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Jointing Superposition and Denoising-and-Forward 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玉花 贾向东 +1 位作者 傅海阳 杨龙祥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1年第3期43-51,共9页
The existing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generic schemes,which are XOR-based PNC,superposition-based PNC,and denoising-and-forward(DNFbased) PNC.Generally speaking,DNF-based PNC has be... The existing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generic schemes,which are XOR-based PNC,superposition-based PNC,and denoising-and-forward(DNFbased) PNC.Generally speaking,DNF-based PNC has better performance of rate pair reg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schemes when the transmission is symmetric.When the transmission is asymmetric,its performance is degraded severely.However,superposition-based PNC does not have that limitation even if its rate pair region performance is inferior to that of DNF-based PNC and XOR-based PNC.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two PNC schemes,superposition-based PNC and DNFbased PNC,and present a novel PNC scheme called joint superposition and DNF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JSDNF-based PNC) as well as the information theory analysis of the achievable rate pair region.At the same time,in the proposed scheme,an adaptive power allocation factor is introduced.By changing the power factor,the system can adapt its rate pair region flexibly.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achieves the largest rate pair region when the rate difference of two source signals is very large.At the same time,the support on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profit of the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 denoising-and-forward PNC superposition P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Modulated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Based on Block Markov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for Maritime Relay Communic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Yao Shi Liming Zheng +1 位作者 Wenchao Lin Xiao M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26-35,共10页
As an alternative t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multi-hop relay networks can be deployed for maritime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s.Distinct from terrestrial environment,marine radio signals ar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s an alternative t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multi-hop relay networks can be deployed for maritime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s.Distinct from terrestrial environment,marine radio signals ar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e.g.,weather conditions,evaporation ducting,and ship rocking caused by waves.To ensure the data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the block Markov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BMST)codes,which are easily configurable and have predictable performance,are applied in this study.Meanwhile,the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scheme with spatial modulation(SM)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spectrum utilization.For the BMST-SMPNC system,we propose an iterative algorithm,which utilizes the channel observations and the a priori information from BMST decoder,to compute the soft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XORed bits constructed by the relay nod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outperforms the convolutional coded SM-PNC over fast-fading Rician channels.Especially,the performance can be easily improved in high spatial correlation maritime channel by increasing the memory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Markov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maritime relay communications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Rician fading spatial mod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HARQ Scheme for 5G Systems via Interleaved Superposition Retransmission
3
作者 Qianfan Wang Li Chen Xiao Ma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5G new radio(NR),we propose a new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scheme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performance.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the conventional one lies ...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5G new radio(NR),we propose a new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scheme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performance.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the conventional one lies in the first retransmission,where the erroneous coded block group is interleaved and superimposed(XORed)onto a fresh coded block group.At the receiver,an iterative message-passing decoding algorithm can be employed to recover the target erroneous code block group(CBG).Only when the superposed retransmission fails,the conventional incremental redundancy(IR)or repetition redundancy(RR)retransmission is initiated.In any case,since the first retransmission is along with but has negligible effect on the fresh CBG,it costs neither transmitted power nor bandwidth.Monte-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esented HARQ schemes can achieve throughput improvements up to 10%over block fading channels and up to 50%over fast fading channel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riginal 5G CBG-level HARQ scheme but without excessively increasing the implementation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NR HARQ LDPC codes superposition retrans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HLET-SC程序的开发及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翀 刘晓晶 +1 位作者 杨燕华 程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6-560,共5页
