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2T基因组鉴定大豆R2R3-MYB基因家族及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李志强 罗正乾 +4 位作者 徐琳黎 周国慧 屈丝雨 刘恩良 顼东婷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52,共12页
【目的】R2R3-MYB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旨在对大豆R2R3-MYB转录因子进行完整鉴定以及研究大豆R2R3-MYB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大豆无gap端粒到端粒(T2T)基因组对大豆R2R3-MYB家族基因进行系... 【目的】R2R3-MYB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旨在对大豆R2R3-MYB转录因子进行完整鉴定以及研究大豆R2R3-MYB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大豆无gap端粒到端粒(T2T)基因组对大豆R2R3-MYB家族基因进行系统鉴定和进化分析,并使用RT-qPCR对该家族的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进行表达分析。【结果】大豆基因组中包含324个R2R3-MYB基因,新鉴定到77个,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大豆R2R3-MYB家族基因可分为4个亚组,共线性基因对在进化树的分支上距离更近。通过启动子分析发现,与ABA和抗旱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最多。通过表达分析,推测10个基因参与了大豆耐盐过程,其中GmMYB19和GmMYB76已被报道,GmMYB89和GmMYB214是首次鉴定并发现可能与大豆抗旱耐盐性有关。【结论】在大豆中鉴定到321个R2R3-MYB家族基因,通过干旱和盐胁迫诱导的表达模式分析确定了10个抗旱耐盐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r2r3-MYB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干旱和盐胁迫 表达分析 t2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T1R印花定位双模式并联机器人机构设计与分析
2
作者 王琰 郭飞飞 +3 位作者 梁俊侨 闫刚 张楠 刘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共7页
针对目前纺织印花重复叠印次数多时,印花装置重复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模式2T1R并联定位机器人机构。通过机构完全解耦的特性设计该机构各部分支链的结构,用螺旋理论求解机构的运动螺旋系以分析机构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 针对目前纺织印花重复叠印次数多时,印花装置重复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模式2T1R并联定位机器人机构。通过机构完全解耦的特性设计该机构各部分支链的结构,用螺旋理论求解机构的运动螺旋系以分析机构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量法建立机构的运动学逆解方程,用MATLAB求解运动学逆解和正解,对比Adams虚拟样机的运动学仿真结果,验证所建立运动学方程的准确度。利用ANSYS分析机构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该双模式并联定位机构具有两移动一转动(2T1R)的自由度,可以实现预期的双模式定位运动,且受力时变形量较小。2T1R双模式并联定位机器人具有较好的运动学性能,可以实现精准的平面定位功能,完全解耦的结构特点使得机构的定位精度更高。该定位装置在纺织印花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t1r 并联机器人机构 完全解耦 运动学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盖Sorona^(R)弹力T恤衫面料开发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丽芝 胡腾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5.6tex Sorona^(R)聚酯复合弹性纤维与11.8tex棉纱交织,在直径为863.6mm(34")、机号为28针/25.4mm的单面大圆机上开发棉盖Sorona^(R)弹力T恤衫面料。并以14.8tex棉纱盖4.4tex氨纶T恤衫面料作为对比样,分别测试面料的弹性、褶... 采用5.6tex Sorona^(R)聚酯复合弹性纤维与11.8tex棉纱交织,在直径为863.6mm(34")、机号为28针/25.4mm的单面大圆机上开发棉盖Sorona^(R)弹力T恤衫面料。并以14.8tex棉纱盖4.4tex氨纶T恤衫面料作为对比样,分别测试面料的弹性、褶皱回复性、耐疲劳性、水洗尺寸稳定性、吸湿排汗和干爽透气性,以及面料身骨特性。结果表明,作为新型弹力T恤衫面料,棉盖Sorona^(R)弹力T恤衫面料具有持久的弹力保形、吸湿排汗、干爽透气、柔软而有身骨的特点,在运动和休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ona^(r)聚酯复合弹性纤维 t恤衫 持久弹力保形 吸湿排汗 干爽透气 柔软 身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微柱阵列T/R组件的多热源散热网络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4
作者 黄兆岭 黄彩萍 +4 位作者 冯时 于江龙 陈永雍 韦启钦 胡鹏飞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04,共12页
