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oncrete creep on pre-camber of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1
作者 贺国京 李媛媛 +1 位作者 邹中权 段靓靓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337-341,共5页
The effect of concrete creep on the pre-camber of a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constructed by cantilever casting method was investigated.The difference of creep coefficients calculat... The effect of concrete creep on the pre-camber of a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constructed by cantilever casting method was investigated.The difference of creep coefficients calculated with two Chinese codes was discussed.Based on the calculations,the pre-camber 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frame box bridge was computed for construction control purpos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ort-term creep coefficient and long-term creep coefficient calculated with the CC-1985 are larger than those calculated with the CC-2004,while the medium-term creep coefficient calculated with the CC-1985 is smaller than that calculated with the CC-2004.The difference of creep deformation calculated with these two codes is small,and the influences of concrete creep on the pre-camber for most of the segments are negligible.The deflections and stresses of the box girder measu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stages agree very well with the pre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EP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CANTILEVER CASTING method PRE-CA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研究
2
作者 闫晓宇 赵卓 +4 位作者 曹珊珊 杜修力 王瑾 刘从会 白少聪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随着我国交通网不断扩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成为山区、深谷地区常见桥型之一,目前其抗震研究成果较为欠缺。本文在开展单墩振动台试验基础上,建立经试验结果验证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系统性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地... 随着我国交通网不断扩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成为山区、深谷地区常见桥型之一,目前其抗震研究成果较为欠缺。本文在开展单墩振动台试验基础上,建立经试验结果验证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系统性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探究地震动特性、主桥跨径、桥墩高度、系梁个数等参数对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结构周期较大,对长周期地震动更为敏感,对应的地震响应明显大于非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引起的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大于非长周期地震动作用引起的地震响应,且当TP≈T1时地震响应最大;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出现高阶振型效应,且随着墩高增大,高阶振型参与现象更为明显;沿纵桥向、横桥向输入时地震响应变化规律相同,当桥梁跨径为定值,墩顶位移幅值均随墩高的增高而增大,墩底弯矩峰值随墩高的增高而减小,当桥梁墩高为定值,墩顶位移幅值和墩底弯矩峰值均随跨径的增大而增大;横桥向地震动作用下,系梁展现出较好耗能能力,系梁合理布置有利于提高超高墩连续刚构桥的横向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墩 连续刚构桥 地震响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铁路简支+刚构布置梁桥抗震设计
3
作者 刘尊稳 李欣婧 +3 位作者 陈兴冲 韩国庆 韩峰 李媛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9,共7页
