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TGF-β1、Smad7与ki-67mRNA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春辉 潘理会 张德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TGF-β1、Smad7与ki-67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组织标本60例,正常胃组织20例,采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1 mRNA、Smad7 mRNA和ki-67mRNA表达水平。结果:TGF-β1、Smad7和ki-67 mRNA在正... 目的:探讨TGF-β1、Smad7与ki-67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组织标本60例,正常胃组织20例,采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1 mRNA、Smad7 mRNA和ki-67mRNA表达水平。结果:TGF-β1、Smad7和ki-67 mRNA在正常胃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均低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三者在高中分化胃癌组织的相对含量均低于低分化胃癌组织(P<0.05);TGF-β1 mRNA、Smad7mRNA和ki-67 mRNA在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TNM分期:Ⅰ+Ⅱ期的表达低于Ⅲ+Ⅳ期(P<0.05);TGF-β1 mRNA、Smad7 mRNA、ki-67 mRNA三者在胃癌中的表达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呈正相关。结论:TGF-β1、Smad7与ki-67 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gf-Β1mrna Smad7mrna KI 67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世平 陈奎生 +3 位作者 王勇 席军生 李志毅 程传浩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8期1405-1406,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鳖甲煎丸对免疫性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细胞因子TGF -β1 mRNA表达的影响 ,分析鳖甲煎丸的治疗作用 ,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并与西药秋水仙碱作对照 ,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雄性Wi...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鳖甲煎丸对免疫性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细胞因子TGF -β1 mRNA表达的影响 ,分析鳖甲煎丸的治疗作用 ,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并与西药秋水仙碱作对照 ,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90只随机分为 6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预防组、秋水仙碱治疗组、鳖甲煎丸预防组、鳖甲煎丸治疗组 ,选用猪血清诱导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各组于 10周后取 10只大鼠断头处死 ,取肝组织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内TGF -β1 mRNA。结果 :鳖甲煎丸能够明显减少TGF -β1 mRNA的表达 ,作用接近或优于秋水仙碱 ,显示它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鳖甲煎丸和秋水仙碱的预防效果同治疗效果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肝纤维化 实验研究 tgf—β1 mr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喘康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_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艳玲 曲妮妮 +7 位作者 马丽佳 赵克明 邓莉 张杨 王丽娜 夏欣田 陈锋 郑洪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咳喘康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咳喘康组和激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经气管注入博莱霉素A5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各组于... 目的:研究咳喘康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咳喘康组和激素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经气管注入博莱霉素A5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各组于造模后第1天分组予以给药,于给药7、14、28天分批处死各组大鼠,每次每组5只。利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的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在不同时段TGF-β1含量及TGF-β1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咳喘康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TGF-β1含量、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对照降低,且有随给药天数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复方咳喘康具有显著抑制博莱霉素A5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通过降低TGF-β1的含量及抑制TGF-β1mRNA的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大鼠 tgf—β1 tgf—β1mrna 咳喘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肾皮质TGF-β_1 mRNA与MMP-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 王永钧 +2 位作者 柴可夫 张曾亮 王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43-2545,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防治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的作用机理。方法:喂食高脂饲料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模型,姜黄素(高、中、低剂量)同时干预给药12周,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mRNA和MMP-2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高、中剂量... 目的:探讨姜黄素防治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的作用机理。方法:喂食高脂饲料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模型,姜黄素(高、中、低剂量)同时干预给药12周,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mRNA和MMP-2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高、中剂量组肾皮质TGF-β1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且姜黄素高剂量组显著少于低剂量组(P<0.01);姜黄素高剂量组肾皮质MMP-2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多,且明显多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姜黄素能减少肾皮质TGF-β1mRNA表达,提高肾皮质MMP-2mRNA表达,呈量效依赖关系,从而有效地防治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致肾脏损害 姜黄素 tgf-β1 mrna MMP-2mrna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致肾间质纤维化与TGF β_1 mR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虹 朱妙珍 +1 位作者 吕军风 周伦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生化分析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技术,研究UUO术后1、3、7、14、21d不同时相肾皮质中TGFβ1mRNA表达与小管间质病变、羟脯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生化分析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技术,研究UUO术后1、3、7、14、21d不同时相肾皮质中TGFβ1mRNA表达与小管间质病变、羟脯氨酸代谢的关系。