目的基于多层生瓷片低温烧结而成的新型LTCC陶瓷基板,以提高T/R组件液冷散热性能为目的,设计一种基于金属微柱阵列结构的微通道散热器,形成热源、梯度界面层、内嵌微柱阵列以及液冷流道的散热网络结构,解决T/R组件中高密度芯片阵列的高... 目的基于多层生瓷片低温烧结而成的新型LTCC陶瓷基板,以提高T/R组件液冷散热性能为目的,设计一种基于金属微柱阵列结构的微通道散热器,形成热源、梯度界面层、内嵌微柱阵列以及液冷流道的散热网络结构,解决T/R组件中高密度芯片阵列的高效热管控问题。方法采用分步有限元仿真方法模拟微通道散热器的传热传质过程,通过参数控制变量法研究金属微柱阵列的尺寸大小以及梯度界面层对T/R组件中散热性能的影响,优化金属微柱阵列结构尺寸和银铜合金梯度界面层涂层结构。结果基于多热源散热网络理论优化的金属导热微柱阵列结构,能使液冷散热微通道界面热源最高温度从126.96℃降至58.89℃;基于整齐排列策略的微柱阵列结构,温度降低至52.478℃,降幅为10.88%;金属导热微柱阵列银SSP铜合金梯度界面层温升降低到53.211℃,热应变降低1.3%,热应力降低幅度为3.7%。结论通过多热源散热网络结构优化设计分析,金属导热微柱阵列微通道散热网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T/R组件的换热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t/r散热网络 传热性能 液冷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硅基三维异构集成W波段T/R组件的设计
5
作者 林朋 高艳红 冯文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8-613,共6页
针对W波段毫米波雷达的应用需求,采用硅基微电机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异构集成技术研制了一款高集成度W波段相控阵瓦片式T/R组件。该组件将多个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MMIC)... 针对W波段毫米波雷达的应用需求,采用硅基微电机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异构集成技术研制了一款高集成度W波段相控阵瓦片式T/R组件。该组件将多个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s,MMIC)进行硅腔埋置,并将其与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结构的带通滤波器等无源结构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了共面波导(Co-planar Waveguide,CPW)-SIW-CPW的射频穿墙结构,内部采用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实现互连。通过多层硅基板圆片级键合技术,组件最终实现了8层硅基堆叠的低损耗气密性封装。在装配完成后对该模块进行测试,在92~94 GHz内,饱和发射功率为29 dBm,单通道发射增益达到27 dB,接收增益为20 dB。该组件尺寸为9 mm×15 mm×1 mm,在4通道高密度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了较高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瓦片式t/r组件 W波段 MMIC异构集成 硅基三维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R危机管理理论视角下的综合医院应急创伤救治人才“T”型能力框架构建研究
6
作者 杨兆鑫 徐晓莉 +1 位作者 刘玉秀 袁木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综合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中扮演重要角色,应急创伤救治人才是其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提升综合医院应急创伤救治人才的综合素质,文章借鉴传统“T”型人才能力模型,结合4R危机管理理论成果... 综合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中扮演重要角色,应急创伤救治人才是其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提升综合医院应急创伤救治人才的综合素质,文章借鉴传统“T”型人才能力模型,结合4R危机管理理论成果,提炼出涵盖广泛而深入的知识与技能、缓解能力、准备能力、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等多维度的综合医院应急创伤救治人才“T”型能力框架,以期为应急创伤救治人才的培养、应急医疗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应急创伤救治 人才培养 t”型能力模型 4r危机管理理论 能力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刻印阻焊技术在T/R组件上的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李嘉伟 刘迅 +2 位作者 贾海斌 郑家春 陈永碧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08,共5页
针对收发(T/R)组件在软钎焊过程中,钎料在产品的镀金层壳体表面铺展的不可控现象,提出了一种激光刻印阻焊技术。该技术使用激光在产品壳体表面特定位置切割形成一条较窄的刻痕,破坏镀金层,从而实现阻断钎料漫溢的作用,同时利用产品材料... 针对收发(T/R)组件在软钎焊过程中,钎料在产品的镀金层壳体表面铺展的不可控现象,提出了一种激光刻印阻焊技术。该技术使用激光在产品壳体表面特定位置切割形成一条较窄的刻痕,破坏镀金层,从而实现阻断钎料漫溢的作用,同时利用产品材料不易被钎料润湿的特性,提升阻焊效果。首先,通过多次激光刻印实验,得到了T/R组件激光刻印的最佳参数;其次,通过高温和氧化实验,证明了激光刻印技术不会对刻印线边缘造成额外损伤;然后,通过阻焊实验,证明了激光刻印阻焊技术能够有效阻止钎料的漫溢,且不会对壳体的可焊性产生其他影响;最后,通过实际生产验证,证明了激光阻焊刻印技术再配合专门的定位工装,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焊料阻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发组件 焊料漫溢 激光刻印 焊料阻焊技术 微组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2C)R与EGFP-NFAT2共表达细胞株的构建
8
作者 王龙雨 李玉蕾 +1 位作者 周培岚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1-1396,共6页
