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燃烧特性的TG-FTIR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衍国 王亮 +1 位作者 王智微 李清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8,共6页
利用热重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TG-FTIR)联用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典型组分(大米饭、PVC、PS、煤炭)的燃烧特性,定性得到了燃烧过程中的排放产物。结果表明,厨余类垃圾水分较高,300℃左右挥发分快速析出燃烧,燃烧产物中含有烃类... 利用热重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TG-FTIR)联用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典型组分(大米饭、PVC、PS、煤炭)的燃烧特性,定性得到了燃烧过程中的排放产物。结果表明,厨余类垃圾水分较高,300℃左右挥发分快速析出燃烧,燃烧产物中含有烃类、CO、乙酸类物质,垃圾热值较低;PS类燃料挥发分较高,在350℃左右迅速失重,燃烧产物中含有烃类、氢气、多聚物、苯乙烯等物质。此外,对其中3种单质垃圾进行了混合燃烧试验,混合样品的氧化过程可以看作单组分的简单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tg-ftir 燃烧特性 水分 挥发分 热值 燃烧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和火花放电条件下洁净空气的分解特性研究
2
作者 董翔 韩晓昆 +6 位作者 衣书伟 张潇 杨哲 周道 夏博雅 张腾 裴学凯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共11页
基于气体组分分析法搭建了洁净空气绝缘缺陷分解实验装置,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洁净空气在不同放电形式(火花放电以及电晕放电)以及不同气体压强下的主要特征分解组分进行了检测分析,探索了主要分解产物的基本反应原理和路径... 基于气体组分分析法搭建了洁净空气绝缘缺陷分解实验装置,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洁净空气在不同放电形式(火花放电以及电晕放电)以及不同气体压强下的主要特征分解组分进行了检测分析,探索了主要分解产物的基本反应原理和路径,并定量或定性分析了不同气体压强对洁净空气部分主要特征分解产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洁净空气在火花放电下的主要特征分解产物有NO_(2)、NO与N_(2)O_(4),在电晕放电下的主要特征分解产物有O_(3)、N_(2)O_(5)与N_(2)O。火花放电形式下气体压强的增加会影响NO和NO_(2)的生成比例,在高气体压强范围内NO的组分占比较低,NO选择性随气体压强的降低而增大。电晕放电条件下产生的O_(3)、N_(2)O_(5)与N_(2)O浓度在同一电压等级下随气体压强增大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N_(2)O_(5)的产生与O_(3)浓度具有较强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空气 分解产物 气体压强 气体组分分析法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料和炭化方式制备生物炭结构性质的FTIR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郑庆福 王永和 +4 位作者 孙月光 牛鹤鹤 周佳儒 王志民 赵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2-966,共5页
红外光谱是了解生物炭结构性质特征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不同物料和制备方式的生物炭结构性质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物料制备的生物炭均具有羟基、芳香基及一些含氧基团的吸收峰,与活性碳有共同特征... 红外光谱是了解生物炭结构性质特征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不同物料和制备方式的生物炭结构性质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物料制备的生物炭均具有羟基、芳香基及一些含氧基团的吸收峰,与活性碳有共同特征;但其他吸收峰,有着显著差异。高温炭化可以使玉米秸秆中—OH,—CH_3,—CH_2—,—C=O间发生缔合或消除,促进了芳香基团的形成。在不同炭化方式下,加热和微波炭化,对生物炭形成有着机理上差别,加热炭化可致使醇、酚中的—OH彼此结合或者消除,形成苯环类基团,而微波法能使得芳香基团钝化阻止其参与反应,使得苯环类物质得以更多形成。综上表明,红外光谱可较好反映生物炭的结构特征,揭示了生物炭主要含有—OH、芳香基团等活性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生物物料 制备方式 炭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和FTIR分析仿生呼吸法对硅酸盐改性杉木浸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萍 吴义强 +2 位作者 吕建雄 袁光明 左迎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30-1435,共6页
杉木进行硅酸盐浸渍改性处理后,木材内部的改性剂相关元素含量与分布是衡量浸渍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改性杉木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硅酸盐为浸渍改性剂,采用仿生呼吸法对杉木进行浸渍改性。研究了仿生呼吸法对硅酸盐... 杉木进行硅酸盐浸渍改性处理后,木材内部的改性剂相关元素含量与分布是衡量浸渍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改性杉木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硅酸盐为浸渍改性剂,采用仿生呼吸法对杉木进行浸渍改性。研究了仿生呼吸法对硅酸盐改性杉木的密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三切面硬度和24 h吸水率影响,利用XPS和FTIR分析了杉木素材与改性材的化学成份与化学结构,并对硅酸盐改性剂在改性杉木中的分布深度与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过硅酸盐浸渍改性后,改性杉木平均密度大于0.721 g·cm^(-3),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增大了170.19%和286.64%。改性杉木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的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硅酸盐改性使杉木的24 h吸水率从91.17%±2.51%降至39.23%±1.62%,表明杉木的尺寸稳定性大幅度提高。相比于杉木素材,改性杉木木材的XPS全谱扫描中出现了Na元素和Si元素的吸收峰,窄扫谱图中出现了Si—O—C和Na—O化学结构。同时,改性杉木木材的FTIR谱图中出现了Si—O—Si的吸收峰,并且游离羟基含量减少,缔合羟基增多。XPS和FTIR分析都表明硅酸盐浸注到了杉木木材的孔隙中,且硅酸钠与杉木木材中羟基形成了化学键结合和氢键结合。这也是改性杉木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另外,通过XPS测试发现改性杉木木材沿横向从表面到30 mm处都出现了C,O,Na和Si元素,并且沿横向从表面到30 mm处,Si—O—C结合结构的吸收峰强度基本相同,说明从表面到中间部位,硅酸钠与杉木木材中的羟基都较均匀地形成了化学键。对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改性杉木木材中C,O,Na和Si元素的相对含量从表面到中间部位(30 mm)差异较小,进一步表明改性剂能较好浸入杉木木材中间,并且均匀性较好。研究结果将为杉木浸渍改性效果提供数据支撑,并为优化改性工艺与方法、进一步提高改性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硅酸盐 仿生呼吸法 XPS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光谱法和杜马斯燃烧法联用鉴定奶粉品质 被引量:2
