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HUMS模型的人员胸部爆炸冲击波致伤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泽华 潘腾 +3 位作者 刘瀚 周宏元 黄广炎 张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54-3764,共11页
为获得爆炸冲击波下人员胸部损伤机理,借助高保真数字假人模型(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THUMS),使用Load_Blast_Enhanced方法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e-Euler,ALE)方法构建了人体-爆炸流场数值模型,对爆炸冲击波下... 为获得爆炸冲击波下人员胸部损伤机理,借助高保真数字假人模型(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THUMS),使用Load_Blast_Enhanced方法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e-Euler,ALE)方法构建了人体-爆炸流场数值模型,对爆炸冲击波下人体胸部的损伤情况开展数值计算,结合爆炸事故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冲击波峰值超压准则和Axelsson损伤模型判别6个工况下人员伤情等级,发现仅在TNT当量1500 g、爆距4 m时人员有轻伤风险。基于皮肤、骨骼、心肺的动态响应细致分析人员各组织器官的损伤类型,揭示了人员轻伤时的损伤模式及爆炸冲击波的致伤机理,研究结果可为爆炸致伤人员损伤评估的研究及相关防护装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ums模型 爆炸冲击波 致伤机理 人体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 integrated avionics based on STAMP
2
作者 ZHAO Changxiao LI Hao +2 位作者 ZHANG Wei DAI Jun DONG L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689-706,共18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in complex avionics systems,an HCI safety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system-theoretical process analysis(STPA...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in complex avionics systems,an HCI safety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system-theoretical process analysis(STPA)and 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CREAM)is proposed.STPACREAM can identify unsafe control actions and find the causal path during the interaction of avionics systems and pilot with the help of formal verification tools automatically.The common performance conditions(CPC)of avionics systems in the aviation environment is established an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uman failure is carried out.Taking the head-up display(HUD)system interaction process as an example,a cas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the layered safety control structure and formal model of the HUD interaction process are established.For the interactive behavior“Pilots approaching with HUD”,four unsafe control actions and35 causal scenarios are identified and the impact of common performance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on the pilot decision model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UD's HCI level gradually improves as the scores of CPC increase,and the quality of crew member cooperation and time sufficiency of the task is the key to its HCI.Through case analysis,it is shown that STPACREAM can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hazards in HCI and identify the key factors that impact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ONICS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 safety assessment 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有限元模型THUMS用于正面碰撞乘员损伤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远志 梁永福 +4 位作者 蒋成约 刘西 廖高建 冯擎峰 刘卫国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用第4代新版丰田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分析研究了正面碰撞对于乘员人体模型的头部﹑胸部﹑腿部的伤害。