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大棚有机种植不同品种番茄的生育进程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
1
作者 项缨 丛建民 +1 位作者 潘丹红 陶永刚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2-1261,共10页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提升和新零售平台渠道兴起,对有机番茄的需求激增,筛选出适合新零售平台流通的有机番茄品种,可以促进有机番茄产业发展。本研究以9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春大棚中依据GB/T 19630-2019开展有机番茄种植,系...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提升和新零售平台渠道兴起,对有机番茄的需求激增,筛选出适合新零售平台流通的有机番茄品种,可以促进有机番茄产业发展。本研究以9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春大棚中依据GB/T 19630-2019开展有机番茄种植,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番茄的各穗开花期、果实成熟期、各穗平均结果数量、各穗平均单果重、各穗产量、总产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抗坏血酸、总酸、钙、铁、番茄红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和品质指标,使用加权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春大棚有机番茄开花期相对集中在定植后28 d左右,各穗果实发育期44~52 d,平均48.3 d;各穗果成熟间隔期第一二穗果较长约为12 d,后几穗果成熟间隔期约5~6 d,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平均单穗果产量以第一穗果最高,第五穗果最低,呈逐渐下降趋势。桃星、心动、夏之宝石等产量表现突出,综合品质好,可作为春大棚有机番茄种植的主栽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春大棚 生育进程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灌溉对设施番茄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黄俊 贾琦 +1 位作者 李志杰 王天志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1-540,共10页
将富含氧气的灌溉水通过地下滴灌输入到作物根区可实现作物根区土壤水、肥、气和微生境的精量调控,传统的加氧装置产生的气泡粒径较大,致使到达根部的氧气含量较低,已经成为加氧滴灌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微纳米气泡具有在水中上升速度慢... 将富含氧气的灌溉水通过地下滴灌输入到作物根区可实现作物根区土壤水、肥、气和微生境的精量调控,传统的加氧装置产生的气泡粒径较大,致使到达根部的氧气含量较低,已经成为加氧滴灌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微纳米气泡具有在水中上升速度慢、存在时间长的特点,与加氧滴灌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灌溉水到达作物根部氧气含量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番茄为研究对象,选择定植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盛果期4种生长期的设施番茄进行微纳米气泡灌溉,系统研究微纳米气泡水地下滴灌对设施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土壤肥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气水平的提高,设施番茄的产量、品质及生长均有所提升,其中设施番茄产量提高显著,达23.98%,这是由于微纳米气泡可主要促进土壤中氮含量的提升,进而极大影响了植物根系中根尖数的数量,有利于根系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吸收效率,进而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20.31%、34.48%、34.13%.综合考虑,全生育期加气是最为合适的设施番茄加气灌溉模式,该研究可为设施番茄水肥气一体化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水肥气一体化 设施番茄 增产提质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向大垄双行宜机化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婷 任成梁 +5 位作者 张国龙 李泽山 院海英 常涛 康恩祥 张玉鑫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5,共6页
为探究河西走廊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宜机化栽培模式最佳株、行距配置,在番茄群体密度相同的前提下,以本地南北向常规栽培模式为对照(CK,大行距80 cm),设东西向T1(大行距120 cm)、T2(大行距140 cm)和T3(大行距160 cm)3个试验处理,研究... 为探究河西走廊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宜机化栽培模式最佳株、行距配置,在番茄群体密度相同的前提下,以本地南北向常规栽培模式为对照(CK,大行距80 cm),设东西向T1(大行距120 cm)、T2(大行距140 cm)和T3(大行距160 cm)3个试验处理,研究东西向和南北向不同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特性、光合参数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番茄群体密度不变的情况下,与CK相比,东西向栽培模式随着行距的增大,番茄光环境明显提升,番茄品质得到显著改善;但行距过大,会造成番茄植株明显徒长(T3株高较CK显著增加9.26%,茎粗较CK显著减少22.14%);T1和T2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增加9.59%和12.32%,而T3处理的产量较CK显著降低20.57%。此外,东西向栽培模式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其中T2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显著提高1.05百分点,总酸含量降低0.06百分点,其产量达到最高7857.98 kg·667 m^(-2)。由此得出,番茄植株大行距140 cm、小行距40 cm、株距30 cm为河西走廊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向宜机化栽培模式的最佳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东西垄向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药管理对设施番茄生产系统土壤健康与番茄性状的影响
