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音速微粒轰击时间对Ni-W-Co-Ta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苗苗 熊毅 +2 位作者 杜楠 汤金金 厉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8-210,共13页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SFPB)技术对冷轧态Ni-W-Co-Ta合金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系统研究了恒定气体压力(1.0 MPa)条件下SFPB时间对冷轧态Ni-W-Co-Ta合金的表面完整性、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PB处理后,新型Ni-W-Co-Ta合金表...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SFPB)技术对冷轧态Ni-W-Co-Ta合金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系统研究了恒定气体压力(1.0 MPa)条件下SFPB时间对冷轧态Ni-W-Co-Ta合金的表面完整性、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PB处理后,新型Ni-W-Co-Ta合金表层形成一定厚度的梯度纳米结构,随着SFPB时间的延长,合金表面晶粒尺寸可细化至9.74 nm左右,相应的形变层深度、力学性能(强度、残余压应力、显微硬度)均呈现出增大趋势;当SFPB时间为120 s时,合金表面粗糙度最小的同时其力学性能指标达到峰值;SFPB时间继续增加至150 s后,合金表面出现数量众多的微裂纹,残余压应力松弛的同时相应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SFPB处理前、后新型Ni-W-Co-Ta合金的伸长率无明显变化,断口形貌均呈现出典型的韧-脆混合型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微粒轰击 表面纳米化 Ni-W-Co-Ta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自纳米化医用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邱靖 胡剑 +1 位作者 陈绵 衣玉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2-131,共10页
医用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至关重要,微观结构、晶粒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残余应力等是显著影响材料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表面自纳米化产生的剧烈塑性变形能够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梯度纳米结构层和残余压应力,因此是改善材料表面力学性能... 医用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至关重要,微观结构、晶粒尺寸、表面粗糙度及残余应力等是显著影响材料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表面自纳米化产生的剧烈塑性变形能够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梯度纳米结构层和残余压应力,因此是改善材料表面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综述了几种典型的表面自纳米化方法及其在医用金属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总结了医用金属材料表面纳米晶层的微观结构演化规律与晶粒细化机制,重点阐述了表面自纳米化方法对医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蚀性以及生物学性能变化的影响。最后指出了现有医用金属材料表面自纳米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表面自纳米化医用金属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自纳米化 医用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 耐蚀性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源与活性屏离子渗氮对表面纳米化TC4钛合金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
3
作者 高鸿 文凯 +1 位作者 张乘玮 高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57-169,共13页
目的 评估高频电源对喷丸纳米化TC4钛合金离子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在高频电源+活性屏工艺组合上,渗氮参数优化对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直流电源–500℃-20 h-300 Pa离子渗氮试样与高频电源–500℃-20 h-200 Pa离子渗... 目的 评估高频电源对喷丸纳米化TC4钛合金离子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在高频电源+活性屏工艺组合上,渗氮参数优化对渗氮层结合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直流电源–500℃-20 h-300 Pa离子渗氮试样与高频电源–500℃-20 h-200 Pa离子渗氮试样,分别进行XRD、扫描电镜和划痕试验,对结构、形貌与结合力分析。在高频电源基础上,进一步选取活性屏优化前、后参数的渗氮试样进行结构、形貌和结合力对比。结果 通过划痕测试发现,高频电源渗氮层的声信号平稳,划痕无剥落,渗氮层摩擦力信号突增的载荷值有一定提升。在高频电源+活性屏工艺组合下,优化后渗氮试样的Ti N和Ti2N层厚度比优化前渗氮试样的厚度明显增加。声信号上表现为更平稳及无明显突变,且优化后试样的渗氮层摩擦力信号突增的载荷值较优化前均增加。结论 高频电源抑制了传统直流电源渗氮过程中的打弧现象,缓解了渗氮层内部的热应力聚集,提高了渗氮层的表面性能,对渗氮层载荷承受力和结合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高频电源与活性屏组合工艺下,优化后渗氮试样的渗氮动力学条件更好,Ti2N层厚度显著增加,提高了基体中氮扩散层的性能。同时,Ti2N厚度的增加可以减缓TiN层与基体的成分与性能的突变,从而提升渗氮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活性屏离子渗氮 高频电源 表面纳米化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现状 被引量:8
4
作者 游凯 宋丹 +2 位作者 程兆俊 江静华 马爱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18,23,共5页
从制备技术、表面纳米化机理、纳米晶组织和使役性能等方面,综述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制备方法 显微组织特征 使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微粒轰击金属表面纳米化新技术 被引量:71
5
作者 熊天英 刘志文 +3 位作者 李智超 吴杰 金花子 李铁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9-71,共3页
对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作了扼要阐述,着重介绍一种适合于大面积与复杂形状金属构件自身表面纳米化的新技术——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并介绍了金属在超音速微粒轰击下晶粒纳米化的原理和装置结构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表面纳米化 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IF钢表面纳米化后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四军 曲家惠 +2 位作者 刘刚 王福 左良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9-202,207,共5页
