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研究进展(特邀)
1
作者 王琦 张滇澐 +2 位作者 张丽超 祁志美 赵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74,共18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技术作为一种免标记、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技术,因其在实时监测和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方面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SPR I技术通过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技术作为一种免标记、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技术,因其在实时监测和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方面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SPR I技术通过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而探测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介绍了SPRI的基本原理,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和SPRI的详细机制。SPR现象是由于光波与金属表面自由电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当光波与表面等离子体发生共振时,反射光强度会大幅度地减弱,这一现象可以用来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SPRI技术则是将SPR技术与成像技术结合,通过监测生物芯片表面的折射率变化来实时检测分子相互作用,确定分析物浓度和相互作用的亲和力,随后深入剖析了近年来在成像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与革新,这些进步不仅提升了成像的分辨率与精确度,还极大地拓展了SPRI技术的应用范围。此外,还探讨了SPR I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包括细胞研究、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细菌和病毒检测等方面。最后,对SPR I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计随着技术的进步,SPR I技术在检测灵敏度、成像速度和便携性等方面将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棱镜耦合 非棱镜耦合 成像技术提升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SPRI技术与microRNA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彭芳 顾大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miRNA是一种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含19-23个核苷酸,通过与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从而阻断翻译,调节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表达,并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包括细胞裂解、增殖、凋亡及诱导疾病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领... miRNA是一种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含19-23个核苷酸,通过与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从而阻断翻译,调节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表达,并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包括细胞裂解、增殖、凋亡及诱导疾病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而检测miRNA的表达是研究miRNA功能的第一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检测技术,它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可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或生化反应的信号转化成光信号进行传感,具有无需标记、实时检测、快速、高通量检测等优点,在miRNA的检测上将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本文对目前miRNA的检测方法,以及高通量SPRI技术在miRNA检测中的应用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微RNA检测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PRI技术检测指纹上的化学品残留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逸川 姚曼文 方湘怡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6期37-38,42,共3页
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的原理,应用自行搭建的SPRI系统采集指纹图像,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物残留。在实验中,测量了粘有Ti O2颗粒的指纹和正常状态下的指纹的SPR吸收光谱,并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指纹图像有较高的分辨率... 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的原理,应用自行搭建的SPRI系统采集指纹图像,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物残留。在实验中,测量了粘有Ti O2颗粒的指纹和正常状态下的指纹的SPR吸收光谱,并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指纹图像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通过对指纹图像进行SPR分析,获得其SPR图谱,能显著观察到其共振波长的变化,从而能实现对残留化学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成像 指纹识别 化学品残留痕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i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施春飞 孙毅 王晓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662,共6页
为了消除传感器输出数据中的高频噪声和低频漂移,以SPRi传感器的NaCl折射率样品和BSA生物样品检测的实验数据为例,研究零相移数字滤波、小波分析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HT)3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零相移数字滤波相比,小波... 为了消除传感器输出数据中的高频噪声和低频漂移,以SPRi传感器的NaCl折射率样品和BSA生物样品检测的实验数据为例,研究零相移数字滤波、小波分析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HT)3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零相移数字滤波相比,小波分析和HHT变换这两种时频分析方法在有用细节信息的提取方面更具优势.经这两种方法处理后,SPRi传感器的折射率分辨率达到1.4×10^(-6) RIU,最小可检测0.025g/L NaCl溶液和将原液稀释51 200倍的BSA抗体溶液.HHT变换具有自适应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实验数据,自动产生相应的基函数,并且操作简便,能够获得较理想的滤波效果,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零相移数字滤波 小波分析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莹 钟金钢 +2 位作者 张永林 顾大勇 张雅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90-2293,共4页