5
作者 庄玉伟 褚艳红 +3 位作者 郭辉 张国宝 曹健 赵根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1-32,共2页
我国现行标准GB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的杜马斯(Dumas)燃烧法是先将样品燃烧测出含氮量,然后根据氮元素与蛋白质换算系数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如果添加含氮量高的物质,如三聚氰胺,就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 我国现行标准GB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的杜马斯(Dumas)燃烧法是先将样品燃烧测出含氮量,然后根据氮元素与蛋白质换算系数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如果添加含氮量高的物质,如三聚氰胺,就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采用普通FTIR光谱定性鉴别出奶粉的主要组成成分,然后用杜马斯燃烧法准确测出奶粉中的氮元素和碳元素含量,通过蛋白质换算系数计算出蛋白质含量,可以避免上述由于添加违规化学物质造成测定蛋白质含量虚高的结果;同时通过C/N元素含量比,进一步印证奶粉中的营养成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杜马斯燃烧法 ftir 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毛细管柱SFC/FTIR联用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威东 王清海 +3 位作者 朱道乾 车迅 宋果男 周良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7-40,98,共5页
建立了一种以CO_2为流动相的毛细管柱SFC/FTIR联用方法,实现了对多环芳烃混合物和催眠药混合物的分离。其在线红外光谱图具有高信噪比,可直接用于混合物组分定性分析。该法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v_(c—o)带和对萘的v_(c—c)带的检测限分别... 建立了一种以CO_2为流动相的毛细管柱SFC/FTIR联用方法,实现了对多环芳烃混合物和催眠药混合物的分离。其在线红外光谱图具有高信噪比,可直接用于混合物组分定性分析。该法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v_(c—o)带和对萘的v_(c—c)带的检测限分别为25ng和102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色谱 SFC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FTIR和热分析谱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小利 张黎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建立银杏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TG-DTG)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通过对各谱图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制备工艺的银杏叶提取物的... 为建立银杏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TG-DTG)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通过对各谱图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制备工艺的银杏叶提取物的FTIR和TG-DTG谱图的都有其各自的物质特征,FTIR和TG-DTG给出的是样品的整体信息,提供的信息能很好地反映银杏叶提取物的整体性,比单一指标成分的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要更多、更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提取方法 ftir图谱 热分析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多变量校准方法在FTIR多组分分析中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燕 王俊德 +2 位作者 陈作如 周学铁 黄中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58-760,共3页
本文对四种多变量校准方法———经典最小二乘法 (CLS) ,偏最小二乘法 (PLS) ,卡尔曼滤波法(KFM)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法 (ANN)———在多组分浓度分析方面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选择五种红外谱图严重混叠的大气有机毒物——— 1,3 丁二烯 ,苯 ... 本文对四种多变量校准方法———经典最小二乘法 (CLS) ,偏最小二乘法 (PLS) ,卡尔曼滤波法(KFM)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法 (ANN)———在多组分浓度分析方面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选择五种红外谱图严重混叠的大气有机毒物——— 1,3 丁二烯 ,苯 ,邻二甲苯 ,氯苯和丙烯醛———作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各种方法对该 5组分体系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校准方法 ftir 多组分分析 经典最小二乘法 偏最小二乘法 卡尔曼滤波法 人工神经网络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的微塑料定量分析方法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杰 侯静文 +1 位作者 李妍 刘永佳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A-FTIR)已经应用于多种微塑料的定量分析,但是,该方法仅能检测有特征吸收峰的微塑料,对无特征吸收峰的微塑料难以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3种相似结构微塑料作为研究对象,优化TGA-F... 