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mode process monitoring based on a novel weighted local standardization strategy and 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赵付洲 宋冰 侍洪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896-2905,共10页
There are multiple operating modes in the real industrial process, and the collected data follow the complex multimodal distribution, so most traditional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s are no longer applicable because the... There are multiple operating modes in the real industrial process, and the collected data follow the complex multimodal distribution, so most traditional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s are no longer applicable because their presumptions are that sampled-data should obey the single Gaussian distribution or non-Gaussian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novel weighted local standardization(WLS)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standardize the multimodal data, which can eliminate the multi-mod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cted data, and normalize them into unimodal data distribution. After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aised data preprocessing strategy, a new algorithm using WLS strategy with 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SVDD) is put forward to apply for multi-mode monitoring process. Unlike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multiple local models, the developed method only contains a model without the prior knowledge of multi-mode process. To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method's validity, it is applied to a numerical example and a Tennessee Eastman(TE) process.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WLS strategy is very effective to standardize multimodal data, and the WLS-SVDD monitoring method has great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SVDD and PCA combined with a local standardization strategy(LNS-PCA) in multi-mode process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operating modes weighted local standardization 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 multi-mode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of moving target based 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genetic algorith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军 欧建平 占荣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389-1396,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moving target signals, an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model of moving target signal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n order to improv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moving target signals, an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model of moving target signal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process on the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of Doppler signals of military target by using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model can be expressed as follows. Firstly, the nonlinearity and non-stationary of Doppler signals were decomposed into a set of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 using EMD. After the Hilbert transform of IMF, the energy ratio of each IMF to the total IMFs can be extracted as the features of military target. Then, the SVM was trained through using the energy ratio to classify the military targets, and genetic algorithm(GA) was used to optimize SVM parameters in the solution spa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achie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ies of 86.15%, 87.93%, and 82.28% for tank, vehicle and soldier,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ATR) moving target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genetic algorith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深挖方膨胀土渠道边坡变形预测