目的建立5-羟色胺2C受体(5-HT_(2C)receptor,5-HT_(2C)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2,NFAT2)共表达细胞株。方法人源5-HT_(2C)R质粒... 目的建立5-羟色胺2C受体(5-HT_(2C)receptor,5-HT_(2C)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记的活化T细胞核因子2(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2,NFAT2)共表达细胞株。方法人源5-HT_(2C)R质粒转染至U2OS-EGFP-NFAT2细胞,经潮霉素(Hygro)压力筛选到稳定表达5-HT_(2C)R的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该细胞株中5-HT_(2C)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核转位功能实验验证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受体功能的特异性;验证5-HT、LSD、DOM、DOI、赛洛西宾(PSI)和利舒脲(LIS)对5-HT_(2C)R的激活能力。结果筛选得到58号细胞为最强激活的U2OS-EGFP-NFAT2-5-HT_(2C)R单克隆细胞株。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15代内,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株稳定表达5-HT_(2C)R mRNA和蛋白。1~15代内,Vabicaserin对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株的激活能力稳定,5-HT_(2C)R特异性拮抗剂SB242084能够拮抗Vabicaserin的作用。5-HT、LIS、PSI能诱导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部分核转位,而LSD、DOM、DOI没有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共表达5-HT_(2C)R和EGFP-NFAT2的U2OS-EGFP-NFAT2-5-HT_(2C)R细胞,可用于靶向5-HT_(2C)R的高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2C受体 活化t细胞核因子2 核转位 高内涵筛选系统 Vabicaserin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喻敏 孔繁聪 +2 位作者 周玉兰 齐凌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2-347,共6页
目的:评价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 目的:评价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BCMA CAR-T细胞治疗20例R/R M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日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并统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0例R/R MM患者,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3(2~6)线,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5%,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50%;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中位PFS为26个月。10例CR的患者中,5例在末次随访时仍处于缓解状态,缓解持续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48个月。亚组分析中,髓外浸润、17p缺失遗传学异常和肿瘤高负荷患者PFS显著更差(P<0.05)。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CAR-T细胞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3~4级CRS的发生率为35%;远期不良反应少,未发生CAR-T细胞治疗相关死亡。结论:BCMA CAR-T细胞是当前R/R MM治疗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可控。髓外浸润和肿瘤高负荷的患者治疗有效,但持久反应欠佳,如何进一步巩固和维持患者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设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并探究其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复发/难治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组件故障对DBF影响分析及维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芳 张兵 +2 位作者 尚宝鹏 向建军 吴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9,共7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T/R组件故障数低于总数10%时的可维护性和维护时机问题,分析通道故障对数字波束形成的影响规律,提出保持雷达性能不降级的维护策略。首先,基于面阵结构分别建立发射数字波束形成(DBF)数学模型和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 针对相控阵雷达T/R组件故障数低于总数10%时的可维护性和维护时机问题,分析通道故障对数字波束形成的影响规律,提出保持雷达性能不降级的维护策略。首先,基于面阵结构分别建立发射数字波束形成(DBF)数学模型和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接收数字波束形成数学模型。