由于超临界水堆(SCWR)在系统简化、降低成本和提高热效率上的优势,SCWR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有关超临界水堆的研发工作中,开发适用于SCWR的系统分析程序是进行SCWR系统设计和安全评估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本工作基于... 由于超临界水堆(SCWR)在系统简化、降低成本和提高热效率上的优势,SCWR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有关超临界水堆的研发工作中,开发适用于SCWR的系统分析程序是进行SCWR系统设计和安全评估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本工作基于最佳估算系统分析程序ATHLET2.1A,增加了超临界热物性参数,开发出适用于SCWR的系统分析程序ATHLET-SC,将现有的ATH-LET程序扩展到超临界压力状态。为评估修改后的程序的适用性,建立了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堆堆芯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功率瞬态计算。此外,对1个简化的超临界水冷却回路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修改过的ATHLET程序(ATHLET-SC)对SCWR系统的模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堆 安全分析 ATHLET-sc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MU-MIMO SC-FDMA系统的块级空时分组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明 尤肖虎 +1 位作者 江彬 高西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24-1428,共5页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MU-MIMO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系统的块级空时分组码。利用这种码的代数性质和一个特殊置换矩阵,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导出了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算法。通过仿真,给出了平均比特差错概率性能。与空频分组码相比,当SC...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MU-MIMO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系统的块级空时分组码。利用这种码的代数性质和一个特殊置换矩阵,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导出了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算法。通过仿真,给出了平均比特差错概率性能。与空频分组码相比,当SC-FDMA系统采用分布式子载波映射,块级空时分组码的性能具有优势,并且两者的计算复杂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 多用户MIMO 块级空时分组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 LDPC码的增强耦合编码及HARQ设计
6
作者 杨佳仪 王千帆 +3 位作者 毕胜 谭志远 韦宝典 马啸 《移动通信》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针对CB级反馈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的5G标准低密度一致校验码的增强耦合编码与混合自动重传方案,旨在提升5G链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改善其吞吐性能。具体而言,在FEC设计方面,基于5G LDPC码引入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技术,设计了BMST-5... 针对CB级反馈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的5G标准低密度一致校验码的增强耦合编码与混合自动重传方案,旨在提升5G链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改善其吞吐性能。具体而言,在FEC设计方面,基于5G LDPC码引入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技术,设计了BMST-5G-LDPC码,通过部分叠加耦合机制有效提升了传输可靠性;在HARQ设计方面,基于BMST-5G-LDPC码提出了一种兼容型HARQ方案,支持增量冗余IR和重复冗余RR机制。为进一步改善吞吐性能,特别提出了部分重传HARQ方案,通过对错误CB的部分比特进行重组并重传,节省信道传输资源改善吞吐性能,并同样支持IR和RR部分重传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BMST-5G-LDPC码在准静态衰落信道下相比传统5G LDPC码有约1.25 dB的性能增益;对于HARQ设计,兼容型HARQ设计相比于传统IR-HARQ方案,有10%以上吞吐增益;特别地,采用IR机制的PR-HARQ相比于传统IR-HARQ方案在中高噪比有20%以上的吞吐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低密度一致校验码 混合自动重传 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程DSGM-SC同步波形压缩
7
作者 罗智勇 傅志中 李在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2-307,共6页
该文研究了一维局域急变,广域缓变信号的游程DSGM-SC同步高效压缩。该压缩技术采用游程差分样条梯度均值检测,标记信号的高频分量,再通过优化插值进行谱压缩,提高数据序列的整体相关性,同步压缩相关变换后的高低频数据文件,获得高压缩... 该文研究了一维局域急变,广域缓变信号的游程DSGM-SC同步高效压缩。该压缩技术采用游程差分样条梯度均值检测,标记信号的高频分量,再通过优化插值进行谱压缩,提高数据序列的整体相关性,同步压缩相关变换后的高低频数据文件,获得高压缩效率。记录高低频数据分段定位信息,实现无损时间解压缩。对NEC的BSM8300多功能床旁监护仪ECG记录的压缩实验表明,在医疗特征保真度很高的情况下,压缩比可达32.4。此项研究适用于一维数据分析,记录,传输和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程编码 DSGM-sc 同步波形压缩 图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M-OFDM系统中一种新型的盲频偏估计方法
8
作者 彭涛 肖悦 +1 位作者 叶敏 李少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77,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重叠码调制-正交频分复用(SCM-OFDM)系统中基于信号检测的频偏估计方法。这种估计方法首先利用SCM迭代检测器输出的判决符号重构接收信号,再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频偏进行估计。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训练序列或导频符...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重叠码调制-正交频分复用(SCM-OFDM)系统中基于信号检测的频偏估计方法。这种估计方法首先利用SCM迭代检测器输出的判决符号重构接收信号,再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频偏进行估计。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训练序列或导频符号,是一种高效的盲频偏估计方法。此外,该文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偏估计方法。在改进的方法中,接收机将频偏估计与信号检测进行联合迭代;这样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信号检测和频偏估计都需要执行一次,并且接收机在信号检测时可以利用上一次得到的频偏估计值进行频偏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基于信号检测的频偏估计方法能够高效并准确地估计出SCM-OFDM系统的频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正交频分复用 重叠码调制 载波频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性信道下Turbo码和SC-FDE的联合方案
9
作者 许定根 程乃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