3
作者 胡江 李星 马福恒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0-1552,共13页
膨胀土渠道边坡运行期变形受降水、地下水位以及蒸发等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显著,变形预测可为渠坡稳定性评判提供依据。以某调水工程的一深挖方膨胀土渠段为例开展研究,该段渠坡地下水位较高,开挖完成3 a后渠坡的刚性支护结构出现了损坏... 膨胀土渠道边坡运行期变形受降水、地下水位以及蒸发等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显著,变形预测可为渠坡稳定性评判提供依据。以某调水工程的一深挖方膨胀土渠段为例开展研究,该段渠坡地下水位较高,开挖完成3 a后渠坡的刚性支护结构出现了损坏,变形超设计警戒值且还在持续发展。基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现场检查数据,分析渠坡变形特征与影响因素,发展位移统计模型;融合VMD和LSSVM算法,构建深挖方膨胀土渠道边坡垂直位移预测的VMD-LSSVM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与垂直位移周期性部分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6,呈较好相关性,其中地下水位、有效降水量、气温为负相关;渠道水位为正相关。VMD算法能较好地分解趋势性、周期性和波动性位移,同时能将影响因素分解为周期性和波动性成分,且能识别影响因素的局部波动。以时间作为趋势性位移的输入因子,以影响因素的周期性和波动性成分作为周期性和波动性位移的输入因子,进行训练和预测,叠加得到累计位移输出值。运行初期渠坡垂直位移的时效显著,VMD-LSSVM模型预测精度明显优于统计模型和直接将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因子的LSSVM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边坡 位移预测 地下水 变分模态分解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高铁多跨简支梁桥纵向倒塌模式研究
4
作者 刘尊稳 梁刚毅 +2 位作者 陈兴冲 邓永杰 李欣婧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6,共8页
为明确高铁多跨简支梁桥倒塌模式,以中国西北地区10跨高铁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轨-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显式积分法与能量法研究该类无砟轨道桥梁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纵向倒塌模式。结果表明:高... 为明确高铁多跨简支梁桥倒塌模式,以中国西北地区10跨高铁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轨-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显式积分法与能量法研究该类无砟轨道桥梁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纵向倒塌模式。结果表明:高铁多跨简支梁桥破坏的关键部位主要集中在桥梁伸缩缝处的轨道区域、支座及支座接触面的混凝土区域、桥墩墩底区域;确定了10跨高铁简支梁桥倒塌判别的能量比值为89.33%;通过将桥梁伸缩缝处的轨道板与凹槽截面耦合连接,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提高了轨道与桥梁连结的整体性,避免桥梁伸缩缝处轨道在地震初期成为桥梁破坏的关键部位,结构体系抗倒塌时间延长了约45%,减小了落梁概率,提高了桥梁的整体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 纵向倒塌模式 高烈度地震区 显式积分法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扣式钢管支撑受压稳定承载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伍军 石红亮 +4 位作者 张辉 周万清 李昆 王梦怡 戴英权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研究盘扣式钢管支撑的破坏模式和失稳机理,进行了3组试件的静力轴压试验、理论计算以及ABAQUS有限元仿真验证;另建立了135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横杆步距、立杆中心距、立杆肢数、支撑高度等参数对盘扣式钢管支撑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结... 为研究盘扣式钢管支撑的破坏模式和失稳机理,进行了3组试件的静力轴压试验、理论计算以及ABAQUS有限元仿真验证;另建立了135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横杆步距、立杆中心距、立杆肢数、支撑高度等参数对盘扣式钢管支撑稳定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盘扣式钢管支撑破坏形态均呈现横杆步距间大波浪弯扭失稳破坏;仿真值与试验值、理论值吻合良好,基本不超过20%,表明能采用仿真方法对钢管支撑稳定承载力进行预测;当横杆步距由1.5降为0.5 m时,钢管支撑稳定承载力平均增加了241.73%,这是由于相对密集横杆对立杆产生套箍作用使其承载力大大提高;当立杆中心距由250降至150 mm时,钢管支撑稳定承载力提高了161.46%;当立杆高度位于3.0~4.2 m时的稳定承载力相差最大不超过33.53%;三肢、四肢和六肢钢管支撑屈曲荷载仿真平均值分别为311.28、446.60和671.47 kN,四肢相较三肢钢管支撑稳定承载力提高了143.47%,六肢相较三肢钢管支撑稳定承载力提升了215.71%,六肢相较四肢钢管支撑稳定承载力增加了150.35%.综上所述:横杆步距、立杆中心距和支撑高度的建议取值(范围)分别为500、150和3000~3600 mm,可为实际工程中盘扣式钢管支撑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扣式钢管支撑 破坏模式 稳定承载力 失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网电压主动支撑的光伏场站双模式协调控制
6
作者 张鑫灏 周泓宇 +4 位作者 姚伟 赵海宇 阮益闽 肖碧涛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77-3588,I0008-I0010,共15页