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A-FTIR)已经应用于多种微塑料的定量分析,但是,该方法仅能检测有特征吸收峰的微塑料,对无特征吸收峰的微塑料难以进行定量分析。采用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3种相似结构微塑料作为研究对象,优化TGA-FTIR技术定量分析微塑料的方法。通过对比3种微塑料的红外二阶导数谱图,773 cm^(-1)处为PS特征吸收峰,2946 cm^(-1)处为PP及PE的特征吸收峰。由于PP和PE的红外特征吸收峰重叠,采用高斯函数对2946 cm^(-1)处的谱峰进行分离,将二者进行区分。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原理,建立3种微塑料质量和特征吸收峰峰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微塑料的质量在0.5~6.0 mg范围内,与红外特征峰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热重红外联用 定量分析 分峰拟合 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TPD常压法研究沸石分子筛的表面酸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饶国瑛 张之旭 欧阳序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71-475,共5页
采用高纯氮保护,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脱附(FTIR-TPD)代替传统的高真空法进行沸石分子筛表面酸性研究。其结果与传统的高真空法的文献值相符。吸附吡啶后的红外光谱证明在5A分子筛上同时存在B酸和L酸中心,而NaY型分子筛存在第... 采用高纯氮保护,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脱附(FTIR-TPD)代替传统的高真空法进行沸石分子筛表面酸性研究。其结果与传统的高真空法的文献值相符。吸附吡啶后的红外光谱证明在5A分子筛上同时存在B酸和L酸中心,而NaY型分子筛存在第三类酸中心。应用常压法进行FTIR-TPD研究时,应消除水对基线漂移的干扰,才能正确确定饱和吸附量时的吸光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TPD法 分子筛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定聚合醇中水含量的ATR-FTIR法
11
作者 符军放 张浩 +1 位作者 孙强 陈凡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6,92-93,共3页
建立了快速测定聚合醇中水分含量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分别以981~1 202 cm-1处和1 552~1 735 cm-1处的谱峰面积(A1098、A1640)为聚合醇、水的特征吸收,在一定的聚合醇浓度与水含量比(C聚合醇、C水)范围内建... 建立了快速测定聚合醇中水分含量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分别以981~1 202 cm-1处和1 552~1 735 cm-1处的谱峰面积(A1098、A1640)为聚合醇、水的特征吸收,在一定的聚合醇浓度与水含量比(C聚合醇、C水)范围内建立了标准曲线。使用此法对3个商业用聚合醇的水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同卡尔费修法测定结果接近。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方便,适用于聚合醇中水分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醇钻井液 聚合醇含水量 红外光谱 ATR-fti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废食用油与老化沥青的扩散行为分析
12
作者 石靖文 刘梦梅 +4 位作者 周智勇 范毜仔 吴泳豪 杨杰 魏必成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99-5206,共8页
探究常温下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体系中的扩散行为有助于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的研究。通过浸泡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试验(FTIR)与旋转流变仪试验,从宏、微观尺度研究不同扩散时间下,废食用油对老化沥青针入度、官能团、复数模量与相位角变化... 探究常温下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体系中的扩散行为有助于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的研究。通过浸泡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试验(FTIR)与旋转流变仪试验,从宏、微观尺度研究不同扩散时间下,废食用油对老化沥青针入度、官能团、复数模量与相位角变化规律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废食用油与老化沥青分子模型,构建其界面扩散模型,根据扩散系数揭示二者在体系中的扩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废食用油能一定程度上恢复老化沥青的基本技术性能,补充因老化缺失的轻质组分,还原其流变性能。此外,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出废食用油分子运动速度快于老化沥青分子,说明废食用油可在较短时间内软化老化沥青。由此可知,在常温下废食用油浸润软化老化沥青效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食用油 老化沥青 常温扩散 浸泡法 ftir 流变试验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多晶表面CO_2还原过程的电化学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双进 周志有 +2 位作者 孙世刚 邵国强 区泽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23-927,共5页