4
作者 李腾飞 杨桂玲 +3 位作者 阮美颖 褚田芬 秦华 邓美华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8,共14页
通过研究不同肥药管理措施对设施番茄生产系统土壤健康、番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探索设施番茄适宜的肥药管理模式。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设置了2种农药水平(常规施药P_(1)和无农药P_(0))和5种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化肥F_(1)、农家肥配... 通过研究不同肥药管理措施对设施番茄生产系统土壤健康、番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探索设施番茄适宜的肥药管理模式。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设置了2种农药水平(常规施药P_(1)和无农药P_(0))和5种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化肥F_(1)、农家肥配施化肥F_(2)、农家肥和生物菌肥配施化肥F_(3)、易腐垃圾有机肥配施化肥F_(4)),分析了不同处理对设施番茄生产系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药施用对处理的土壤性质和品质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P_(1)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而P_(1)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产量均显著高于P_(0)处理。在同一农药水平下,施肥对土壤的酶活性和pH值具有显著性作用,其中与对照相比,P_(0)F_(1)处理下的土壤pH值显著下降,而有机肥配施化肥降低趋势较缓,同时各处理均能增加土壤中养分,但无显著性差异;F_(2)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次F_(3)处理对土壤酶活性也有明显改善作用,而F_(1)处理土壤酶活性最低。同时施肥能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各施肥处理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各施肥处理中F_(3)处理因减量氮肥施用,而且对土壤质量、番茄品质和产量的提升都不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因此,设施番茄种植宜采用F_(3)处理,即农家肥结合生物菌肥配施少量化肥,同时施用适当的农药,以保障番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农药 肥料 土壤性质 番茄品质 番茄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施用模式对大棚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陈达渝 白炬 +8 位作者 李灵芝 李海平 马鑫如 王艳芳 吴预贵 李俊楠 王珂 张春娟 程校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8,共10页
[目的]解决塑料大棚番茄生长发育期间施用氮肥不当而引起土壤退化、番茄产量及品质下降的问题。[方法]本试验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验材料,以农户习惯施肥模式为对照(CK),以无氮、100%尿素、硝酸铵钙肥料替代尿素用量75%、螯合多肽... [目的]解决塑料大棚番茄生长发育期间施用氮肥不当而引起土壤退化、番茄产量及品质下降的问题。[方法]本试验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验材料,以农户习惯施肥模式为对照(CK),以无氮、100%尿素、硝酸铵钙肥料替代尿素用量75%、螯合多肽钙镁肥替代尿素用量30%为4种不同氮素施加模式,分别用T1、T2、T3、T4表示,其中T2、T3、T4处理氮元素总量为对照处理氮元素施用量的95%,测定土壤中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果实产量与品质等指标以比较不同氮素施加效果。[结果]在番茄定植90 d后,T4处理降低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提高0~60 cm土层中有机质含量。T4处理土壤养分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763,评价最高。T4处理产量最高,为11.52 kg/m^(2),与T3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比CK增加31.64%。T4处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CK提高32.63%、12.00%和10.33%,均与CK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螯合多肽钙镁肥替代尿素用量30%处理能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是增加设施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养分供给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番茄 螯合多肽钙镁肥 土壤养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连栋智能温室大果型番茄品种长季节栽培适应性评价
6
作者 邢慧颖 张馨苹 +7 位作者 李新旭 李树山 李常保 刘彤 陈怀勐 王绍辉 孙路路 杨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5,共10页
为了与进口大果型番茄品种Yarimaru比较,以国内3个番茄品种(502、H2106、H2103)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温室内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了不同番茄品种在连栋温室长季节栽培下各时期的农艺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为了与进口大果型番茄品种Yarimaru比较,以国内3个番茄品种(502、H2106、H2103)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温室内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了不同番茄品种在连栋温室长季节栽培下各时期的农艺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进口番茄品种Yarimaru的株高在栽培期内高达8.23 m,单果质量115~288 g,果实硬度2.10~5.2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3%~5.43%,产量较其他3个品种高,为53.44 kg·m^(-2)。