利用机械研磨处理(SMAT)在冷轧IF钢表面制备出具有纳米晶体结构特征的表面层.利用金相观察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层的结构特征,测定了硬度沿厚度的变化,并分析了表面纳米化(SNC)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面机... 利用机械研磨处理(SMAT)在冷轧IF钢表面制备出具有纳米晶体结构特征的表面层.利用金相观察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层的结构特征,测定了硬度沿厚度的变化,并分析了表面纳米化(SNC)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冷轧(CR)IF钢表面形成了平均晶粒尺寸为7~9nm、晶粒取向呈随机分布的纳米晶组织;(2)表面层附近的硬度显著提高;(3)纳米表层的存在使得材料强化的同时成形极限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表面纳米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化处理超声金属表面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东坡 宋宁霞 +1 位作者 王婷 霍立兴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3,共6页
采用超声表面加工处理方法在45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TEM(透射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后,样品表层的晶粒可细化至纳米量级,平均晶粒尺寸为50 nm,且在某些区域出现纳米晶与非晶嵌套结构... 采用超声表面加工处理方法在45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TEM(透射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后,样品表层的晶粒可细化至纳米量级,平均晶粒尺寸为50 nm,且在某些区域出现纳米晶与非晶嵌套结构,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表面粗糙度值降为原始样品的1/100,与样品心部相比,表层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微观结构 超声处理 表面纳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钛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后粗糙度的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磊 赵秀娟 +3 位作者 陈春焕 陈婷婷 徐祥来 任瑞铭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通过高能喷丸方法(HSP)使工业纯钛获得约60μm的表面纳米层,并通过表面形貌仪对喷丸后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纯钛表面HSP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增大,喷丸10min时粗糙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喷丸粗糙度降低,喷丸60min时粗糙度趋于稳定。... 通过高能喷丸方法(HSP)使工业纯钛获得约60μm的表面纳米层,并通过表面形貌仪对喷丸后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纯钛表面HSP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增大,喷丸10min时粗糙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喷丸粗糙度降低,喷丸60min时粗糙度趋于稳定。喷丸时间60min时表面粗糙度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最小,表面纳米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工业纯钛 表面粗糙度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微粒轰击45钢表面纳米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巴德玛 马世宁 +2 位作者 李长青 孟凡军 熊天英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6,共5页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的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材料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表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表面纳米结构层不同深度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经SFPB处理...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的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材料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表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表面纳米结构层不同深度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经SFPB处理后,材料表层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形成了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纳米结构层;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纳米结构层的厚度由几微米增加到15μm(晶粒尺寸〈100 nm);在材料的最表层形成了晶粒尺寸约15 nm的具有随机取向的等轴晶,纳米晶粒尺寸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增加增大;在距表面约为15μm处,存在平均晶粒尺寸约100 nm的等轴晶和具有相近尺寸的胞状结构;在约30μm处,大量的高密度位错墙分别将铁素体相和珠光体相分割成尺寸在200~500 nm的胞状结构.分析表明45钢表面纳米化主要是位错运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 表面纳米化 纳米结构表层 45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研磨金属表面纳米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家诚 王强 高正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1-745,750,共6页
在表面机械处理(SMAT)方式下,材料表面可以通过强烈塑性变形而实现纳米化,获得表面为纳米晶、晶粒尺寸沿厚度方向逐渐增大的梯度结构。表面纳米化可以使材料表面硬度提高且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同时材料表面活性得到极大地提高,为进... 在表面机械处理(SMAT)方式下,材料表面可以通过强烈塑性变形而实现纳米化,获得表面为纳米晶、晶粒尺寸沿厚度方向逐渐增大的梯度结构。表面纳米化可以使材料表面硬度提高且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同时材料表面活性得到极大地提高,为进一步化学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从SMAT的基本原理、制备技术、纳米化机理、结构性能和化学处理等方面介绍了表面机械纳米化研究工作已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金属表面纳米化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纳米化机理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507堆焊层超声冲击表面纳米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东 樊钊 +1 位作者 廖礼宝 张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4,118,共5页