针对频率选择性信道下宽带数据传输存在符号间干扰(ISI),提出了一种频率选择性信道下联合Turbo码和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的宽带传输方案。通过改进传统SC-FDE结构,设计了一种SC-FDE软信息提取方法,提高了进入Turbo码译码器先验信息的... 针对频率选择性信道下宽带数据传输存在符号间干扰(ISI),提出了一种频率选择性信道下联合Turbo码和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的宽带传输方案。通过改进传统SC-FDE结构,设计了一种SC-FDE软信息提取方法,提高了进入Turbo码译码器先验信息的精确性,从而改善了系统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硬信息输出,采用SC-FDE软信息输出能够改善输出信噪比,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线通信 单载波频域均衡 TURBO码 多径信道 软信息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SPM-Reranking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检索
10
作者 弓永利 朱盼盼 王跃宾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5-341,共7页
为了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获取详细的地表地物信息,为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以及灾情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检索研究,包括对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图像之间相似度的描述。为了提高图像检索精度,运用了采用稀疏编码(Sc)的... 为了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获取详细的地表地物信息,为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以及灾情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检索研究,包括对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图像之间相似度的描述。为了提高图像检索精度,运用了采用稀疏编码(Sc)的空间塔式匹配(Sc SPM)技术和重排序(Reranking)技术,提出了基于Sc SPM结合Reranking(ScSPM-Reranking)的遥感高分辨率影像的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Sc SPM提取空间场景的特征,然后结合这些特征使用cityblock距离进行初步检索,最后对初步检索的结果进行Reranking排序,获得高精度的检索结果。同其他检索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图像特征描述 图像检索 RERANKING 稀疏编码(sc) 空间塔式匹配(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码的一种改进的SC译码算法实现
11
作者 姚树香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1-65,共5页
极化码(Polar Codes)是基于信道极化现象的一种新的在理论上被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方法,并且具有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然而,由于传统的连续删除(SC)译码器是串行译码,在实际应用中所需的译码器会造成很高的译码延迟和误码率,... 极化码(Polar Codes)是基于信道极化现象的一种新的在理论上被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方法,并且具有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然而,由于传统的连续删除(SC)译码器是串行译码,在实际应用中所需的译码器会造成很高的译码延迟和误码率,所以本文主要对极化码的译码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C译码算法的实现方法,降低了译码延迟和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SC译码算法在译码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编码 sc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低复杂度Polar Code编解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天光 杜江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6,25,共5页
极化码(Polar Codes,PC)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信道编码技术,是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研究热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连续删除(Successive Cancelation,SC)译码算法在码长有限的情况下的性能较差,为了提高极化码的性能,从计算方式和存... 极化码(Polar Codes,PC)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信道编码技术,是5G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研究热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连续删除(Successive Cancelation,SC)译码算法在码长有限的情况下的性能较差,为了提高极化码的性能,从计算方式和存储结构两个方面研究了SC译码算法的原理和结构,提出一种SC译码算法的改进型算法CRC-SCL译码算法。为了降低该算法的复杂度,引入了"Lazy Copy"算法。仿真结果表明,CRC-SCL算法与SC算法相比,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sc译码 scL译码 Lazy 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RC-SCL的极化码译码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天光 杜江 郑郁正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2,46,共5页
PC(极化码)是一种能够达到香农极限的纠错编码技术。经过近几年的研究,许多高性能的译码算法相继被提出。文章从传统的SC(连续消除)译码算法入手,详细研究了算法原理和结构。为了提高极化码的译码性能,提出了CRC(循环冗余校验码)辅助的S... PC(极化码)是一种能够达到香农极限的纠错编码技术。经过近几年的研究,许多高性能的译码算法相继被提出。文章从传统的SC(连续消除)译码算法入手,详细研究了算法原理和结构。为了提高极化码的译码性能,提出了CRC(循环冗余校验码)辅助的SCL(序列连续消除)算法,同时引入了LC(懒惰的复制)算法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CRC-SCL算法与SC算法相比,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连续消除 序列连续消除 懒惰的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通信的OFDM/SC-FDE码分多址接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玲 曹燕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为有效克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系统性能,将OFDM技术及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分别与码分多址接入(CDMA)技术相结合,并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空间复用技术的高速率通信基础上,研究了相应的两种基带系统结构,讨论... 为有效克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系统性能,将OFDM技术及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分别与码分多址接入(CDMA)技术相结合,并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空间复用技术的高速率通信基础上,研究了相应的两种基带系统结构,讨论了系统所用的频域均衡算法及系数,最后给出性能仿真结果。结果表明,MIMO-SC-FDE-CDMA技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用户间干扰,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单载波频域均衡 码分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R Processing of Polar Codes in Concatenation Systems 被引量:3
15
作者 Ya Meng Yi Fang +1 位作者 Chuan Zhang Liping L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9年第9期201-208,共8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coding performance of 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codes in a serial concatenation system with polar codes employing the 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decoding.It is known that the absolute inco...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coding performance of 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codes in a serial concatenation system with polar codes employing the 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decoding.It is known that the absolute incorrect log-likelihood ratio(LLR)values from the SC decoding can be very large.This phenomenon dramatically deteriorates the error correcting performance of the outer LDPC codes.In this paper,the LLR values of polar codes are regulated by a log processing before being sent to the LDPC decoder.