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Cr18Ni9Ti-20G爆炸焊接+轧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史长根 王耀华 李子全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3-195,198,共4页
为了研究在不同爆炸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复合板的轧制效果,本文对大波、小波、微波状3种界面的1Cr18Ni9Ti/20G复合板进行轧制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只有用下限获得的微小波状界面的爆炸焊接复合板,才能实现成功轧制,而大波状复合板界面存... 为了研究在不同爆炸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复合板的轧制效果,本文对大波、小波、微波状3种界面的1Cr18Ni9Ti/20G复合板进行轧制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只有用下限获得的微小波状界面的爆炸焊接复合板,才能实现成功轧制,而大波状复合板界面存在一定的缝隙、空洞等微观缺陷,在轧制时由于分层会使轧制失效.爆炸焊接+轧制工艺获得的复合板结合界面的组织、强度和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轧制复合板结合界面的剪切和分离强度虽比爆炸态略低,但延伸率、冲击韧性都大大增强,轧制复合板的耐蚀性能也未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轧制工艺 1Cr18Ni9ti/20g复合板 性能测试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3+)自掺杂TiO_2纳米管/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凯 魏停 +1 位作者 高政纲 高善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0-1026,共7页
以低温退火制得的TiO_2纳米管和三聚氰胺为原料,经过一步煅烧制备Ti^(3+)自掺杂TiO_2纳米管/g-C_3N_4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Ti... 以低温退火制得的TiO_2纳米管和三聚氰胺为原料,经过一步煅烧制备Ti^(3+)自掺杂TiO_2纳米管/g-C_3N_4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Ti^(3+)自掺杂TiO_2纳米管/g-C_3N_4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组成、结晶性、形貌、化学价态和光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将H_2Ti_3O_7预处理后再与三聚氰胺混合热处理,产物是Ti^(3+)自掺杂TiO_2纳米管/g-C_3N_4复合材料,而未经预处理的H_2Ti_3O_7与三聚氰胺混合后热处理得到的是Ti^(3+)自掺杂TiO_2纳米颗粒/g-C_3N_4复合材料.罗丹明B((RhB)水溶液为模拟废水,以300 W氙灯(λ>420 nm)为光源,研究了所得产物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TiO_2和g-C_3N_4相比,Ti^(3+)自掺杂TiO_2纳米管/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光催化降解80 min时,对RhB的降解率达98.4%.这得益于Ti^(3+)及TiO_(2-x)纳米管与g-C_3N_4构筑的异质结提高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响应性能,加快了光生电子的传输和分离,降低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自掺杂 tiO_2/g-C_3N_4异质结 复合材料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在Ni-Al基体中热力学稳定性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志刚 原晨光 +2 位作者 王利 张凝芳 潘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7-841,共5页
依据热力学原理 ,在 80 0K 130 0K的范围内 ,分析Ti C Ni Al体系中可能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ΔG) ,对TiC在Ni Al基体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热力学预测 ,从而为TiC增强Ni
关键词 tiC Ni-Al基复合材料 热力学 稳定性 吉布斯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PbO_(2)电极及催化降解酸性红G 被引量:7
4
作者 路思佳 郑兴 李晓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35-3641,共7页
为了提高Ti/PbO_(2)电极的稳定性与催化氧化能力,将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以共沉积的方法修饰于β-PbO_(2)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产羟基自由基(·OH)能力,强化寿命等测试方... 为了提高Ti/PbO_(2)电极的稳定性与催化氧化能力,将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以共沉积的方法修饰于β-PbO_(2)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产羟基自由基(·OH)能力,强化寿命等测试方法对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并以酸性红G(ARG)为目标降解物,评估PbO_(2)-RGO电极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电极经RGO改性后晶型仍为β-PbO_(2),析氧过电位由1.60V升至1.83V,膜阻抗由144Ω/cm^(2)降至16.2Ω/cm^(2),强化寿命提升了43.6%.通过ARG降解实验表明,改性后的PbO_(2)-RGO电极催化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PbO_(2)-RGO(0.05)电极具有最优的催化能力,120min内对ARG的脱色率可达到98.5%,同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 掺杂 ti/PbO_(2)电极 电催化降解 酸性红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新太古代晚期的岩浆事件与地壳增生:来自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9
5
作者 耿元生 杨崇辉 +2 位作者 杜利林 任留东 宋会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8-1082,共25页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冀东的遵化-迁西-迁安地区广泛分布有新太古代晚期的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表明,该区的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几乎同时形成于2529...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冀东的遵化-迁西-迁安地区广泛分布有新太古代晚期的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定表明,该区的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几乎同时形成于2529±30Ma到2555±14Ma期间。