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嘉山—庐江断裂合肥盆地段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探 |
杨源源
李飞
李鹏飞
彭刘亚
疏鹏
潘浩波
曹均锋
占美煌
李勇
|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安徽藕塘—滁县—上腰铺一带构造演化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约束 |
田朋飞
何姿霏
吕金梁
和雅杰
袁万明
杨晓勇
段留安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郯庐断裂带新生代研究进展及右旋走滑成因机制探讨 |
肖坤泽
童亨茂
崔浩
许晓科
|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全球天然氢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展及中国的勘探前景 |
窦立荣
刘化清
李博
齐雯
孙东
尹路
韩双彪
|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0
|
|
|
5
|
金湖凹陷基性岩捕获锆石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谢成龙
朱庆富
朱光
夏连军
高德群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6
|
郯庐断裂转换段新沂地裂缝成生机理及构造意义 |
徐继山
彭建兵
隋旺华
安海波
李作栋
徐文杰
董培杰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山东胶莱盆地五莲地区早白垩世红层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
鲍晶
胡羽
栗兵帅
颜茂都
柳永清
许克民
崔明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基于接收函数的郯庐断裂带南段及其周缘壳内结构研究 |
李婷婷
张岑
范文华
孙小航
朱峰
孙业君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安徽巢湖地区早白垩世煌斑岩的形成年代、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
陈泽雨
牛漫兰
刘航
朱光
王磊
衡哲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大别—苏鲁造山带及其邻区岩石圈速度结构特征 |
于悦颖
顾勤平
张海江
李正楷
周昱辰
高磊
韩守诚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走滑运动的^(40)Ar/^(39)Ar法定年 |
朱光
牛漫兰
刘国生
王勇生
谢成龙
李长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7
|
|
|
12
|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
朱光
牛漫兰
刘国生
王道轩
宋传中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15
|
|
|
13
|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与深部过程 |
牛漫兰
朱光
刘国生
王道轩
宋传中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3
|
|
|
14
|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 |
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宋传中
徐嘉炜
牛漫兰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37
|
|
|
15
|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
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牛漫兰
宋传中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04
|
|
|
16
|
郯庐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浅部挤压活动与深部过程 |
朱光
刘国生
牛漫兰
宋传中
王道轩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89
|
|
|
17
|
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历史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指示 |
朱光
王薇
顾承串
张帅
刘程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4
|
|
|
18
|
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克拉通破坏的指示 |
朱光
胡召齐
陈印
牛漫兰
谢成龙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2
|
|
|
19
|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走滑构造特征与变形规律 |
朱光
徐佑德
刘国生
王勇生
谢成龙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7
|
|
|
20
|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与成因 |
朱光
刘国生
牛漫兰
宋传中
王道轩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