其次,仿真验证T/R组件处于正常和部分失效2种状态时的波束形成性能,采用5个指标对比分析故障数量和故障区域对接收DBF性能和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其内在规律,提出维护策略,为科学精细维修与作战效能发挥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t/r组件 发射波束形成 接收波束形成 维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双模微波功率模块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兵 邱立 +2 位作者 王斌 郭静坤 董雪雨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功率大、体积重量小等特点,它使常规行波管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现代战争向雷达、电子战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功放既... 微波功率模块(MPM)是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功率大、体积重量小等特点,它使常规行波管的应用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现代战争向雷达、电子战综合一体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功放既能工作在高峰值功率、低占空比的高模工作方式,也能工作在低峰值功率、准连续波的低模工作方式,针对这一需求,结合电子系统收发共孔径的要求,提出了T/R双模MPM技术。T/R双模MPM技术的核心是T/R双模行波管,基于三端口双向T/R行波管,通过在慢波系统的衰减器附近设置一个耦合口,实现行波管的信号反向接收功能;通过T/R双模行波管设计、双模放大均衡组件、双调制栅极电源等技术实现MPM的双模双向功能。T/R双模MPM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在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作战应用中的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率模块 t/r行波管 收发共孔径 功放 均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集成的Ku波段高功率T/R模块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兴 张超 +1 位作者 陈东博 赵永志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9-574,共6页
基于硅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三维(3D)异构集成工艺,设计并制作了用于相控阵天线系统的三维堆叠式Ku波段四通道高功率收发(T/R)模块。该模块由两层硅基封装堆叠而成,层间采用球栅阵列(BGA)植球堆叠,实现模块小型化;采用高低阻抗匹配建... 基于硅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三维(3D)异构集成工艺,设计并制作了用于相控阵天线系统的三维堆叠式Ku波段四通道高功率收发(T/R)模块。该模块由两层硅基封装堆叠而成,层间采用球栅阵列(BGA)植球堆叠,实现模块小型化;采用高低阻抗匹配建模,保证低损耗输出,采用导热垫加微流道散热板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实现模块高功率输出;对模块的微波垂直互连结构和散热进行建模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在14~18 GHz内发射通道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0 dBm,接收通道增益大于21 dB,噪声系数小于3.5 dB,模块尺寸仅为14.0 mm×14.0 mm×3.3 mm。该模块在兼顾高集成度的同时性能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收发(t/r)模块 三维集成 高功率 散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基堆叠SIP技术的超宽带T/R组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卫强 万涛 +2 位作者 吕苗 倪涛 史千一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传统的超宽带T/R组件采用的是两维砖块式结构,体积和重量已不适应目前小型化、低剖面、易共形的相控阵天线要求。文中提出的基于硅基堆叠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将四通道的射频芯片高度集成在硅基介质基板上,将多层介质基板厚金压合,实现... 传统的超宽带T/R组件采用的是两维砖块式结构,体积和重量已不适应目前小型化、低剖面、易共形的相控阵天线要求。文中提出的基于硅基堆叠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将四通道的射频芯片高度集成在硅基介质基板上,将多层介质基板厚金压合,实现多层堆叠的三维封装。通过采用芯片多功能集成技术和超宽带射频信号的垂直互连技术,设计出三维堆叠的四通道超宽带T/R组件。T/R组件带宽为6 GHz~18 GHz,单通道的发射功率优于23 dBm,接收增益优于20 dB,可实现6位数控衰减及6位数控移相,尺寸仅有13.0 mm×13.0 mm×3.4 mm。该技术可以实现多通道超宽带T/R组件的SIP封装,有利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组件 超宽带 硅基 系统级封装 堆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米S-SAR卫星固态有源馈电网络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赵海洋 吕慎刚 +2 位作者 李阳斌 刘洪斌 郑新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针对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对有源馈电系统提出的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多极化等应用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固态有源馈电网络,采用相控阵馈源体制,在原集中式馈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相控阵的设计理念,通过收发(T/R)组件、... 