基于国内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零部件试验和正面碰撞试验,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有限元... 用第4代新版丰田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分析研究了正面碰撞对于乘员人体模型的头部﹑胸部﹑腿部的伤害。基于国内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零部件试验和正面碰撞试验,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有限元约束系统模型,用Hyperworks软件作为前后处理器,用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为求解器的仿真模式。结果表明:该款THUMS人体模型头骨最大压应力2.4 MPa,颅内压应力44 k Pa,头部无损伤风险;股骨﹑胫骨最大应变0.4%,左右十字韧带应变3.6%,腿部无损伤风险。上肋骨应变大于3%,胸部压缩量达到30 mm,造成胸部简明损伤等级三级(AIS3)的概率为30%。因此,该碰撞工况下最有可能受伤的部位是胸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 约束系统 乘员损伤 thums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ECE R129实验条件下Q3和THUMS 3YO有限元模型的响应差异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勇 卢晓萍 +3 位作者 谢金萍 王方 黄红武 水野幸治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91-298,共8页
研究3岁儿童乘员模型的差异性对儿童安全约束系统(CRS)防护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ECE R129法规正面台车碰撞试验方法,采用Q3儿童假人和THUMS 3YO儿童人体有限元模型,建立不同类型的儿童约束系统(CRS)约束的正面碰撞台车试验仿真模型。对... 研究3岁儿童乘员模型的差异性对儿童安全约束系统(CRS)防护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ECE R129法规正面台车碰撞试验方法,采用Q3儿童假人和THUMS 3YO儿童人体有限元模型,建立不同类型的儿童约束系统(CRS)约束的正面碰撞台车试验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Q3和THUMS3YO有限元模型的运动学响应以及头部、颈部和胸部损伤物理参数。结果表明:在前护板式CRS中,Q3绕前护板向上翻转运动,THUMS 3YO整体呈下潜运动。在相同CRS约束条件下,THUMS 3YO模型在颈部弯曲角度、胸部压缩量和胸部合成加速度均大于Q3。结果表明:相比于Q3模型,THUMS 3YO的颈部与胸部更具有柔韧性,生物逼真度更高。本研究可为儿童假人的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儿童约束系统 thums 3YO人体有限元模型 Q3儿童假人有限元模型 ECE R129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UMS人体模型的正撞乘员伤害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继东 祁志楠 +1 位作者 谢书港 崔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47-954,1018,共9页
通过标定后的50km/h正撞台车模型,分析了THUMS人体模型和Hybrid III假人模型头部和胸部的伤害指标,验证了THUMS人体模型和Hybrid III假人在评估人体头部和胸部损伤方面的一致性,得出了THUMS人体模型在评估正撞乘员头部和胸部伤害方面具... 通过标定后的50km/h正撞台车模型,分析了THUMS人体模型和Hybrid III假人模型头部和胸部的伤害指标,验证了THUMS人体模型和Hybrid III假人在评估人体头部和胸部损伤方面的一致性,得出了THUMS人体模型在评估正撞乘员头部和胸部伤害方面具有较高精度的结论。通过优化后的台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模型头部与胸部的伤害指标。结果表明,THUMS人体模型在评估大脑、颅骨、肋骨和心脏与肺部等内脏器官的损伤方面明显优于Hybrid III假人。总的来说,THUMS人体模型能更全面地评估和预测人体损伤,有利于约束系统和损伤评估标准的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thums人体模型 HybridIII假人 乘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CS中不安全监管因素与事故致因24 Model中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琥 傅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2-586,共5页
为了使HFACS这种事故分析方法能够在我国各种类型事故中得到应用,研究了HFACS的不安全监管因素中各指标的定义和分类,并将其与事故致因24 Model中的不安全动作因素进行对比,得出两者的对应关系和各自特点。结果表明:HFACS中多数不安全... 为了使HFACS这种事故分析方法能够在我国各种类型事故中得到应用,研究了HFACS的不安全监管因素中各指标的定义和分类,并将其与事故致因24 Model中的不安全动作因素进行对比,得出两者的对应关系和各自特点。结果表明:HFACS中多数不安全监管因素属于24 Model中的不安全动作,这些不安全动作的发出者都是监管者;24 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发出者既可以是事故的直接引发者,也可以是监管者。从监管的范畴来看,HFACS中不安全监管因素的范围小于24 Model中的监管范围,只包括组织内部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事故人为因素 HFACS 监管因素 事故致因24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E J2114翻滚试验的THUMS人体模型损伤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远志 何恩泽 +1 位作者 刘西 廖高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8-135,共8页
