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亦人教授“学、研、辨、用”《伤寒论》治学思想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松林 周贤 岳滢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8-292,共5页
通过研习陈亦人先生的论著,总结陈亦人先生勤求博采、思求经旨、探究理致、精究方术的治学思想,并阐述学习陈亦人先生“学、研、辨、用”《伤寒论》的体会。陈亦人先生提倡外感内伤合论说、“六经钤百病”说、“坏病即疑难杂病”说等,... 通过研习陈亦人先生的论著,总结陈亦人先生勤求博采、思求经旨、探究理致、精究方术的治学思想,并阐述学习陈亦人先生“学、研、辨、用”《伤寒论》的体会。陈亦人先生提倡外感内伤合论说、“六经钤百病”说、“坏病即疑难杂病”说等,其治学思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学:勤求博采,授人以法。引证诸家,辨证求因,联系临床,总结选方三法。研:思求经旨,阐发要义。总结《伤寒论》“辨、变、严、活、简”五大特点,阐述阳明病无经腑之分,强调脉证合参。辨:探究理致,辨疑解惑。揭示坏病辨治规律,示人“活”法,论述厥阴病方证,重在古为今用。用:精究方术,灵活辨证。阐释六经钤百病,辨复杂疑难病证,明晰兼夹疑似,灵活运用辨证方法,开辟经方运用思路。此外,陈亦人先生强调《伤寒论》课程在中医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应加强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为《伤寒论》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亦人 中医学家 《伤寒论》 学术思想 外感内伤合论 六经钤百病 坏病即疑难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2
作者 岳建彪 万坤镇 +1 位作者 孙群 李霞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 分析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4月—2024年9月期间四川骨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杂病伏... 目的 分析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4月—2024年9月期间四川骨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杂病伏邪理论的扶正祛邪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 d后中医证候积分[倦怠乏力、胁肋胀痛、食欲不振、五心烦热]、肺部感染情况[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血清炎症因子[PCT、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病程。结果 治疗9 d后,两组患者倦怠乏力、胁肋胀痛、食欲不振、五心烦热中医证候积分、CPIS评分、PCT、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感染病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杂病伏邪理论的扶正祛邪法治疗老年下肢骨折并发肺部感染,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血清PCT、IL-6表达,加快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病伏邪理论 扶正祛邪法 老年下肢骨折 肺部感染 中医证候积分 肺部感染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旭东教授运用“调中复衡”理论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撷菁
3
作者 吕林 黄开月 +2 位作者 王凤云 马祥雪 唐旭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诊疗均重视兼固脾胃。唐旭东教授以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路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建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即“脏腑、虚实、气血、寒热”,既是中医临床辨证消化系统疾病的具体抓手和操作...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诊疗均重视兼固脾胃。唐旭东教授以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路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建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即“脏腑、虚实、气血、寒热”,既是中医临床辨证消化系统疾病的具体抓手和操作技术路线,也是落实“通降论”之理的具体方法。提出“调中复衡”理论是新八纲指导下的具体治疗措施,“调”为斡旋、燮理,“中”为中州脾胃,“复”为恢复之义,“衡”为平衡之义;“中”是“调”的对象,“复”是“调”的作用,“衡”是调的目标。“脾胃为后天之本”“调中复衡”强调了中州脾胃功能的核心作用,也强调了中焦气机升降功能正常和五脏功能协调的重要性。慢性胃炎(CG)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唐旭东教授结合新的社会环境,运用脾胃病辨证新八纲对CG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新的阐释,并采用“调中复衡”理论治疗GC,取得良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降论 新八纲 调中复衡 慢性胃炎 @董建华 @唐旭东 名医经验 选方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养生理论中生命观的异化和启示
4
作者 王旭东 李欣宁 郑钦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生命观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内涵极具生态价值的优秀思想和方法技术,在科技进步的冲刷下,已经或正在被异化,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日渐淡化,简便易行的技术方法被西方价值观扭曲。为使中医养生知识体系真正成为健康中国战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生命观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内涵极具生态价值的优秀思想和方法技术,在科技进步的冲刷下,已经或正在被异化,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日渐淡化,简便易行的技术方法被西方价值观扭曲。为使中医养生知识体系真正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厘正对生命本质的认知,明确养生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设定养生规则的哲学前提,审视生死观念的价值和意义,解决这些理论基本要素,才能充分发挥中医生命哲学对人类健康的引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生命观 养生理论 养老事业 生命价值 死亡观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气窠囊”理论探讨脑瘤的病机及证治思路
5
作者 季漪 朱玲艳 +1 位作者 夏雪萍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9-973,共5页
全国名中医吴勉华教授在虚气和窠囊学说基础上,提出虚气窠囊理论,将其应用于脑瘤的病机分析及临床辨治,认为脑瘤的基本病机是元气虚损,虚气内生,痰瘀互结,毒聚成窠。提出扶正调气、化痰逐瘀、攻毒散结的复合治法,临证治疗结合病程阶段... 全国名中医吴勉华教授在虚气和窠囊学说基础上,提出虚气窠囊理论,将其应用于脑瘤的病机分析及临床辨治,认为脑瘤的基本病机是元气虚损,虚气内生,痰瘀互结,毒聚成窠。提出扶正调气、化痰逐瘀、攻毒散结的复合治法,临证治疗结合病程阶段进行分期干预,初期扶正调气除虚气,中期化痰逐瘀消窠基,晚期攻毒散结破窠囊,全程谨守扶正不留邪、破窠不伤正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窠囊 脑瘤 中医理论 虚气内生 痰瘀毒聚 复合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6
