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是地层单元还是构造单元? |
王仁民
倪志耀
童英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2 |
13
|
|
|
2
|
河南鲁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演化 |
杨长秀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6
|
|
|
3
|
河南鲁山太华变质杂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 |
卢俊生
王国栋
王浩
陈泓旭
吴春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
4
|
河南洛宁太华岩群斜长角闪岩的锆石^(207)Pb/^(206)Pb和角闪石^(40)Ar/^(39)Ar年龄 |
倪志耀
王仁民
童英
杨淳
戴潼谟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6
|
|
|
5
|
河南洛宁太华变质杂岩区早元古代变质作用P-T-t轨迹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蒋宗胜
王国栋
肖玲玲
第五春荣
卢俊生
吴春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6
|
|
|
6
|
小秦岭金矿田成因的锶同位素约束 |
祁进平
赖勇
任康绪
唐国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2
|
|
|
7
|
陕西小秦岭地区太华群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
时毓
于津海
徐夕生
唐红峰
邱检生
陈立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7
|
|
|
8
|
华北中部造山带南缘华山地区太华变质杂岩中锆石U-Pb定年 |
王国栋
王浩
陈泓旭
卢俊生
肖玲玲
吴春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
9
|
豫西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中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周汉文
李献华
钟增球
刘颖
徐启东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2
|
|
|
10
|
豫西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斜长角闪岩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周汉文
钟增球
凌文黎
钟国楼
徐启东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5
|
|
|
11
|
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杂岩组成及演化 |
第五春荣
刘祥
孙勇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8
|
|
|
12
|
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泰花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
王书勤
谢吉先
刘荣甫
韩桂琴
赵向阳
刘军民
陈志德
|
《花生学报》
|
2009 |
14
|
|
|
13
|
小秦岭地区太华群锆石U-Pb年龄及华北克拉通南缘地壳演化 |
时毓
于津海
杨启军
刘希军
冯佐海
朱昱桦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4 |
25
|
|
|
14
|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污染治理工程研究 |
王翠霞
贾仁安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
15
|
华山太华变质杂岩中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角闪石^40Ar/^39Ar定年 |
王国栋
卢俊生
王浩
陈泓旭
肖玲玲
第五春荣
季建清
吴春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5
|
|
|
16
|
不同密度·施肥量对泰花9号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刘军民
孙玉
王书勤
谢吉先
季国民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6 |
5
|
|
|
17
|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段早前寒武纪变质杂岩的Hf-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壳演化意义 |
王雪
黄小龙
马金龙
钟军伟
杨启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
18
|
豫西太华群微体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
丁莲芳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0
|
|
|
19
|
李文田泰华楼及其藏书初探 |
梁基永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20
|
泰花9号花生选育与高产栽培 |
王书勤
焦庆清
谢吉先
韩桂琴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