研究目的: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较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刚构布置梁桥,针对该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传统计算模型、考虑轨道系统约束和同时考虑钢轨约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共三种模型,同时针对不同沟谷区域调整... 研究目的: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较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刚构布置梁桥,针对该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传统计算模型、考虑轨道系统约束和同时考虑钢轨约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共三种模型,同时针对不同沟谷区域调整刚构桥联数和墩高,运用反应谱法研究各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论:(1)轨道系统及两端钢轨的约束作用均减小了引桥桥墩的地震响应,但主桥上轨道系统的存在会增大刚构边墩的墩底弯矩,钢轨的约束作用影响则较小;(2)在线桥一体化模型中,随着刚构桥联数的增加,刚构墩的耗能能力会加强,但随着墩高增加,主要耗能构件会转为刚构边墩;(3)轨道系统的存在能抑制全桥的墩顶位移,但随着刚构桥联数的增加,抑制作用会减弱;(4)主跨刚构为一联、三联时,轨道应力分别呈“V”“U”字形分布,应力峰值位于刚构边墩梁缝处,建议在该处进行特殊设计以应对应力集中;(5)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部地区高铁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简支+刚构布置梁桥 线桥一体化模型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损伤及控制措施分析
4
作者 王军文 刘彦伟 +3 位作者 张钊 李春雨 李勇 郭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0-726,共7页
为了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考虑施工过程对成桥恒载内力的影响,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和动轴力对主梁与主墩损伤的影响,分析波形钢腹板代... 为了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考虑施工过程对成桥恒载内力的影响,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和动轴力对主梁与主墩损伤的影响,分析波形钢腹板代替混凝土腹板对连续刚构桥地震损伤的控制效果,并通过优化桥墩截面尺寸、对主墩局部施加预应力及双柱墩间设置横系梁来控制主墩的地震损伤。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对主梁混凝土应力影响较小,考虑动轴力后主墩墩顶、墩底在地面峰值加速度分别达到0.4g、0.6g时开裂,墩顶更易损伤;波形钢腹板可提升主梁抗震能力,却降低主墩抗震性能;优化桥墩截面、对桥墩局部施加预应力、双柱墩间设置横系梁等措施均可提升主墩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损伤 控制措施 抗震性能 峰值地面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空间受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易云焜 徐梦莹 +2 位作者 汪阳 林春乾 张雅俊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给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简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漳州马洲大桥为背景,研究空间受力特性。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研究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空间受力特性;针对影响空间受力的3个关键参数(大横梁横... 为给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简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漳州马洲大桥为背景,研究空间受力特性。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研究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空间受力特性;针对影响空间受力的3个关键参数(大横梁横向刚度、拱肋横桥向位置和系杆张拉力),应用参数分析和力学简化分析2种方法得到各参数合理取值,并将数值分析和力学分析的结果相互验证,分析桥宽对结构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会在墩底产生横桥向反力、顺桥向力矩和扭矩等空间力;大横梁和主纵梁的横向刚度比与其长度比成反比例时为其合理横向刚度,使空间力均接近于0;拱肋至道路中心线的距离为2/3半桥宽时,墩底横桥向反力、顺桥向反力矩和竖向反力矩等空间力接近为0,为拱肋的横桥向合理位置;系杆张拉力除应考虑拱肋水平推力,还应考虑桥墩横桥向力矩,并在二者间进行综合平衡;桥宽增加后桥梁结构一阶失稳系数减小,但对一阶失稳模态和竖向失稳荷载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承式梁拱组合桥 刚构体系 大横梁横向刚度 拱肋横桥向位置 系杆张拉力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高铁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桥施工控制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张丽萍 王凯波 +2 位作者 王力 王征 王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5,共8页
