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s of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factor and interfacial thermal resistance of metallic nano-films using a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technique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海东 马维刚 +2 位作者 过增元 张兴 王玮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09-216,共8页
Using a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TTR) technique, several Au film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on glass and SiC substrates are measured for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tMlic nano-films, including the electron ph... Using a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TTR) technique, several Au film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on glass and SiC substrates are measured for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tMlic nano-films, including the electron phonon coupling factor G, interfazial thermal resistance R,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Ks of the substrate. The rear heating-front detecting (RF) method is used to ensure the femtosecond temporal resolution. An intense laser beam is focused on the rear surface to heat the film, and another weak laser beam is focused on the very spot of the front surface to detect the change in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By varying the optical path delay between the two beams, a complete electron temperature profile can be scanned. Different from the normally used single-layer model, the double-layer model involving interfaciM thermal resistance is studied here.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cooling profile can be affected by the electron energy transfer into the substrate or the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s in the metallic films. For multiple-target optimization,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used to obtain both G and 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giv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ultra-fast heat transfer in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ent thermoreflectance technique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factor interracial thermal resistance genetic algorith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MS联用分析海藻和稻壳的协同耦合热解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姗楠 王爽 +1 位作者 张喆 李纯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96-1703,共8页
采用TG-MS分析技术,对条浒苔、稻壳及条浒苔与稻壳质量比(3∶1、2∶1、1∶1、1∶2、1∶3)混合物的热解过程进行研究。条浒苔和稻壳热解特性存在很大差异:前者在主要挥发分析出阶段表现为放热,后者主要表现为吸热。而条浒苔与稻壳任... 采用TG-MS分析技术,对条浒苔、稻壳及条浒苔与稻壳质量比(3∶1、2∶1、1∶1、1∶2、1∶3)混合物的热解过程进行研究。条浒苔和稻壳热解特性存在很大差异:前者在主要挥发分析出阶段表现为放热,后者主要表现为吸热。而条浒苔与稻壳任意比例混合热解时均表现为放热,说明两者混合热解可实现能量的耦合、减少外部供给热量。两者混合后在主要热解阶段热失重速率试验值高于理论值,且在混合质量比为1∶2时提高最明显。通过热重-质谱分析可知,由于稻壳的加入,条浒苔和稻壳混合热解生成NO、NO2和SO2气体的反应受到抑制,且在混合质量比为1∶3时抑制效果最强。故条浒苔与稻壳的混合热解,并非各组分热解特性的简单叠加,而是发生协同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生物质 协同耦合 混合热解 热重-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ED FIXED POINTS OF SKEW INCREASINGOPERATORS AND APPLICATIONS
3
作者 刘伟安 杨茵 陈化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1999年第4期402-408,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skew-increasing operators and their coupled fixed points are defin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coupled fixed points and fixed point theorem for skew-increasing operators, and the iterative... In this paper, the skew-increasing operators and their coupled fixed points are defin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coupled fixed points and fixed point theorem for skew-increasing operators, and the iterative formula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e and partial order skew-increasing operator coupled fixed points monotonic iterative techni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在非线性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 李韶华 任剑莹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8-272,共15页