结果:UUO肾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及间质面积增宽,伴TGFβ1mRNA表达增高。结论:TGFβ1lmRNA表达增加是UUO致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tgfΒ1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口服液对3I、7b型腺病毒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TGF-β_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受传 王文革 +1 位作者 陈四文 赵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采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中药制剂清肺口服液,研究其对腺病毒3I、7b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3I、7b型腺病毒分别攻击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用清肺口... 目的:采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中药制剂清肺口服液,研究其对腺病毒3I、7b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3I、7b型腺病毒分别攻击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用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作用于该细胞,另设正常细胞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不同组细胞TGF-β1的mRNA 基因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病毒对照组较正常细胞组的TGF-β1mRNA基因表达明显增强(P <0.01),含药血清组可显著降低3I、7b型腺病毒攻击后细胞TGF-β1的mRNA表达(P<0.01)。结论:腺病毒感染可使人胚肺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增高;清肺口服液可下调TGF-β1的mR- NA表达,这可能是其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肺成纤维细胞 腺病毒感染 基因表达 口服液 人胚 b型 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 正常细胞 原位杂交法 抗病毒作用 中药制剂 体外培养 利巴韦林 病毒攻击 tgfβ 病毒性 血清组 对照 肺炎 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髓内钉和接骨板内固定对兔骨折局部TGF-β_1mRNA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王志伟 吴岳嵩 +5 位作者 王文良 倪灿荣 徐卫东 王建华 肖斌 吴卫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64-966,共3页
目的 :探讨矩形髓内钉 (RIN)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局部 TGF- β1 m 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运用兔胫骨骨折内固定模型 ,用原位杂交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检测 TGF-β1 的阳性染色强度、阳性面积比及阳性指数 ,对骨痂中 TGF-β1m ... 目的 :探讨矩形髓内钉 (RIN)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局部 TGF- β1 m 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运用兔胫骨骨折内固定模型 ,用原位杂交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检测 TGF-β1 的阳性染色强度、阳性面积比及阳性指数 ,对骨痂中 TGF-β1m RNA的分布和含量进行量化分析 ,对 RIN与不锈钢接骨板 (SPL)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骨折早期 ,RIN组和 SPL 组局部的细胞及间质中 TGF- β1 m RNA均无表达 ;7d后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中有 TGF- β1 m RNA阳性表达。两组TGF- β1 m RNA阳性染色强度、阳性面积比及阳性指数术后 14d最高 ,2 8d最低 ,同期比较除阳性面积比术后 7d外 ,其余RIN组均高于 SPL 组 ,组间差异显著 (P<0 .0 5 ,P<0 .0 1)。 结论 :RIN较 SPL 更能促进细胞合成分泌 TGF- β1 ,有利于胫骨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髓内钉 骨板 骨折 tgf-Β1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SPF雏鸡哈德尔腺和盲肠扁桃体TGF-β1 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蕊 高雪丽 +1 位作者 李博韬 郑世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8,共4页
为探索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对SPF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以21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SPF雏鸡感染IBDV后,其哈德尔腺和盲肠扁桃体中TGF-β1 mRN... 为探索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对SPF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以21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SPF雏鸡感染IBDV后,其哈德尔腺和盲肠扁桃体中TGF-β1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1日龄SPF雏鸡感染IBDV强毒后1~28d,其上述局部黏膜免疫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雏鸡,其中哈德尔腺TGF-β1 mRNA表达于病毒感染后3~28d极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1);而盲肠扁桃体的上述被检指标于病毒感染后3~14d极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1)。表明IBDV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抑制与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TGF-β1 mRNA表达增加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IBDV的免疫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SPF雏鸡 哈德尔腺 盲肠扁桃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辛伐他汀聚合物植入拔牙窝对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9