国产品种H2103单果质量为101~27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3.46%~5.30%,产量为48.50 kg·m^(-2)。国产番茄品种502与H210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3.51%~5.13%、3.05%~4.60%,产量分别为45.26 kg·m^(-2)和44.26 kg·m^(-2)。Yarimaru的VC和番茄红素平均含量也高于其他3个品种。结合植株生长量和环境因子数据分析,Yarimaru每增长1片叶片需要有效积温较国产品种低,为19.62℃·d,需要累计光合有效辐射857.82μmol·m^(-2)·s^(-1)。这表明其在产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每增长1片叶、每增长1穗果所需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较低,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国内品种H2103存在着一定的高产潜力。研究结果为连栋智能温室番茄种植品种选择、高效育种和长季节栽培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智能温室 大果型番茄 长季节栽培 环境因子 生物学性状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PTA和肌醇对连栋温室周年栽培番茄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7
作者 赵辰 李新旭 +3 位作者 薛致成 RODNEY B.Thompson 高丽红 田永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9-206,共8页
针对弱光胁迫限制连栋温室番茄优质生产的问题,该研究探究了DCPTA和肌醇对番茄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设置CK(对照)、DC(叶面喷施75 mg/L DCPTA)、JC(营养液添加50 mg/L肌醇)、DC+JC处理试验,分析外源物质对番茄植株生物量、产量、品质... 针对弱光胁迫限制连栋温室番茄优质生产的问题,该研究探究了DCPTA和肌醇对番茄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设置CK(对照)、DC(叶面喷施75 mg/L DCPTA)、JC(营养液添加50 mg/L肌醇)、DC+JC处理试验,分析外源物质对番茄植株生物量、产量、品质、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DCPTA和营养液添加肌醇均能改善植株生长并提升番茄果实品质,DC、JC和DC+JC处理的综合品质指数(total quality index,TQI)较CK分别提高了4.42%~11.41%、15.20%~19.04%和23.95%~82.12%。同时,施用外源促生抗逆类物质能够有效提升植株养分吸收量和利用率,DC、JC和DC+JC处理的磷吸收量较CK分别提高了23.52%、23.52%和20.52%;钾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12.64%、13.8%和12.38%;锌利用效率分别提升了32.33%、36.93%和44.29%。综合来看,DCPTA和肌醇联合施用提升番茄品质和养分吸收的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对连栋温室番茄周年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番茄 品质 周年栽培 生长调控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加气和腐殖酸添加对滴灌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8
作者 王靖程 朱艳 +3 位作者 汪楚博 马嘉莹 卢宇航 郑继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9,共8页
研究腐殖酸添加下微纳米加气灌溉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兼顾增产提质、提高经济效益与温室气体减排进行综合评价,优化加工番茄肥气耦合方案。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腐殖酸施加量[占肥料... 研究腐殖酸添加下微纳米加气灌溉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兼顾增产提质、提高经济效益与温室气体减排进行综合评价,优化加工番茄肥气耦合方案。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腐殖酸施加量[占肥料总质量比例:0%(H0)、0.5%(H1)],以常规地表浅埋滴灌(S)为对照,进行微纳米加气灌溉(O)。研究4个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影响差异,同时,采用Topsis评价体系筛选兼顾增产提质、提高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优处理。微纳米加气灌溉下,加工番茄产量指标显著提高,其中,产量、单果重显著提高34.96%和21.06%(P<0.05);品质指标除可滴定酸显著降低6.07%外(P<0.05),其余指标也显著提高(P<0.05),其中,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分别显著提高41.54%和41.94%(P<0.05)。添加腐殖酸处理也使得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指标显著提高,除可滴定酸显著降低10.82%外(P<0.05)。微纳米加气与腐殖酸施加下经济效益均提升。微纳米加气下土壤CO_(2)与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提高32.67%与58.87%(P<0.05),添加腐殖酸下分别显著提高20.54%和46.82%(P<0.05);微纳米加气灌溉和添加腐殖酸下土壤CH4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31.46%和19.37%(P<0.05)。经Topsis综合评价得知,H1O处理兼顾增产提质、提高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减排的综合得分最高,H0S得分最低。因此,微纳米加气灌溉下施用添加腐殖酸肥料条件下可同时兼顾加工番茄增产提质、提高经济效益与土壤温室气体减排的较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微纳米加气 腐殖酸 产量 品质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变化及番茄性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彩虹 王国强 +2 位作者 姜鲁艳 刘涛 德贤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43-2053,共11页