作者 张敏睿 李丹 +1 位作者 何美慧 高瑞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4-1051,共8页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口学、慢性疾病、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思维等变量纳入考量,聚焦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接受中医儿科治疗。方法2023年7—9月,使用自搭建的DiggMind在线心理测评平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广东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对717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户籍、患慢性疾病),采用6级Likert量表(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自身情况”)测量UTAUT模型的6个维度及3个影响因素变量(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和科学思维)。使用路径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6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4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药疗法 调查和问卷 卫生服务管理 技术接受整合模型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针灸流派的产生发展看中医针灸理论的国际传播——以TCM针灸流派和医学针灸流派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点凡 张宗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67,共4页
传统中医针灸流派和医学针灸流派分属美国针灸流派的两大阵营,且最具代表性。从二者的产生以及在美国的传播发展历程看,针灸作为一门传统医疗技术,在美国实现“本土化”,以及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其面临的理论国际传播问... 传统中医针灸流派和医学针灸流派分属美国针灸流派的两大阵营,且最具代表性。从二者的产生以及在美国的传播发展历程看,针灸作为一门传统医疗技术,在美国实现“本土化”,以及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其面临的理论国际传播问题最为突出。站在医学史的角度,并结合针灸医学的自身特点,从理论整合重构、科学研究深化以及针灸海外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冲破针灸医学在国际传播中的局限,向世界展现中医针灸理论的全貌,是目前针灸医学理论实现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流派 美国 tcm针灸 针灸理论 国际传播 中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癌毒理论探讨胃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5
8
作者 於丙寅 李文婷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9-1113,共5页
胃癌前病变是一类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胃部慢性疾病,早期干预胃癌前病变,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吴勉华教授基于脾胃功能特点和癌毒理论,认为情志不畅是胃癌前病变的诱发因素,脾胃虚弱是基本病机,痰瘀互结是关键病机,癌毒蓄积是病理... 胃癌前病变是一类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胃部慢性疾病,早期干预胃癌前病变,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吴勉华教授基于脾胃功能特点和癌毒理论,认为情志不畅是胃癌前病变的诱发因素,脾胃虚弱是基本病机,痰瘀互结是关键病机,癌毒蓄积是病理特征;辨证以辨病位、辨病理因素、辨病性为要点;治疗以疏肝利胆为先,运脾和胃为本,化痰祛瘀为治疗核心,抗癌解毒贯穿始终;注重病机的兼夹转化;遣方用药以理气不伤阴、滋阴不碍脾、化瘀不伤正、补益不助邪为主要原则,从而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为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癌毒理论 辨治思路 病机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周仲瑛融贯古今创建病机理论新体系学术思想述要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放 吴勉华 +9 位作者 周学平 程海波 李柳 冯哲 金路 朱垚 郭立中 赵智强 王志英 金妙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079,共9页
概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创建中医病机理论新体系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探索历程、学术意义,对其理论内涵进行解读。作为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开拓者,周仲瑛教授创建了中医内科脏腑辨证纲要,坚持不懈开展病机理论创新研究,取得丰硕的学... 概述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创建中医病机理论新体系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探索历程、学术意义,对其理论内涵进行解读。作为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开拓者,周仲瑛教授创建了中医内科脏腑辨证纲要,坚持不懈开展病机理论创新研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充实、发展了中医理论学术体系。在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急难症临床诊疗过程中,系统创建了瘀热论、癌毒论等病机新理论,据此立法用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感悟出辨识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周仲瑛教授晚年以整体观为指引,提出“病机十三条”,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突出复合病机、病机要素因果链对临床复杂性病证的指导价值,形成以“审证求机,活化辨证”思想为灵魂的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从单一病机或固定证型辨证论治的僵化思维,以整体观思想重构了中医理论框架,是现代中医学的一次重大学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辨证论治 病机 病机十三条 学术思想 周仲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贾峻 王志光 +2 位作者 赵国瑞 田少飞 范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CSA患者86例实施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共完成40例;观察组脱落1例,剔除1例,共完成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和颈椎曲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39/41)vs 80.00%(32/40),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CSA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以及颈椎曲度,增强脑血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理论 针刺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症状积分 脑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论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磊 周锦 +5 位作者 余涛 张豪荣 陈辰 余长艳 宋海斌 朱琼洁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接受化疗,观察组化疗前连续3 d给予灸药同治(艾灸+加味八珍汤)。比较治疗前、化疗后7 d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生命质量[卡诺夫斯凯计分(KPS)、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QOL_(2))调查问卷],比较化疗后7 d 2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发生率、严重程度、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使用情况]。结果:化疗后7 d,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WBC、PLT、NEUT、KPS评分及QOL_(2)评分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rhG-CSF使用率低于对照组,0、Ⅰ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论,灸药同治能够改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常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治未病理论 灸药同治 化疗 骨髓抑制 中医证候积分 血常规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春波国医大师“脾胃湿热理论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骆云丰 陈锦团 +1 位作者 杨正宁 杨春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04-3007,共4页
