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CARGO的扁平团队或组织的绩效量化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振 汤志成 高海波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9-306,共8页
预测与量化团队或组织的绩效对于团队管理至关重要。采用E-CARGO建模,提出常规多任务组绩效预测算法(PGPMTRAP)。算法把常规多任务组的质量评估矩阵转置为组角色分配问题(GRAP)矩阵,再利用GRAP算法来完成多任务分配获取常规多任务角色... 预测与量化团队或组织的绩效对于团队管理至关重要。采用E-CARGO建模,提出常规多任务组绩效预测算法(PGPMTRAP)。算法把常规多任务组的质量评估矩阵转置为组角色分配问题(GRAP)矩阵,再利用GRAP算法来完成多任务分配获取常规多任务角色组的最大性能分配矩阵的性能值,以实际分配矩阵性能值与最大分配矩阵性能值的比值作为常规多任务组的量化预测绩效,且对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利用GRAP算法与PGPMTRAP算法实现扁平团队的绩效量化预测,对该算法与GRAP算法分别进行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 扁平团队 预测与量化绩效 组角色分配 E-CARG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实践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金学勤 龚月香 +2 位作者 徐晔 华亚芳 张桂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3期80-81,共2页
通过建立临床循证护理小组工作模式,有组织地按循证护理小组的工作要求对临床护理难点实施循证护理,在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护士的核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实施前后护士的核心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循证护理小组 工作模式 核心能力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组合模式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甦平 龚睿婕 +1 位作者 鲍勇 姜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组合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成分中心2011年10月开始采取医护团队组合模式管理的高血压患者541例,至2012年9月对比管理前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情况。结... 目的探讨在家庭医生制度下医护团队组合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成分中心2011年10月开始采取医护团队组合模式管理的高血压患者541例,至2012年9月对比管理前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情况。结果经过1年医护团队组合模式的管理,高危和极高危组患者比例从41.2%下降至29.9%。管理后平均收缩压由(128±8)mm Hg下降至(126±7)mm Hg,平均舒张压由(78±5)mm Hg下降至(76±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3、5.84,P<0.05)。结论在推行医护团队组合模式后,辖区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在社区推行医护团队组合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更加合理地配置现有的医疗资源,促进居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制度 医护团队组合模式 社区高血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护理文化 构建学习型护理团队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莹 徐连文 代玉红 《中国医院》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铁西医院为探索护理文化,构建学习型护理团队的途径和方法,从2000年起,将创建学习型护理团队确定为医院护理工作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并列入了护理部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开始对构建学习型护理团队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关键词 护理文化 学习型护理团队 心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学习的整合系统模型——基于复杂动态系统范式的国外研究成果整合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立国 刘晓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6期3-11,共9页
在复杂动态系统范式的指导下,我们采用多元科际研究法对国外团队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演绎,提出了一个团队学习的整合系统模型。研究表明,有效的团队学习需要团队成员间建立对话性空间,在这个对话性空间中,"分享"、"... 在复杂动态系统范式的指导下,我们采用多元科际研究法对国外团队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演绎,提出了一个团队学习的整合系统模型。研究表明,有效的团队学习需要团队成员间建立对话性空间,在这个对话性空间中,"分享"、"协作建构"和"建设性冲突"等传播行为是平衡的。然而,仅仅发现这一点是不够的。在团队学习中,"交流什么"、"跟谁交流"以及"为什么交流"等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模型中"团队自反性"、"团队活动"、"边界跨越"、"存储"和"恢复"是团队学习的五个核心过程变量。除此之外,我们的模型还对团队学习的输入、催化应急状态以及学习结果等因素也进行了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学习 系统模型 复杂动态系统范式 整合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模式在中小知识型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周二华 郝翔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67,共3页
各种理论研究已经表明人力资源系统和战略实施系统的不一致会造成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破坏,这也是国内中小知识型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症结所在。因而借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分解思想开发一种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胜任力模型,结合宽... 各种理论研究已经表明人力资源系统和战略实施系统的不一致会造成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破坏,这也是国内中小知识型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症结所在。因而借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分解思想开发一种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胜任力模型,结合宽带薪酬思路设计一种适合中小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基于胜任力的薪酬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宽带薪酬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模式 中小知识型企业 自我管理式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结果导向的BIM团队学习框架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静晓 崔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156,共6页
为解决以发展结果为导向的BIM团队学习绩效管理问题,将结果链框架创新性应用于工程管理BIM团队学习的规划和执行过程。首先,界定了结果链流程中BIM团队学习的具体内容,依据ABET认知评价准则,提出了BIM BLOOM团队学习认知等级,给出了BIM... 为解决以发展结果为导向的BIM团队学习绩效管理问题,将结果链框架创新性应用于工程管理BIM团队学习的规划和执行过程。首先,界定了结果链流程中BIM团队学习的具体内容,依据ABET认知评价准则,提出了BIM BLOOM团队学习认知等级,给出了BIM团队学习执行阶段对实施阶段的影响关系表,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发展结果为导向的BIM团队学习规划、实施、评价和反馈系统。研究表明,投入阶段的技术、参加人员、时间和活动阶段的团队工作、课程培训对学生BIM能力提升有较大影响,而费用和多媒体手段对能力培养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管理专业 BIM团队学习 结果链模型 Bloom教育目标分类法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竞争的企业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过程概念模型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贺艳春 古家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9,共5页
