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parameters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logistic support process based on GERT 被引量:7
1
作者 Yong Wu Xing Pan +2 位作者 Rui Kang Congjiao He Liming G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6期1011-1019,共9页
The uncertainty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 for system model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However,the existing single-factor uncertainty analysis methods are not well used in the logistic suppor... The uncertainty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 for system model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However,the existing single-factor uncertainty analysis methods are not well used in the logistic support systems with multiple decision-making factors. The multiple transfer parameters 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MTP-GERT) is used to model the logistic support process in consideration of two important factors, support activity time and support activity resources, which are two primary causes for the logistic support process uncertainty. On this basis,a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GSA) method based on covariance is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logistic support process uncertainty. The aircraft support process is selected as a case application which illustrates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o analyze the support process uncertainty, and some feasibl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for aircraft support decision making on carr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 support process uncertainty analysis 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GERT) sensitiv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porting Processes of Syndiospecific Metallocene Catalyst for 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2
作者 Cui Chunming, Chen Wei, Sun Chunyan, Jing Zhenhua, Hong Xiaoyu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Beijing 100083)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58-63,共6页
SupportingProcesesofSyndiospecificMetaloceneCatalystforPolymerizationofPropyleneCuiChunming,ChenWei,SunChuny... SupportingProcesesofSyndiospecificMetaloceneCatalystforPolymerizationofPropyleneCuiChunming,ChenWei,SunChunyan,JingZhenhua,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DIOSPECIFIC METALLOCENE supportING process POLYMERIZATION supportED METALLOCENE triisobutylalumin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来产业培育的政策支持机制研究
3
作者 闫俊周 郭婧羽 杨祎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未来产业作为由前沿技术驱动、处于孕育期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战略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策支持对未来产业培育的必要性。从我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现状出发,遵循“问题-作用-机制”逻辑关系,基... 未来产业作为由前沿技术驱动、处于孕育期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战略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策支持对未来产业培育的必要性。从我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现状出发,遵循“问题-作用-机制”逻辑关系,基于政策过程理论构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三维研究框架,深入分析政策视角下我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接着,揭示政策支持在我国未来产业培育中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保障作用及调控作用,进而构建出我国未来产业培育的政策支持机制:前瞻布局机制、协同执行机制、动态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政策支持机制 政策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相机支架注塑模具设计
4
作者 金华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照相机支架产品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外观面要求无任何缺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有较高的难度。经工艺验证,采用动模潜伏浇口,塑料熔体通过产品上增加的工艺薄片进入型腔,以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该产品有4处需要设计侧向抽芯与分型结构,... 照相机支架产品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外观面要求无任何缺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有较高的难度。经工艺验证,采用动模潜伏浇口,塑料熔体通过产品上增加的工艺薄片进入型腔,以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该产品有4处需要设计侧向抽芯与分型结构,其中2处为动模侧的斜向侧抽。借鉴双分型面模具结构的分型原理,采用固定在支承板上的斜抽块作为传动元件,利用支承板与动模板之间的开模力驱动斜向侧滑块在斜抽块的斜向T型槽内运动,迫使斜向侧滑块沿主型芯内的斜孔移动设定距离,实现斜向侧抽。试模结果表明,模具设计结构合理,动作可靠,产品质检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支架 潜伏浇口 工艺薄片 斜向侧抽芯 斜向T型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密度支持向量描述的多模态过程故障检测