杨春波国医大师擅长诊治脾胃病,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尤为深入,经过70余年的临证积淀,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杨氏脾胃湿热体系”。对于杨氏脾胃湿热体系的构建,笔者从湿热初涉缘起、脾胃湿热形成、脾胃湿热理论核心、脾胃湿热理论的发展及传... 杨春波国医大师擅长诊治脾胃病,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尤为深入,经过70余年的临证积淀,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杨氏脾胃湿热体系”。对于杨氏脾胃湿热体系的构建,笔者从湿热初涉缘起、脾胃湿热形成、脾胃湿热理论核心、脾胃湿热理论的发展及传承等方面阐述了杨老脾胃湿热体系构建的过程及内容,重点介绍了脾胃湿热的病因病机特点、诊断标准的设立及确定、特色治疗方药等理论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杨春波 脾胃湿热 理论 临证经验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自噬干预高血压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震 罗玉 +3 位作者 蔺晓源 地娜拉·加力肯 冯佳宁 方祝元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5-1519,1525,共6页
肾脏是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临床上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常常难以控制、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质量。自噬是维持细胞稳态的机制之一,是高度分化细胞的一种自我清理方式,以清除不必要的蛋白质等细胞内成分,自噬过度... 肾脏是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临床上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常常难以控制、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质量。自噬是维持细胞稳态的机制之一,是高度分化细胞的一种自我清理方式,以清除不必要的蛋白质等细胞内成分,自噬过度及自噬抑制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细胞损伤。自噬在高血压肾病中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足细胞、内皮细胞等的自噬水平,以及中药通过影响自噬水平以治疗高血压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高血压肾病 作用机制 中医药 阴阳理论 足细胞 内皮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磁共振成像在中医诊疗中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烨 和岚翔 +3 位作者 张鑫媛 伏云鹤 刘小明 何建忠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93,共18页
弥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是一种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弥散情况来获取微观结构信息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辅助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医诊疗领域,dMRI技术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潜力和价... 弥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是一种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弥散情况来获取微观结构信息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辅助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医诊疗领域,dMRI技术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潜力和价值,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在中医诊疗中,dMRI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还能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效果,为中医“治未病”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集中回顾了近几年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并探讨了高级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广阔前景和潜力,同时也讨论了当前dMRI应用的局限性以及dMRI在中医诊疗应用中的挑战。本研究将促进医工交叉,尤其是中医-智能影像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中医诊疗 中医理论 中医证候 医工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窠囊理论的慢性肾脏病病机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施月 石秀杰 张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71-1973,1978,共4页
窠囊理论出自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是中医痰瘀互结学说的重要内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窠囊痰挟瘀血的病机特点高度契合。从窠囊理论切入,认为脾肾虚衰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瘀闭痰结,胶结不解,酿生窠囊,滞于肾络是慢性肾脏病... 窠囊理论出自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是中医痰瘀互结学说的重要内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窠囊痰挟瘀血的病机特点高度契合。从窠囊理论切入,认为脾肾虚衰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瘀闭痰结,胶结不解,酿生窠囊,滞于肾络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上强调益肾健脾,正本清源;理气调枢,畅达气机;痰瘀同治,通透窠囊。这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理论 痰瘀互结 慢性肾脏病 临床思路 中医理论 痰挟瘀血 病机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在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佳佳 冉真榕 +3 位作者 石奥利 陈丛琳 杨光静 杨婵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在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4名中医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设为对照组,2022年77名学员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试验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教学。