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at treatment optimization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8011 Al/15% SiCp metal matrix composit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7
1
作者 V.VEMBU G.GANES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90-395,共6页
In this study,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for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aluminum(8011) silicon carbide particulate composites.The process parameters are so... In this study,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for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aluminum(8011) silicon carbide particulate composites.The process parameters are solutionizing time,aging temperature,and aging time.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an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centre rotatable design matrix.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with the main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 considered.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technique was used to check the adequacy of the developed model.The optimum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for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Fractographic examination shows the cracks and dimples on the fractured surfaces of heat-treated speci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优化 颗粒复合材料 响应曲面法 拉伸性能 金属基体 万能试验机 开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 hardening process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aluminum alloy A356/Cow horn particulate composite for brake drum application using RSM,ANN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2
作者 Chidozie Chukwuemeka Nwobi-Okoye Basil Quent Ochiez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36-345,共10页
Most conventional ceramic based aluminum metal matrix composites(MMCs) are either heavy,costly or combination of both. In order to reduce cost and weight,while at the same time maintaining quality,cow horn particles(C... Most conventional ceramic based aluminum metal matrix composites(MMCs) are either heavy,costly or combination of both. In order to reduce cost and weight,while at the same time maintaining quality,cow horn particles(CHp) was used with aluminum alloy A356 to produce MMC for brake drum application and other engineering uses.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model the age hardening process of the produced composit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and to use the developed ANN as fitness function for a simulated anneal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SA-NN system) for optimization of age hardening process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N modeled the age hardening data excellently and better than RSM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xperimental response with ANN predictions being 0.9921 as against 0.9583 for the RSM. The SA-NN system optimized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in very close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ith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of 1.2%,minimum of 0.35% and average of 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Simulated ANNEALING Age HARDENING metal matrix compos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体表面改性在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志勇 文璟 +1 位作者 王日初 彭超群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55,共19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和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高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金刚石、石墨烯、硅等增强体与...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和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高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金刚石、石墨烯、硅等增强体与基体的润湿性差,或者在高温下与基体发生有害的界面反应,限制了此类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本文简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结合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因素,提出了几种改善界面结合的方法。增强体表面改性是改善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重要途径之一,常用工艺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化学镀法等;最后,对增强体表面改性在高热导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铜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 界面反应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苛刻环境用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林静 李可鑫 +6 位作者 周若男 肖雪莲 王方明 郝开元 赵晨辰 张国田 常可可 《中国表面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63,共20页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海洋、核能、高端制造等工业的快速发展,重大工程机械装备面临日益苛刻的服役环境,多因素强耦合环境使机械系统的安全可靠服役面临严峻挑战。金属基复合材料可设计性强,通过合理设计结合制备工艺,能够实现优异的强韧...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海洋、核能、高端制造等工业的快速发展,重大工程机械装备面临日益苛刻的服役环境,多因素强耦合环境使机械系统的安全可靠服役面临严峻挑战。金属基复合材料可设计性强,通过合理设计结合制备工艺,能够实现优异的强韧一体化力学性能,经过表面改性后更是兼具高比强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势,实现多性能协同。金属基复合材料作为结构与表面功能一体化材料在重大工程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综述航空航天、海洋钻探、核用密封、精密加工和装甲防护五类典型苛刻环境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服役环境、材料性能要求、主要金属基复合材料体系及其面临的挑战,介绍典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表面改性技术,提出针对不同金属基复合材料体系制定合适的制备工艺以及表面改性技术是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有效手段,针对典型应用环境面临的突出表面问题,即摩擦、腐蚀、氧化,梳理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性能研究现状,指出改善金属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耐蚀性和抗氧化性的策略,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开发强韧性、耐磨、防腐、耐高温等结构-表面功能一体化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苛刻环境 金属基复合材料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勇 赵亚茹 +1 位作者 李焕 周雅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1-76,共6页