连续刚构拱组合铁路桥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形式和施工工序繁多的桥梁类型。为实现对该类型桥梁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以目前在建最大跨径无砟轨道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桥为背景,阐述BIM技术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BIM技... 连续刚构拱组合铁路桥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形式和施工工序繁多的桥梁类型。为实现对该类型桥梁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以目前在建最大跨径无砟轨道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桥为背景,阐述BIM技术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BIM技术对连续刚构拱组合梁桥进行参数化建模、施工动态模拟,以Visual Studio 2022作为开发平台开发了线形与应力监控系统,系统包含数据管理、测点设计、接口设计、模型应用等四大功能模块,对施工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BIM数据驱动的参数化建模技术,提高了建模效率和准确性。桥梁线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简化了监控数据与设计值的对比工作,可视化模拟施工工况和动态预警提示功能为桥梁线形的发展规律分析提供参考。实现了监测数据与桥梁BIM模型的关联,方便数据存储和查找,同时可以直观地比较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是否超限,简化了监测数据统计和对比工作。该软件系统为铁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拱桥 铁路桥 BIM 参数化建模 施工动态模拟 可视化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刚构桥双肢薄壁墩防撞浮箱火灾模拟与安全性能评估
7
作者 袁佩 郑植 +2 位作者 耿波 陈巍 张焱焜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6,共9页
为了解FRP防撞浮箱火灾对连续刚构桥桥墩性能的影响,以某连续刚构桥双肢薄壁墩(P2墩,共4肢,P2-1~P2-4墩肢)墩底FRP防撞浮箱火灾事故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对实桥火灾现场损伤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采用FDS软件进行火灾场景模拟,分析火灾空间... 为了解FRP防撞浮箱火灾对连续刚构桥桥墩性能的影响,以某连续刚构桥双肢薄壁墩(P2墩,共4肢,P2-1~P2-4墩肢)墩底FRP防撞浮箱火灾事故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对实桥火灾现场损伤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采用FDS软件进行火灾场景模拟,分析火灾空间瞬态温度场分布,并通过桥墩热-结构耦合计算模型分析火灾下双肢薄壁墩的热力学响应;最后进行受损结构安全性能评估。结果表明:防撞浮箱火灾造成大桥P2墩表面局部混凝土碳化及剥落,最大损伤影响深度为84.58 mm,防撞浮箱多个节段被烧毁;火灾对P2-1墩肢影响最大,其中迎火面最高温度约为766℃,背火面最高温度约为428℃,防撞浮箱火灾影响范围为起火面以上6 m内;火灾作用下P2墩的变形及应力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对该连续刚构桥的结构安全影响较小;建议凿除桥墩受损区域局部混凝土后增设钢丝网片,并采用水泥砂浆面层修复至设计截面尺寸,更换烧毁的防撞浮箱,在填充的聚氨酯泡沫中添加火焰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双肢薄壁墩 FRP防撞浮箱 温度场 热力学响应 结构安全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简支-刚构组合梁桥抗震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
8
作者 刘尊稳 梁刚毅 +1 位作者 李欣婧 牟金龙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为探究高速铁路简支-刚构组合梁桥抗震优化设计方法,以我国西部地区一座跨越沟谷的高速铁路简支-刚构组合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建立考虑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简支-刚构组合梁桥线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反应谱法、非线性时程法及IDA... 为探究高速铁路简支-刚构组合梁桥抗震优化设计方法,以我国西部地区一座跨越沟谷的高速铁路简支-刚构组合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建立考虑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简支-刚构组合梁桥线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反应谱法、非线性时程法及IDA法对比分析了线桥一体化模型和传统模型的抗震特性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①轨道约束改变了桥梁体系的受力行为和高、低阶振型对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②对刚构桥进行抗震研究时,可选择邻近10~11跨简支梁桥作为边界条件,以消解桥跨数对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③针对6度区地震及7度区小震、中震,刚构桥抗震研究建议不考虑轨道约束效应,而在8度、9度区中震及7度、8度、9度区大震中,轨道约束对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较大,进行抗震计算时建议考虑轨道约束效应;④轨道约束放大了过渡桥墩的地震响应,在过渡桥墩墩顶设置减隔震支座不仅能有效降低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同时节约其他桥跨减隔震支座的购买及施工成本;⑤轨道层间的传力及耗能部件主要是凹槽垫片和隔离层,为防止这些构件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发生严重损伤,可考虑在轨道层间设置减隔震装置或植入耗能钢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简支-刚构组合梁桥 线桥一体化模型 抗震特性 抗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入射角影响的H型超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研究
