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药结合治疗CLP所致大鼠SIRS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树民 吴冬梅 +1 位作者 顾立福 孙科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932-934,共3页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对CLP所致大鼠SIR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d,CLP)制备大鼠SIRS模型,与空白及治疗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大鼠15min^48h的行为活动、精神状态、食欲、呼吸、大小便及...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对CLP所致大鼠SIR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d,CLP)制备大鼠SIRS模型,与空白及治疗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大鼠15min^48h的行为活动、精神状态、食欲、呼吸、大小便及死亡率等一般情况;于造模后12h眶静脉取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均出现一般情况恶化;各治疗组死亡率均低于模型组,而中药+抗生素对照组降低最明显;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WBC、TNF-α较高(P<0.01);各治疗组WBC、TNF-α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中药+抗生素对照组又较其他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结论:解毒抗炎合剂联合泰能对CLP所致大鼠SIRS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腹腔感染大鼠白细胞升高幅度、减轻炎症因子的释放、避免细胞因子水平的失控变化有关,从而降低大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死亡率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分型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耿荣 陈贤楠 +1 位作者 李克华 吴冀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4-657,共4页
调查儿科危重症病房(PICU)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和两类MODS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对策。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间收入PICU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以队列研究方法对MODS的发病率进行分类统计和危险因素... 调查儿科危重症病房(PICU)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和两类MODS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对策。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间收入PICU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以队列研究方法对MODS的发病率进行分类统计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年共收治患儿941例,年龄中位数为12个月(1月~180月),<1岁485例(51.5%)。有先天性或慢性疾病史319例(33.9%),恶性病史41例(4.4%)。MODS累积发病率为16.9%(159/941例),发病密度为16.2/1000病人天。原发性MODS 108例(67.9%),继发性51例(32.1%)。原发性MODS好发于<1岁婴儿,急性起病。原发感染性疾病、气道梗阻、重度脱水或心跳呼吸骤停为常见危险因素。继发性MODS多存在慢性疾病状态和恶性病,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sepsis)、难治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原发性和继发性MODS病死率分别为50.9%和74.5%。提示PICU的MODS累积发生率为16.9%,原发性和继发性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不同。对不同类型的MODS宜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疾病分型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儿科重症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烧伤早期小鼠肝应激相关蛋白IFIT1和JA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巩继平 陈玉培 +1 位作者 郭晓姝 粟永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应激相关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1)和JAB1(c-Jun平activation共处五项原则domain-binding protein 1)在肝脏的表达的细胞定位及氯胺酮对烧伤后早期肝脏IFIT1和JAB1表达... 目的:观察小鼠应激相关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1)和JAB1(c-Jun平activation共处五项原则domain-binding protein 1)在肝脏的表达的细胞定位及氯胺酮对烧伤后早期肝脏IFIT1和JAB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氯胺酮调节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5只健康C57/129小鼠随机分为3组(n=5),正常对照组、烧伤组、烧伤+氯胺酮组。采用TBSA 15~20%Ⅲ度小鼠烧伤模型;氯胺酮10mg/kg,肌肉注射,烧伤15min给予。分别于烧伤后4h脱臼处死,取肝。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察各组肝IFIT1和JAB1的表达情况。取正常对照组肝组织作病理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IFIT1和JAB1的表达做细胞定位。结果:烧伤组IFIT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烧伤组JAB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氯胺酮治疗组IFIT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烧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氯胺酮治疗组JAB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较烧伤组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IFIT1在肝细胞胞浆表达为阳性.JAB1在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均表达为阳性。结论:烧伤早期小鼠肝组织IFIT1表达增高而JJAB1表达降低,氯胺酮可降低烧伤早期小鼠肝组织IFIT1的高表达,增高JAB1表达;氯胺酮可通过调控严重烧伤应激中IFIT1和JAB1的表达而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相关蛋IFIT1 应激相关蛋白JAB1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梗阻性黄疸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放 闫雄 +2 位作者 王洪林 王济明 蒋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提高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关系的认识,探SIRSMODS讨的防治策略。MODS方法:分析收治的例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要求患者符合项以上的诊断标准。2562SIRS结果:恶性梗阻病人术前出现例,发生率... 目的:提高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关系的认识,探SIRSMODS讨的防治策略。MODS方法:分析收治的例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要求患者符合项以上的诊断标准。2562SIRS结果:恶性梗阻病人术前出现例,发生率为,发生率为,而良性黄疸病人术前出现例,发生率,SIRS4833.6%MODS31%SIRS36 31.9%发生率为,两组比较及发生率无显著差异(MODS30.5%SIRSMODSP),中随着标准项增加,比例增>0.05MODSSIRSMODS加,死亡率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认识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阻塞性黄疸病人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凯 邵玉凤 +2 位作者 杨欣建 刘黎军 王大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可重复的大鼠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实验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脂多糖组(B组)和实验组(C组)。B组在完成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后注入脂多糖(LPS,12 mg/kg),C组采取手术切除1/3肝脏及锤击右侧股... 目的探讨建立可重复的大鼠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实验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脂多糖组(B组)和实验组(C组)。B组在完成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后注入脂多糖(LPS,12 mg/kg),C组采取手术切除1/3肝脏及锤击右侧股骨3次的方法,而A组在同等条件下不进行有创实验。2 h后采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UN)和肌酐(Cr)的含量,12 h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肺及肝脏组织做病理切片并HE染色。结果 B组及C组大鼠在建模后血清AL T、AST、UN和Cr含量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大鼠血清UN,Cr含量较B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发现B组及C组大鼠的肝脏和肺脏有组织损伤及明显的炎性反应;B组及C组其肝脏及肺的病理变化差别不明显。结论此方法可较方便的制作大鼠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弘 吴福根 +1 位作者 吴旭丽 林彩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 ,根据Hay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 ,根据Hay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准和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的MOF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2 5 2例危重儿 ,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 16 1例 ,占 6 3 9%。最终发展为MODS的 84例 ,占 5 2 2 % ,死亡 32例 ,病死率为 38 1%。产伤、窒息、患儿成熟度及胎粪羊水污染易发展为MODS ,死亡率明显高于非MODS组。结论SIRS和MODS在NICU中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 ,而围产因素严重影响其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新生儿 sirs M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