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原理,提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原理、自行组建的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原理,提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原理、自行组建的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结构.采用Kretschmann型棱镜耦合结构激励SPR,偏振的平行光经棱镜投射到生物芯片上,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由CCD摄像机采集反射光芯片图像.以巯基修饰淋病奈瑟氏菌探针为例验证该系统,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固定探针.应用该检测系统采集了探针共振、非探针处共振、探针和非探针处都不共振时的生物芯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检测技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生物芯片 高通量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阵列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检测两种磺胺药物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辉 崔大付 +3 位作者 梁金庆 刘长春 王于杰 蔡浩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79-1482,共4页
这项研究利用自制的图像阵列SPR生物传感器对缓冲液中的磺胺甲恶唑(SMOZ)与磺胺二甲嘧啶(SMT)进行了快速灵敏的检测.两种磺胺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耦联物被分别固定于阵列芯片上不同的两列,其余一列作为参照.固定过程在仪器中进行... 这项研究利用自制的图像阵列SPR生物传感器对缓冲液中的磺胺甲恶唑(SMOZ)与磺胺二甲嘧啶(SMT)进行了快速灵敏的检测.两种磺胺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耦联物被分别固定于阵列芯片上不同的两列,其余一列作为参照.固定过程在仪器中进行,以监控抗原的固定量.抗体与含有磺胺药物的缓冲液混合后流过芯片表面,所得抗体结合曲线的斜率与样品中所含的磺胺浓度成反比例关系.实验中所构建的两种磺胺药物的标准曲线的检测范围在1 ng/mL到15 ng/mL之间.对两种抗体稳定性及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单抗对BSA无结合作用.新型高通量、多组份图像SPR生化分析系统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自行研制,阵列芯片具有3×5型阵列点.通过使用参考表面,折射率和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可以被去除,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表面等离子谐振 生物传感器 参照表面 磺胺甲恶唑 磺胺二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双CCD采集系统在SPR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玮 邓焱 +2 位作者 王大千 丁丽丽 余兴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51-1756,共6页
SPR双分差动干涉成像检测法既可实现高通量,又可提高折射率分辨率,能满足蛋白质组学和药物发现与开发的迫切需要。然而,如何高灵敏度获取干涉图像信号却是面临的技术难题。展示了一种制冷双CCD同时曝光采集系统,可同时采集2帧相位差为18... SPR双分差动干涉成像检测法既可实现高通量,又可提高折射率分辨率,能满足蛋白质组学和药物发现与开发的迫切需要。然而,如何高灵敏度获取干涉图像信号却是面临的技术难题。展示了一种制冷双CCD同时曝光采集系统,可同时采集2帧相位差为180°的干涉图像,解算后得到反映传感表面上发生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时引起的折射率变化分布,经解析得到生物分子的特征参数。制冷CCD使暗电流噪声显著减小,有效提高检测分辨率;利用FPGA产生CCD控制信号,保证双CCD同时曝光,避免分时采集中光源光强波动引起的误差。以盐水为试剂,对系统的分辨率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具有低噪声,无相移误差及效率高等优点,使SPR检测系统的分辨率达到2×10-6 RIU,满足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制冷CCD 图像采集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法用于糖蛋白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巍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44-1746,共3页
建立了一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用于筛选糖蛋白和非糖蛋白,并可以区分不同糖蛋白与伴刀豆凝集素的识别强度.波长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与成像法所得结果一致.伴刀豆凝集素的洗脱成像实验为识别强度提供了补充验证方案.
关键词 糖蛋白 蛋白质微阵列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申刚义 韩志强 +1 位作者 刘巍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51-1653,共3页
A method of colo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was developed and true color SPR images of solvents and BSA microdot arrays were recorded by using our laboratory-built device.The color signals,which were observed ... A method of colo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was developed and true color SPR images of solvents and BSA microdot arrays were recorded by using our laboratory-built device.The color signals,which were observed to be complementary to the resonance absorption of the incident light,depended on the feature of samples and the incident angle as expected.This new method looks to be a potential color analytical tool for high throughput detection of bioc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彩色图像 蛋白点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狭缝扫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来勖 李松权 +4 位作者 叶红安 刘书钢 蒋式弘 柳春郁 安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185,共5页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进行电介质样品成像研究.采用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作为耦合元件,632.8nm He-Ne激光会聚激发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通过狭缝光阑限制光束入射角,对金膜上的氮化硅光栅进行成像.反射光由放置在样品像方共轭面...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进行电介质样品成像研究.采用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作为耦合元件,632.8nm He-Ne激光会聚激发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通过狭缝光阑限制光束入射角,对金膜上的氮化硅光栅进行成像.反射光由放置在样品像方共轭面上的CCD摄像机接收,获得样品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像.通过扫描移动狭缝,得到入射角从44°至54°的扫描样品图像,从图像中提取样品各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由计算机重构出样品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谱灰度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显微物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SPR影像传感器及其对DNA的特异性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国华 张福海 +5 位作者 俞梅 贾芸芳 张维 岳钊 常露 牛文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90-1993,共4页