9
作者 陈士通 范鑫 +2 位作者 甘平平 郭超群 向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42,313,共14页
相比常规桥梁,H型双柱式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梁受力更加复杂、高阶振型影响显著、纵横向刚度差异大,地震动入射角是影响其地震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入射角对其易损性的影响,以西部山区某高速铁路三跨超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建立... 相比常规桥梁,H型双柱式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梁受力更加复杂、高阶振型影响显著、纵横向刚度差异大,地震动入射角是影响其地震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入射角对其易损性的影响,以西部山区某高速铁路三跨超高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仿真模型开展地震响应分析。基于纵桥向和横桥向开展构件双向易损性分析,同时考虑超高墩、支座对桥梁系统的贡献率,基于一阶可靠度理论构建桥梁复合系统易损性模型,建立桥梁系统易损性曲面,探讨地震动入射角对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纵向地震激励下超高墩相比中、低墩墩身中部损伤概率明显提升,且横桥向峰值曲率与能力需求比不同步,仅凭峰值曲率判断超高墩薄弱部位不能合理评估其抗震性能;墩底部位最不利入射角区间为0°~15°和165°~180°,墩身横系梁部位最不利区间为60°~120°,墩顶部位最不利区间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存在变化;支座地震易损性对地震动强度和入射角的变化较为敏感,不同工况地震激励下呈现出不同的损伤趋势且相比桥墩更易出现损伤,设计时应注重横向挡块的力学性能;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与地震动入射角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最不利入射角区间为75°~105°和255°~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墩连续刚构桥 地震易损性 最不利入射角 震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术剑 吴庆雄 +2 位作者 徐召 王宏博 刘正飞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90+260+260+190)m四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采用拱墩固结、拱梁分离的结构体系,桥面全宽43.2 m。该桥采用钢管混凝土桁式平行拱肋,2片拱肋之间采用K撑和米字形横撑连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处拱肋内...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90+260+260+190)m四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采用拱墩固结、拱梁分离的结构体系,桥面全宽43.2 m。该桥采用钢管混凝土桁式平行拱肋,2片拱肋之间采用K撑和米字形横撑连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处拱肋内布设阵列式内栓钉以提高疲劳寿命。全桥采用整束挤压式吊杆体系,拱脚1号和2号短吊杆采用双吊杆,其余位置均采用单吊杆。全桥设置3组24根系杆来平衡拱脚水平推力。主梁采用双边工字钢梁,由工字形边纵梁、工字形横梁、工字形小纵梁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而成。钢梁上铺设预制C50混凝土桥面板并现浇微膨胀混凝土湿接缝组成钢-混组合结构,桥面板厚24 cm。拱座采用内填混凝土+外包钢板的阶梯形钢-混组合拱座。主桥桥墩采用单箱单室空心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综合考虑结构受力、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经济等因素,主桥采用先梁后拱、分批次张拉系杆和吊杆的施工方法。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对主桥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并采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拱座局部受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主桥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及拱座局部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刚架系杆拱 内栓钉 双吊杆 系杆 钢-混组合拱座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双层异形景观桥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博文 周顺万 柴世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海南省陵水县陵河知音桥为双层异形景观桥,跨河段由上层桥、下层桥、支桥与中心平台交错组成。上、下层桥分别为跨径布置(74.46+93+93+78)m和(77.56+71.52+71.52+76.06)m的4跨V形刚构桥,采用单箱室斜腹板钢箱梁;中心平台为2×23.98 ... 海南省陵水县陵河知音桥为双层异形景观桥,跨河段由上层桥、下层桥、支桥与中心平台交错组成。