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居民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及其与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献云 费立鹏 +3 位作者 杨少杰 王志青 张艳萍 李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4-739,共6页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对特殊困境下自杀的接受程度及其与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本现况调查以≥18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在北京沈阳2市随机抽取20个居委会共1003例居民,在河北山东2省随机抽取20个村庄共1009例村民。用自制自杀态度、...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对特殊困境下自杀的接受程度及其与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本现况调查以≥18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在北京沈阳2市随机抽取20个居委会共1003例居民,在河北山东2省随机抽取20个村庄共1009例村民。用自制自杀态度、行为及危险因素调查表作为工具,其中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分量表(共24个条目,1"绝对不会考虑自杀"-5"肯定考虑自杀"级评分)评估人们在不同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结果:城市和农村居民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得分不同[第25%和75%中位数分别为11.5(3.1~25.0)和13.5(4.2~27.1);P=0.042]。城市居民报告曾有过主动自杀意念的比例低于农村居民(7.0%vs.14.9%,P<0.001)。总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越年轻,受正规教育年限越多,曾有过主动自杀意念,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得分越高;分层分析显示:在城市,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得分仅与年龄、有主动自杀意念有关(β=-0.09、0.13,P<0.01);在农村,仅与受正规教育年限和有主动自杀意念有关(β=0.17,0.19;P<0.001)。结论:人们对自杀的接受程度与既往有无自杀意念相关,但其他相关因素视人群不同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态度 接受程度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的编制及在社区和大学学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献云 费立鹏 +7 位作者 牛雅娟 王志青 童永胜 张亚利 徐东 王绍礼 杨甫德 李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8-475,共8页
目的:编制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the Scale of Public Attitudes about Suicide,SPAS),并在社区和大学学生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取样,抽取山东农村居民604例、天津城市居民548例及重庆的大学学生626例,用SPAS进行调... 目的:编制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the Scale of Public Attitudes about Suicide,SPAS),并在社区和大学学生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取样,抽取山东农村居民604例、天津城市居民548例及重庆的大学学生626例,用SPAS进行调查。首次调查后5~8天,顺序选择1063例被试进行重测。将受教育程度≥9年(n=580)的社区居民随机分为自评(n=243)和由调查员提问并填写问卷(n=337),将自评的大学学生随机分为署名(n=321)和匿名(n=305)。结果:(1)SPAS包含47个条目,分为7个分量表。(2)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一致性偏低(Cronbachα=0.48,ICC=0.59);其他6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在0.62~0.87之间,重测一致性ICC在0.62~0.82之间。(3)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学生之间,除对自杀的正性态度分量表得分外,其余6个分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农村组得分最高而学生组得分最低。自评组和由调查员提问并填写组相比,除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和对自杀的正性态度2个分量表外,其余5个分量表得分均是后者高于前者(均P<0.05)。署名和匿名组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是一个可靠的评估国内社会对自杀的态度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态度 量表 信度 效度 农村 城市 大学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大学生自杀预防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慧兰 马贞玉 +1 位作者 肖水源 李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4-658,共5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自杀预防知识、自杀态度,探讨与自杀预防知识、自杀态度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6所高校的1664名大学生进行自杀预防知识问卷、自杀... 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自杀预防知识、自杀态度,探讨与自杀预防知识、自杀态度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6所高校的1664名大学生进行自杀预防知识问卷、自杀态度问卷(QSA)、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测评。结果:长沙市大学生样本自杀预防知识平均得分为10.8±0.9分,应答正确率为54.5%。男性自杀预防知识掌握优于女性(12.3±0.9,9.2±0.8;t=2.33,P=0.020),医科学生的自杀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文科或理工科学生(13.9±0.8,10.0±1.0,9.7±0.7;F=10.47,P=0.000),独生子女对自杀预防知识的掌握优于非独生子女(11.9±0.7,9.1±0.9;t=3.25,P=0.034),来自核心家庭的学生自杀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扩大家庭或单亲家庭的学生(14.0±0.9,10.3±0.8,9.4±0.7;F=7.49,P=0.000)。自杀预防知识掌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专业、家庭类型(β=0.087、0.342、0.084)。自杀行为性质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专业类别、家族自杀史、自杀意念以及心理健康水平(β=0.688、-0.055、0.810、0.731)。结论:长沙市大学生对于自杀存在许多不利于自杀预防的误解,因此开展自杀预防知识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对于自杀行为的正确态度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预防知识 自杀态度 大学生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目的、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被引量:25
4
作者 谢杏利 邹兵 黄中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2-1485,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现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命意义感、生活目的在大学生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生活目的量表、生命意义感问卷对10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并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大...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现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命意义感、生活目的在大学生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生活目的量表、生命意义感问卷对10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并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大学生对自杀总体持否定和排斥态度。男生比女生更能客观理性地看待自杀行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比城镇生源学生对安乐死更持排斥态度。大学生自杀态度四个维度与生活目的、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因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结构模型拟合指数良好(χ2/df=1.924,GFI=0.936,AGFI=0.915,NFI=0.937,CFI=0.940,RMSEA=0.045)。生命意义感和生活目的对大学生自杀态度具有直接预测作用,多因素影响假设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结论生活目的和生命意义感对大学生自杀态度产生重要影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对大学生自杀态度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态度 生活目的 生命意义感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美”台风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小忠 孙炳海 李伟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41,共5页