SPR传感器的响应包括多种成份,除了待测分子与探针分子相互结合引起的响应(特异性响应)外,还有样液中其它成份及其浓度的变化、温度变化以及非待测分子与敏感膜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响应(非特异性响应).后者的存在会严重影响SPR传感器的测... SPR传感器的响应包括多种成份,除了待测分子与探针分子相互结合引起的响应(特异性响应)外,还有样液中其它成份及其浓度的变化、温度变化以及非待测分子与敏感膜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响应(非特异性响应).后者的存在会严重影响SPR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本文提供了一种提高检测精度的方法,即采用多通道SPR影像传感器结构,通过不同通道之间的比较,提取出待测分子与探针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响应,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实时、动态检测.通过对DNA的检测,证明这种方法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检测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多通道影像传感器 特异性响应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用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光谱的噪声滤除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艳 梁大开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4-299,共6页
针对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对小波阈值去噪的方法在测定表面等离子体波光谱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将高斯白噪声加入理论SPR光谱,利用Daubechies9和Symlet7、11、14、15等五种小波分别对其进行去噪.将去噪后的共振峰强度和... 针对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对小波阈值去噪的方法在测定表面等离子体波光谱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将高斯白噪声加入理论SPR光谱,利用Daubechies9和Symlet7、11、14、15等五种小波分别对其进行去噪.将去噪后的共振峰强度和共振波长与理论值相比较,可知Symlet11小波用于SPR光谱的去噪性能较好.搭建光纤SPR传感器实验系统,利用Symlet11小波对在五个不同时刻测得的SPR反射光谱进行去噪,去噪后的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4039 nm和0.2231%,通过对比证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能较好地修正由于噪声所产生的共振波长漂移,使得光纤SPR传感器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与信息处理 小波分析 阈值去噪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轶鸣 陈畯 +2 位作者 廖滔 许吉英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设计了一种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用于简化表面等离子共振系统的角度调节操作,并基于此单元构建了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即可实现角度调节,调节范围可达40°~80°,结合1... 设计了一种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用于简化表面等离子共振系统的角度调节操作,并基于此单元构建了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即可实现角度调节,调节范围可达40°~80°,结合1~2倍的变焦成像系统,可对1~4 cm2传感芯片成像,且可分辨至少3600 Point/cm2.以蔗糖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装置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其灵敏度可达7×10-6 RIU(Re-fractive index unit),共振角与折射率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3.将该装置用于研究抗牛血清白蛋白抗体与其它蛋白的实时相互作用,所得结果与理论相符.该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将在实时并行分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 固定光路 广角 折反式棱镜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苏拉明和顺铂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解飞 张莹 +5 位作者 金伟 潘婷婷 周超 任昊 金钦汉 牟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6,共7页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提出了一种实时、非标记的新型抗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制作了包含微柱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流通反应池,配合自行设计组装的SPRi生物传感器完成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捕获...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提出了一种实时、非标记的新型抗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制作了包含微柱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流通反应池,配合自行设计组装的SPRi生物传感器完成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捕获及检测,研究了苏拉明和顺铂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引入辅助验证实验,即采用常规八肽胆囊收缩素(简称CCK-8)法测定上述药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SPRi检测结果表明,苏拉明和顺铂能抑制肿瘤细胞HepG2增殖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 微流控芯片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法 苏拉明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相算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器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智博 龚晓庆 +3 位作者 逯丹凤 高然 邓耀华 祁志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2-409,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色相算法的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传感器,该传感器不仅能够对发生于SPR芯片表面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行直观的图像观测,还能基于色相算法对这些表面反应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自制的波长/图像同步检测型SPR传感器,...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色相算法的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传感器,该传感器不仅能够对发生于SPR芯片表面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行直观的图像观测,还能基于色相算法对这些表面反应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自制的波长/图像同步检测型SPR传感器,实验获得了不同共振波长对应的共振图像,然后借助色相算法求得每一幅共振图像对应的二维色相分布及其平均色相,建立了共振波长与图像平均色相的依赖关系,用于优化基于色相参数的SPR折射率灵敏度。实验选择起始共振波长为650nm,测得基于色相的折射率灵敏度为3 338/RIU,是基于共振波长的折射率灵敏度的1.49倍。利用彩色SPR成像技术能够直观地观测到金膜表面涂布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的不均匀性,再通过计算图像局部区间的平均色相,可以定量获得不同薄膜厚度对应的折射率灵敏度。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色相算法的彩色SPR成像传感器明显优于常规SPR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共振波长 色相 厚度不均匀性 折射率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相算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器对苯并芘的敏感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智博 龚晓庆 +2 位作者 逯丹凤 高然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1009,共9页