随着光伏并网占比不断升高,电力系统动态电压控制能力大幅下降,电网规范规定光伏应具备主动支撑电压的能力。然而光伏场站主动支撑电压时可能面临严重的问题:电压跌落导致光伏功率过剩。而且光伏场站内各单元光照强度不同,因此利用现有... 随着光伏并网占比不断升高,电力系统动态电压控制能力大幅下降,电网规范规定光伏应具备主动支撑电压的能力。然而光伏场站主动支撑电压时可能面临严重的问题:电压跌落导致光伏功率过剩。而且光伏场站内各单元光照强度不同,因此利用现有均一化场站出力的控制策略难以尽限发挥其支撑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双模式主动电压协调控制策略,旨在增强光伏场站应对复杂电压跌落的支撑能力。该策略包括以下3部分:首先,提出一种模式选择控制,根据电压跌落程度选取合适的控制模式;其次,在场站层面提出双模式支撑控制,模式1为动态无功控制,可实现浅度电压跌落时满足并网电压要求下的最大有功出力,模式2为扰动观察控制,可实现深度电压跌落下的最大电压支撑;随后,在单机协同层面提出无功电流协调控制,令场站内各单元按无功裕度分配。最后,通过光伏场站并网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相较于传统控制具有更优的主动支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场站 主动电压支撑 电压跌落 双模式控制 无功电流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桩加固边坡动力响应特性及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代和树 李龙起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探究h型桩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破坏特征,本文以四川康定某铁路沿线堆积体边坡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探究了坡体在多次地震作用下其加速度和频谱响应规律,分析了强震作用下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及桩身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随地... 为探究h型桩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破坏特征,本文以四川康定某铁路沿线堆积体边坡为原型,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探究了坡体在多次地震作用下其加速度和频谱响应规律,分析了强震作用下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及桩身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随地震荷载强度增大,边坡内部及坡表加速度均沿高程表现出不同程度放大效应;基岩与滑体发生不协调变形,进而导致其傅里叶频谱的响应差异增大;h型桩加固边坡表现出张拉-剪切-滑移式的复合破坏模式;在h型桩支护体系中,h型桩横梁与短桩连接处为薄弱点,1~3号桩体均在此处发生损伤破坏;边缘桩体对内部结构具有支撑和约束作用,降低了内部桩的破坏;相较于传统抗滑桩,h型桩破坏后,其后排桩仍能提供抗滑力,支护体系表现出一定的残余支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 边坡支护 h型桩 动力响应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分模态分解下的湿地植被高光谱识别特征波长优选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璇 袁希平 +3 位作者 甘淑 杨敏 龚伟圳 彭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07,共7页
高光谱数据以其高维度为特征,拥有更丰富的地物信息。在植被分类中,这种高维度数据为提升分类准确性和精度提供了更多机会。传统的特征波长建模往往因输入变量过多而导致分类精度不佳。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并提高模型对湿地植被细微光谱差... 高光谱数据以其高维度为特征,拥有更丰富的地物信息。在植被分类中,这种高维度数据为提升分类准确性和精度提供了更多机会。传统的特征波长建模往往因输入变量过多而导致分类精度不佳。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并提高模型对湿地植被细微光谱差异的捕捉能力,以洱海东岸海滨作为研究区域展开探索,测取了3种典型湿地植被(菰、芦、槐叶蘋)的高光谱数据作为目标样本。对样本光谱曲线进行SG平滑后作为原始光谱(OS)、对原始光谱进行包络线去除变换(CR)、一阶微分(FD)并分析其光谱特征;再将原始光谱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为8个尺度。接着,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选择出的波长作为特征波长。最后,利用寻找出的最佳参数组合放入经贝叶斯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Bayes-SVM)进行建模。结果表明:CARS算法提取的特征波长数量减少,且大都分布于植被的吸收特征区间内,降维效果显著;经过分解后的第4模态构建的模型(S_(4)-CARS-Bayes-SVM)分类效果最好,其精确率PR为0.9333,召回率RR为0.8889、F1分数为0.8963、AUC值为0.9286,即此模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以及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湿地植被 变分模态分解 特征波长 支持向量机 贝叶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自动检测 被引量:9
9
作者 郑铁华 王飞 +1 位作者 赵格兰 杜春晖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损害其机械完整性,导致紧固件松动、零部件磨损,并改变设备的结构与振动模态,进而引发信号特征的复杂变化,使得正常振动频率与故障引发的新频率成分相互混淆,模糊了正常信号与故障信号之间的界...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损害其机械完整性,导致紧固件松动、零部件磨损,并改变设备的结构与振动模态,进而引发信号特征的复杂变化,使得正常振动频率与故障引发的新频率成分相互混淆,模糊了正常信号与故障信号之间的界限,从而降低传统检测方法在故障检测中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分类支持向量机(OCSVM)的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构造设备的正常状态特征和振动故障状态特征,根据OCSVM的特性,将正常状态特征序列设定为OCSVM核函数的决策边界学习目标。考虑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信号呈现非线性和高维特征,选定多项式核作为OCSVM的核函数。然后,采用网格搜索和K−交叉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OCSVM进行参数调优,以使OCSVM达到更好的性能。最后,通过求取OCSVM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确定最优决策边界,以此实现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振动故障的自动检测。实验结果显示:①在迭代次数为20时,OCSVM算法算法可完成收敛,达到稳定。②基于OCSVM的电气设备信号划分实验中,借助多项式核函数能精准划分样本实现检测。③振动故障自动检测性能分析中,所提方法在各样本量下准确率均显著高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方法、基于灰狼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检测方法,小样本量时准确率达98.25%且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 振动故障检测 单分类支持向量机 变分模态分解 熵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阀芯增量式高水基数字阀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鹤 赵继云 +1 位作者 王云飞 王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7-356,共10页