上、下层桥分别为跨径布置(74.46+93+93+78)m和(77.56+71.52+71.52+76.06)m的4跨V形刚构桥,采用单箱室斜腹板钢箱梁;中心平台为2×23.98 m 2跨预应力混凝土V形刚构平台,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墩(主5号墩)采用C50混凝土双肢薄壁空心墩,基础采用嵌岩桩+承台结构形式。采用钢栈桥作为施工通道及钢箱梁吊装平台,利用BIM技术优化了钢栈桥平面布置。中心平台V形墩采用斜拉扣挂支架+满堂支架支撑组合支撑体系分段施工;中心平台采用支架整体预压、混凝土分段浇筑施工。钢箱梁采用三维建模软件深化设计、平位预拼装的加工制造方案和先吊装边跨、再整体横向滑移中心段、最后分段合龙的安装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桥 刚构桥 V形刚构平台 BIM技术 钢栈桥 钢箱梁 斜拉扣挂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拱桥新型栓焊节点叠合构件偏压力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于鹏 郭子康 +1 位作者 云惟经 郭晓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6,共18页
在地形复杂、条件恶劣地区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拱肋采取传统焊缝连接施工难度高且节点质量无法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栓焊节点,有效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节点质量.采用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节点与外包混凝土组成的劲... 在地形复杂、条件恶劣地区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拱肋采取传统焊缝连接施工难度高且节点质量无法保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栓焊节点,有效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节点质量.采用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节点与外包混凝土组成的劲性骨架(叠合构件)作为拱肋不仅能提升结构承载力,还能改善节点与外包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由于拱肋受力特点为小偏心受压,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新型栓焊叠合构件的偏压力学性能,开展了缩尺钢管混凝土叠合构件偏压试验,研究不同节点形式下(焊缝连接、栓焊连接)叠合构件之间的力学性能差异,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叠合构件的力学行为以及栓焊节点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偏压下钢管混凝土部分提供叠合构件的主要承载力,增加外包混凝土中配筋数量能有效提高叠合构件承载力.新型栓焊节点在满足节点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为叠合构件提供了更加优良的节点性能,提高节点稳定性的同时增强了节点与外包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叠合构件承载力的同时又提升了延性.当采用钢管混凝土栓焊节点连接形式时,栓焊弧长比应控制在2.0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栓焊节点 叠合构件 偏压 力学性能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双幅刚构-连续梁桥最大双悬臂阶段风致效应分析
13
作者 王博 白杨 +2 位作者 郑恒斌 王伟 张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为确保大跨桥梁施工期抗风安全,以沿海地区某主跨200 m的双幅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桥为背景,研究其最大双悬臂阶段在双幅邻近主梁气动干扰效应下结构的风致效应。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考虑双幅主梁间的气动干扰效应计算双幅... 为确保大跨桥梁施工期抗风安全,以沿海地区某主跨200 m的双幅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桥为背景,研究其最大双悬臂阶段在双幅邻近主梁气动干扰效应下结构的风致效应。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考虑双幅主梁间的气动干扰效应计算双幅主梁典型断面处的三分力系数;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的脉动风场快速模拟方法和Davenport准定常气动理论,采用抖振时域法计算分析0°风攻角下最大双悬臂阶段桥梁在脉动风作用工况、平均风与脉动风联合作用工况下的位移和应力。结果表明:迎风侧主梁气动力系数显著大于背风侧,采用迎风侧气动力系数作为抗风分析依据;风荷载作用下主梁横、竖向最大瞬态位移响应分别为71.1 mm和43.9 mm,对应挠跨比分别为1/1 392和1/2 255,均小于规范限值1/300;各位置处主梁及主墩考虑施工状态和风荷载作用的累计应力基本均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分别为13.30 MPa和6.27 MPa,均小于规范限值,结构应力状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连续梁桥 双幅桥面 气动干扰效应 最大双悬臂阶段 风致效应 抖振时域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板式墩梁节点传力机理和适用性研究
14
作者 黄育凡 陈凌杰 +1 位作者 吴庆雄 秦志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131,共14页
