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阶级”视域中的人性言说——孙犁解放区时期的人性观 |
张世岩
常玉荣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2
|
“新”、“老”孙犁的蜕变——论《书衣文录》人格重塑的心理内涵 |
阎庆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
3
|
论孙犁崇尚自然之道的美学思想 |
阎庆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
4
|
论孙犁崇尚“平淡”的审美意识——兼论孙犁文学创作的美学价值 |
阎庆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
5
|
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 |
郜元宝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6
|
|
|
6
|
孙犁《铁木前传》的叙事伦理分析 |
李素梅
朱丽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7
|
利用花药培养创新水稻抗旱种质资源研究 |
孙海波
李艳萍
邹美智
梁永书
王景余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8
|
延安文学中女性意识的遮蔽 |
周艳丽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9
|
孙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 |
贺仲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0
|
孙犁的编辑与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别一种贡献——兼及文学生产的内在规律 |
李宗刚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1
|
孙犁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探析 |
李遇春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12
|
孙犁小说的革命风景及其书写机制 |
郭晓平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3
|
孙犁小说的诗性特质 |
靳新来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
14
|
孙犁小说的叙事张力、艺术特质和文学史价值 |
刘玉凯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5
|
时间炼狱与孙犁的文学史地位 |
焦亚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6
|
延安文学“大众化”理论及其实践 |
赵学勇
吕惠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17
|
论孙犁美学思想的特质 |
阎庆生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8
|
应对孙犁的文学史价值进行整体性评估 |
阎庆生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9
|
南戏《错立身》《小孙屠》的来源及产生年代考述 |
俞为民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
|
20
|
论“营州事变”的成因及其影响 |
李文才
|
《河北学刊》
|
2002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