作者 乔春暖 沈兰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辛伐他汀促进拔牙术后牙槽骨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携带辛伐他汀的PLGA,以单纯PLGA为对照,即刻植入56只Wistar大鼠切牙拔除的拔牙窝内,其中实验组28只,对照组28只,分别于术后5d、1周、2周和4周各处死7只...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辛伐他汀促进拔牙术后牙槽骨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携带辛伐他汀的PLGA,以单纯PLGA为对照,即刻植入56只Wistar大鼠切牙拔除的拔牙窝内,其中实验组28只,对照组28只,分别于术后5d、1周、2周和4周各处死7只,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分离下颌骨,10%EDTA脱钙,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设计针对TGF-β1mRNA的寡核苷酸探针,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拔牙窝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各组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少于相同时间的对照组,而骨形成则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术后1周阳性细胞数为13.0±2.74,术后2周为29.0±9.06,术后4周为29.8±9.06,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通过上调TGF-β1mRNA的表达促进拔牙窝牙槽骨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拔牙窝 牙槽骨 修复 tgf-Β1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间Ⅲ类磁力作用下髁突软骨中TGF-β1和IL-1α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煌 尹康 +2 位作者 吴拓江 李松 徐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颌间Ⅲ类磁力不同作用时间下髁突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介素-1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选用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雌性恒河猴6只,分为3月和6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各1只,实验组各2只。实验组戴用颌间Ⅲ类双阻板磁力矫治器,对... 目的:探讨颌间Ⅲ类磁力不同作用时间下髁突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介素-1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选用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雌性恒河猴6只,分为3月和6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各1只,实验组各2只。实验组戴用颌间Ⅲ类双阻板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TGF-β1mRNA和IL-1αmRNA的表达,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对照组TGF-β1mRNA和IL-1αmRNA的表达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以肥大带和钙化软骨带表达为主;TGF-β1mRNA前斜面表达较少,后斜面表达较强;IL-1αmRNA表达规律相反,在髁突前斜面强,而在后斜面很弱。3月组2种因子表达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都有较大变化,表达明显增强;IL-1αmRNA在髁突软骨浅层增殖带、肥大带的表达增强,后斜面表达信号明显增强,前斜面表达有所减弱;而TGF-β1mRNA前、后斜面表达均有明显增强,肥大带以及钙化软骨带均有表达。6月组髁突软骨2种因子表达均明显减弱,且表达规律相似。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颌间Ⅲ类磁力作用下,TGF-β1mRNA和IL-1αmRNA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调控髁突软骨的适应性骨改建过程,其表达强弱与不同的作用时限有关。3月组2种因子表达较6月组明显,提示3月组髁突软骨改建较积极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髁突软骨 Ⅲ类磁力 tgf-Β1 mrna IL-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珠香散对慢性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TGF β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丽彩 李萍 +1 位作者 徐宝婴 盛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1-472,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珠香散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受体 ,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 ,建立了慢性皮肤伤口模型 ,并以生长因子 (bFGF)作为对照药 ,动态观察珠香散在慢性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对TGFβ1mRNA表达的... 目的 :探讨中药珠香散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受体 ,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 ,建立了慢性皮肤伤口模型 ,并以生长因子 (bFGF)作为对照药 ,动态观察珠香散在慢性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对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珠香散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明显缩小伤口愈合面积 ,促进伤口组织的TGFβ1mRNA表达。结论 :珠香散通过提高TGFβ1mRNA表达而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生长物质 转化生长因子β 中药 珠香散 tgfΒ1 mrna 大鼠 下肢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咪唑对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IL-1、IL-2及IL-6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邢清和 郑荣远 +1 位作者 王永铭 贺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 了解左旋咪唑 (LMS)对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 (EAE)大鼠脊髓内白细胞介素 (IL) 1、IL 2及IL 6mRNA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LMS性白质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 ,EAE +LMS组大鼠分... 目的 了解左旋咪唑 (LMS)对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 (EAE)大鼠脊髓内白细胞介素 (IL) 1、IL 2及IL 6mRNA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LMS性白质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 ,EAE +LMS组大鼠分别于免疫后 0、2 4、48hipLMS 10mg/kg ;大鼠免疫后第 16天处死 ,采用RT PCR的方法检测大鼠脊髓内IL 1α、IL 1β、IL 2和IL 6mRNA表达的相对量。 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EAE组大鼠脊髓内IL 1α(P <0 .0 5 )、IL 1β(P <0 .0 5 )、IL 2 (P <0 .0 1)和IL 6 (P <0 .0 5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EAE +LMS组大鼠脊髓内IL 1α、IL 1β、IL 2和IL 6mRNA的表达量和EAE组相比则分别升高 131% (P <0 .0 5 )、12 1% (P <0 .0 5 )、95 % (P <0 .0 5 )和 2 8% (P >0 .0 5 )。结论 LMS能明显促进EAE大鼠脊髓内IL 1α、IL 1β、IL 2mR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咪唑 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PDGF-BB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贾皑 苌新明 +2 位作者 张盈涛 厉英超 常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75,共4页