5
作者 张成 李瑞涵 李元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1-300,共10页
针对传统欧氏距离优化高斯核宽参数易受到多模态数据方差差异显著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密度支持向量描述的多模态过程故障诊断模型。该文将多工况过程数据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模式识别,并分别计算其概率密度值;应用概率分位点... 针对传统欧氏距离优化高斯核宽参数易受到多模态数据方差差异显著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密度支持向量描述的多模态过程故障诊断模型。该文将多工况过程数据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模式识别,并分别计算其概率密度值;应用概率分位点找出各工况下的近邻与远邻样本,将其合并构成新的样本集用于优化高斯核宽参数,并使用最优核宽参数建立多个子SVDD;利用基于变量贡献图的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数值例子和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 Eastman,TE)化工过程,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SVDD和DFN-SVDD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描述 概率密度 故障检测 多模态过程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浩 肖书成 +1 位作者 李佳宜 张焱翔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提高伙食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建立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询问专家和查阅资料,运用AHP构建结构模型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造判... 为提高伙食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建立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询问专家和查阅资料,运用AHP构建结构模型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才培养类指标权重整体较高,食堂建设类指标权重整体较低,符合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实际,将以往评估模糊性有效转变成量化分析,能够为部队制定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导旅 AHP 伙食保障 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强 张吉雄 +5 位作者 宗庭成 杨康 金子山 吕浩南 白雨 邓攀博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6-1392,共17页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存在自主作业程度低、自适调控能力不足等瓶颈,智能化水平偏低,影响其应用效果与推广范围。煤矿大型装备机器人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势在必行。定义...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存在自主作业程度低、自适调控能力不足等瓶颈,智能化水平偏低,影响其应用效果与推广范围。煤矿大型装备机器人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势在必行。定义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概念并设计了其系统构成,揭示了其工序自驱作业机制与运行逻辑;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全工况状态感知、运动学建模与控制方法;构建了全类别参数指标集,形成了全类别参数感知方法;对全工况场景类别进行了划分,建立了位姿精确表征与实时输出方法;形成了全工况场景运行状态判别与机械臂组自调控方法;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虚拟样机仿真试验平台,设置了“俯采仰充”“水平采充”“仰采俯充”3种工况进行工序自驱仿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充填支护机器人可精准判别干涉并解算出调控目标参数,系统整体运行及工序自驱执行等智能功能得到验证。针对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研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初步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框架、研发思路与技术路线,为深度升级充填开采技术、研发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装备产品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支护机器人 位姿表征 自主调控 工序自驱作业 联合仿真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和支持向量机的插齿刀磨削砂轮状态监测
8
作者 路晨辉 刘海涛 王建华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512,共8页
磨削加工对现代智能制造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砂轮的磨损直接影响到被加工工件表面质量,而主要依靠经验判断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和成本昂贵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声发射和支持向量机的插刀磨砂轮钝化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分析了不同砂... 磨削加工对现代智能制造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砂轮的磨损直接影响到被加工工件表面质量,而主要依靠经验判断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和成本昂贵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声发射和支持向量机的插刀磨砂轮钝化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分析了不同砂轮磨损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声发射信号时域均方根曲线和砂轮钝化能量的理论曲线划分砂轮钝化状态节点,对磨削插齿刀过程产生的时变非稳定声发射信号进行滤波去噪,避免实验条件对声发射信号的影响。利用小波包分解提取声发射信号各频段有效特征,并对有效特征的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对多频段小波包能量系数和时域特征进行拼接特征融合,建立在小样本性能较优的多分类模型支持向量机。最终,砂轮钝化状态识别准确率可达91%,能够满足实际加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过程监测 支持向量机 砂轮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结合半监督回归的肴肉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测定