研究了台车翻滚试验中驾驶员侧人体动态响应,再现无约束状态下人体头部、颈部真实损伤情况。基于THUMS人体模型进行人体损伤模拟,运用LS-DYNA有限元仿真方法,在Ford Explorer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整车翻滚模型,将仿真结果与碰撞测试... 研究了台车翻滚试验中驾驶员侧人体动态响应,再现无约束状态下人体头部、颈部真实损伤情况。基于THUMS人体模型进行人体损伤模拟,运用LS-DYNA有限元仿真方法,在Ford Explorer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整车翻滚模型,将仿真结果与碰撞测试数据库中SAE J2114某台车翻滚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1.1 s内,驾驶员颅骨和颈椎骨折风险较小,但是颅脑有损伤的可能性。因此,该模型能反映实际翻滚事故中的乘员损伤趋势和车辆碰撞特性。而且利用THUMS人体模型能模拟乘员的运动响应,可直观地描述人体的受伤部位,但是HybridⅢ50%男性假人颈部不能如实反映人体在翻滚中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翻滚试验 乘员损伤响应 thums模型 SAE J2114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钟虹 韩梦萦 +2 位作者 李琼 吴敏 姬荣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7-2725,共9页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响因素,以问卷形式邀请专家评分,并通过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ng, A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atrices Impacts Croises-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Classement, MICMAC)等方法,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程度、层次结构及风险传导逻辑。研究表明:安全意识、习惯性违规和安全监督监察等因素对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有显著影响,且有强敏感性;规章制度为影响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的根源因素;影响因素层级反馈系统呈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人因失误 燃气泄漏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斑马线路段行人过街模式预测
9
作者 赵继康 李勇杭 +3 位作者 任苗 王一飞 牛津 王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00-5208,共9页
为提高传统车辆在无信号斑马线路段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的行人过街模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安装于路侧的摄像机和... 为提高传统车辆在无信号斑马线路段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的行人过街模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安装于路侧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采集无信号斑马线路段行人-车辆交互数据,对行人和车辆行为特性进行分析,进而筛选出影响行人过街模式的因素;其次,探究不同组合作为模型输入时的预测效果;最终,将车辆速度、车辆到斑马线距离、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和行人步速作为模型输入,将行人过街模式分为直接过街和等待过街,并作为模型输出,建立用于行人过街模式预测的XGBoost-MLP模型。该模型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率达88.65%,相比单一XGBoost模型和MLP模型,其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85%和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人过街模式预测 人车交互 模型融合 无信号斑马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作用下六岁儿童乘员姿态对损伤风险的影响
10
作者 王鹏 潘迪 +2 位作者 叶美婷 叶凡 韩勇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为厘清汽车正面碰撞事故中不同坐姿儿童乘员在有无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介入时头部及胸腹部损伤差异,结合城市快速路汽车的行驶速度(90km/h)与NHTSA-NCAP测试条件,建立了整车100%重叠率刚性壁障正面碰撞仿真模型。选取了某款带靠背的... 为厘清汽车正面碰撞事故中不同坐姿儿童乘员在有无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介入时头部及胸腹部损伤差异,结合城市快速路汽车的行驶速度(90km/h)与NHTSA-NCAP测试条件,建立了整车100%重叠率刚性壁障正面碰撞仿真模型。选取了某款带靠背的增高垫儿童约束系统(CRS)。采用THUMS 6YO人体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参考坐姿(RF)、前倾坐姿(HF-OP)和下潜坐姿(PSB),对比分析了有无AEB作用下儿童乘员在各坐姿下的运动学响应及头部和胸腹部损伤风险。结果表明:有AEB作用下,RF坐姿的儿童乘员HIC_(15)减小了43.6%,胸部3 ms合成加速度降低了24.6%;PSB坐姿的儿童头部3 ms合成加速度降低了19.2%,胸部压缩量减小了18.1%;HF-OP坐姿的儿童头部加速度峰值和胸部加速度峰值分别降低了28%和25%。可见各坐姿下AEB的介入均可显著降低儿童乘员的头部和胸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儿童约束系统 自动紧急制动 thums 6YO人体有限元模型 坐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网络模型在空速不可靠人机交互仿真中的应用