目的 探讨螺内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预防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 10 0mg... 目的 探讨螺内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预防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 10 0mg·kg- 1·d- 1灌胃。分别于第 2周、4周、6周、8周末随机处死 8只大鼠 ,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BB)及α 平滑肌动蛋白 (α SMA)含量。结果 螺内酯预防组TGFβ1、PDGF BB及α 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螺内酯可通过降低TGFβ1、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实验 大鼠 肝组织 tgfΒ1 PDGF-BB α-SMA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Α-平滑肌动蛋白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振峰 王芳 +2 位作者 刘宏光 李洪梅 唐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RNA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n=6)、模型组(n=18)、针康组(n=18)和康复组(n=18)。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模型组、...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RNA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n=6)、模型组(n=18)、针康组(n=18)和康复组(n=18)。采用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模型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术后24 h对针康组进行头穴丛刺结合水迷宫训练干预,康复组仅进行水迷宫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Y-型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反转PCR(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DF-1α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针康组、针康组大鼠学习能力优于模型组(P<0.05),与康复组比较,针康组术后3 d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14 d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康组和康复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康组、康复组SDF-1 mR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康复组相比,针康组SDF-1 mRNA表达较高,术后3 d、7 d显著性差异(P<0.05),14 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康法能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SDF-1αmRNA,这可能是其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学习记忆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mrn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瘀方对去势大鼠股骨骨髓ERRα和PGC-1α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3 位作者 谭新 王海彬 孙伟珊 邵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43-1147,1158,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方对去势大鼠股骨骨髓组织中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补肾健脾化瘀方)、阿...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化瘀方对去势大鼠股骨骨髓组织中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补肾健脾化瘀方)、阿伦膦酸钠组。治疗12w后,小动物双能X线检测左侧股骨骨密度,HE染色观察胫骨近端骨形态,QPCR检测骨髓组织中ERRα、PGC-1α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模型组骨密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中药组与阿伦膦酸钠组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5),而假手术组、中药组与阿伦膦酸钠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髓组织中ERRα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PGC-1α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予以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骨髓组织中ERRα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PGC-1α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而阿伦膦酸钠组骨髓组织中ERRα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PGC-1αmRNA表达水平虽呈现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健脾化瘀方可能是通过提高骨髓组织中PGC-1αmRNA表达水平,降低ERRαmRNA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去势大鼠 骨质疏松 雌激素相关受体α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组织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江霞 吴强 +3 位作者 周青 吴正升 桂淑玉 汪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mRNA及其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4 0例肾癌、2 9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ESM 1mRNA及其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ESM 1mRNA及...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mRNA及其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4 0例肾癌、2 9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ESM 1mRNA及其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ESM 1mRNA及其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和肾癌中均有表达 ,肾癌间质血管内皮中表达明显。肾癌组织中 ,肿瘤血管内皮的ESM 1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血管内皮 ;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与肾癌细胞中差异无显著性 ,ESM 1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ESM 1分子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mrna表达 检测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1-3p靶向TGFβR1/Smad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爽 段素芳 +2 位作者 牛秉轩 闫琼 李晓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索miR-101-3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01-3p及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 1,TGFβR1)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01-3p与TGFβR1的靶向关系... 