培训后评...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在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4名中医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设为对照组,2022年77名学员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试验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翻转课堂教学。培训后评价两组学员中医理论、辨证施护考核成绩及学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中医理论、辨证施护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培训,能有效提高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及中医理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专科护士 护士培训 辨证施护 思维导图 翻转课堂 中医理论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郭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15-2022,共8页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2年9—10月,通过文献研究法,依据嵌入性理论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建立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于2022年10—11月,根据“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实地调查法构建形成指标体系;于2022年12月,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并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结果构建了包含嵌入性和嵌入绩效2个维度、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5项三级指标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分别是A5(服务过程)和A6(服务结果),二级、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最大的分别是B17(服务产出)和B19(服务满意度)、C44(老年人满意度);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随机性一致性比值(CR)<0.1。结论所建立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根据该理论框架构建的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应用价值,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是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嵌入性 SPO理论模型 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症的创新中医心理治疗—TIP睡眠调控技术简介 被引量:29
18
作者 汪卫东 李桂侠 +6 位作者 洪兰 林颖娜 王芳 赵阳 李涛 闫雪 王志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53-256,260,共5页
对TIP睡眠调控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概要的介绍TIP睡眠调控技术的概念、内容、操作规范;以及TIP睡眠调控技术的理论基础、核心原理和目前的临床、科研情况。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 理论 失眠 TIP睡眠调控技术 Sleep-regulating Technique ( TIP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与体质关系撷要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瑞 牛乐 +2 位作者 宋建平 申杰 许玉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321-1323,共3页
饮食是人类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方式,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项生理功能,保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中医食疗作为自然疗法之一,在日常生活和临床的应用中越来越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在中医体质的... 饮食是人类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方式,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项生理功能,保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中医食疗作为自然疗法之一,在日常生活和临床的应用中越来越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在中医体质的形成因素中,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内在依据,后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外部条件。由于一个人的先天禀赋很难改变,决定了体质相对稳定性的一面,调整体质应该从改变影响体质形成的后天因素入手,使体质向着阴阳平衡,脏腑气血津液调和的方向发展,进而正是体质可变理论应用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中医体质 理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刺激分子及Fas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敏 王运律 +3 位作者 胡琦 孙思明 刘元霞 张晓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及Fas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测定CAA患者45例、健康对照人群20名的外周血T细胞CD4+及CD8+中共刺激分子CD28及Fa...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及Fas的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测定CAA患者45例、健康对照人群20名的外周血T细胞CD4+及CD8+中共刺激分子CD28及Fas分子表达水平。结果:①CAA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CD2+8、CD8+CD2+8/CD8+CD2+8(P<0.05)及CD4+CD2+8/CD4+CD2-8(P<0.01)、CD8+CD2+8均明显升高(P<0.001),CD9+5、CD3+CD9+5、CD8+CD9+5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肾阴虚与肾阳虚组相比较,肾阴虚组共刺激分子高表达更明显,两组CD2+8、CD3+CD2+8、CD4+CD2+8、CD8+CD2+8比较均具显著差异(P<0.001),两证型CD4+CD2+8/CD4+CD2-8、CD8+CD2+8/CD8+CD2-8相比肾阴虚组数值升高明显(P<0.05);两组CD9+5、CD3+CD9+5指标差异显著(P<0.01),肾阴虚组异常更甚,两证型间CD4+CD9+5、CD8+CD9+5亦有差别(P<0.05)。结论:①CAA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异常高表达,Fas下降,提示CD28、Fas失调可能在CAA免疫发病中起重要作用。②CAA患者外周血CD28,Fas的表达水平测定可以作为CAA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肾阴虚患者的免疫紊乱较肾阳虚患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CD28 Fas 辨证分型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