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力传动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戴光明 夏成明 +5 位作者 张兴全 杨震春 李俊文 郑向平 付朝辉 董威 《真空与低温》 1996年第2期90-98,共9页
叙述了我国磁力传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概况以及今后发展前途。
关键词 磁路理论 磁力传动技术 磁力泵(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丝杠推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 郑果 +2 位作者 张小东 王楠楠 孔新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5-840,共6页
针对永磁丝杠的丝杠和螺母之间不存在机械接触,两者依靠永磁体磁场的耦合实现丝杠旋转运动与螺母直线运动之间的运动变换等问题,对永磁丝杠的传动原理、传动比及推力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传动比和推力与磁极节距、磁极对数、磁极宽度及... 针对永磁丝杠的丝杠和螺母之间不存在机械接触,两者依靠永磁体磁场的耦合实现丝杠旋转运动与螺母直线运动之间的运动变换等问题,对永磁丝杠的传动原理、传动比及推力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传动比和推力与磁极节距、磁极对数、磁极宽度及丝杠直径等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提出磁极宽度、磁极对数和丝杠直径3者的约束条件。通过有限元仿真,对磁极节距、气隙长度、磁极厚度及轭铁厚度等因素对推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隙长度对推力的影响最大,且随着气隙长度增大,推力近乎线性减小。推力随磁极节增大以近似抛物线的关系变化,且在磁极节距8 mm时推力达到最大值。丝杠和螺母的磁极厚度变化对推力的影响基本相同,即磁极厚度越大推力越大;但在磁极厚度≤5 mm时推力变化较快,当磁极厚度超过5 mm后推力变化趋于平缓。丝杠和螺母轭铁厚度的变化对推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丝杠 推力 磁极节距 气隙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铸造的磁场与搅拌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邢书明 马静 +1 位作者 陈维视 胡汉起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78-83,共6页
通过磁路半集总参数分析,提出了用旋转永磁体法制备非枝晶组织半固态浆料的磁路设计原则。并根据磁荷模型对工作区内的磁场及搅拌力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其结果与实测吻合较好。
关键词 半固态浆料制备 旋转永磁体法 磁路设计 磁场分析 搅拌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旋转关节建模及解耦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同爽 张激扬 +2 位作者 王英广 樊亚洪 罗睿智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9,共9页
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旋转关节的高精度控制问题,进行旋转关节的精细建模,并提出平动-转动解耦控制及其优化方法,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根据转子动力学建立旋转关节动力学模型,并根据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秩判据判定系统完全能控... 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旋转关节的高精度控制问题,进行旋转关节的精细建模,并提出平动-转动解耦控制及其优化方法,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根据转子动力学建立旋转关节动力学模型,并根据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秩判据判定系统完全能控.设计解耦控制器,并通过增加相位补偿器完成控制器优化,使系统闭环主导极点左移.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比控制系统在控制器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提出的解耦控制优化方法可有效提升磁悬浮旋转关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系统调节时间缩短50%,超调量降低12%,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兹力磁悬浮 旋转关节 动力学建模 解耦控制 控制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旋转关节的热分析及散热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贺定国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49-151,161,共4页
通过传统热设计理论对大功率雷达中的关键微波器件磁流体旋转关节进行了热分析和散热设计,并通过Flotherm热分析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
关键词 磁流体关节 热设计 强迫风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