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g processing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with a low optimization complexit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procedur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rial concaten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 CODES sc DEcoding LDPCcodes CONCATE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低资源极化码SC译码架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蓉 赵德政 +1 位作者 郭佳 李家鑫 《电子技术应用》 2020年第9期74-78,84,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资源消耗及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低资源极化码连续删除(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架构。该译码架构采用同级计算单元串行运算,不同级计算单元并行运算,不同组译码数据并行处理...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对资源消耗及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低资源极化码连续删除(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架构。该译码架构采用同级计算单元串行运算,不同级计算单元并行运算,不同组译码数据并行处理的方式,通过减少计算单元(Processing Element,PE)个数、复用寄存器存储资源提升硬件资源利用率,复用译码延迟提升吞吐率。通过Xilinx xc7vx330t综合结果分析,该译码架构在码长为N=128时译码最高时钟频率为220.444 MHz,吞吐率为89.86 Mb/s,与树型SC译码架构相比,计算单元利用率提升了14.67倍,在主要硬件资源指标查找表(Look-Up-Table,LUT)和触发器(Filp-Flop,FF)上分别节省了74.22%和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极化码 低资源 计算单元 sc译码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上基于内插算法的多元SC-LDPC码BP译码波速度分析
17
作者 许梦楠 吴雅婷 +1 位作者 施文明 张钟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8-1505,共8页
针对多元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patially-Coupl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SC-LDPC)码在二进制擦除信道(Binary Erasure Channel,BEC)上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的译码波速度分析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内插密度演进(... 针对多元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Spatially-Coupl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SC-LDPC)码在二进制擦除信道(Binary Erasure Channel,BEC)上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的译码波速度分析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内插密度演进(Density Evolution,DE)算法。内插DE算法利用一维函数在非耦合DE递归式的不动点间插值密度来近似表示轮廓译码(Decoding Profile,DP),避免了高维耦合DE递归式的迭代,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度分布和信道条件下,内插DE算法计算的译码波速度与传统的耦合DE算法计算的译码波速度误差在[0,0.05],特别在信道删除概率为耦合DE算法的BP阈值时,两者测得速度相等;由内插DE算法计算所得的BP阈值与耦合DE算法的BP阈值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置信传播译码波速度 密度演进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码SCS译码器的FPGA实现
18
作者 席艺 仰枫帆 叶明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第10期98-103,共6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化码因其简洁的线性编码方式和优越的译码性能而在现代通信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极化码的译码器研究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极化码的编译码算法,并对SCS译码算法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SCS译码器的F...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化码因其简洁的线性编码方式和优越的译码性能而在现代通信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极化码的译码器研究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极化码的编译码算法,并对SCS译码算法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SCS译码器的FPGA实现方案。采用适于硬件实现的最小和算法和合理的量化方案,大胆提出双FIFO有序堆栈结构和单计算单元LLR计算结构的硬件设计,并设计合理的反馈模块以简化计算步骤。使用Verilog HDL语言在QuartusⅡ上进行模块编写后,调用Modelsim进行仿真,在系统时钟频率为600MHz的情况下,译码器的吞吐率可达12.49Mbps,资源利用率仅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scS译码算法 堆栈结构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峰均比SCMA多址方案
19
作者 王雨晴 王力男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5期530-535,共6页
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新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具备一定的过载能力,满足5G无线通信网络海量连接等需求。SCMA系统通常将用户码字映射到OFDM子载波上,具有与OFDM信号相似的高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新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具备一定的过载能力,满足5G无线通信网络海量连接等需求。SCMA系统通常将用户码字映射到OFDM子载波上,具有与OFDM信号相似的高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特性。针对复用OFDM子载波SCMA系统具有高PAPR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低峰均比的SCMA多址方案,采用SC-FDMA技术,并进一步利用峰均比抑制技术对PAPR进行降低。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PAPR性能、BER性能和系统复杂度间获得较好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峰均比 OFDM sc-F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流式通信的耦合LDPC码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千帆 杨佳仪 +2 位作者 王寅楚 蔡穗华 马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13-2932,共20页
流式通信是光纤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中重要的通信场景,区别于传统的间歇式或分块通信场景,流式通信中传输的数据具有典型的连续流式特性.面向流式通信场景,耦合码因其相对于传统分组码具有显著的性能提升,加之其天然的低编译码时延结... 流式通信是光纤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中重要的通信场景,区别于传统的间歇式或分块通信场景,流式通信中传输的数据具有典型的连续流式特性.面向流式通信场景,耦合码因其相对于传统分组码具有显著的性能提升,加之其天然的低编译码时延结构,成为流式通信场景中重要的信道编码候选技术.本文先回顾现有的耦合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技术,包括:乘积类耦合LDPC码、部分重编码类耦合LDPC码、空间耦合LDPC码和全局耦合LDPC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介绍了基于便车码技术的耦合LDPC码改进提升设计,并介绍了基于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技术的一类新型耦合LDPC码.最后,本文对耦合LDPC码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流式通信 光纤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 耦合编码 低密度校验码 便车码 分组马尔可夫叠加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