描述车桥耦合作用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时变系统问题,且很多工况下需考虑非线性特性,使得该问题难以得到解析解,甚至数值解也可能很复杂.针对该问题的求解,提出了一种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将其应用于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数值分析中.该... 描述车桥耦合作用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时变系统问题,且很多工况下需考虑非线性特性,使得该问题难以得到解析解,甚至数值解也可能很复杂.针对该问题的求解,提出了一种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将其应用于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数值分析中.该方法结合了精细积分和指数积分特点,并将时变系数矩阵在每一积分步参数冻结,用于获得系统振动响应的数值解.考虑汽车轮胎与桥面的力和位移耦合关系、桥面沥青铺装层、桥梁材料黏弹性和几何非线性特性,建立了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与近似解析解、辛Runge-Kutta算法以及经典的Newmark-β数值积分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缩尺车桥耦合系统模型,测试了跨中挠度响应,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建模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数值特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不仅可以处理时变、非线性问题,且具有良好的数值计算精度和长时间数值稳定性;由于精细积分的特点,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的计算时间步长可以取的较大,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因此,所提出的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预期可成为求解车桥耦合动力学问题的一种新的高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指数积分法 车桥耦合振动 参数冻结 非线性时变系统 辛Runge-Kutt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滚筒工作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宏伟 郭军军 +3 位作者 梁威 耿毅德 陶磊 李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3,共11页
在实际生产中,截割破碎过程是多作用耦合的结果,离散元法(DEM)与多体动力学(MBD)双向耦合技术可实现煤机设备与煤壁的信息交互,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为提高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基于DEM−MBD双向耦合机理,结合力学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截割破碎过程是多作用耦合的结果,离散元法(DEM)与多体动力学(MBD)双向耦合技术可实现煤机设备与煤壁的信息交互,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为提高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基于DEM−MBD双向耦合机理,结合力学性能试验和模拟试验得到实际工况参数,采用仿真软件EDEM和RecurDyn建立了采煤机滚筒截割煤壁的双向耦合模型,对仿真过程中滚筒所受的转矩和截割力进行分析,证明耦合效果和截割效果较好。设计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滚筒运行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SPSS软件得到滚筒转速、截割深度、牵引速度对截割比能耗、装煤率、载荷波动系数的影响程度,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构建了以滚筒转速、截割深度、牵引速度为决策变量,以截割比能耗、装煤率和载荷波动系数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改进多目标灰狼(MOGWO)算法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当滚筒转速为31.12 r/min、截割深度为639.4 mm、牵引速度为5.58 m/min时,采煤机滚筒的工作性能最优,此时截割比能耗为0.4677 kW·h/^(3),装煤率为43.01%,载荷波动系数为0.3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滚筒 双向耦合机理 离散元法 多体动力学 多目标优化 改进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应力加速退化的机载电子部件可靠性试验方法
6
作者 王鹏 田润操 +4 位作者 杜洪光 丛玮 张帆 于光 杨吕珊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可靠性试验是获取基础安全性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考虑机载设备的实际工作环境,多种应力共同作用导致产品失效且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应力广义耦合加速退化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可以直接获取用于适航符合性验证的基础安... 可靠性试验是获取基础安全性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考虑机载设备的实际工作环境,多种应力共同作用导致产品失效且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应力广义耦合加速退化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可以直接获取用于适航符合性验证的基础安全性数据。首先,建立考虑多应力广义耦合的非线性Wiener加速退化模型,结合相关性分析确定应力耦合形式;其次,提出基于多应力加速退化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与参数优化方法,解决多参数估计难题;最后,以某机载LED芯片为对象开展三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实现寿命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多应力加速模型,本文所提方法更贴近实际工况,误差控制在1%以内,寿命评估精度较高,可以有效解决基础数据缺失和不准确的现实适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审定 民机系统安全性评估 基础安全性数据 加速试验技术 多应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聚光系统的改进型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设计
7
作者 张墨 王子荣 +1 位作者 王书新 张星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为研制适用于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器的聚光系统,在分析了传统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用于耦合光纤的可行性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PC用于光纤耦合。完成了由主级抛物面反射镜和次级改进型CPC组成的太阳光泵浦多级聚光方案,并... 为研制适用于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器的聚光系统,在分析了传统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用于耦合光纤的可行性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PC用于光纤耦合。完成了由主级抛物面反射镜和次级改进型CPC组成的太阳光泵浦多级聚光方案,并与普通CPC和透镜组构成次级聚光器的方案以及无次级聚光器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光线追迹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型CPC能够克服普通CPC出射光线发散的缺陷,从而提高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当主镜接收角度在±0.55°范围内,其耦合效率维持在93.53%-96.43%,该结果优于其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太阳光泵浦激光器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光纤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耦合电感的交错高降压比DC-DC变换器
8