石墨烯由于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具吸引力的碳质材料增强体。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强化机制及石墨烯表面改性进展,分析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石墨烯增... 石墨烯由于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具吸引力的碳质材料增强体。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强化机制及石墨烯表面改性进展,分析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金属基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界面与导热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邓佳丽 张洪迪 +1 位作者 范同祥 汝金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8,共10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强度、热膨胀系数可调的优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电子封装材料。针对复合材料两相界面结合较差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添加活性元素在界面处生成碳化物层的方法来改善。论述了活性元素添加的两种手段...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具有高热导率、高强度、热膨胀系数可调的优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电子封装材料。针对复合材料两相界面结合较差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添加活性元素在界面处生成碳化物层的方法来改善。论述了活性元素添加的两种手段,即基体合金化和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导热模型的发展情况,最后提出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在界面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其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基体合金化 表面金属化 碳化物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耐磨铸造表面复合材料的现状及其今后研究工作的主攻方向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耀辉 于思荣 +1 位作者 任露泉 赵玉谦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了推动国内在金属基耐磨铸造表面复合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对这类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耐磨性能和影响其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综合介绍与评述。目前,金属基耐磨铸造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兴未艾,尽管其制造工艺的研... 为了推动国内在金属基耐磨铸造表面复合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对这类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耐磨性能和影响其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综合介绍与评述。目前,金属基耐磨铸造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兴未艾,尽管其制造工艺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它的摩擦学性能和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之研究报道都还不多,然而毕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几个方面已经成功应用和可望投入应用之实例的简明阐述,展现了金属基耐磨铸造表面复合材料良好的实用前景,并就其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个值得重视的主攻方向。应当特别还强调指出的是,在对这类复合材料深入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开展其在工程上的应用研究,以不断拓展它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复合材料 金属基体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铸造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渠东 丁文江 金俊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64,共4页
综述了离心铸造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提出了铸造人工复合材料和铸造自生复合材料分类的新观点,指出了离心铸造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离心铸造 梯度复合材料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敏海 郭面焕 +1 位作者 冯吉才 刘爱国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8-111,112,共5页
按照采用热源和陶瓷增强颗粒的添加方式,对外加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类。详细介绍了堆焊、激光熔覆、激光熔射、等离子熔化-注射等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堆焊特点是基体与表层为... 按照采用热源和陶瓷增强颗粒的添加方式,对外加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分类。详细介绍了堆焊、激光熔覆、激光熔射、等离子熔化-注射等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堆焊特点是基体与表层为冶金结合,效率高。激光熔覆可以实现输入的准确控制,冷却速度快,热畸变小。但是堆焊和激光熔覆过程都存在裂纹问题。激光熔射不受基体可焊性限制,可制备颗粒增强相连续分布的表层,避免裂纹的形成。等离子熔化-注射技术与激光熔射技术类似,可以制备出增强相体积分数从0-100%连续变化的梯度复合材料。避免由于增强颗粒分布不均引起的裂纹,实现低投入、低成本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表层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渗法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珍 陈跃 上官宝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4-17,39,共5页
铸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新技术。对铸渗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铸渗成型工艺、铸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铸渗法 表面复合材料 金属基 成型工艺 形成机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丝增强Zr基非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及断裂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卫锋 寇宏超 +4 位作者 李金山 陈春生 杜三明 周廉 傅恒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5-1050,共6页
采用渗流铸造法制备出d 6 mm钨丝增强ZrTiCuNiBe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并利用Hopkinson压杆冲击加载装置、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其动态压缩行为及断裂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钨丝直径减小和体积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动态压... 采用渗流铸造法制备出d 6 mm钨丝增强ZrTiCuNiBe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并利用Hopkinson压杆冲击加载装置、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其动态压缩行为及断裂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钨丝直径减小和体积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增大;当钨丝直径为0.25 mm,体积分数为60%时,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高达2 600 MPa,断裂模式为剪切断裂和劈裂混合破坏模式,同时有钨丝与基体发生脱粘现象。非晶基体在动态压缩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热软化和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丝 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 动态性能 动态断裂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断口分形维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征芳 杨盛良 +1 位作者 杨德明 陈朝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45,共5页