刮板输送机的直线度控制,是实现煤矿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但由于井下工作面通断式支架电液阀的不连续性,难以满足综采工作面直线度的自适应控制需求。此外,由于支架液压系统采用乳化液作为介质,用于油介质的比例阀难以直接用于支架液压系... 刮板输送机的直线度控制,是实现煤矿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但由于井下工作面通断式支架电液阀的不连续性,难以满足综采工作面直线度的自适应控制需求。此外,由于支架液压系统采用乳化液作为介质,用于油介质的比例阀难以直接用于支架液压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阀芯增量式高水基数字阀结构,其主要由电机丝杠驱动部、双阀芯组件和阀块组成。首先,对双阀芯增量式数字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其新型的双阀芯结构形式,可实现负载口独立控制,兼具开环与闭环两种工作方式。其次,对阀芯阀座处的关键密封副进行数学建模,综合考虑密封比压与密封接触宽度,发现采用“硬对软”材料配对时,可兼顾密封副的密封性与使用寿命,且在阀座半锥角为0.61 rad时达到最佳效果。再次,对电–机械转换器进行建模并采用滑模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分析,正弦响应时,滑模控制算法经过0.08 s能稳定跟踪参考信号,响应性能明显优于PID。最后,搭建xPC Target实时控制平台进行样机实验,测试了密封副的密封性,以及不同电机细分控制下和不同阶跃幅值下的性能。结果表明:在21 MPa压力下密封副能可靠密封;采用1600脉冲/转的细分控制性能最佳;0.2 mm阶跃响应时,其响应时间为0.25 s,稳态误差为3μm,流量为13 L/min,具有较优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高水基 增量式数字阀 滑模控制 细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合作视角下“乡村振兴基金+合作社”共建数字农业的运营决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樊文平 王旭坪 +1 位作者 孙自来 阮俊虎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5-301,共17页
在由地方政府和单个农民合作社组成的供应链中,本文引入政策倡导的财政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股权合作模式,尝试探讨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的运营决策问题。本文首先基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无偿投入和有偿投资)的不同将地方政... 在由地方政府和单个农民合作社组成的供应链中,本文引入政策倡导的财政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股权合作模式,尝试探讨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的运营决策问题。本文首先基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无偿投入和有偿投资)的不同将地方政府划分为公益型政府和效益型政府,接着分别构建了两种类型政府投资数字化技术且农民合作社对该投资持股与否的博弈模型,最后分析了股权合作模式在数字农业投资运营中的实施动机及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农业技术可有效改善农产品品质;(2)股权合作模式仅在农民合作社和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的效益型政府之间存在实施动机;(3)实施股权合作模式后,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需求量和政府利润均增加,但农民合作社利润受损;(4)在政府对农产品质量规范的基础上,激励相容协调机制可兼顾乡村振兴基金的收益性和政府的公益性,有效提升政农双方投资积极性。本文将政策研究同对策研究紧密结合,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数字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研究与对策研究 数字农业技术 财政支农资金 市场化运作 股权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VMD-SVD算法与SVM的齿轮箱状态识别
12
作者 何雷 刘溯奇 张皓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0,96,共6页
针对特种车辆齿轮箱工作环境恶劣、状态识别困难的现实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VMD)和奇异值分解(SVD)的特征值提取方法,并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 针对特种车辆齿轮箱工作环境恶劣、状态识别困难的现实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VMD)和奇异值分解(SVD)的特征值提取方法,并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诊断模型,应用到齿轮箱的状态识别中。首先,针对VMD分解层数K值难确定问题,结合相关系数和阈值提取有效分量,确定最优分解层数K,完成对VMD分解的自适应优化。然后用改进后的VMD算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用相关系数筛选出蕴含故障信息最丰富的分量进行频谱分析和SVD特征值提取,将特征值输入到构建好的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中,根据输出结果识别齿轮箱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应用于特种车辆齿轮箱状态识别,诊断正确率达到95.36%,为恶劣工况下齿轮箱状态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变分模态分解 奇异值分解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SVM的日光温室环境预测模型
13
作者 梁正龙 祁少刚 +3 位作者 畅青霞 张盘 张国强 牛立群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9-287,共9页