应用程序电位扫描法和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从定量角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CO2在Rh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性能.红外光谱结果指出CO2还原的吸附产物为线型和桥式吸附态CO物种.在所研究的还原电位范围(-0.15~-0.... 应用程序电位扫描法和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从定量角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CO2在Rh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性能.红外光谱结果指出CO2还原的吸附产物为线型和桥式吸附态CO物种.在所研究的还原电位范围(-0.15~-0.40V)和相同还原时间,CO2还原吸附物种的氧化电量随还原电位的负移而增大,在每个还原电位下,时间超过250s时都可达到一个相应的饱和值.原位红外光谱和电化学研究结果均表明,CO2的还原与Rh电极表面氢吸附反应密切相关,同时需要一定数量相邻表面位的参与.因此生成的CO不能在Rh电极表面达到满单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还原 原位ftir反射光谱 程序电位扫描法 二氧化碳 铑电极 多晶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反射光谱-化学计量学方法的三种车前草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贡磊 余鹏 +2 位作者 阮琴 李丹婷 程存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22-1825,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法测定了同科同属不同种及不同产地的车前、平车前及北美车前草的FTIR,筛选出35个比较典型的吸收峰后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研究。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系数约为0.036的水平上三...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法测定了同科同属不同种及不同产地的车前、平车前及北美车前草的FTIR,筛选出35个比较典型的吸收峰后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研究。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系数约为0.036的水平上三种车前草可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平车前在0.033的距离水平上首先与车前聚在一起,随即约在0.042的距离水平上与北美车前草一大组,该聚类结果与依据形态特征的传统分类学结果相一致。而对不同产地车前的FTIRS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生态环境下采集的车前FTIR三维散点图中距离较为相近;而地域相差比较远的样品,在三维散点图上则显示较为分散。研究方法直观、科学,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 平车前 北美车前草 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R-FTIR光谱技术的原油含水率测量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雨菲 刘翠玲 +3 位作者 孙晓荣 吴经纬 杜馨 史亦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针对原油含水率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的检测系统。分别建立以光谱数据作为输入的主成分回归(PCR)模型和以光谱数据与含水率作为输入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探究最优预处理方案下的模型... 针对原油含水率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的检测系统。分别建立以光谱数据作为输入的主成分回归(PCR)模型和以光谱数据与含水率作为输入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探究最优预处理方案下的模型性能。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结合标准正态变换(SNV)、SG卷积平滑(7点)与二阶导数组合预处理方法的分析模型具有最高的准确率和预测精度。该方法的提出为原油组分快速检测及行业原油质量监督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含水率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主成分回归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Bounce ATR-FTIR结合Gram-Schmidt正交化法计算烟用香精相似度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翼鹏 段焰青 +3 位作者 者为 刘秀明 李源栋 王家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903-1905,1944,共4页
采集2种不同风格特征烟用香精的Multi-Bounc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Multi-Bounce ATR-FTIR)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各筛选出30条光谱,结合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分别建立了2类... 采集2种不同风格特征烟用香精的Multi-Bounce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Multi-Bounce ATR-FTIR)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各筛选出30条光谱,结合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分别建立了2类不同风格特征烟用香精的相似度鉴别模型。使用鉴别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相似度计算,并评价使用效果。结果显示,当相似度高于90%时,可以判定属于同一类香精,且相似度越高,风格特征越接近;当相似度低于90%时,可以判定不属于同一类香精,且相似度越低,风格特征的差异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 Multi—Bounce ATR—ftir指纹图谱 Gram—Schmidt正交化法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梢蛇醇溶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指纹图谱表征
17
作者 谢超 宋美营 +4 位作者 王巧宇 张林松 刘莹 曹云飞 闻崇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7-2181,共5页