针对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对有源馈电系统提出的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多极化等应用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固态有源馈电网络,采用相控阵馈源体制,在原集中式馈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相控阵的设计理念,通过收发(T/R)组件、波束控制单元等来实现射频大功率有源馈电和多极化工作模式。通过对氮化镓(GaN)化合物半导体高功率器件的应用,实现了馈电系统的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性能指标要求。通过机热一体化设计,形成了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固态有源馈电网络系统。项目完成了规定的环境试验考核,并提交5米S-SAR卫星装星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固态有源馈电网络满足卫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固态有源馈电网络 t/r组件 氮化镓化合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米S-SAR卫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
15
作者 王国良 朱雅琳 +6 位作者 李志刚 王迪 郑泽星 陈娟 梅名宣 王帅雷 贾松霖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6,共7页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01/02卫星是最高分辨率为5 m、工作在S频段的SAR卫星,星上配置有S频段SAR载荷及星上应急数据实时处理设备,对应急区域的SAR数据进行星上实时成像处理和检测。文章简述卫星总体设计方案;总结有效载荷设计技...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01/02卫星是最高分辨率为5 m、工作在S频段的SAR卫星,星上配置有S频段SAR载荷及星上应急数据实时处理设备,对应急区域的SAR数据进行星上实时成像处理和检测。文章简述卫星总体设计方案;总结有效载荷设计技术和应用创新点,尤其是大口径构架式双焦点椭球抛物面反射器、基于国产化S频段大功率GaN器件的收发(T/R)组件、基于星上数据实时处理功能的应急应用新模式。卫星在轨测试和应用情况表明:5米S-SAR 01/02卫星星地一体化性能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为国家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化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反射面体制全极化5米S-SAR卫星总体设计技术和技术创新,可为S频段SAR卫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多极化相控阵馈源 抛物面反射器 S频段收发组件 应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集成度C波段8×8单元级数字阵列T/R组件设计
16
作者 赵宇博 武华锋 +1 位作者 荀民 李锐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89-92,共4页
设计了一种C波段8×8单元级数字阵列T/R组件,提出了一种信号跨层传输结构将64路T/R组件、64路变频单元、64路本振功分网络、分布式电源、控制网络融合于单块尺寸为230mm×261mm的16层微波混压板中设计。大幅简化了整个数字阵前... 设计了一种C波段8×8单元级数字阵列T/R组件,提出了一种信号跨层传输结构将64路T/R组件、64路变频单元、64路本振功分网络、分布式电源、控制网络融合于单块尺寸为230mm×261mm的16层微波混压板中设计。大幅简化了整个数字阵前端的整体架构。提出了滤波器和射频连接器的共形结构,解决了频率选择电路与射频连接器的一体化设计问题,实现了单通道输出功率10w谐波40dB的抑制。研制结果证明该组件各项指标满足需求,单通道重量不足1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传输 共形结构 单元级数字阵 t/r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觉受体T1R1和T1R3在从江香猪附睾不同区段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蒙利洁 黄梦婷 +3 位作者 徐永健 冯贤辀 刘文娇 龚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0-1169,共10页
【目的】明确从江香猪附睾中不同区段味觉受体T1R1和T1R3的定位及表达情况,为揭示猪附睾不同区段形成特殊微环境保障精子成熟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初情期(30d)和性成熟期(180d)从江香猪附睾组织样品,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明确从江香猪附睾中不同区段味觉受体T1R1和T1R3的定位及表达情况,为揭示猪附睾不同区段形成特殊微环境保障精子成熟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初情期(30d)和性成熟期(180d)从江香猪附睾组织样品,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从江香猪附睾不同区段味觉受体T1R1和T1R3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味觉受体T1R1/T1R3的编码基因TAS1R1/TAS1R3均表现为附睾Ⅳ区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区段(P<0.05,下同),而Ⅰ区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区段,具体排序为Ⅳ区>Ⅴ区>Ⅱ区>Ⅲ区>Ⅰ区。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在从江香猪附睾不同区段均检测到T1R1/T1R3不同程度的免疫阳性信号。其中,T1R1在附睾Ⅰ区主要定位于肌样细胞层与基细胞核;在附睾Ⅱ区主要定位于附睾上皮细胞、肌样细胞和精子细胞;在附睾Ⅲ区强烈定位于附睾管腔和微绒毛根部;附睾Ⅳ区为5个区段中表达最强烈的部位,定位于附睾管腔精子、管腔内缘和狭窄细胞膜上;在附睾Ⅴ区主要定位于附睾间质组织和狭窄细胞膜上。