采用在工程上获得广泛应用的超声冲击技术在J507堆焊层上制备纳米结构表层,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表面纳米晶层的结构,并对超声冲击表面纳米化处理前后表面层显微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冲... 采用在工程上获得广泛应用的超声冲击技术在J507堆焊层上制备纳米结构表层,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表面纳米晶层的结构,并对超声冲击表面纳米化处理前后表面层显微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层的晶粒可细化至21.25 nm.在超声冲击载荷作用下,粗晶粒内部形成高密度的位错墙和位错缠结,位错墙和位错缠结逐渐演变成小角度亚晶界,小角度亚晶界继续吸收位错而转变成大角度晶界,亚晶内部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使晶粒尺寸不断减小,最终形成纳米晶.表面强化层的厚度为100μm.与样品的心部相比,表面纳米晶层的显微硬度提高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焊层 超声冲击 表面纳米化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化40Cr钢的组织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洪伟 刘志文 +3 位作者 张俊宝 吴杰 史弼 熊天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方法对40Cr调质钢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试验结果表明,表面纳米化层深达20μm,平均纳米压痕硬度比纳米化前提高2倍以上,达到8.0GPa。在表面纳米化试样表面至250μm的区域内存在...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方法对40Cr调质钢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试验结果表明,表面纳米化层深达20μm,平均纳米压痕硬度比纳米化前提高2倍以上,达到8.0GPa。在表面纳米化试样表面至250μm的区域内存在残余压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位于表面纳米化层与过渡区的分界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40CR钢 X射线衍射 透射电子显微镜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微粒轰击38CrSi钢表面纳米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巴德玛 马世宁 +1 位作者 李长青 熊天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7,共5页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upersonic Fine Particles Bombarding,SFPB)对调质态合金钢38CrSi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技术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表面纳米化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经SFP...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upersonic Fine Particles Bombarding,SFPB)对调质态合金钢38CrSi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技术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表面纳米化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经SFPB处理后,材料表层组织严重细化,并形成了纳米结构层(晶粒尺寸〈100nm),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最表面纳米晶的尺寸变化不大,纳米结构层的厚度有所增加;当处理时间为240s时,在最表面层形成了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6nm的具有随机取向的等轴纳米晶。纳米结构层的晶粒尺寸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在距表面约25μm处,存在着大量的由位错线和高密度的位错缠结分割的胞块,尺寸为80~100nm;分析表明位错运动是表面纳米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 表面纳米化 纳米结构表层 38CrSi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纳米化处理及显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兰青 李茂林 +3 位作者 王科 刘刚 卫英慧 许并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16-2020,共5页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在 14 2 0铝合金上制备出纳米晶结构表层 ,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由表层沿厚度方向的结构变化特征 ,并对硬度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表面高能喷丸处理 ,样品表面形...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在 14 2 0铝合金上制备出纳米晶结构表层 ,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由表层沿厚度方向的结构变化特征 ,并对硬度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经过表面高能喷丸处理 ,样品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 2 0 μm的纳米晶层 ,平均晶粒尺寸由约 2 0nm逐渐增加到约 10 0nm ;距表层约 2 0~ 5 0 μm为亚微细晶层 ;表面纳米化的程度与塑性变形量有关 ;表面纳米化是通过位错滑移的塑性变形方式实现的 ;与样品的内部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高能喷丸 表面纳米化 显微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表面滚压处理铝合金钻杆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健 岳文 +3 位作者 孙建华 侯斌斌 尹浩 刘俊秀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37,共9页
为了提高铝合金钻杆的耐磨性,利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USRP)对2219铝合金钻杆材料进行表面强化处理。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USRP处理后铝合金的晶粒大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测量了强化层的微... 为了提高铝合金钻杆的耐磨性,利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USRP)对2219铝合金钻杆材料进行表面强化处理。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USRP处理后铝合金的晶粒大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测量了强化层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和显微硬度,并利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试样的摩擦学性能,对磨副为玛瑙球。结果表明,经USRP处理后2219铝合金表面形成了纳米晶和厚度约500μm的塑性强化层,表面硬度由120 HV0.05提高至190 HV0.05。随着摩擦磨损试验温度的升高,未处理试样和USRP试样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逐渐增大。在相同试验温度下,USRP试样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小于未处理试样的。未处理试样和USRP试样的磨损机制主要是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钻杆 超声表面滚压 表面纳米化 高温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化对金属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严 郭鸿镇 +4 位作者 宁永权 姚泽坤 白楠 何光晖 姚栋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9-123,共5页