9
作者 赵丽娜 沈烨 +5 位作者 商显文 陈智扬 石吉勇 李志华 黄晓玮 郑开逸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713,共6页
该文以肴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为新鲜度指标,通过高光谱结合半监督学习进行预测。在数据集中,高光谱数据为X,TBARS含量数据为y值。同时,将整个样本集合分为校正集、验证集、独立测试集。其中,校正集用于建立模型,以预测验证集... 该文以肴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为新鲜度指标,通过高光谱结合半监督学习进行预测。在数据集中,高光谱数据为X,TBARS含量数据为y值。同时,将整个样本集合分为校正集、验证集、独立测试集。其中,校正集用于建立模型,以预测验证集和独立测试集。在校正集中,既有X,又有y的样本称为有标样本;而仅有X,没有y的样本称为无标样本。验证集和独立测试集中的每一个样本均为有标样本。验证集仅用于调节校正集建立模型的参数,不参与建模。独立测试集则不参与建模也不参与调节参数,仅用于测试模型最终的结果。文中校正集样本数为233,其中有标样本48个,无标样本185个;验证集和独立测试集样本数均为12。在建模过程中,先用校正集中的有标样本建立X和y的模型;然后用此模型预测无标样本,预估其y值。此时,校正集中所有样本均为有标样本。最后,基于校正集中的所有样本建模,构建模型用于预测。所构建的两种模型的参数存在差异,均通过验证集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建模效果较好,同时,SVR算法结合半监督学习可以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在无标样本的选择中,相比基于全部无标样本的方法,基于距离法选择的无标样本可以获得更低的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肴肉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 半监督回归 高光谱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高斯过程回归(G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法竖井掘进机掘支施工技术研究
10
作者 乔文俊 张彦林 +4 位作者 姚满 唐崇茂 杨志江 商翔宇 朱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6,共8页
为了提升冻结法竖井掘进机在软岩富水复杂地层中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基于冻结岩体的力学特性,研究了掘进与支护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重点优化截割参数与支护工艺,形成适用于冻结井筒施工的系统化技术方案。采用足尺试验与参数优化分析,探... 为了提升冻结法竖井掘进机在软岩富水复杂地层中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基于冻结岩体的力学特性,研究了掘进与支护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重点优化截割参数与支护工艺,形成适用于冻结井筒施工的系统化技术方案。采用足尺试验与参数优化分析,探讨截割深度、滚筒转速及牵引速度对破岩效率和施工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冻结井壁的高效支护模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低转速、小切深截割工艺,使截割比能耗降低,提高了掘进效率,有效减少了冻结壁扰动,提高了施工稳定性。同时,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结构,结合外壁同步支护和内壁分段翻模的施工工艺,显著提升了井壁支护质量,并通过“掘进—支护—出渣”同步施工模式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研究成果为软岩富水复杂地层下的冻结法竖井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 竖井掘进机 掘支施工 井壁支护 软岩地层 施工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簧下信息的道路过程噪声自适应路面不平度估计研究
11
作者 邹函桐 夏小均 +3 位作者 张红 张志飞 陈浩 贺岩松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3-292,共10页
准确获取路面不平度信息对于智能悬架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汽车动力学性能和舒适性。因此,本文旨在提升路面不平度估计精度,基于4自由度模型,将车身垂向振动、俯仰振动和簧下振动信息作为观测量,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搭建路面不平度估计... 准确获取路面不平度信息对于智能悬架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汽车动力学性能和舒适性。因此,本文旨在提升路面不平度估计精度,基于4自由度模型,将车身垂向振动、俯仰振动和簧下振动信息作为观测量,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搭建路面不平度估计观测器,同时利用车身垂向加速度信息构建粒子群-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实现路面等级分类,并基于路面等级设计道路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自适应更新算法,提出考虑簧下信息的过程噪声自适应路面不平度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路面和冲击路面下,所提算法相对于常规增广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实时路面不平度估计精度上取得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广卡尔曼观测器 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 路面等级识别 过程噪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识别研究
12