11
作者 汪磊 栾昊 杨忠昌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2-581,共10页
为探索民机驾驶舱人机交互典型场景中人为差错发生的认知层面原因,运用人的排队网络信息加工模型(Queuing Network-Model Human Processor, QN-MHP)和人因可靠性方法对空速不可靠场景下的飞行员行为进行仿真研究。首先,通过设计任务及... 为探索民机驾驶舱人机交互典型场景中人为差错发生的认知层面原因,运用人的排队网络信息加工模型(Queuing Network-Model Human Processor, QN-MHP)和人因可靠性方法对空速不可靠场景下的飞行员行为进行仿真研究。首先,通过设计任务及场景进行任务建模;然后,对模型中表示各脑区功能服务器的处理时间、处理容量及实体处理路径与差错概率赋值,进行24次仿真模拟;最后,通过设计模拟飞行试验,验证QN-MHP模型在民机驾驶舱人机交互研究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空客A320机型空速不可靠处置任务中,飞行员在处置路径上易发生人为差错,在故障的识别、判断等关键节点也有少数差错发生,且任务过程中飞行员眼部利用率较高。研究表明,飞行员过高的用眼负荷是导致驾驶舱人机交互失效的原因之一,在未来驾驶舱人机交互流程设计及飞行训练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驾驶舱人机交互 认知建模 人的排队网络信息加工模型 空速不可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理模型的治理悖论与突破
12
作者 龚煊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08,66,共9页
[研究目的]DeepSeek-R1、o1等推理模型已能嵌合运用自生成思维链与自更新推理机制,推理性能显著提升的同时不可控风险亦呈涌现特征。研究推理模型所涉细化机理与多重风险,针对性提出治理方案以强化推理模型风险化解能力,推动其技术治理... [研究目的]DeepSeek-R1、o1等推理模型已能嵌合运用自生成思维链与自更新推理机制,推理性能显著提升的同时不可控风险亦呈涌现特征。研究推理模型所涉细化机理与多重风险,针对性提出治理方案以强化推理模型风险化解能力,推动其技术治理问题的理论化。[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描述性研究法,在推理模型与ChatGPT等预训练模型的对比视角下融合“风险社会”理论,分析“后训练扩展律”范式下人工智能算法架构的可控程度、风险等级与治理方案。[研究结果/结论]推理模型特有质态折射的“失序化技术链路+失限性技术风险”可交互作用,制造泛化领域的群生性危机以推动“危机社会”的加速演化,并创设推理模型领域“老鼠与老虎”的技术治理元悖论。须深化推理模型治理进路的人本主义与审慎主义取向,运用安全前置的强力型法治手段与三维并行的综合性治理体系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理模型 人工智能 安全风险 治理悖论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碰撞工况下的中国与西方体征驾驶员响应对比分析
13
作者 刘煜 张辉达 +2 位作者 邬晓凡 蒋韩 李桂兵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385,共10页
对比分析车辆碰撞工况下的中国和西方体征差异影响下的车辆乘员动态响应。以现有西方男性体征乘员模型为基础,参考中国男性志愿者体征,通过分肢体节段比例缩放建立了中国50百分位体征男性乘员有限元模型;采用乘员舱子系统模型和人体模型... 对比分析车辆碰撞工况下的中国和西方体征差异影响下的车辆乘员动态响应。以现有西方男性体征乘员模型为基础,参考中国男性志愿者体征,通过分肢体节段比例缩放建立了中国50百分位体征男性乘员有限元模型;采用乘员舱子系统模型和人体模型,仿真、对比分析了4种碰撞工况下驾驶员受载。结果表明:相比于西方人体模型响应,中国人体模型在小重叠壁障(SOB)和全宽刚性壁障(FRB)工况下的头部损伤准则(HIC)值低15.48%和26.2%,而移动渐进式可变形壁障(MPDB)工况下的HIC值高50%;FRB工况下的胸部压缩率低31.44%,但呈现出更高的肋骨应变;远端侧碰(FarSide)工况下的头部最大侧向位移接近,但颅脑应变明显更低,且颈部侧向剪切、轴向力及胸部压缩率低20%以上。因此,针对西方体征的车辆驾乘人员约束系统设计难以实现对中国人群的最优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车辆碰撞 驾驶员响应 体征差异 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柱碰撞中头部运动学特征对弥散性脑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易文韬 唐颖 +3 位作者 雷飞兵 曾董 蔡娅妮 罗斌尹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6,共11页
为完善相关脑损伤评估准则,探究了侧柱碰撞中头部运动学特征对弥散性脑损伤的影响。通过构建一种规定运动边界的六自由度头部模型,探究了60组侧柱碰撞试验中乘员头部运动学及生物力学响应,评估了现有脑损伤指标对弥散性损伤的预测效果... 为完善相关脑损伤评估准则,探究了侧柱碰撞中头部运动学特征对弥散性脑损伤的影响。通过构建一种规定运动边界的六自由度头部模型,探究了60组侧柱碰撞试验中乘员头部运动学及生物力学响应,评估了现有脑损伤指标对弥散性损伤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不满足“弥散性轴索多轴一般评估”(DAMAGE)和“脑损伤准则”(BrIC)高性能阈值的试验占比分别为27%和35%。“通用脑损伤准则”(UBrIC)对95百分位最大主应变的决定系数R2为0.85,显著高于其他指标。多轴旋转载荷耦合作用导致脑组织应变集中,增加了侧柱工况弥散性脑损伤风险。UBrIC相对其他指标在侧柱工况下更能准确评估弥散性脑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侧柱碰撞 弥散性脑损伤 损伤指标 数字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鞭打试验中BioRIDⅡ与THUMS模型颈部损伤对比
15
作者 胡远志 胡源源 +2 位作者 蒋成约 刘西 廖高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39-245,共7页