【目的】研究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对室内环境因子以及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为该新型温室越冬茬番茄栽培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新型温室)为试验温室,传统砖墙结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 【目的】研究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对室内环境因子以及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为该新型温室越冬茬番茄栽培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低能耗组装式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新型温室)为试验温室,传统砖墙结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分析试验温室和对照温室的环境差异性对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新型日光温室空气温度相对于砖墙日光温室空气温度,其夜间增温效果提高14.7%,其昼间增温效果降低7.35%;夜间室内表层土壤温度提高30.1%,-50 cm土壤温度提高20.85%;空气相对湿度降低20.85%,日光照辐射量提高12.20%。新型日光温室较之传统砖墙日光温室,其平均株高提高约32%,平均茎粗增加约9.2%。新型日光温室更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新型日光温室番茄单位面积产量、番茄单果重以及VC含量较之传统砖墙日光温室,分别提高17.28%、12.72%和14.34%,尤其在番茄单位面积产量上,其增益效果明显。【结论】新型日光温室在夜间保温性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砖墙结构日光温室,其更大的空间结构降低了室内空气湿度进而提高了温室光照总辐射,间接提高作物光合作用能力。新型日光温室相比于传统墙体日光温室,其番茄整体产量更高。相比于传统砖墙温室,新型日光温室的总体优势大,其竞争力强,实用性、经济效益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冬生产型日光温室 环境因子 番茄 品质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转光膜对日光温室小环境、甜瓜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马洪英 郭锐 +3 位作者 李国 彭勇 权志远 段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39-45,共7页
为稀土转光膜在设施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甜瓜嘉帅红星为试材,以普通高保温PO流滴膜为对照,研究在PO流滴膜基础上添加稀土转光材料母粒的稀土转光膜对日光温室内环境、甜瓜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OHSP-350UVCOHS光谱仪... 为稀土转光膜在设施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甜瓜嘉帅红星为试材,以普通高保温PO流滴膜为对照,研究在PO流滴膜基础上添加稀土转光材料母粒的稀土转光膜对日光温室内环境、甜瓜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OHSP-350UVCOHS光谱仪对棚膜透射光谱进行测定,使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等仪器、HOBO无线蓝牙温光度记录仪、PAL-BXIAACID3系列ATAGO艾拓糖度计等测定棚膜的光学性能及其覆盖日光温室内小环境、甜瓜生长、果实产量和主要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普通PO流滴膜相比,添加稀土转光剂的稀土转光膜增加了棚内蓝紫光的比例,降低了绿光、红橙光的比例,降低了稀土转光膜温室内平均光照度和日最高光照度,提升了棚室内平均空气湿度、日最低空气湿度,甜瓜开花、授粉期提前2 d,甜瓜产量提高14.4%,商品瓜率提升2.7%,裂瓜率降低23.5%。综上,与高保温PO流滴膜相比,稀土转光膜在日光温室甜瓜栽培上具有增强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转光膜 日光温室环境 甜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胶东酸化设施菜田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管西林 张玉凤 +4 位作者 田慎重 李彦 安连任 边文范 刘玉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6,共8页
设施菜田表层土壤酸化是限制蔬菜产量、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土壤改良剂以及有机肥的施用是缓解土壤酸化的重要措施。通过在山东海阳开展田间试验,设计对照处理、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处理、贝壳粉调理剂处理筛选酸性土壤改良剂,在此基础... 设施菜田表层土壤酸化是限制蔬菜产量、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土壤改良剂以及有机肥的施用是缓解土壤酸化的重要措施。通过在山东海阳开展田间试验,设计对照处理、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处理、贝壳粉调理剂处理筛选酸性土壤改良剂,在此基础上设计对照处理以及鸡粪源、牛粪源、粉丝废物源3种不同来源有机肥处理,旨在揭示不同土壤改良剂和不同来源有机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施肥、改良土壤、提升番茄产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胶东设施菜田表层土壤有酸化趋势,pH降低0.06个单位,与传统对照处理相比,施用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可以平均提高两茬番茄产量12.9%,与番茄果径和单果质量的升高有关,施用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和贝壳粉调理剂处理的两茬番茄果实VC含量平均提高15.0%和12.2%。在施用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的基础上,鸡粪源有机肥和粉丝废物源有机肥可以平均显著提高两茬番茄产量,增幅分别为15.4%和17.8%,与番茄株高、番茄果径及单果质量的增加有关,粉丝废物源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两茬番茄VC含量14.9%。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土壤pH与产量以及植株株高、果实果径、单果质量、果实VC含量显著正相关。综上,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配合粉丝废物源有机肥可以缓解设施番茄表层土壤酸化,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设施番茄 产量品质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于TOPSIS法对和田地区温室番茄滴灌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可 谢香文 洪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127,共7页