作者 杨林涛 王婵琼 +2 位作者 张高红 倪喜军 王霁莹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4期987-993,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Buck电路降压比小、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交错Buck电路。该变换器通过选择合适的耦合电感匝数比,可以在延长工作占空比的同时实现较低的转换比,采用交错技术和元件重排技术来减小功率器... 为了解决传统Buck电路降压比小、功率器件电压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交错Buck电路。该变换器通过选择合适的耦合电感匝数比,可以在延长工作占空比的同时实现较低的转换比,采用交错技术和元件重排技术来减小功率器件电压应力。此外,与传统的Buck电路相比,所提变换器具有更高的效率。讨论了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技术 耦合电感 高降压比 低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载运煤敞车超常低周疲劳刚柔耦合评估新方法
9
作者 靳世英 朴思扬 +3 位作者 聂春戈 张俊林 李向伟 朴明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0-80,共11页
备用传力路径变化不确定性使准静态应变能成为决定平面心盘旁承接口耦合程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既有方法丧失了小位移线弹假设的应用前提。根据这一相关性发现,提出了刚柔耦合疲劳损伤评估新方法。为了攻克散料运输铁路货车刚柔耦合... 备用传力路径变化不确定性使准静态应变能成为决定平面心盘旁承接口耦合程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既有方法丧失了小位移线弹假设的应用前提。根据这一相关性发现,提出了刚柔耦合疲劳损伤评估新方法。为了攻克散料运输铁路货车刚柔耦合仿真难题,采用了实体单元及边界共节点处理技术。在正常AAR5级谱和局部扭曲叠加谱激励输入下满载运煤敞车刚柔耦合仿真分析表明:上旁承运行荷载增大迫使车体结构扭曲产生不高于2 Hz的低频敏感响应。钩缓冲击座附近焊缝疲劳损伤评估结果与现场塑性破坏完全吻合。由于局部刚度不足,短竖梁补强设计也很难奏效。借鉴通用敞车耳板铆接的设计经验,合理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结构补强方案,使满载运煤敞车不会再发生上述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载运煤敞车 刚柔耦合仿真技术 模态结构应力恢复 焊缝疲劳损伤评估 超常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维材料中极化激元激光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睿洋 保文睿 +1 位作者 杜静 王卫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3,共8页
极化激元激光是一种新型激光,以半导体中激子-极化激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相干性实现超低阈值激光。不同于传统3维有机无机材料,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与2维钙钛矿以其高激子结合能、高振子强度、直接带隙、范德华特性、谷极化... 极化激元激光是一种新型激光,以半导体中激子-极化激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相干性实现超低阈值激光。不同于传统3维有机无机材料,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与2维钙钛矿以其高激子结合能、高振子强度、直接带隙、范德华特性、谷极化特性,有利于实现激子与腔模式的强耦合以及激子-极化激元的BEC,在极化激元激光的进一步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2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激光的原理和进展,分别从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2维钙钛矿的特性出发,重点综述了其中激子与腔模式的强耦合,极化激元的相干性的调控以及BEC的实现,并对2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激光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极化激元激光 强耦合 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2维钙钛矿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leSim-MATLAB双向耦合技术的液压支架孪生体构建
11
作者 任保将 郭李刚 +2 位作者 王书 张凯 杜锋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244-247,共4页
为解决目前综采工作面存在难以全面掌握装备运行状态监测的问题,以液压支架孪生体的建模为切入点,提出基于MapleSim-MATLAB双向耦合技术的孪生体构建,仿真显示了液压支架升架运动过程中零部件的相对运动及装配关系,并通过实验证明孪生... 为解决目前综采工作面存在难以全面掌握装备运行状态监测的问题,以液压支架孪生体的建模为切入点,提出基于MapleSim-MATLAB双向耦合技术的孪生体构建,仿真显示了液压支架升架运动过程中零部件的相对运动及装配关系,并通过实验证明孪生体和物理体交互效果良好。结果表明:以液压支架连杆和底座倾角为例,物理体与孪生体位姿误差率不超过3‰,其拟合度接近1,孪生体和物理体的相互映射,证明该方法能够完成对设备位姿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MapleSim-MATLAB双向耦合技术 孪生模型 相互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的GIS与ANN耦合技术 被引量:72
12
作者 武强 庞炜 +1 位作者 戴迎春 俞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4-319,共6页
以鹤壁十矿矿区为例,在分析其自然地理、区域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突水灾害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水压、断裂构造、隔水层(厚度、岩性组合、矿压)、岩溶发育以及第三系底部黏土隔水层等控制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因素在空间区... 以鹤壁十矿矿区为例,在分析其自然地理、区域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突水灾害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水压、断裂构造、隔水层(厚度、岩性组合、矿压)、岩溶发育以及第三系底部黏土隔水层等控制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因素在空间区域上的变异特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操作平台,建立各控制因素的子专题层图;针对现有底板突水预测模型的不足,应用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应用GIS与ANN耦合技术,经过模型识别,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分区评价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的研究区各结点底板突水脆弱性指数的累计频数统计直方图,确定出各分区的阈值,并对底板突水脆弱性指数的各主控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脆弱性指数 耦合技术 突水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色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子俺 庞纪磊 +2 位作者 黄慧 张兰 陈国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83,共11页