快速而正确的战略决策是新竞争环境下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一项重要战略技能。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10个公司的10名高层管理人员的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基于时间竞争背景下企业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过程... 快速而正确的战略决策是新竞争环境下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一项重要战略技能。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10个公司的10名高层管理人员的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基于时间竞争背景下企业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过程涉及四个关键问题:高管团队的结构、团队行为整合、团队领导的决策风格和高管团队的战略决策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时间竞争背景的企业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过程概念模型。该模型将为探索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过程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时间竞争 高管团队 战略决策过程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团队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基于胜任力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彭生 缪园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3-178,共6页
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普遍面临绩效考核困境,不能满足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型团队的管理要求。胜任力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知识型团队成员进行选拔、配置与管理,是团队取得高绩效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筛选科研事业... 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普遍面临绩效考核困境,不能满足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型团队的管理要求。胜任力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知识型团队成员进行选拔、配置与管理,是团队取得高绩效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筛选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团队的胜任力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7个维度构建了知识型团队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团队业绩、胜任力、行为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确认其相对重要性,进一步构建了绩效评价体系。结果发现,在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团队中,成员个人能力的提升、团队信息共享和效率以及团队管理者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团队胜任力特征,而外部支持和人际关系相对次要。胜任力指标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团队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知识型团队 胜任力模型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源于跨学科博士生团队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维 马永红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9,共7页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是世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在建设"双一流"大学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以团队研究理论、融合理论和共同...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是世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在建设"双一流"大学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以团队研究理论、融合理论和共同点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经历的初步融合阶段、深度融合发展阶段和融合转化阶段及其实施策略,构建了基于团队研究模式的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模型。在博士生培养的三阶段,实现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博士生在融合过程中找到研究的共同点,最终培养出跨学科研究者并产生知识创新。该文建议加大博士生跨学科研究支持和资助,培养博士生跨学科能力,建立跨学科学术网络和跨学科的微环境,对我国跨学科团队博士生培养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研究模式 跨学科博士生培养 “双一流”建设 知识创新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机—无人机编组协同系统需求捕获与验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文卿 王海峰 陈海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战斗机-无人机编组协同(fighter-drone teaming,FDT)是人员-信息-物理-智能一体化的全新作战形态,其系统需求捕获与验证方法尚没有工程先例和经验可循,亟需正向探索和实践。在一般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战斗机-无人机编组协同(fighter-drone teaming,FDT)是人员-信息-物理-智能一体化的全新作战形态,其系统需求捕获与验证方法尚没有工程先例和经验可循,亟需正向探索和实践。在一般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方法基础上,提出整体纳入跨装备协同要素、将分析模型和验证模型分开构建、同步考量逻辑行为与时空关系的捕获与验证策略,以及适用于编组协同“任务场景构建-系统行为分析-需求映射定义-模型在环验证”的流程和具体方法,进而以典型“二带二”对地FDT为例进行应用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工程总体多专业联合工作需要,能够高效形成编组协同系统需求清单及相应的捕获与验证依据,从而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实现确立清晰的开发目标和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无人机 编组协同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智能制造的基础——软件定义创新工业范式 被引量:7
12
作者 宁振波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89,共5页
本文依据中国工程院最新观点性文章《走向新一代智能制造》,结合航空工业智能制造的演进路径,从传统研制方式人–物理系统入手,分析了飞机制造业的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发展。对飞机基于模型的数字定义,到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数字定义进行... 本文依据中国工程院最新观点性文章《走向新一代智能制造》,结合航空工业智能制造的演进路径,从传统研制方式人–物理系统入手,分析了飞机制造业的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发展。对飞机基于模型的数字定义,到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数字定义进行了阐述。新一代智能制造就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智能制造)的支持下,实现与人、设备和物料的深度融合,其典型特点就是数字主线使能的数字孪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智能制造 数字化产品定义 数字化产品预装配 集成产品研发团队 基于模型的定义 人–信息–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建模的小组软件过程仿真
13
作者 陈迎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7-210,共4页
提出针对TSP的多层次软件过程仿真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离散和连续建模思想,给出了形式化描述,用验证实例来说明模型的执行过程及结果.此模型能够从不同角度模拟TSP,并能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监督和预测,有效提高软件过程质量.
关键词 小组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仿真 基于层次的仿真模型 过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