为设计出可保护乘员颈部安全的座椅,在鞭打试验中,对BioRIDⅡ和THUMS两种不同乘员模型,研究了颈部损伤情况。根据2015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鞭打试验评价规程和评分原则,建立了座椅鞭打试验有限元仿真模型;对这两种模型动态响应... 为设计出可保护乘员颈部安全的座椅,在鞭打试验中,对BioRIDⅡ和THUMS两种不同乘员模型,研究了颈部损伤情况。根据2015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鞭打试验评价规程和评分原则,建立了座椅鞭打试验有限元仿真模型;对这两种模型动态响应和人体颈部损伤状态。结果表明:THUMS模型有较高的生物仿真度,其颈部伤害指数(NIC)、颈部剪切力、颈部扭矩以及上颈部拉力均大于BioRIDⅡ模型。该结果可为提高和完善BioRIDⅡ模型的生物仿真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颈部损伤 鞭打试验 BioRID II模型 thums模型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事故的综合致因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付玉平 陈兆波 +2 位作者 赵振保 李川田 贺永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1-2740,共10页
为了系统研究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人机环因素,结合煤矿实际,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与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相结合,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弓弦箭”致因模型。其中,弓弦由设备因素1... 为了系统研究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人机环因素,结合煤矿实际,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与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相结合,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弓弦箭”致因模型。其中,弓弦由设备因素11项、人因因素17项和环境因素11项的致因因素构成,箭表示发生不同人员伤亡数量、不同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利用该模型可以综合描述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事故的后果。以“弓弦箭”致因模型为基础,借助蚁群聚类及Ucinet-netdraw方法,分别对100起典型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统计的100起事故中,致因因素总频数为803,其中人因因素最高为644,占比80.2%,设备因素次之为92,占比11.5%,环境因素最少为67,占比8.3%;(2)以聚类数为4,最大迭代次数为1000,蚂蚁个数为100,阈值为0.9,蒸发率为0.1进行蚁群聚类分析,得到4类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表明煤矿安全事故是由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和人因因素交织作用产生,其中人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因因素,且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技能差错、决策差错、知觉差错和违反规章制度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3)Ucinet-netdraw分析显示煤矿安全事故的关键致因路径为:“管理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个人准备状态”→“违反规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安全事故 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 “弓弦箭”模型 综合致因模型 致因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安全系数法的系统锚杆支护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17
作者 肖明清 徐晨 +4 位作者 崔岚 盛谦 陈健 谢壁婷 晏庆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3-1754,共12页
鉴于隧道现行规范缺乏系统锚杆支护的承载能力分析方法,总安全系数法提出了锚−岩承载拱的荷载结构模型与承载力计算方法,在理论上实现了锚杆的量化设计,但缺少试验验证。基于此,从结构试验角度研制了大型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毛... 鉴于隧道现行规范缺乏系统锚杆支护的承载能力分析方法,总安全系数法提出了锚−岩承载拱的荷载结构模型与承载力计算方法,在理论上实现了锚杆的量化设计,但缺少试验验证。基于此,从结构试验角度研制了大型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毛洞与不同间距系统锚杆支护下的锚−岩承载拱结构承载试验。通过监测围岩内部应力−应变、隧道位移与锚杆应变,分析了围岩与锚杆材料的破坏状态与破坏荷载,研究了锚−岩承载拱变形与受力特征、锚杆轴力分布。对比分析了模型试验的结构承载力与总安全系数法理论下锚−岩承载拱的计算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锚杆能有效地与围岩协同承载,显著增加围岩的侧限力,提高围岩抗压强度与承载能力;试验得到的锚−岩承载拱承载能力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吻合,表明了总安全系数法的锚−岩承载拱计算模型是合理的,并具有合适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岩承载拱 模型试验 承载能力 总安全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安全系数法的喷射混凝土支护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肖明清 徐晨 +4 位作者 崔岚 盛谦 陈健 谢壁婷 吴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4,共11页