材料的磨损起源于表面,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表面结构密切相关。利用表面纳米化(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技术可以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表层,从而大大提高金属的耐磨性。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道,综述了... 材料的磨损起源于表面,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表面结构密切相关。利用表面纳米化(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技术可以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表层,从而大大提高金属的耐磨性。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道,综述了表面纳米化在金属耐磨性方面的影响,讨论了表面纳米化方法与机理以及表面纳米化影响耐磨性的因素,简述了应用表面纳米化技术改善各种金属材料耐磨性的研究和实用成果,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金属材料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铝表面机械研磨纳米化后的显微组织和硬度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邹途祥 卫英慧 +2 位作者 侯利锋 许并社 刘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对纯铝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形成纳米层,用XRD、TEM对表面纳米层进行了表征,并对沿深度方向的硬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细化后的主要微观特征是在原始晶粒内形成位错缠结、位错胞和高密度位错墙;随着应变的增加,这些位错组态逐... 对纯铝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形成纳米层,用XRD、TEM对表面纳米层进行了表征,并对沿深度方向的硬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晶粒细化后的主要微观特征是在原始晶粒内形成位错缠结、位错胞和高密度位错墙;随着应变的增加,这些位错组态逐渐演变成位错胞、亚晶、位错墙-显微带结构和层状胞块结构;随着应变和应变速率的进一步增加,晶粒细化遵循逐渐细分原则,逐渐在表面形成随机取向的纳米晶;与试样心部硬度相比,其表面硬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晶粒细化 硬度 表面机械研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烈塑性变形表面纳米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欧信兵 张津 《表面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0-64,共5页
强烈塑性变形表面纳米化(SPD-SNC)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备受人们广泛关注的新技术,它不仅为研究形变诱发的纳米化过程和宽尺寸范围内(从微米到纳米量级)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思路,制备理想样品;而且将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应用于改造传统工... 强烈塑性变形表面纳米化(SPD-SNC)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备受人们广泛关注的新技术,它不仅为研究形变诱发的纳米化过程和宽尺寸范围内(从微米到纳米量级)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思路,制备理想样品;而且将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应用于改造传统工程材料,显著地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可望在工业上获得实际应用。从SPD-SNC的方法、机理、组织结构和性能等方面总结了该技术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烈塑性变形 表面纳米化 方法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研磨316L不锈钢诱导表层纳米化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吕爱强 刘春明 刘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48-850,共3页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横截面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通过测定表层到内部的硬度变化研究纳米化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min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在距样品表面约100...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横截面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通过测定表层到内部的硬度变化研究纳米化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min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在距样品表面约100μm深度形成高密度位错;随着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的增加,在距样品表面约50μm深度诱发了机械孪生,形成了片层状孪晶,并相互交割细化组织;最终在样品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20μm的纳米层,表层显微组织由晶粒尺寸为10~30nm的双相组织(马氏体和奥氏体)组成·表面纳米化是通过位错 孪晶及孪晶 孪晶相互作用实现晶粒细化·表面纳米化后,表层硬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 316L不锈钢 表面纳米化 位错 孪晶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层机械处理的纳米化组织、力学性能与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慧敏 李淼泉 +1 位作者 刘印刚 刘洪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1-651,共11页
机械诱发局部剧烈塑性变形方法是钛合金表层纳米化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表层机械研磨方法、超音速微粒轰击方法、高能喷丸方法和激光脉冲喷丸方法等。通过控制表层机械处理参数可在钛合金表层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组织,并沿厚度方向由纳... 机械诱发局部剧烈塑性变形方法是钛合金表层纳米化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表层机械研磨方法、超音速微粒轰击方法、高能喷丸方法和激光脉冲喷丸方法等。通过控制表层机械处理参数可在钛合金表层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组织,并沿厚度方向由纳米晶逐渐过渡到基体的粗晶组织;表层纳米组织的形成明显提高了钛合金表层的强度、硬度和抗腐蚀性能等。钛合金的表层纳米化机理受α相和β相含量的影响较大,α相含量为主的钛合金中孪晶分割细化机制占主导地位;β相含量为主的钛合金中位错分割细化机制占主导地位。在总结钛合金表层纳米化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基础上指出了该技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层纳米化 组织 力学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