准确预测日光温室内环境参数可有效降低温室控制的滞后性,是实现日光温室智能化控制的关键,对于实现日光温室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智能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设置多层LSTM网络模型并结合SVM设计用于预测温室环境参数的混合模型,在模型... 准确预测日光温室内环境参数可有效降低温室控制的滞后性,是实现日光温室智能化控制的关键,对于实现日光温室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智能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设置多层LSTM网络模型并结合SVM设计用于预测温室环境参数的混合模型,在模型预测过程中加入未来一段时期的天气信息辅以修正模型,以提高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实现在复杂天气条件下温室内环境参数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充分利用了LSTM在序列数据长期依赖关系处理上的特长以及SVM在特征提取和分类上的优势,实现了在复杂变化的室外环境条件对日光温室内关键环境参数的精确预测,预测决定系数R^(2)均不小于0.93。实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加入未来一段时间天气信息修正的LSTM-SVM混合预测模型在复杂天气条件下对日光温室环境参数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一模型和其他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长短期记忆网络 支持向量机 环境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及支护技术
14
作者 王胜开 刘家明 +4 位作者 朱志根 余一松 方旭刚 李华华 刘立波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9,共6页
以云南某矿山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埋深1 500 m巷道围岩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巷道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埋深1 500 m近矿体段主运输巷道及沿脉运输巷道围岩基本属于Ⅰ、Ⅱ类围岩;巷道地层... 以云南某矿山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埋深1 500 m巷道围岩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巷道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埋深1 500 m近矿体段主运输巷道及沿脉运输巷道围岩基本属于Ⅰ、Ⅱ类围岩;巷道地层稳定性对松动圈的影响大于巷道断面尺寸对松动圈的影响;在围岩应力、采动应力、爆破荷载等扰动作用下,巷道拱角围岩应力大于侧帮围岩应力。基于巷道围岩破坏模式,提出了锚杆+钢筋网+喷砼支护方式,3DEC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支护后,巷道两帮、拱顶、底板塑性区深度分别减小了0.5、0.8、0.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巷道 塑性区 围岩 围岩应力 支护方式 数值模拟 破坏模式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重构的VMD-SSA-LSSVM组合模型短期碳排放预测
15
作者 徐正林 程志友 +1 位作者 张帅 杨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7,共10页
针对碳排放数据的随机性及波动性因素所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序列重构的VMD-SSA-LSSVM(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sparrow search algorithm-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组合模型进行短期碳排放预测.首先将... 针对碳排放数据的随机性及波动性因素所导致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序列重构的VMD-SSA-LSSVM(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sparrow search algorithm-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组合模型进行短期碳排放预测.首先将区域的碳排放数据序列经过VMD进行分解得到4个不同中心频率的子序列和一个残差序列,降低数据不规律性对碳排放预测带来的干扰;接着对分解后的各个分量进行序列重构,提高对突变点的预测精度;然后根据不同分量各自的特点,使用SSA优化核函数中相关的参数,对重构后得到的各个序列建立SSA-LSSVM预测模型;最后将所有序列的预测值融合得到预测结果.算例结果表明基于序列重构的组合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短期碳排放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碳排放预测 序列重构 变分模态处理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带式输送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敬 袁龙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带式输送机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影响煤矿的正常开采,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因此,建立基于振动信号的带式输送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模型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带式输送机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典型故障类型,...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带式输送机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影响煤矿的正常开采,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因此,建立基于振动信号的带式输送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模型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带式输送机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典型故障类型,使用基于峭度-排列熵评价准测的变分模态分解对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模型,并使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故障诊断模型的惩罚系数与核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故障诊断的结果,故障诊断模型准确率达到95%以上,相比于传统SVM、RF、BPNN等故障诊断方法准确率提高6%,实现故障精确诊断,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提高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可靠度,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齿轮箱 信号处理 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支持向量机下激光光栅大数据挖掘优化研究
17
作者 范少帅 姚远耀 占美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4,共6页