为了确定和田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灌溉指标,进而为该地区设施农业的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10月至次年4月,以番茄“粉保利”为材料,在新疆昆玉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了灌溉试验。设置了4种土壤水分下限处理T1、T2、T... 为了确定和田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灌溉指标,进而为该地区设施农业的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10月至次年4月,以番茄“粉保利”为材料,在新疆昆玉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了灌溉试验。设置了4种土壤水分下限处理T1、T2、T3和CK(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45%、60%、70%及80%),利用TOPSIS法对滴灌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研究表明:T3水分下限处理与CK处理相比可提高番茄产量7.5%,T1处理番茄产量最低。随着番茄水分下限升高,灌水量增加,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降低水分下限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糖、Vc、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影响显著(P<0.05)。采用TOPSIS法,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品质综合评价,得出适宜本地区越冬茬番茄滴灌水分下限最优处理为T3(70%田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和田 滴灌 日光温室番茄 水分下限 产量 品质 综合评价 亏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曝气滴灌对温室番茄生长品质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云鹏 王猛猛 +2 位作者 戴魁冠 张鹏 张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规律,设置不同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以全生育期不曝气处理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品质的影响.结...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规律,设置不同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以全生育期不曝气处理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生育期循环曝气处理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循环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株高的增长,果实膨大期循环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茎粗的增长,多生育期连续循环曝气较单一生育期曝气优势不明显;相较于对照组处理,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温室番茄果实单果质量提高36.12%,果实横纵径分别提高11.52%,20.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29.25%,有机酸含量降低20.41%,糖酸比提高47.53%,维生素C含量提高40.58%,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2.65%,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38.62%,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有利于温室番茄单果质量的增加和品质的优化.因此,综合果实品质和作物生长各指标,开花坐果期循环曝气处理更有利于温室番茄株高的生长,果实膨大期曝气处理更有利于温室番茄茎粗、单果质量及果实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 温室番茄 生育期 单果质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色温LED补光对温室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志鑫 王一鸣 +3 位作者 魏嵘喆 李欣 杨延杰 闫征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6,共7页
秋冬或早春季节温室内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因此,补光对温室番茄幼苗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以“粉贝贝”为供试番茄品种,使用色温为3000 K、4000 K和6500 K的白色LED和红蓝(RB)LED进行补光,以不补光为对照(CK),... 秋冬或早春季节温室内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因此,补光对温室番茄幼苗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以“粉贝贝”为供试番茄品种,使用色温为3000 K、4000 K和6500 K的白色LED和红蓝(RB)LED进行补光,以不补光为对照(CK),研究不同色温LED补光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生物量等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色温为3000 K、4000 K的白色LED补光能够显著增加番茄幼苗总叶面积,促进光合色素合成和生物量积累,同时显著抑制番茄幼苗下胚轴伸长。与CK相比,色温为3000 K的白色LED处理番茄幼苗的茎粗和总叶面积分别增加42.3%和121.6%,下胚轴长降低19.6%;色温为4000 K的白色LED处理番茄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77.8%、61.7%、66.7%和73.6%。色温为3000 K和4000 K时,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与CK相比增加141.0%和119.0%,但与RB无显著性差异。番茄幼苗的株高、总叶面积、光合色素含量、地上部干重和鲜重、总干重和总鲜重与补光光源中蓝光比例呈二次函数关系。综上看出,较低色温的白色LED可作为秋冬季节温室番茄幼苗培育的补光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补光 蓝光比例 光质 温室番茄 幼苗质量 下胚轴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大果型番茄品种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铁 李云飞 +4 位作者 吴兴彪 宗海杰 曹玲玲 郝晓建 杨明宇 《蔬菜》 2024年第10期68-71,共4页