作者 梅香香 朱阳燕 蔡小丹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类型繁多,当前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识别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准确识别多类疵病,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识别方法。采集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图像,使用形态学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腐蚀、膨胀、开... 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类型繁多,当前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识别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准确识别多类疵病,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识别方法。采集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图像,使用形态学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腐蚀、膨胀、开闭运算,滤除图像噪声;提取去噪后光学元件表面中疵病矩形度、伸长度、圆度、凹凸度作为疵病特征样本,输入支持向量机构建元件表面疵病识别模型,引入鲸鱼优化算法寻优设定支持向量参数,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对各种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识别,识别正确率超过95%,同时高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识别时间控制8 s以内,实时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精密 光学元件 表面疵病识别 形态学处理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迁移行为模拟分析
13
作者 魏超 向清安 +1 位作者 罗跃建 李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0-1648,共9页
为深入了解严重事故机理以及影响事故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我国三代核电机组不同类型堆芯支承结构的设计特点,利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开展了熔融物迁移进程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熔融物迁移进程不同阶段的现象以及堆芯支承结构对迁移进... 为深入了解严重事故机理以及影响事故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我国三代核电机组不同类型堆芯支承结构的设计特点,利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开展了熔融物迁移进程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熔融物迁移进程不同阶段的现象以及堆芯支承结构对迁移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事故初期,由于压力容器水位下降速率有限,堆芯熔化阶段出现熔融材料滞留分层,形成稳定可冷却的氧化物硬壳,导致内部熔池不断径向扩张,发生初始侧向迁移;随后熔融物继续沿侧向和竖向同时发生二次迁移,3类堆芯支承结构对熔融物二次迁移的阻碍特性不同,A类支承结构在初始侧向迁移后,熔融物尚未接触到支承板,后续侧向迁移熔融物质量流量较小,大部分熔融物沿竖向相继熔穿下堆芯板、支承柱和支承板进入下腔室,从而延缓熔融物迁移进程;B类和C类支承结构在初始迁移后至压力容器蒸干前,熔融物即可基本接触并熔化支承板,共同形成下腔室稳态熔池。最终稳态熔池中大部分熔融物,特别是金属熔融物,均需要通过二次迁移进入下腔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熔融物迁移进程 事故机理 堆芯支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煤层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
14
作者 杨磷 李正军 张江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共7页
针对复杂条件煤层开采中存在的工序繁琐、产量偏低及效率不足等问题,以2321^(-3)4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改造为工程背景,从设备改造、回采工艺以及地质条件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构建复杂条件综采面集中控制系统(SAM),实现了对液压支架自动动... 针对复杂条件煤层开采中存在的工序繁琐、产量偏低及效率不足等问题,以2321^(-3)4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改造为工程背景,从设备改造、回采工艺以及地质条件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构建复杂条件综采面集中控制系统(SAM),实现了对液压支架自动动作、运输设备联动及采场工况的实时传输与控制;提出综采面设备需结合复杂条件煤层特性,对关键功能进行适应性改造;研究形成了复杂条件煤层单双向回采工艺、设备快速加装及大断层快速通过等安全技术。工业实践表明,该技术体系有效优化了开采工艺,工作面月均产量从3.0万t提升至6.5万t,增幅达116.7%;生产班组人员减少52%,设备加装效率提高261%,同时保障了生产安全,为类似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改造 复杂煤层 单双向工艺 端头液压支架 快速加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优化SVR算法AZ31镁合金轧板的力学性能预测
15
作者 刘筱 林煜昕 +4 位作者 朱必武 刘文辉 郭鹏程 徐从昌 李落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25-2937,共13页
本文将鲸鱼优化算法引入SVR算法中,建立镁合金轧制温度、下压量、轧制线速度、轧后厚度和轧辊半径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联系。采用Person图分析了AZ31镁合金轧板轧制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采用SHAP解释模型结合轧制机理分析,确定... 本文将鲸鱼优化算法引入SVR算法中,建立镁合金轧制温度、下压量、轧制线速度、轧后厚度和轧辊半径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联系。采用Person图分析了AZ31镁合金轧板轧制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采用SHAP解释模型结合轧制机理分析,确定了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轧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轧制线速度、轧辊半径和轧后厚度相较于平均应变速率与镁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线性相关性更强;优化后的SVR模型预测抗拉强度的相关系数从0.7提升到0.86,平均绝对误差从7.4降低到5.2,平均相对误差从0.16%降低为0.11%,均方误差从8.9降低到6.2;伸长率的相关系数从0.59提升到0.85,平均绝对误差从2.3降低到1.4,平均相对误差从0.56%降低为0.39%,均方误差从3降低到1.8。由SHAP解释模型结果分析可知,抗拉强度主要受到下压量的影响,其次是轧后厚度和轧辊半径;伸长率主要受到轧制线速度的影响,其次是温度和轧辊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AZ31镁合金 轧制工艺 Pearson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信息技术构建超深井大硐室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16
作者 杜佳辉 方旭刚 +6 位作者 刘君 苏林海 张发宇 罗继超 田锐 张浩 杨紫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9-195,共7页