报道了一种用于原位探测水中苯并芘的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传感器,该传感器既能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又能借助色相算法定量分析待测物质的浓度及其吸附/脱附过程。首先利用自制的波长-图像同步检测型SPR传感器测试了裸金薄膜... 报道了一种用于原位探测水中苯并芘的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传感器,该传感器既能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又能借助色相算法定量分析待测物质的浓度及其吸附/脱附过程。首先利用自制的波长-图像同步检测型SPR传感器测试了裸金薄膜芯片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共振波长和共振图像,然后利用色相算法建立了SPR共振波长与图像色相的依赖关系,基于该依赖关系获得了SPR传感器最佳色相灵敏度对应的起始共振波长约为650 nm;另一方面,制备了聚四氟乙烯涂覆的SPR传感芯片,基于聚四氟乙烯膜对水中苯并芘的可逆富集作用实现了苯并芘的原位快速探测。实验取得以下4个结果:(1)在20-100 nmol?L-1浓度范围内彩色SPR图像的平均色相值随着苯并芘浓度的升高线性减小;(2)对100 nmol?L-1的苯并芘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约为7和5 s;(3)由于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大于SPR消逝场穿透深度,检测结果不受溶液折射率影响;(4)在聚四氟乙烯敏感膜厚度较小且不均匀的情况下,传感器容许获取敏感膜的不同厚度区域对苯并芘的色相灵敏度。实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这种彩色SPR图像传感器在生化物质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色相 苯并芘 聚四氟乙烯富集层 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SPR传感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伟博 郑铮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2期57-59,共3页
SPR传感器已经成为检测、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为满足快速高通量检测的需要,高通量SPR检测仪器已经成为SPR检测仪器的重要发展趋势。研制出一套高通量的SPR成像检测系统,以LabVIEW为开发工具,设计出一套实用的实时控制与数... SPR传感器已经成为检测、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为满足快速高通量检测的需要,高通量SPR检测仪器已经成为SPR检测仪器的重要发展趋势。研制出一套高通量的SPR成像检测系统,以LabVIEW为开发工具,设计出一套实用的实时控制与数据采集分析程序。主要讨论了高通量、快速的SPR检测系统的设计,以及基于LabVIEW的实时过程控制与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运用该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快速的SPR检测,满足高通量、高精度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LABVIEW 实时过程控制 图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水孔蛋白PIP2表达量快速无标记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铭 赵子健 夏秀英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
相较于传统的抗体检测,适配体更易于大量快速合成,且可和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在蛋白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水孔蛋白作为生物体内水分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了解其表达量的变化在植物水代谢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利用传统的混合列分法构建... 相较于传统的抗体检测,适配体更易于大量快速合成,且可和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在蛋白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水孔蛋白作为生物体内水分跨膜运输的主要途径,了解其表达量的变化在植物水代谢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利用传统的混合列分法构建了8个C端恒定半胱氨酸残基的类肽适配体文库,结合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成像技术,筛选得到能特异性结合高等植物水孔蛋白PIP2的类肽适配体PPA7,其亲和力 K D高达2.52×10 -9 mol/L.利用PPA7检测了石竹玻璃化和正常植株的水孔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石竹玻璃化植株的水孔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植株.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植物蛋白定量检测策略,也为进一步明确水孔蛋白在组培苗玻璃化发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孔蛋白 PIP2 类肽适配体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成像 快速无标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体液微全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刘向绍 杨军 +2 位作者 郑小林 张丽果 翟盛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4,共6页
把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与传感检测和生化反应动力学相结合,编程实现一种基于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技术的体液微全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系统开发采用Visual C++6.0,图像采集应用程度接口采用VFW(Video for Windows)。并以Kr... 把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与传感检测和生化反应动力学相结合,编程实现一种基于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技术的体液微全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系统开发采用Visual C++6.0,图像采集应用程度接口采用VFW(Video for Windows)。并以Kretschmann结构的传感器为例,模拟实现不同介电常数的SPR曲线。在试验中软件和硬件系统相结合,有助于实时检测体液的特定成分及它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证实了软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 生物传感器 仿真 灰阶图像 视频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图像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静宁 刘紫威 +2 位作者 杨博 蔡宸 祁志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4-1181,共8页
使用高光谱SPRi传感器对聚苯乙烯微球进行SPR显微成像,并对不同偏振条件下采集的高光谱SPR图像数据进行了处理,有效削弱了SPR高光谱图像中固有污点的对比度,使得聚苯乙烯微球样品的位置与轮廓更加清晰。处理后的单像素SPR光谱变得平滑,... 使用高光谱SPRi传感器对聚苯乙烯微球进行SPR显微成像,并对不同偏振条件下采集的高光谱SPR图像数据进行了处理,有效削弱了SPR高光谱图像中固有污点的对比度,使得聚苯乙烯微球样品的位置与轮廓更加清晰。处理后的单像素SPR光谱变得平滑,降低了光源光谱本身特性以及随机噪声对SPR共振信息提取的影响。对比聚苯乙烯微球的SPR图像与反射式明场显微图像,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区别,主要是由于消逝场穿透深度的限制。结果表明,相较于反射式明场显微图像,SPR图像可以明显反映出消逝场内微粒与金属表面的接触情况,但无法量化超出消逝场穿透深度的物体的真实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光谱成像 聚苯乙烯微球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