为进一步丰富日光温室大果型番茄的种植品种,筛选出适宜密云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果型番茄品种,本试验选择7个大果型番茄品种进行试验,从番茄植株长势、果实外观及品质、产量及抗病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丰富日光温室大果型番茄的种植品种,筛选出适宜密云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果型番茄品种,本试验选择7个大果型番茄品种进行试验,从番茄植株长势、果实外观及品质、产量及抗病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番403植株长势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6%)及667 m^(2)产量(8977.95 kg)均最高,且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褪绿病毒病、晚疫病及灰霉病,因此,适宜在日光温室进一步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日光温室 优质 高产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水剂对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闫文涛 米兴旺 +4 位作者 李波 贾琪 何萌 李娟 钱宝玲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42-348,共7页
为了给戈壁日光温室番茄基质生产中保水剂的合理添加提供技术依据,以酒番6号为试材,设置正常灌溉水平下不添加保水剂、添加90 kg/hm^(2)凹凸棒、添加90 kg/hm^(2)高分子树脂3个处理;定植后7 d减量灌水15%水平下不添加保水剂、添加90 kg/... 为了给戈壁日光温室番茄基质生产中保水剂的合理添加提供技术依据,以酒番6号为试材,设置正常灌溉水平下不添加保水剂、添加90 kg/hm^(2)凹凸棒、添加90 kg/hm^(2)高分子树脂3个处理;定植后7 d减量灌水15%水平下不添加保水剂、添加90 kg/hm^(2)凹凸棒、添加90 kg/hm^(2)高分子树脂3个处理,研究了添加不同保水剂对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溉水平下,与对照不添加保水剂相比较,添加90 kg/hm^(2)凹凸棒和90 kg/hm^(2)高分子树脂处理的番茄产量提高5.67%~5.85%,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83%~12.50%、11.88%~38.61%、1.98%~2.20%、7.74%~13.47%、5.70%~5.89%。减量灌水15%水平下,添加90 kg/hm^(2)凹凸棒和90 kg/hm^(2)高分子树脂处理的番茄产量提高8.65%~15.48%,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0.50%~37.24%、70.14%~84.86%、15.83%~18.38%、8.64%~15.5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3.36%~17.75%。表明添加保水剂可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表明,正常灌溉水平(4500 m3/hm^(2))下,以添加90 kg/hm^(2)高分子树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保水剂 戈壁日光温室 基质栽培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生物炭对戈壁沙培番茄根际微环境、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成梁 张国龙 +3 位作者 柴秀娟 何翔 陈婷 院海英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2,共5页
为探究矿物生物炭在戈壁日光温室沙化土壤改良应用中的作用机制,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矿物生物炭(0、375、750、1500和3000 kg·hm^(-2))试验处理,研究其对番茄根际微生物、土壤养分以及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为探究矿物生物炭在戈壁日光温室沙化土壤改良应用中的作用机制,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矿物生物炭(0、375、750、1500和3000 kg·hm^(-2))试验处理,研究其对番茄根际微生物、土壤养分以及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矿物生物炭可使黄沙土pH略微下降,当矿物生物炭施入量为3000 kg·hm^(-2)时,土壤pH较不施矿物生物炭的对照显著降低;当矿物生物炭施入量为750 kg·hm^(-2)时,土壤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71.45%;当矿物生物炭施入量为1500 kg·hm^(-2)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18.54%;当矿物生物炭施入量为3000 kg·hm^(-2)时,土壤有效磷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26.07%;当矿物生物炭施入量为750 kg·hm^(-2)时,番茄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82.51%、63.75%和363.30%;番茄叶面积、株幅、根冠比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随着生物炭施入量的增加不断增大,而产量随着矿物生物炭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矿物生物炭施入量为1500 kg·hm^(-2)时,番茄单株产量达到最高,为8.06 kg。综上,矿物生物炭用量1500 kg·hm^(-2)处理对戈壁日光温室沙化土壤改良及番茄产量提升等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生物炭 戈壁日光温室 沙培番茄 根际微环境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口感型番茄品种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跃超 杨超 +4 位作者 吕建 杨明宇 王冰华 戴雨婷 刘士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目的】为了推动密云地区番茄产业升级,筛选出适合京郊设施栽培的优质丰产、商品性佳、抗病性强的口感型番茄品种,进一步扩大京郊中型果口感型番茄的品种选择范围。