为了探讨自然灾害事件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创伤后症状反应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对"桑美"台风重灾区的6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学生的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有着... 为了探讨自然灾害事件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采用创伤后症状反应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杀态度问卷对"桑美"台风重灾区的6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学生的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有着显著的相关;(2)特质应对方式对创伤后症状反应与自杀态度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果支持了应对的关联模式,应对具有情境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创伤 特质应对方式 自杀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某医科大学低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欧光忠 吴祖达 徐瑜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杀态度、意念及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为采取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本科学生712人,应用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杀意念等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有效的698份问卷...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杀态度、意念及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为采取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本科学生712人,应用自杀态度问卷以及自杀意念等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有效的698份问卷中,16.5%的医学生在最近一年有过自杀的念头,9.0%的医学生曾想过具体的自杀方式,2.0%的学生曾经尝试过自杀(自杀未遂)。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亲友有过自杀、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持理解、肯定或宽容态度。结论医学生中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对医学生进行自杀预防和干预的健康教育工作是迫切需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自杀意念 自杀态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服毒自杀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胡颖颖 叶铭惠 +2 位作者 王欣璐 董超群 卢中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服毒自杀患者焦虑、自杀态度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服毒自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入院均迅速采用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比...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服毒自杀患者焦虑、自杀态度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服毒自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入院均迅速采用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自杀态度问卷、希望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杀态度、希望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服毒自杀患者的焦虑程度及自杀态度,提高希望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毒 自杀 认知行为疗法 焦虑 自杀态度 希望水平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幸福感在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谢杏利 邹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生命意义感问卷(MLQ)...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自杀态度形成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生命意义感问卷(MLQ)、生活目的量表(PIL)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WB)为检测工具,分析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其相关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038份,有效率94.4%;其中贫困生316名,非贫困生722名。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自杀者的态度和生活感受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中,女生对自杀者家属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但男生寻求意义感、生活目标和自主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P<0.05,P<0.01)。主观幸福感在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态度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结论生命意义感和主观幸福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自杀态度 生命意义感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瑜 欧光忠 吴祖达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杀态度以及影响因素,为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资料。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本科学生,应用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自杀总的态度(F)、对自杀性质的认识(F1)持矛盾或中...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杀态度以及影响因素,为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资料。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本科学生,应用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自杀总的态度(F)、对自杀性质的认识(F1)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对自杀者(F2)、自杀者家属(F3)以及安乐死(F4)持理解或宽容的态度。65.9%的医学生表示需要预防自杀的知识和技巧。结论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自杀干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自杀态度 自杀态度问卷(o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士自杀相关态度及教育干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司敏 谭继平 +1 位作者 杨珊 臧渝梨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98-100,105,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的自杀态度、自杀预防态度,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干预,为自杀预防教育干预实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便利取样法抽取济南市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8名社区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选择其中的36名参加自杀预防教育干预研究。结...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的自杀态度、自杀预防态度,开展自杀预防教育干预,为自杀预防教育干预实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便利取样法抽取济南市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8名社区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选择其中的36名参加自杀预防教育干预研究。结果社区护士自杀态度得分2.88±0.31、对自杀者态度得分2.53±0.42、对自杀家属态度得分2.60±0.43,均处于中立水平,对自杀行为持排斥、歧视态度,得分3.54±0.51。社区护士自杀预防态度得分38.24±6.00,存在对自杀预防的误解。自杀预防教育干预后,社区护士对自杀态度、自杀行为态度、自杀家属态度、自杀预防态度均有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对自杀者态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存在对自杀预防的误解和对自杀者的歧视,教育干预能提高社区护士积极的自杀预防态度和对自杀、自杀行为及自杀者家属的正确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士 自杀 态度 自杀预防 教育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劳动适龄人口的自杀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丹萍 李宁秀 +1 位作者 刘朝杰 裴丽昆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5期79-83,共5页
本文利用在成都市城市社区开展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城市劳动适龄人口的自杀态度以及影响其自杀倾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劳动适龄人口对自杀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但对自杀行为持理解、认同的比例仍不容忽视。男性、... 本文利用在成都市城市社区开展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城市劳动适龄人口的自杀态度以及影响其自杀倾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劳动适龄人口对自杀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但对自杀行为持理解、认同的比例仍不容忽视。男性、离婚或丧偶、小学及以下学历、行政管理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差或好、信仰宗教、不经常参加集体及社会公益活动、患有慢性病、无医疗保障的城市劳动适龄人口,对自杀行为持理解、认同的比例相对较高。职业、宗教信仰是影响城市劳动适龄人口自杀倾向的因素。研究发现可为在城市劳动适龄人口中有效开展自杀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适龄人口 自杀态度 自杀倾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探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建平 杨铖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4,共3页