激光光栅数据中包含多种类型的信息,如波长、高维度、时间序列等,这些多样性增加了数据处理的难度。为了从大量激光光栅数据中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提出了模糊支持向量机下激光光栅大数据挖掘优化方法。基于共空间模式获取激光光... 激光光栅数据中包含多种类型的信息,如波长、高维度、时间序列等,这些多样性增加了数据处理的难度。为了从大量激光光栅数据中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提出了模糊支持向量机下激光光栅大数据挖掘优化方法。基于共空间模式获取激光光栅大数据的波长,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中的模糊支持向量机将激光光栅数据波长映射到高维空间,并根据各数据波长展开数据智能挖掘,通过连续域蚁群算法确定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以此提高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挖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激光光栅数据的波长提取效果较好,在同类数据中的挖掘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技术 激光光栅大数据 数据挖掘 共空间模式 模糊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建模与实验
18
作者 杨公德 陈宗孝 乐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2,共6页
针对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磁热耦合优化设计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建模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依据电磁有限元模型和集总参数热网络模型获得磁热耦合数据,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对轴... 针对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磁热耦合优化设计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建模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依据电磁有限元模型和集总参数热网络模型获得磁热耦合数据,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对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多目标优化设计,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磁热耦合直接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热耦合替代模型建模方法降低建模难度,提高电动机优化设计效率,且计算精度高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场永磁电动机 磁热耦合 优化设计 支持向量机 替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态分解及多尺度模糊散布熵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9
作者 梁翔宇 胡业林 +1 位作者 马向阳 宋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5,共10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滚动轴承故障信息有效提取与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态分解(feature mode decomposition,FMD)及多尺度模糊散布熵(multiscale fuzzy dispersion entropy,MFDE)和斑马优化算法(zebra optimization algorithm,ZOA)...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滚动轴承故障信息有效提取与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态分解(feature mode decomposition,FMD)及多尺度模糊散布熵(multiscale fuzzy dispersion entropy,MFDE)和斑马优化算法(zebra optimization algorithm,ZOA)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为了解决FMD中关键参数不具有自适应性这一问题,以最小包络熵作为目标函数,采用白鲸优化算法(beluga whale optimization,BWO)优化FMD寻找最优参数组合,实现对故障信号的最优分解;引入多尺度模糊散布熵构建分解后不同模态下的特征向量;最后,将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中进行训练和识别,通过公开数据集和自制实验平台数据集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模态分解 多尺度模糊散布熵 支持向量机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多参量的液压支架立柱载荷预测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云飞 李冉 +2 位作者 赵继云 陈世其 席云熠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6,共8页
为了建立液压支架立柱载荷与其动态响应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立柱载荷的动态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响应特征参量的液压支架立柱载荷预测方法。利用滑模微分器滑模面的高频切换滤除立柱位移和压力信号中的测量噪声,通过导数提取将其... 为了建立液压支架立柱载荷与其动态响应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立柱载荷的动态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响应特征参量的液压支架立柱载荷预测方法。利用滑模微分器滑模面的高频切换滤除立柱位移和压力信号中的测量噪声,通过导数提取将其动态响应参数扩展成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和压力变化率5种响应特征参量;将5种参量输入基于BP神经网络的液压支架立柱载荷预测模型进行立柱载荷预测;搭建了液压支架立柱的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不同程度冲击动载荷作用下立柱的动态响应特性、立柱载荷与其扩展参量间的对应关系及基于扩展多参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滑模微分器对立柱的测量位移和压力信号的估计精度分别为98.73%和92.95%;在5次载荷预测测试中,基于扩展多参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平均预测精度为97.2%,平均预测误差为34.39 kN,较基于测量信号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降低了3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立柱 顶板冲击载荷 立柱载荷 滑模微分器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