毛细管电色谱(CEC)作为一种新型微柱分离技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快速分离等特点。由于CEC进样体积通常为纳升级,所以对检测系统的高灵敏检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发展CEC与各种高灵敏检测器的联用已成为CEC研究中最活... 毛细管电色谱(CEC)作为一种新型微柱分离技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快速分离等特点。由于CEC进样体积通常为纳升级,所以对检测系统的高灵敏检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发展CEC与各种高灵敏检测器的联用已成为CEC研究中最活跃的方向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CEC研究的发展历程,系统综述了CEC与各类检测器联用技术及其在复杂样品分离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CEC联用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14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联用技术 接口 检测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系统随机振动及其传动误差的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倩倩 张义民 +1 位作者 张振先 蒋跃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41-1744,共4页
基于齿轮动力学模型建立了齿轮传动系统耦合振动的可靠性模型,解决了齿轮耦合振动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问题.将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与可靠性技术相结合,利用四阶矩技术、Edgeworth级数方法对齿轮振动的振幅响应和系统... 基于齿轮动力学模型建立了齿轮传动系统耦合振动的可靠性模型,解决了齿轮耦合振动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问题.将齿轮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与可靠性技术相结合,利用四阶矩技术、Edgeworth级数方法对齿轮振动的振幅响应和系统传递误差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基于失效模式相互独立分析了系统的可靠度.在可靠度分析基础上求解了可靠度对随机参数均值与方差的灵敏度.所述方法可有效地解决齿轮系统的振动可靠性问题,并可指导其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减少因振动引起的齿轮系统传动的不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振动 可靠性 四阶矩技术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进展 被引量:44
15
作者 肖亚兵 蔡国瑞 王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4-129,共6页
综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基本原理、分析特点以及样品分析的步骤。并介绍几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联用技术 形态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鹤友 游子涵 +1 位作者 李庆 陈浩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2-556,共5页
本文对近年来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评述,主要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检测等,引用文献31篇。
关键词 化学发光分析 兽药残留分析 联用技术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范毅 冯钰锜 达世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7-502,共6页
较全面地评述了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包括该技术的原理、接口装置、涂层材料等。引用文献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联用技术 原理 接口装置 样品预处理 涂层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分析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联用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8
作者 黄怡淳 丁炜炜 +1 位作者 张卓旻 李攻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传感器、可视化分析、便携光谱、酶联免疫检测及便携气相色谱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食品安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发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可定量的新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综述了近年来传感器、可视化分析、便携光谱、酶联免疫检测及便携气相色谱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食品安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发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可定量的新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分析 样品前处理技术 快速检测技术 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烟草节水优化灌溉和水肥耦合技术综述 被引量:17
19
作者 钟华 邵孝侯 +1 位作者 阿吉艾克.拜尔 汪耀富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0,共3页
总结了我国节水优化灌溉技术在烟草种植方面的应用和烟草水肥耦合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我国烟草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了烟草节水优化灌溉和水肥耦合技术研究的具体设想.指出应通过建立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以及对这种灌溉制度... 总结了我国节水优化灌溉技术在烟草种植方面的应用和烟草水肥耦合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我国烟草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了烟草节水优化灌溉和水肥耦合技术研究的具体设想.指出应通过建立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以及对这种灌溉制度下烤烟的水肥交互作用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烟叶的等级和质量,保障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节水优化灌溉 水肥耦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微波耦合干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政伟 陈丽君 +1 位作者 宋春芳 金光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128,共8页
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简称耦合干燥)是微波与热风同时作用于干燥物料的新型干燥方法和技术,但微波加热不均匀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作者综述了国内外耦合干燥及其实验设备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工业化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微波均匀... 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简称耦合干燥)是微波与热风同时作用于干燥物料的新型干燥方法和技术,但微波加热不均匀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作者综述了国内外耦合干燥及其实验设备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工业化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微波均匀性的主要技术方案,探索了工业化耦合干燥器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技术 干燥设备 热风微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