这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一次重要的岩浆事件,并紧随有2.5Ga左右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阴极发光图像显示,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中一些锆石的核部为灰黑色,具杉树叶结构或无内部结构,意味着这些锆石核部的U-Th-Pb同位素体系在变质作用期间受到了干扰或重置,因此岩浆锆石核部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通常被解释为代表岩浆事件最年轻的年龄。新太古代晚期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岩浆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0.08~9.49),计算的tDM1(Hf)模式年龄介于2572~2896Ma之间,峰值年龄为2.72Ga。这表明,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母岩浆是从亏损地幔源分异出来的,且2.7Ga是研究区和华北克拉通最重要的一次地壳增生事件。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研究表明,本区的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是由来自新生地壳基性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通过结晶分离形成的,其中角闪石是主要的分离相矿物。地幔柱模式更有利于解释本区TTG片麻岩和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的成因以及冀东地区的许多其他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事件 SHRIMP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TTg片麻岩 紫苏闪长岩/紫苏花岗岩 冀东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准确测定锆石中钛的含量 被引量:8
6
作者 肖志斌 柳小明 +1 位作者 李正辉 张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外标物质及内标元素的选择是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准确测定元素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选用玻璃标准参考物质NIST 610、GSE-1G、BHVO-2G、BCR-2G、ATHO-G、KL2-G和T1-G作为外标,Si或Zr作为内标,对锆石M257中的Ti... 外标物质及内标元素的选择是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准确测定元素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选用玻璃标准参考物质NIST 610、GSE-1G、BHVO-2G、BCR-2G、ATHO-G、KL2-G和T1-G作为外标,Si或Zr作为内标,对锆石M257中的Ti进行LA-ICP-MS微区原位测定。结果显示,选择Si或Zr作内标,采用BCR-2G、ATHO-G、KL2-G和T1-G作外标时,Ti含量测定值与参考值之间差异均较大,因此它们不适合作外标物质。采用BHVO-2G作外标和Si作内标,NIST 610作外标和Zr作内标,Ti含量测定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均小于4%,因此BHVO-2G和NIST 610可有条件地作为外标物质。选择Si还是Zr作内标,GSE-1G作外标时,Ti含量的测定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均小于3%,说明GSE-1G是较为合适的外标物质。选用GSE-1G作为外标,Si作内标,对5个标准锆石中的Ti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Ti元素在锆石91500中分布不均匀,而在锆石GJ-1、M257、PENGLAI和MUDTANK中分布均匀。在Ti元素分布均匀的GJ-1、M257、PENGLAI和MUDTANK等4个锆石中,由于Ti的含量均小于5μg/g,不适合作为锆石中Ti元素测定用的外标物质,但可作为测定时的质量监控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ti温度计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NIST610 gSE-1g 外标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化学体系对4-氯苯酚的降解 被引量:3
7
作者 温青 胡宝瑞 殷金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1-855,共5页
实验构建了4种电化学反应体系,考察了各体系降解4-氯苯酚的效果.结果表明,以Sb-SnO2/Ti和Fe板为双阳极、多壁碳纳米管气体电极为阴极构建的新型电催化-电Fenton-电絮凝复合反应体系中,4-氯苯酚的去除率最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体系各... 实验构建了4种电化学反应体系,考察了各体系降解4-氯苯酚的效果.结果表明,以Sb-SnO2/Ti和Fe板为双阳极、多壁碳纳米管气体电极为阴极构建的新型电催化-电Fenton-电絮凝复合反应体系中,4-氯苯酚的去除率最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体系各主要参数对4-氯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始浓度>曝气量>pH值>电流密度.在阳极电流密度为20mA/cm2、曝气量为1.3L/min、pH值为3的条件下,初始浓度100mg/L的4-氯苯酚在电解10min时的去除率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苯酚 电催化氧化 气体电极 Sb-SnO2/ti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的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2
8
作者 辜平阳 徐学义 +5 位作者 何世平 陈锐明 庄玉军 赵慧博 查方勇 郭亚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1-823,共13页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元素与Zr相关性较好,表明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原岩属于拉斑玄武质岩系列,Si O_2、Ti O_2、Al_2O_3、P_2O_5含量相对较低,Ca O、Mg O含量相对较高。Mg~#值为41.52~43.09,低于原生玄武质岩石的Mg~#值,Fe_2O_3~T、Mg O、Ca O与Si O_2含量呈负相关性,指示原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辉石、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的分异结晶作用。镁铁质麻粒岩∑REE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Eu/Eu~*=0.91~1.01)。岩石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显生宙典型岛弧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镁铁质麻粒岩原岩源自富集地幔,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原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在俯冲作用机制下,俯冲板片流体交代使地幔楔发生富集,形成富集地幔,随着(弧后)伸展作用的加强,进一步诱发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最终岩浆就位形成辉长岩或辉绿岩脉,后期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变质为镁铁质麻粒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麻粒岩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安南坝地区 塔里木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