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型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
56
1
作者
王招明
赵宽志
+4 位作者
邬光辉
张丽娟
王振宇
罗春树
李新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7-801,共5页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发育大型台缘礁滩复合体,具有小礁大滩的结构特征,多旋回礁滩体纵向多期加积叠置、横向复合连片。静态和动态资料表明礁滩复合体基质孔隙度低,属低孔特低渗储层,以孔洞-裂缝型、洞穴型、孔洞型储层为主,次生的溶...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发育大型台缘礁滩复合体,具有小礁大滩的结构特征,多旋回礁滩体纵向多期加积叠置、横向复合连片。静态和动态资料表明礁滩复合体基质孔隙度低,属低孔特低渗储层,以孔洞-裂缝型、洞穴型、孔洞型储层为主,次生的溶蚀孔洞和构造裂缝是礁滩复合体最有效的储、渗空间。研究表明,有利沉积相带是礁滩型储层发育的基础,优质储层主要沿台缘礁滩相展布,岩溶作用和构造作用是古老碳酸盐岩储集性能改善的关键,所形成的大型缝洞系统是油气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储层特征
岩溶作用
礁滩复合体
塔中
ⅰ
号坡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Ⅰ号带奥陶系烃包裹体荧光特征与成藏期
被引量:
24
2
作者
张鼐
赵瑞华
+3 位作者
张蒂嘉
Liu Keyu
陈延贵
邢永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8,75,共7页
根据显微镜下烃包裹体的荧光特征、与方解石脉的穿插关系以及均一温度等特征,将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储层中发育的烃包裹体划分为4个期次;结合塔中地区区域构造演化特点,研究区四期烃包裹体分别对应着4个油气成藏期次,即志留纪末低成熟...
根据显微镜下烃包裹体的荧光特征、与方解石脉的穿插关系以及均一温度等特征,将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储层中发育的烃包裹体划分为4个期次;结合塔中地区区域构造演化特点,研究区四期烃包裹体分别对应着4个油气成藏期次,即志留纪末低成熟油形成时期,海西晚期生油期,早喜马拉雅期凝析油-湿气形成期,喜马拉雅期后期干气阶段。这4期烃包裹体在塔中Ⅰ号带奥陶系储层中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由东南浅埋藏油区向西北深埋油区将塔中Ⅰ号带奥陶系储层包裹体分布情况分成4个区域,其中第Ⅲ,Ⅳ期烃包裹体古油对现在油气藏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特征
成藏期次
奥陶系
烃包裹体
塔中
ⅰ
号坡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型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
56
1
作者
王招明
赵宽志
邬光辉
张丽娟
王振宇
罗春树
李新生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7-801,共5页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2006CB202304)
文摘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发育大型台缘礁滩复合体,具有小礁大滩的结构特征,多旋回礁滩体纵向多期加积叠置、横向复合连片。静态和动态资料表明礁滩复合体基质孔隙度低,属低孔特低渗储层,以孔洞-裂缝型、洞穴型、孔洞型储层为主,次生的溶蚀孔洞和构造裂缝是礁滩复合体最有效的储、渗空间。研究表明,有利沉积相带是礁滩型储层发育的基础,优质储层主要沿台缘礁滩相展布,岩溶作用和构造作用是古老碳酸盐岩储集性能改善的关键,所形成的大型缝洞系统是油气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裂缝
储层特征
岩溶作用
礁滩复合体
塔中
ⅰ
号坡折带
Keywords
fractur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karstification
reef-bank complex
tazhong ⅰ slope-break zone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Ⅰ号带奥陶系烃包裹体荧光特征与成藏期
被引量:
24
2
作者
张鼐
赵瑞华
张蒂嘉
Liu Keyu
陈延贵
邢永亮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CSIRO Petroleum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8,75,共7页
文摘
根据显微镜下烃包裹体的荧光特征、与方解石脉的穿插关系以及均一温度等特征,将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储层中发育的烃包裹体划分为4个期次;结合塔中地区区域构造演化特点,研究区四期烃包裹体分别对应着4个油气成藏期次,即志留纪末低成熟油形成时期,海西晚期生油期,早喜马拉雅期凝析油-湿气形成期,喜马拉雅期后期干气阶段。这4期烃包裹体在塔中Ⅰ号带奥陶系储层中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由东南浅埋藏油区向西北深埋油区将塔中Ⅰ号带奥陶系储层包裹体分布情况分成4个区域,其中第Ⅲ,Ⅳ期烃包裹体古油对现在油气藏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
荧光特征
成藏期次
奥陶系
烃包裹体
塔中
ⅰ
号坡折带
Keywords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 pooling episode, Ordovician, hydrocarbon inclusion,
tazhong
-
ⅰ
slope- break
zone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型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王招明
赵宽志
邬光辉
张丽娟
王振宇
罗春树
李新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中Ⅰ号带奥陶系烃包裹体荧光特征与成藏期
张鼐
赵瑞华
张蒂嘉
Liu Keyu
陈延贵
邢永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