为验证总安全系数法中喷层的荷载结构模型及其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研制大型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系统,采取结构试验的方法,开展毛洞、不同厚度喷层以及二次衬砌的加载破坏试验。通过围岩和细砂材料的三轴试验明确模型试验中各材料的物理与力... 为验证总安全系数法中喷层的荷载结构模型及其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研制大型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系统,采取结构试验的方法,开展毛洞、不同厚度喷层以及二次衬砌的加载破坏试验。通过围岩和细砂材料的三轴试验明确模型试验中各材料的物理与力学参数,模拟毛洞、不同厚度喷层以及二次衬砌的加载破坏全过程,依据破坏状态明确喷层与二次衬砌的设计承载能力,试验中监测围岩应力应变、喷层内外侧应变和喷层位移,结合监测结果分析喷层与二次衬砌在承载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与受力特征,明晰喷层与二次衬砌的承载机制,并与总安全系数法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试验断面条件下喷层受力状态为小偏心受压,喷层与围岩之间的粘结能有效传递剪力,从而减少了喷层的弯矩,有利于充分发挥喷层的抗压强度,同厚度情况下喷层的设计承载力要高于二次衬砌;2)试验得到的厚度为2 cm和4 cm喷层的设计承载力比总安全系数法理论计算结果分别大27.0%和22.9%,表明总安全系数法的喷层承载力计算模型是合理的,并具有合适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支护结构设计 喷射混凝土支护 模型试验 总安全系数法 破坏试验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来自15个油茶主产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震锋 张创 +1 位作者 吴翔宇 卜志国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2,88,共5页
以我国15个油茶主产区为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9—2021年油茶产业综合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油茶产业综合效率水平整体不高,且各地区产业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空间不均... 以我国15个油茶主产区为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9—2021年油茶产业综合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油茶产业综合效率水平整体不高,且各地区产业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发展呈现出典型的空间不均衡特征。主产区油茶产业效率改进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行业领域多年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但单纯强调技术进步是不够的,还要兼顾产业经营规模与生产投入、技术水平之间适配性,避免出现因规模冗余或规模不足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后,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视角提出促进我国油茶产业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林下经济 粮油安全 DEA-Malmquist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对抗解释结构建模方法的房建施工安全管理CSFs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文涛 霍金海 杨志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9-1476,共8页
为了研究房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提升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房建工程施工项目为基础,综合运用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和全... 为了研究房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提升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房建工程施工项目为基础,综合运用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和全模糊可达对抗解释结构模型(Total Fuzzy Reachable 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T FR AISM)方法识别房建施工安全管理体的CSFs,并进一步解析这些CSFs的结构层次,以挖掘影响因素的驱动结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体系完备性、安全资金投入、主体结构标准层安全管理、二次结构安全管理、经济环境、业主的支付能力和合作企业的资源条件是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我国房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分析CSFs的特征进一步构建更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应对以后房建施工工程出现的更复杂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房建施工 安全管理 关键成功因素(CSFs) 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MATEL) 全模糊可达对抗解释结构模型(T FR A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