与低温锂电池数字化智能制造的联系以及技术优化进展。首先分析了低温锂电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流程,包括低温锂电池数...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低温锂电池生产迎来了技术升级。对此本文综述了机械设计与低温锂电池数字化智能制造的联系以及技术优化进展。首先分析了低温锂电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流程,包括低温锂电池数字化制造和二阶段的智能化制造;然后重点探讨了机械设计为低温锂电池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带来的优化变革。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与机械设计技术深度融合,可以从多个方面优化现有的低温锂电池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对后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数字化制造 智能制造 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业链贯通布局下钒液流电池长时储能发展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甲明 陈宋璇 +4 位作者 付云枫 刘召波 曹迪 周博 刘海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共12页
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施推动了能源结构调整和电网系统升级,这必将催生巨大的万亿长时储能需求,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将升至60%~70%,长时储能比2025年增加5~10倍(预计2025年30~40 GW)。全钒液流电池相比其他... 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施推动了能源结构调整和电网系统升级,这必将催生巨大的万亿长时储能需求,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将升至60%~70%,长时储能比2025年增加5~10倍(预计2025年30~40 GW)。全钒液流电池相比其他电化学储能具有安全长寿、灵活可靠、资源丰富等优点,2018~2023年国家和地方发布了多项清洁能源储能配置标准的政策性文件,在此背景下钒储能电池行业企业持续高速增长,行业集中度提升,宏观领域表现为我国钒储能产业正处在加速发展期。目前,钒储能电池总体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钒原料价格高,降低成本的核心环节是钒资源提取成本和电解液生产制造成本。中国恩菲研发的短流程制备钒电解液技术相对于传统钒电解液制备技术具有流程短、钒利用率高的特点,制造成本降低了30%~50%,后期随着钒资源开发和新工艺的研发成功,钒储能产业降本优势将愈发突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有望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成为储能领域的重要选择。未来,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仍需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如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健全回收利用体系等,以实现钒液流电池长时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液流电池 长时储能 清洁能源开发 新能源配储 制造成本 储能技术 钒电解液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技术融合、企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基于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沥幻 张金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2,共12页
基于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数实技术融合通过企业高科... 基于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数实技术融合通过企业高科技化、高效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提升新质生产力;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企业国有属性、企业间竞争、企业间合作、政府调控在数实技术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基础设施差、数字创新能力弱的地区,数字产业化企业无法通过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较差、数字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产业数字化企业可以通过数实技术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数字基础设施好、数字创新能力强的地区,新型实体企业通过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技术融合 转型升级 制造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融合对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绩效的影响——政府与市场双元制度情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羽飞 刘培琪 原长弘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3-44,共12页
在我国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形势下,产学研融合成为制造业领军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普遍选择。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制造业领军企业这一技术创新关键主体,基于中国独特的政府与市场双元驱动制度情境,利用制造企业50... 在我国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形势下,产学研融合成为制造业领军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普遍选择。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制造业领军企业这一技术创新关键主体,基于中国独特的政府与市场双元驱动制度情境,利用制造企业500强名单中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产学研融合程度对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绩效的影响,以及政府与市场双元驱动制度情境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产学研融合广度与深度均对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政府支持与市场化程度可强化产学研融合广度对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绩效的正向影响;第三,政府支持与市场化程度可强化产学研融合深度对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绩效的正向影响。结论可丰富产学研融合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相关研究,对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借助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融合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制造业领军企业 政府支持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可能引发的制造业“去全球化”风险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如玉 柴忠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不仅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也改变了全球制造业国际分工的格局。数字技术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对全球价值链的长度、附加值地域分布与治理方式产生了...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不仅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也改变了全球制造业国际分工的格局。数字技术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对全球价值链的长度、附加值地域分布与治理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得制造业价值链的形态、区位选择和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分制造业开始从分散化、非一体化走向集中化、再一体化,从全球一体化走向“全球本地化”,制造业回归本土、区域化现象日益显著。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所引发的“脱钩”“断供”等“去全球化”相比,这一数字技术驱动的“去全球化”现象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转型升级的难度,因而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去全球化” 再一体化 虚拟集聚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机械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闫玉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90-193,共4页
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和破坏。其中,煤矿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更好满足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对煤矿资源的大量需求,不断开展各类煤矿开采工程活动,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结构... 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和破坏。其中,煤矿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更好满足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对煤矿资源的大量需求,不断开展各类煤矿开采工程活动,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对此,应当推动煤矿机械绿色化,逐步完善制造技术,使得煤矿机械可以在各类环境中高效作业,最大程度上减少机械运行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问题。鉴于此,文章在明确煤矿机械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内涵基础上,分析了煤矿机械的绿色设计、煤矿机械产品的制造技术,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械 绿色设计 数据库 集成化技术 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板式家具数字化制造的拆单软件现状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国坤 熊先青 +1 位作者 杨路洁 徐寅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3,共9页