【方法】引进了7个口感型番茄品种,与密云区本地主栽口感型番茄品种‘... 【目的】为了推动密云地区番茄产业升级,筛选出适合京郊设施栽培的优质丰产、商品性佳、抗病性强的口感型番茄品种,进一步扩大京郊中型果口感型番茄的品种选择范围。【方法】引进了7个口感型番茄品种,与密云区本地主栽口感型番茄品种‘原味1号’进行比较试验。调查其植物学性状、抗病性、果实性状及产量指标,测定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物质含量指标。【结果】结果表明:‘甜脆脆2号’、‘鑫苹果X8’两品种不易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感官品质评价等指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结论】‘甜脆脆2号’、‘鑫苹果X8’的抗病性较强且口感好、产量高,可作为京郊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感型番茄 日光 温室 秋冬茬 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营养素(复合寡糖)对滴灌水果番茄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韩雨禄 尹娟 +2 位作者 杨震 范家杨 李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7,共7页
为了摸清采用不同施量的植物营养素(复合寡糖)和灌溉定额对温室水果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在温室中种植水果番茄品种“嘉红100”,设置3个灌溉定额:5550 m^(3)/hm^(2)(W1)、6375 m^(3)/hm^(2)(W2)、7200 m^(3)/hm... 为了摸清采用不同施量的植物营养素(复合寡糖)和灌溉定额对温室水果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在温室中种植水果番茄品种“嘉红100”,设置3个灌溉定额:5550 m^(3)/hm^(2)(W1)、6375 m^(3)/hm^(2)(W2)、7200 m^(3)/hm^(2)(W3)和3个复合寡糖施用量:168 g/hm^(2)(P1)、336 g/hm^(2)(P2)、504 g/hm^(2)(P3),CK处理作为对照组,总共10个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对水果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和成熟期土壤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和复合寡糖对水果番茄的生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水果番茄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溉定额和复合寡糖的增加而增加,灌溉定额过高,会导致品质降低。在试验条件下,当灌水定额一定时,复合寡糖施用的越多,对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越有利。对于土壤中的脲酶,复合寡糖用量的增加会提高其酶活性,P3用量的复合寡糖效果最好,灌溉定额过多会降低其活性;对于蔗糖酶,W2P1处理的蔗糖酶活性最高,酶活性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综上所述,推荐宁夏吴忠地区温室水果番茄种植采用的水-植物营养素耦合模式为W2P3(灌溉定额6375 m^(3)/hm^(2),复合寡糖504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寡糖 温室滴灌番茄 生长 品质 酶活性 水-植物营养素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水分下限的设施番茄适宜灌溉控制指标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苑蒙飞 徐利岗 +1 位作者 窦家晅 李昂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48,共10页
为探究各生育期不同水分下限条件下设施番茄生长、生物量、产量和品质变化,在宁夏贺兰县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个关键控水期[各生育期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θ_f)的60%、65%、70%,苗期统一为55%],共7个水分处理,并利用熵权TOPSIS综合... 为探究各生育期不同水分下限条件下设施番茄生长、生物量、产量和品质变化,在宁夏贺兰县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个关键控水期[各生育期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θ_f)的60%、65%、70%,苗期统一为55%],共7个水分处理,并利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优选提出设施番茄不同生育期适宜的灌溉控制指标。结果表明:T_(4)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5%、65%、70%和65%)株高日均增长量最大,为2.58 cm/d,11月中旬达到最大值230 cm;T_(2)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0%、70%、65%和65%)茎粗最大,为13.39 mm,T_(3)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70%、70%、65%和65%)茎粗日均增长量最大,为0.13 mm/d;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先增大后减小,其中T_(3)处理最大,为4.43;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整株干重分别在101.74~161.01 g和147.27~203.92 g,干重最大的处理均为对照组CK,分别为161.01 g和203.92 g;从产量排序分析,结果盛期土壤水分下限较高时,产量相对较大,总体来看T_1处理(各生育期控水下限分别为θ_f的55%、65%、60%、70%和65%)产量最高,为35.58 t/hm^(2),较对照增产36.7%;结果盛期灌水下限为θ_f的65%~70%时,设施番茄品质较好,其中T_(2)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质量分数)最高为8.61%,T_(3)处理番茄红素含量(质量分数)最高为4.40 mg/(100 g)。秋延迟茬口设施番茄不同生育期适宜的灌水下限为: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末期分别为θ_f的55%、70%、60%、65%、65%,研究结论可为当地设施番茄基于测墒的智能化控制灌溉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土壤水分控制下限 熵权TOPSIS 干物质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