目的探索miR-101-3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01-3p及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 1,TGFβR1)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01-3p与TGFβR1的靶向关系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将Y79细胞分为Control组、miR-101-3p mimic组(转染miR-101-3p mimic)、pcDNA-TGFβR1组(转染pc-TGFβR1)及miR-101-3p mimic+pc-TGFβR1组(共转染miR-101-3p mimic和pc-TGFβR1),MTT检测细胞增殖速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TGFβR1、Ki67、Bcl-2、Bax、cleaved Casp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Smad2及p-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miR-101-3p的表达为0.35±0.05,明显低于正常视网膜组织(P<0.01);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Y79中miR-101-3p的表达为0.24±0.04,明显低于视网膜上皮细胞株ARPE-19(P<0.01);与Control组相比,miR-101-3p mimic组miR-101-3p mRNA水平显著升高、TGFβR1 mRNA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1);miR-101-3p与TGFβR1之间存在连续结合片段。与Control组相比,miR-101-3p mimic组TGFβR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增殖速率及细胞中Ki67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Bax及cleaved Caspase-9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侵袭细胞数目和划痕闭合率显著降低,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R1、p-Smad2和p-Smad3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1)。结论miR-101-3p通过靶向下调TGFβR1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1-3p tgfβR1 视网膜母细胞瘤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烫伤小鼠巨噬细胞内IL-10mRNA、AP-1的变化及与ERK信号途径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勇 彭代智 +1 位作者 黄文华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 观察伤后不同时相点腹腔巨噬细胞内IL 1 0mRNA、活化蛋白 1 (AP 1 )的变化及给予MEK1/2 特异性阻断剂PD980 59后IL 1 0mRNA的改变 ,以阐明MAPK信号途径中的ERK信号通路是否调控IL 1 0mRNA的生成。方法 以 1 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 目的 观察伤后不同时相点腹腔巨噬细胞内IL 1 0mRNA、活化蛋白 1 (AP 1 )的变化及给予MEK1/2 特异性阻断剂PD980 59后IL 1 0mRNA的改变 ,以阐明MAPK信号途径中的ERK信号通路是否调控IL 1 0mRNA的生成。方法 以 1 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小鼠为模型 ,收集腹腔巨噬细胞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AP 1的活性 ,反转录PCR测IL 1 0mRNA的表达。结果 烧伤后巨噬细胞内IL 1 0mRNA的表达呈降低趋势 ,伤后 1 2h最低。AP 1于伤后被激活 ,伤后 6h活性最强。与单纯烫伤相比 ,PD980 59组的IL 1 0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严重烧伤后巨噬细胞内MAPK信号途径被激活 ,其中IL 1 0mRNA的表达不受ERK信号通路调控 ,可能受P38、JNK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巨噬细胞 活化蛋白-1 IL-10 mrna ERK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文涛 杨来启 +5 位作者 王晓峰 胡淑芳 吴兴曲 刘光雄 张红宾 武胜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根据5-HT1A受体互补DNA(e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强迫游泳...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根据5-HT1A受体互补DNA(e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强迫游泳应激后3 h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并测定各脑区阳性电泳条带密度与β肌动蛋白(β-actin)密度的百分比。结果 应激后3 h,大鼠下丘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为(64.3±6.7)%,显著低于对照组(78.9±8.7)%(t=3.263.P<0.05);海马、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41.5%±7.1%、37.4%±5.6%,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64.8%±9.6%、63.9%±6.3%(t分别为4.782、7.701,P均<0.01)。结论 急性应激后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应激 大鼠 5-羟色胺1A受体 mrna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受体亚型mRNA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脊髓和背根节中的表达变化(英文) 被引量:5
20
作者 武胜昔 周亮 +3 位作者 王亚云 王文 刘翔宇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SNI)模型是一种新型神经病理痛模型。本实验用 SD雄性大鼠 ,分支结扎并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干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保留腓肠神经分支 ,右侧仅暴露坐骨神经。术后 1、2、3、4、7、14、2 1和 2 8d,用 RT-PCR的方法对...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SNI)模型是一种新型神经病理痛模型。本实验用 SD雄性大鼠 ,分支结扎并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干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保留腓肠神经分支 ,右侧仅暴露坐骨神经。术后 1、2、3、4、7、14、2 1和 2 8d,用 RT-PCR的方法对 5 -HT1 A受体 m RNA在腰髓的背角和背根神经节 (DRG)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5 -HT1 A受体 m RNA在损伤侧腰髓背角内的表达水平于 1d后开始升高 ,7d时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其表达水平在对侧脊髓背角内没有明显变化。在损伤侧 DRG内 ,5 -HT1 A受体 m RNA的表达水平于 1d后开始增高 ,4d时达高峰 ,随后开始下降 ,但仍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 ;而损伤对侧 DRG内的 5 -HT1 A受体 m RNA的表达没有变化。上述结果提示 5 -HT1 A受体亚型可能在脊髓及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 5 -HT1 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1A受体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腰髓背角 背根神经节 大鼠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