在箱形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位置的受压区箱梁底部设置承压板,可增大受压面积,避免箱梁底板应力集中和局部屈曲.承压板式墩梁节点传力机理与适用性尚不明确,缺乏相应的节点构造设计方法.鉴于此,本文通过验证后的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开展... 在箱形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位置的受压区箱梁底部设置承压板,可增大受压面积,避免箱梁底板应力集中和局部屈曲.承压板式墩梁节点传力机理与适用性尚不明确,缺乏相应的节点构造设计方法.鉴于此,本文通过验证后的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开展承压板式箱形组合刚构桥试设计,研究承压板式墩梁节点的传力机理和荷载占比,建立墩梁节点内力计算方法,开展承压板构造参数和适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试设计构造尺寸和材料特性确定基础上,承压板式墩梁节点在轴压力和轴拉力作用时,主要通过箱梁腹板传力,占比分别约为60%和50%.弯矩传力机理与轴力类似,剪力作用下,剪力背向侧主要通过纵向加劲肋传力,占比约为-80%;剪力同向侧主要通过承压板传力,占比约为80%.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偏差不大于8.8%,可用于承压板式墩梁节点内力计算.建议承压板构造设计中,相对横向间距取1/6、相对板厚取1.当墩高超过15 m,梁墩线刚度比大于0.047,承压板式墩梁节点的钢梁应力小于常规形式墩梁节点的钢梁应力;当墩高超过30 m后,采用承压板构造,可显著降低箱形组合刚构桥墩梁节点位置的钢梁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刚构桥 墩梁节点 承压板 传力机理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构悬索组合体系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雪健 何敏 +2 位作者 刘笑显 殷永高 曹小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2-857,共6页
刚构悬索组合体系桥梁可以改善常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跨中持续下挠问题。文章选择一座跨径组合的刚构悬索组合桥梁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其弹塑性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刚构悬索... 刚构悬索组合体系桥梁可以改善常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跨中持续下挠问题。文章选择一座跨径组合的刚构悬索组合桥梁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其弹塑性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刚构悬索组合体系的动力特性与刚构桥类似。矢跨比会对横桥向地震作用下的塔顶位移、塔底弯矩和墩顶弯矩产生影响。易损性分析结果显示,桥塔在地震作用下基本保持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刚构悬索组合体系桥梁 矢跨比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峡谷场地深水刚构桥地震响应参数敏感性研究
16
作者 孟思博 魏石涛 +2 位作者 刘中宪 程喜 李文轩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2-1934,共13页
峡谷地区大量高墩刚构桥位于近地震活动断层(以下简称近断层)区域,若跨河流或位于库区等有水环境,其抗震分析应综合考虑近断层效应、场地效应和流固耦合作用,目前多采用近断层地震记录作为一致输入,可能低估桥梁地震响应,且对震源、场... 峡谷地区大量高墩刚构桥位于近地震活动断层(以下简称近断层)区域,若跨河流或位于库区等有水环境,其抗震分析应综合考虑近断层效应、场地效应和流固耦合作用,目前多采用近断层地震记录作为一致输入,可能低估桥梁地震响应,且对震源、场地参数与桥梁地震响应相关性缺乏探讨。本文结合随机有限断层法和边界元法生成近断层上覆水层峡谷场地多维多点地震动加速度,开展近断层峡谷场地深水大跨高墩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以从震源到结构全物理过程的视角,研究桥墩、支座响应对震源、场地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桥梁地震响应对断层破裂面尺寸最为敏感,整体上,震源参数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场地参数更为显著;场地效应导致主墩纵、横桥向曲率延性比均值相差85%、88%;桥梁主墩和支座对各参数敏感性存在差异;断层倾角处于33°~60°之间时,桥梁地震响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主墩曲率延性比可相差35%;水层对地震动具有抑制效应,但动水压力对其地震响应的放大作用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局部场地效应 深水刚构桥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刚架拱桥刚度的方法及其应用
17
作者 邓声丙 谢肖礼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0,共8页
针对现役刚架拱桥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在两侧刚架拱片上增设钢桁架、在原桥面重新铺设桥面钢筋和新浇筑桥面板,从而形成板桁组合结构以抵抗荷载的加固方法——板桁组合结构加固法。以柳城县某桥为例,用该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改造,通... 针对现役刚架拱桥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在两侧刚架拱片上增设钢桁架、在原桥面重新铺设桥面钢筋和新浇筑桥面板,从而形成板桁组合结构以抵抗荷载的加固方法——板桁组合结构加固法。以柳城县某桥为例,用该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改造,通过荷载试验测出加固后桥梁在荷载试验下的挠度和无障碍跑车试验下的冲击系数,并用Midas 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加固改造前后结构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结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架拱桥 刚度 钢桁架 板桁组合结构加固法 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DI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控制