探讨了SiC晶须增强Al和碳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特征,分别用小岛法和垂直截面法测定了断口的分形维数。实验表明,这两类复合材料的断口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小岛法测得Cf/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31... 探讨了SiC晶须增强Al和碳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特征,分别用小岛法和垂直截面法测定了断口的分形维数。实验表明,这两类复合材料的断口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小岛法测得Cf/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312;垂直截面法测得SiCW/Al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金属基 陶瓷基 复合材料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小磊 高国富 马星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5,共4页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拥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膨胀系数低、耐磨性良好等良好的物理性能,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导致其加工性能较差。本文从其加工表面质量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的进展情况,从传统加...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拥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膨胀系数低、耐磨性良好等良好的物理性能,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导致其加工性能较差。本文从其加工表面质量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的进展情况,从传统加工和特种加工两个方面分析了几种加工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加工方法,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金属基复合材料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基合金陶瓷层激光重熔区的表面温度场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彪 徐政 +2 位作者 平志纲 殷俊林 卢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2-686,共5页
使用HSC 31快速扫描红外热像仪 ,测量了含Al2 O3 表层的锌铝合金激光熔覆时的表面温度场 ,测得熔池中最高温度为 16 72℃ ,边缘温度为 6 0 0~ 70 0℃ ,冷却速率为 2× 10 3 ~ 3× 10 4 ℃ /s以及熔池形状和等温曲线。
关键词 温度场 锌铝合金 激光重熔 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速钢及表面热处理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爱涛 潘复生 +1 位作者 丁培道 雍岐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2-24,共3页
高速钢仍然是最重要的工具材料之一。综述了新型高速钢及表面热处理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着重分析讨论了新型低合金高速钢、超硬高速钢、高速钢基复合材料,以及激光表面热处理和PVD涂层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速钢 工具材料 金属基 复合材料 表面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直流材料转移和电弧侵蚀形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塞北 王松 +6 位作者 陈永泰 张乃千 李爱坤 杨有才 刘满门 张吉明 谢明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61-67,共7页
运用触点材料测试系统进行了AgSnO2电接触材料在低压直流条件下的电接触实验,研究了材料转移情况,分析了电弧侵蚀形貌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AgSnO2(12)的转移方向为阴极向阳极转移,阴、阳极材料转移速率均为初期较快后逐渐减缓。... 运用触点材料测试系统进行了AgSnO2电接触材料在低压直流条件下的电接触实验,研究了材料转移情况,分析了电弧侵蚀形貌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AgSnO2(12)的转移方向为阴极向阳极转移,阴、阳极材料转移速率均为初期较快后逐渐减缓。阴、阳极表面可按电弧侵蚀形貌分成对应的三个圆环状区域:中心A区—电弧作用域,B区—电弧影响区,最外层区—电弧无明显影响区。阴极电弧作用区微观形貌主要为海绵状基体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孔洞,Sn 和 O 元素多偏聚在孔洞区域;阳极侵蚀区主要为熔融流动铺层或喷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SNO2 材料转移 电弧侵蚀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利晓 贾平 王笑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8-41,共4页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将金属基体与高硬度的强化材料相结合,具有比强度高、耐磨、耐热、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在众多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提高材料的表面耐磨性为目的,介绍了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场合,以为材料工作者...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将金属基体与高硬度的强化材料相结合,具有比强度高、耐磨、耐热、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在众多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提高材料的表面耐磨性为目的,介绍了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场合,以为材料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 铸渗 气相沉积 喷涂 激光熔敷 自蔓延高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士宪 赵晓萍 李运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0,共5页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结合金属基体和表面增强体各自的优异性能,扩大了材料的使用范围,被广泛用于众多高尖端领域,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复合材料。综述了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应用、制备方法,介绍了该复合材料制备...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结合金属基体和表面增强体各自的优异性能,扩大了材料的使用范围,被广泛用于众多高尖端领域,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复合材料。综述了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应用、制备方法,介绍了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 研究现状 气相方法 液相方法 固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切削表面分形维数及其与抗磨损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亚俊 汤勇 +1 位作者 万珍平 叶邦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
做为一种耐磨性能很好的材料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表面具有分形特征。实际研究表明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表面分形维数与抗磨损性能有密切关系 ,本文还分析了表面分形维数越大其抗磨损性能越强的机理。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切削表面 分形维数 分形表面 抗磨损性能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2024,SiC_w/2024复合材料加工表面质量及刀具磨损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荣第 曲存景 +3 位作者 韩滨 姚洪权 孙香林 孙建勋 《航空工艺技术》 1997年第5期19-21,共3页
通过对 SiC_p/2024,SiC_w/2024复合材料进行车削试验,分析了刀具材料、SiC 晶须或颗粒含量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 K10类硬质合金刀具可用于此类材料的粗、半精加工,而精密加工必须采用 PDC 刀具的结论。另外还分析了 ... 通过对 SiC_p/2024,SiC_w/2024复合材料进行车削试验,分析了刀具材料、SiC 晶须或颗粒含量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 K10类硬质合金刀具可用于此类材料的粗、半精加工,而精密加工必须采用 PDC 刀具的结论。另外还分析了 SiC 晶须和颗粒的破坏形态并给出其破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刀具 磨损 表面粗糙度 光泽 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