目的优化乌梢蛇醇溶蛋白质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指纹图谱表征。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进行FTIR、SDS-PAGE分析。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 目的优化乌梢蛇醇溶蛋白质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指纹图谱表征。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进行FTIR、SDS-PAGE分析。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3.15,乙醇体积分数46.35%,提取温度37.53℃,提取时间250min,提取率为0.4072%。醇溶蛋白质在4000~400cm-1波数范围内有10个吸收峰,并且其种类丰富,分子量在11.19~158.10kDa范围内,其中26.48、19.67kDa为指纹图谱主峰。结论本实验可为乌梢蛇开发利用及分析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梢蛇 醇溶蛋白质 提取工艺 指纹图谱 响应面法 ftir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改性蒙脱石对中国北方中碱性农田土壤镉钝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利文 任超 +3 位作者 李竞天 田沛宜 肖建辉 李萍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中国农产品环境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钝化材料是修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关键材料,研究开发出高效土壤重金属钝化材料,对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和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非常重要。本文以蒙脱石为原材料,将巯基基...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中国农产品环境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钝化材料是修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关键材料,研究开发出高效土壤重金属钝化材料,对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和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非常重要。本文以蒙脱石为原材料,将巯基基团负载在其表面或层间制备巯基改性蒙脱石,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表征巯基改性蒙脱石的特性,并开展室内土培试验,采用二乙三胺五乙酸浸提-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土壤镉的有效态,通过Tessier修正顺序七步提取法分析土壤镉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蒙脱石经巯基改性后不仅新增了C-H、S-H共价键,而且增强了-OH和C=O化学键的活性,能与Cd2+发生巯基及羟基配位吸附。供试土壤添加巯基改性蒙脱石后,由于巯基配位吸附作用使土壤离子交换态镉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而增强的羟基配位吸附作用使其转化为碳酸盐结合态,结果使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离子交换态大幅减少,作物根系可吸收的土壤有效镉显著降低。添加1%、3%、5%巯基改性蒙脱石后,土壤有效镉分别降低21.92%、69.11%、82.90%;而作为对照组添加1%、3%、5%蒙脱石仅分别降低3.37%、1.80%、6.71%。蒙脱石经巯基改性后对土壤镉的钝化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土壤有效镉的降低幅度有随巯基改性蒙脱石添加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巯基改性蒙脱石对中国北方中碱性农田土壤镉的钝化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巯基改性蒙脱石 钝化 镉污染土壤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Tessier修正顺序七步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木质素与油页岩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柏静儒 邵佳晔 +2 位作者 李梦迪 贾春霞 王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7-193,共7页
通过油页岩与碱木质素的热解不但可以得到丰富的轻质气体,也存在着有害的含芳环结构化合物以及酚类化合物等物质,通过二者的共热解意在减小有害物质的生成,提高气产率。选取不同工况下碱木质素与油页岩进行共热解试验,并通过2种Model f... 通过油页岩与碱木质素的热解不但可以得到丰富的轻质气体,也存在着有害的含芳环结构化合物以及酚类化合物等物质,通过二者的共热解意在减小有害物质的生成,提高气产率。选取不同工况下碱木质素与油页岩进行共热解试验,并通过2种Model free动力学分析法对该混合试样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5个试样的失质量峰整体都具有相同的规律。油页岩与碱木质素的热解峰有叠加,具备协同的条件。碱木质素添加量为80%的混合试样对气产率存在抑制作用,其余混合比都使气产率增加。基于FTIR的检测,混合比对二者的共热解产量影响的研究中表明,向油页岩中添加80%的碱性木质素,可以减少芳环结构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的生成。但对于H2O、CO、CO2、CH4的累积产量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不同升温速率的试样中,芳环结构化合物、CO2、CH4的累积产量与升温速率和温度成正比,H2O、CO、苯酚类化合物则不同。通过2种Model free法对该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且效果较好,证明了该反应机理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热解 生物质 tg-ftir Model free法 碱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铝热剂Al/Fe_2O_3对硝化棉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宁宁 马海霞 +2 位作者 安亭 赵凤起 胡荣祖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92,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Fe_2O_3,并用超声分散法将其与纳米Al颗粒复合制备了超级铝热剂Al/Fe_2O_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复合物的物相、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Fe_2O_3,并用超声分散法将其与纳米Al颗粒复合制备了超级铝热剂Al/Fe_2O_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复合物的物相、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红联用技术(TG-FTIR)研究了Al/Fe_2O_3对硝化棉(NC)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l/Fe_2O_3-NC和NC的热分解过程遵循Avrami-Erofeev方程f(α)=1.5(1-α)[-ln(1-α)]1/3;超级铝热剂Al/Fe_2O_3可降低硝化棉的表观活化能、临界点火温度和临界爆炸温度,在促进硝化棉O-NO_2键断裂和凝聚相二次自催化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铝热剂 硝化棉 NC 超声分散法 热分解 tg-ftir 纳米Fe2O3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