该文结合Greenwald开创的内隐联想测验,自编IAT程序,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较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对自杀类词语敏感等。家庭所在地为农村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有显著... 该文结合Greenwald开创的内隐联想测验,自编IAT程序,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较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对自杀类词语敏感等。家庭所在地为农村对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人群自杀态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阎红 刘书文 刘丽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人群自杀态度,为城市社区一般人群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对象,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470份,有效率89.5%。人群自杀态度各维度均处于中立或矛盾水平;不同性别的人...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人群自杀态度,为城市社区一般人群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对象,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470份,有效率89.5%。人群自杀态度各维度均处于中立或矛盾水平;不同性别的人群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P<0.05)和对安乐死的态度(P<0.01)存在差异;40岁及以下组和40岁以上组在对待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和安乐死的态度方面均存在差异(P<0.01)。结论:对社区人群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各级干预机制,注重个体化干预措施,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人群自杀态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理工院校大学生自杀态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昱 张碧艳 +1 位作者 林耀琪 黄建华 《中国健康教育》 2007年第9期650-652,共3页
目的了解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自杀态度,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理工大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自杀态度问卷(SAQ)。结果自杀态度在不同年级的学生间存在差异,对自杀行为、自... 目的了解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自杀态度,为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理工大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自杀态度问卷(SAQ)。结果自杀态度在不同年级的学生间存在差异,对自杀行为、自杀者、安乐死持矛盾中立态度者占多数,对自杀者家属持理解认同态度占多数。结论自杀态度各指标均提示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态度的性别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东芳 贾存显 路长飞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9-541,553,共4页
目的:了解农村人群的自杀知识与态度,并探讨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态度的性别差异。方法: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三县(市)的25个乡镇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202对农村自杀死亡病例及对照的212个男性信息人和191个女性信息人,采用... 目的:了解农村人群的自杀知识与态度,并探讨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态度的性别差异。方法: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三县(市)的25个乡镇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202对农村自杀死亡病例及对照的212个男性信息人和191个女性信息人,采用自杀相关态度问卷了解两组信息人的自杀态度。结果:农村社区人群对于自杀知识三问题的知晓率分别为24.3%、11.2%、64.5%,男信息人对‘自杀未遂的人会再次选择自杀’这一问题的知晓率比女性高(P<0.05);男女信息人均赞同自杀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会给家人亲朋带来长远影响,更会给国家带来不稳定性和经济损失;在自杀社会重要性问题的认识上,男信息人仅在‘自杀行为常常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自杀是一个值得花大气力去解决的社会问题’的认识上比女性更加强烈(P<0.05);调整家庭年收入和文化水平后,除了部分组别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组别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需要加强自杀健康宣传教育;性别对农村社区人群自杀相关态度影响较小,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自杀态度 农村人群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艳 胡德英 +2 位作者 许珂 滕芬 刘义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7-60,共4页
目的对护理人员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进行现况调查,为开展护理人员自杀预防学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4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 目的对护理人员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进行现况调查,为开展护理人员自杀预防学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4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42.56±6.96)分、(30.02±4.31)分、(52.45±8.02)分,总分为(125.00±15.15)分。是否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是否使用过自杀风险评估工具、是否参与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是护理人员自杀预防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管理者应当重视并针对护士开展自杀预防的培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住院患者 自杀预防 知识 态度 行为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自杀态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书文 阎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对自杀的态度,为社区采取自杀的个性化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社区人群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态度...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对自杀的态度,为社区采取自杀的个性化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社区人群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态度上存在差异;不同婚姻状况者在对待自杀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收入不同的人群对自杀者的态度亦不同。结论社区人群的自杀态度具有多变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进行自杀干预时应充分评估当事者的人口学特征,考虑个体因素,同时重视改变公众自杀态度对自杀行为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不同人口学特征 自杀态度 自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及其相关因素的理论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小桃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建立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多个问卷,调查了768位大学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建立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多个问卷,调查了768位大学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压力、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相关;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模型的拟合指数模型的拟合较好,可以被接受。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模型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可以成立,修正模型更简洁、合理。结论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压力对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个体所持有的生命价值观对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观 自杀态度 心理健康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的简要自杀风险干预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霞 刘莉 +2 位作者 王晓洁 张新丽 韩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简要自杀风险干预能改善自杀未遂患者的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自杀未遂 自杀风险干预 自杀态度 自杀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 被引量:26
20
作者 邓先锋 雷艳 +1 位作者 胡德英 李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自杀风险教育多学科团队,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1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护理行为。结果培训后,急诊...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的效果。方法组建自杀风险教育多学科团队,采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14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患者自杀风险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自杀态度和自杀护理行为。结果培训后,急诊科护士自杀态度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培训前,自杀护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知信行理论模式用于急诊科护士患者自杀风险培训可有效改善护士对自杀的态度,规范其患者自杀护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知信行理论模式 自杀态度 自杀护理行为 患者自杀预防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