设计制造一体化是家具企业向数字化制造方向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将设计和制造过程紧密结合,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板式家具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设计端和制造端两端融合不畅的问题。拆单... 设计制造一体化是家具企业向数字化制造方向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将设计和制造过程紧密结合,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板式家具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设计端和制造端两端融合不畅的问题。拆单软件是板式家具企业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有效工具,拆单技术能够促进设计与制造的有效融合。因此,首先对拆单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拆单软件应具备的4层9种关键技术体系展开具体的研究后,分别对imos、造易、DSC 3款常见的拆单软件的拆单原理、拆单方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最终从智能拆单、智能检验、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与其他工业软件的衔接或集成方面对拆单软件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拆单技术能够在数字化制造的推动下实现进一步的创新与突破,从而为我国家具行业带来更加快速、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家具 数字化制造 设计制造一体化 拆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廖晓语 张鹏飞 许杨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28,共10页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对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目标,而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动能。本文立足高水平开放背景构建了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7—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对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目标,而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动能。本文立足高水平开放背景构建了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7—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影响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正向作用主要经由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和资产结构调整的中介机制实现,政府宏观层面的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微观层面的管理层能力均对基准关系发挥着积极的调节效应。基于此,制造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发展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并畅通其作用渠道。同时,政府和企业都应注意塑造有利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发展的宏观及微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 高质量发展 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与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硕 张鹏杨 +1 位作者 张瀚元 刘蕙嘉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87,共20页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是破解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区分投入要素的一般均衡模型明确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入要素调整的作用与机制,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及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是破解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区分投入要素的一般均衡模型明确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入要素调整的作用与机制,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及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研究城市低碳发展的准自然实验,检验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低碳发展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投入服务化,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2)城市低碳发展呈现出了较强的环境规制约束力,一方面倒逼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这是城市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机制;(3)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城市低碳发展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生产中服务要素投入对其他要素的替代,以及推动了企业出口产品向以服务要素投入依赖为特征的高技术产品转换。本文研究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碳发展 制造企业投入服务化 环境规制 技术升级 “两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制造”到“智造”:人工智能技术集成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蕴机理与策略架构 被引量:6
19
作者 易小琅 伏开鑫 陈颇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3,共14页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战略导向下,研究运用逻辑推理、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集成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策略架构进行系统探赜。认为其理论内涵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新质生产要...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战略导向下,研究运用逻辑推理、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集成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策略架构进行系统探赜。认为其理论内涵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新质生产要素按“新技术体系→新组织形式→新产业形态”的变革逻辑与体育用品制造业生态系统产生“技术要素变革→数据资源集成→单元协同驱动→产业形态升级→功能效益实现”的作用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体现在:①纵向化集成企业内资源驱动体育用品制造系统供给优化;②横向化集成行业间资源驱动体育用品创新系统连接重塑;③端到端集成用户诉求资源驱动体育用品价值系统需求破冰。基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生态系统内部关系,建议以设施补强、要素革新为基本点;标准构建、平台搭建为切入点;环境优化、制度供给为契合点;运动项目、绿色创新为着力点,完善集成系统配套建设,释放行业集成发展活力,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新质生产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集成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
20
作者 赵波 陈建有 李蕴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150,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业融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具体地,选用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产业融合水平为自变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外... 为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业融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具体地,选用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产业融合水平为自变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基础设施完善水平、市场竞争水平为控制变量,通过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验证了产业融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融合显著正向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且在1%水平上显著;产业融合先抑制技术效率提升后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且在1%水平上显著;产业融合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出单一的正向促进线性作用;东、西、中3个区域的产业融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同,均表现为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在1%水平上显著。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充分发挥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提出加快产业融合进程,稳步推进产业融合;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人才体系构建;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全要素生产率 服务业 制造业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技术交替 技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