在超深井高地压大硐室掘支作业过程中,构建一套以安全为导向的施工管理模式是我国发展深部地下工程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难题和发展深地工程的先决条件。以采深超1600 m的滇东北某矿风机基站硐室和1#主溜井渣仓硐室、2#主溜井渣仓硐... 在超深井高地压大硐室掘支作业过程中,构建一套以安全为导向的施工管理模式是我国发展深部地下工程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难题和发展深地工程的先决条件。以采深超1600 m的滇东北某矿风机基站硐室和1#主溜井渣仓硐室、2#主溜井渣仓硐室的作业管理为例,施工点埋深均大于1200 m以上,硐室均为大跨度高悬挑硐室,设计采用锚喷加钢筋混凝土浇灌支护,根据不同硐室设计功能布置相关配套工程。施工过程中基于工艺甘特流程、二维设计、三维信息模型等多维信息技术构建出一套适用的滇东北某矿超深井大硐室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再通过数智管控技术进行方案选取、专业碰撞和技术验证。经实践应用,超深井大硐室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在滇东北某矿的应用为我国超深地下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技术理论管理模式提供实践支撑与依据,保障了矿山的安全与生产,促进了超深井工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大硐室 高大支模体系 信息模型 工艺甘特流程 多维协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涡轮发动机12Cr2Ni4A渗碳钢鼠笼弹性支承开裂原因
17
作者 王全 刘博 +3 位作者 佟文伟 李青 陈基东 马健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6,共7页
某燃气涡轮发动机的12Cr2Ni4A渗碳钢鼠笼弹性支承笼条出现开裂,采用宏微观形貌观察、能谱分析、断口分析、化学成分检测、有限元受力分析以及疲劳和腐蚀模拟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开裂的性质和原因。结果表明:笼条开裂性质为在浅表层晶间腐... 某燃气涡轮发动机的12Cr2Ni4A渗碳钢鼠笼弹性支承笼条出现开裂,采用宏微观形貌观察、能谱分析、断口分析、化学成分检测、有限元受力分析以及疲劳和腐蚀模拟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开裂的性质和原因。结果表明:笼条开裂性质为在浅表层晶间腐蚀裂纹基础上产生的应力腐蚀开裂;鼠笼弹性支承在除铜工艺中经历了过腐蚀环境,出现浅表层晶间腐蚀,同时存在的机加残余应力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笼条较高的强度促进应力腐蚀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笼弹性支承 晶间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 工艺优化 燃气涡轮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着色时间Petri网的飞机维修保障作业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阳 祝华远 +1 位作者 李江龙 崔骏夫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7,103,共6页
针对舰基特殊条件下飞机的维修保障作业受限制问题,提出基于着色时间Petri网的飞机维修保障作业模型。利用ECRS法优化现有作业流程并使用着色时间Petri网以机械检查工序为例建立飞机维修保障作业模型。通过优化机械检查流程,并对不同维... 针对舰基特殊条件下飞机的维修保障作业受限制问题,提出基于着色时间Petri网的飞机维修保障作业模型。利用ECRS法优化现有作业流程并使用着色时间Petri网以机械检查工序为例建立飞机维修保障作业模型。通过优化机械检查流程,并对不同维修人员组合的维修时间进行仿真,得出串行工序的优先级、并行到串行转换的影响以及整体效率优化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维修保障资源受限情况下,得到资源配置最优组合,对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资源利用率,提升飞机放飞时效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保障 着色时间Petri网 资源配置优化 流程优化 仿真分析 ECR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邱县再生稻快速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19
作者 冯宇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霍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坐落于水稻种植“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生态区。近年来,该县再生稻生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4年发展到4.5万hm^(2)、增产粮食17.0万t,再生稻种植面积占该县水稻和粮食生产面积分别达到了25.4%和15.0%,目前已... 霍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坐落于水稻种植“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生态区。近年来,该县再生稻生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4年发展到4.5万hm^(2)、增产粮食17.0万t,再生稻种植面积占该县水稻和粮食生产面积分别达到了25.4%和15.0%,目前已是全国再生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县。本文全面回顾了霍邱县再生稻从零星种植到快速发展的历程,展示了霍邱县在再生稻产能提升、示范推广以及综合效益等多个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从示范带动、科技赋能、政策支持等关键维度,系统总结了该县推动再生稻产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与此同时,文章还深入分析了当地再生稻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其他适宜发展再生稻的县域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发展历程 示范推广 科技支撑 政策措施:霍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过程支持系统EProcessV2.0的研究与实现
20
作者 彭乐 张有仁 +1 位作者 张华 陆建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299,共6页
软件过程是软件研究中的新兴领域 ,它是提高软件生产率、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软件过程支持系统 EProcess V2 .0 ,探讨系统中过程建模技术 ,引入 APRML建模语言及其实施机制。同时介绍了 EProcess V2 .0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 软件过程是软件研究中的新兴领域 ,它是提高软件生产率、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软件过程支持系统 EProcess V2 .0 ,探讨系统中过程建模技术 ,引入 APRML建模语言及其实施机制。同时介绍了 EProcess V2 .0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 J2 EE模式下的具体实现 ,旨在为软件组织提供一种可视化、灵活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过程支持系统 EprocessV2.0 过程建模 过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