18
作者 代建成 巩亚琦 +4 位作者 张凯林 童磊 王东升 葛笑 刘彦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因主墩与上部结构固结,其减震控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主梁因地震作用会存在截面开裂及预应力束应力损失等现象。惯容系统是近年发展的结构减震控制新方式,特别是将惯容器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因主墩与上部结构固结,其减震控制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主梁因地震作用会存在截面开裂及预应力束应力损失等现象。惯容系统是近年发展的结构减震控制新方式,特别是将惯容器与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结合,形成的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uned mass-damper-inerter,TMDI)。文中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例,考虑施工过程结合Midas Civil与OpenSees软件建立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以10条近断层脉冲波为输入,研究了分布式设置(多个)TMDI对其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沿纵桥向输入时,TMDI可有效避免主梁顶板、底板开裂,但主梁腹板受力略有增大;沿横桥向输入时,TMDI则会明显降低主跨腹板受力;当地震动双向水平输入时,TMDI无论对主梁顶板、底板,还是主跨腹板的应力都有很好的减轻作用。在桥墩反应方面,墩顶最大位移平均减震率为52%(纵桥向)和21%(横桥向),纵桥向最大弯矩减震率是31%,在横桥向TMDI虽然会放大约10%的墩底弯矩,但它可控制桥墩的(弹塑性)残余位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 减震控制 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 OPENSEES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高墩斜拉自平衡支架施工优化研究
19
作者 杨光 邱志伟 +2 位作者 刘俊乐 孟灵鑫 彭卫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8,共8页
针对连续刚构桥受限区域V型高墩体积大、搭设传统支架受限的情况,提出一种大角度斜拉自平衡支架体系。该支架体系由搭建在承台上的落地钢管柱、侧模贝雷梁桁架、两者间对拉的精轧螺纹钢筋、主动拉杆及钢管横撑组成,各构件间功能互补,共... 针对连续刚构桥受限区域V型高墩体积大、搭设传统支架受限的情况,提出一种大角度斜拉自平衡支架体系。该支架体系由搭建在承台上的落地钢管柱、侧模贝雷梁桁架、两者间对拉的精轧螺纹钢筋、主动拉杆及钢管横撑组成,各构件间功能互补,共同承担V型高墩浇筑过程中的施工荷载。以温州叶岸山特大桥V型墩连续刚构桥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V型主墩施工全过程有限元模型,研究施工期精轧螺纹钢筋和主动拉杆初张拉力对V型主墩斜腿根部应力的影响,提出适用于该支架体系的主动拉杆初张拉力通用计算公式,并基于结构总应变能进行支架体系最优拆除顺序识别。结果表明:斜拉自平衡体系可确保V型主墩施工足够的安全富余度,但需合理设计精轧螺纹钢筋和主动拉杆初张拉力,且施工完成后,宜优先拆除落地钢管支架,随后自下而上拆除主动拉杆及钢管横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V型高墩 斜拉自平衡支架 主动拉杆 临时支架拆除 施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高速卡哈洛金沙江大桥主桥四川岸锚碇基础设计与施工
20
作者 陶齐宇 徐其刚 +2 位作者 刘振宇 陈立 古锐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48,共7页
沿江高速卡哈洛金沙江大桥主桥采用跨径1030 m的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两岸锚碇均为重力式锚碇。四川岸锚碇处地形陡峭,覆盖土层厚达130 m,为该桥设计重难点。四川岸锚碇设计时提出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和框架基础重力式锚碇2种方案,从基底承... 沿江高速卡哈洛金沙江大桥主桥采用跨径1030 m的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两岸锚碇均为重力式锚碇。四川岸锚碇处地形陡峭,覆盖土层厚达130 m,为该桥设计重难点。四川岸锚碇设计时提出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和框架基础重力式锚碇2种方案,从基底承载力、抗滑移性能、抗倾覆性能、开挖方量、基坑边坡高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方案开挖方量极大,基坑边坡极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与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方案相比,框架基础重力式锚碇方案能充分调动土体,具有更好的受力性能,基底承载力、抗滑移性能、抗倾覆性能均满足要求,同时能明显减少开挖方量,降低风险。因此,该桥四川岸锚碇采用框架基础。锚碇基础施工采用铣槽机分节段挖土成槽,以减少对框架围固及周边区域土体的扰动;槽段间采用刚性接头,以保障框架整体性;同时,利用分布式注浆技术,对框架结构侧壁、底部、承台底部以及回填土区域进行后注浆加固,进一步保障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重力式锚碇 框架基础 框架土共同体 刚性接头 土体注浆加固 结构设计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