T1R3定位于附睾Ⅰ区血管内皮细胞、脱落生精细胞和附睾上皮细胞(尤其是基细胞);在附睾II区的精子、晕细胞和狭窄细胞上有较强表达;在附睾Ⅲ区和Ⅳ区主要定位于空泡化的附睾上皮细胞;在附睾Ⅴ区定位于附睾管不规则处和空泡化附睾上皮细胞,其表达强度仅次于Ⅲ区。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从江香猪附睾Ⅳ区的T1R1/T1R3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Ⅱ区,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区段。【结论】初情期从江香猪附睾T1R1和T1R3的表达具有区段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以Ⅳ区的表达水平最高,且主要定位于附睾上皮细胞顶端、狭窄细胞和微绒毛根部,提示T1R1/T1R3在建立促进猪附睾精子成熟和储存的特殊腔内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香猪 附睾 味觉受体 t1r1/t1r3 区段特异性 细胞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8nm MOSFET集成RNVM的1T1R纳米阵列器件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顺 陈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25,共8页
针对下一代新型纳米电子器件应用可靠性,设计制备了基于28 nm CMOS工艺MOSFET有源集成RNVM的存算一体化1T1R纳米阵列器件,测试评价了其在开关比(107-8)、操作电压(±1 V)、存储窗口等方面的综合电学性能,并设计实施了专门的可靠性... 针对下一代新型纳米电子器件应用可靠性,设计制备了基于28 nm CMOS工艺MOSFET有源集成RNVM的存算一体化1T1R纳米阵列器件,测试评价了其在开关比(107-8)、操作电压(±1 V)、存储窗口等方面的综合电学性能,并设计实施了专门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1T1R纳米阵列器件存在MOSFET Ion、Ileak应力退化-44.90%、751.64%以及RRAM循环耐受过程反向硬击穿等不单独出现于分立器件的特有失效现象。分析微观器件物理,得出1T1R纳米阵列器件因其独特结构特征和操作模式下复杂微观交互机制引发高源漏电压和弱栅控条件下特有可靠性原理的结论。提出了专门测试调控方案以提高1T1R纳米阵列器件可靠性。为解决28 nm及以下节点CMOS逻辑器件集成纳米RNVM技术引发的特有可靠性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纳米电子器件 1t1r存算一体化 MOSFEt rNVM 28nm制程 可靠性测试 器件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技术的新型瓦片式TR组件设计
19
作者 辜霄 李庆东 +2 位作者 张晶 姚剑平 苟明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84-88,共5页
基于系统级封装(SiP)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瓦片式TR组件,该TR组件工作于Ku频段,使用高温共烧陶瓷(HTCC)技术,配合散热性良好的复合材料围框及盖板封装,采用球栅阵列(BGA)射频/低频连接方式,实现高密度互连。具备对4路Ku频段信号分时收发... 基于系统级封装(SiP)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瓦片式TR组件,该TR组件工作于Ku频段,使用高温共烧陶瓷(HTCC)技术,配合散热性良好的复合材料围框及盖板封装,采用球栅阵列(BGA)射频/低频连接方式,实现高密度互连。具备对4路Ku频段信号分时收发和幅相控制功能。在接收状态下,对4路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合为1路输出。在发射状态下,将1路信号功分为4路并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该TR组件尺寸为15.8mm×15mm×3.05mm,单通道噪声系数为2.3dB,单通道连续波输出功率大于25.0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组件 HtCC SIP B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T/R-R型雷达多视角融合成像算法
20
作者 郭宝锋 焦丽婷 +3 位作者 李胜 朱晓秀 薛东方 孙慧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19-3030,共12页
针对T/R-R(transmitting receiving-receiving)构型雷达成像实际,结合空间目标的轨道先验和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体制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复贝叶斯压缩感知(Bayesian compressed sensing,... 针对T/R-R(transmitting receiving-receiving)构型雷达成像实际,结合空间目标的轨道先验和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体制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复贝叶斯压缩感知(Bayesian compressed sensing,BCS)算法的T/R-R型雷达稀疏孔径多视角融合成像方法。所提方法在建立双站雷达融合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Laplace先验在复数域建立目标的稀疏模型,提高了算法的稀疏促进作用,获得了高分辨目标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实现双站雷达多视角的融合成像,还可实现双站雷达各自存在稀疏孔径条件下的多视角融合成像,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可有效提高方位分辨率和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r型雷达 空间目标 多视角融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