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壤坡地侵蚀定位土芯Eu中子活化示踪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琨 王兆骞 +2 位作者 陈欣 眭国平 杨遂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和径流小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Eu定位土芯的布设、取样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Eu定位土芯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定不同地形、部位土壤侵蚀量.利用Er-Es的经验模型可以描述坡面单位面积流失量的变化趋势,预... 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和径流小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Eu定位土芯的布设、取样和分析方法.结果表明,Eu定位土芯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定不同地形、部位土壤侵蚀量.利用Er-Es的经验模型可以描述坡面单位面积流失量的变化趋势,预测坡面土壤流失量,最大误差为7.671t/hm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坡面泥沙的输移比(SDR)也不相同.顺坡种植作物后,泥沙输移比(SDR)与休闲裸坡地相比减少了30%左右,从而使植被覆盖下坡面泥沙流失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地 土壤侵蚀 铕定位土芯 中子活化分析 土壤流失 泥沙输移比 同位素示踪 Er-E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机会网络路由的最优停止决策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三峰 黄迪 +1 位作者 陈州 吴国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1300,共10页
投递延迟是机会网络的一个重要指标,给定节点缓存和消息副本数目限制,如何选择合适的节点复制消息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停止理论的路由决策方法(OSDR).OSDR将每个时隙上所遇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平均相遇时间看做一个随机变量... 投递延迟是机会网络的一个重要指标,给定节点缓存和消息副本数目限制,如何选择合适的节点复制消息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停止理论的路由决策方法(OSDR).OSDR将每个时隙上所遇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平均相遇时间看做一个随机变量,根据该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得到一个停止观察、复制消息的规则,该规则呈现简单的阈值结构,即当某个时隙上所遇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平均相遇时间小于给定阈值时即复制消息.OSDR可以在较小的相遇间隔和等待成本之间进行折衷,实现数学期望意义上的最小消息投递延迟.介绍了OSDR的网络模型、最优停止规则的存在性证明过程以及计算方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OSDR相对其他方法,在投递成功率、投递延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网络 路由算法 最优停止 投递延迟 投递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林育 焦菊英 陈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泥沙输移比是反映流域侵蚀产沙输移能力的指标,对正确评价水土保持减沙效益及流域治理决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对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可分为直接计算(根据定义)与模型... 泥沙输移比是反映流域侵蚀产沙输移能力的指标,对正确评价水土保持减沙效益及流域治理决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对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可分为直接计算(根据定义)与模型计算(通过建立泥沙输移比模型)2种。直接计算的关键是土壤侵蚀量的获取,而计算模型目前主要有因子经验模型、分布式模型与物理模型。在对泥沙输移比研究中土壤侵蚀量获取方法及建立的泥沙输移比模型进行总结与评述的基础上,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一些地区,分析了其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目前泥沙输移比研究中存在的3个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输移比 侵蚀量 输沙量 泥沙输移比模型 研究方法 成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输移比及其尺度依存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晓明 曹文洪 周利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475-7485,共11页
泥沙输移比是反映流域侵蚀产沙及输移能力的指标,对评价水土保持减沙效益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研究的系统梳理,1阐述了泥沙输移比的内涵,并对泥沙输移比基本定义中不同学科常用的表征变量作了清晰的界定,流域产沙量所涵... 泥沙输移比是反映流域侵蚀产沙及输移能力的指标,对评价水土保持减沙效益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研究的系统梳理,1阐述了泥沙输移比的内涵,并对泥沙输移比基本定义中不同学科常用的表征变量作了清晰的界定,流域产沙量所涵尺度较流域输沙量小,且泥沙输移比与归槽率无论在内涵及定量描述上均不可等同;2归纳提出泥沙输移比现存的测算方法,包括4种形式的类比计算法和3种形式的建模计算法,并分别评述了其优缺点;3揭示了泥沙输移比的影响因素随时空尺度变化表现出分异性;4基于对泥沙输移比内涵与测算中的"尺度问题"以及泥沙输移比是否存在尺度效应等问题剖析,明确了泥沙输移比客观存在着尺度依存性及其尺度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输移比 土壤侵蚀量 输沙量 尺度 单元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土壤侵蚀量测算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智广 刘秉正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对我国土壤侵蚀进行评估,需要测算多年平均侵蚀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主要江河泥沙测验资料和水土保持研究资料,采用河流泥沙输移比法和水土保持法,测算出我国黄河、长江等9大江河流域多年平均侵蚀量为53.10亿t,并与相关资料... 为了对我国土壤侵蚀进行评估,需要测算多年平均侵蚀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主要江河泥沙测验资料和水土保持研究资料,采用河流泥沙输移比法和水土保持法,测算出我国黄河、长江等9大江河流域多年平均侵蚀量为53.10亿t,并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讨论流域分区的泥沙输移比差异。结果表明:侵蚀总量以长江流域最大,黄河流域次之,淮河、珠江、辽河、松花江流域依次居后,闽江和钱塘江流域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流域 侵蚀产沙 泥沙输移比 土壤侵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径路由模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创 王珺 +1 位作者 杜蔚琪 刘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3,共7页
网络编码技术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时可增加网络吞吐量及可靠性,同时降低能耗,均衡网络负载,实现保密通信并提高网络安全性。多径路由具有稳定性强和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基于此,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3种多径路由模型:普通多径路由模型... 网络编码技术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时可增加网络吞吐量及可靠性,同时降低能耗,均衡网络负载,实现保密通信并提高网络安全性。多径路由具有稳定性强和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基于此,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3种多径路由模型:普通多径路由模型,基于网络编码的不相交多径路由模型以及基于网络编码的相交多径路由模型。利用理论推导出这3种模型的成功交付率和标准化冗余度计算公式,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及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网络编码的相交多径路由模型可靠性高且能耗均衡,更适合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编码 多径路由 可靠性 成功交付率 标准化冗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泥沙输移比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金山 崔鹏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0,共6页
通过泥石流SDR,可将泥石流流域侵蚀产沙、泥沙输移及泥石流沟道和入汇处主河河床演化有机地联系起来,用于推求流域的土壤侵蚀量,泥石流沟道的冲刷与淤积状况,泥石流所输送的泥沙进入主河的数量,以及对下游河道演变、水库使用年限的影响... 通过泥石流SDR,可将泥石流流域侵蚀产沙、泥沙输移及泥石流沟道和入汇处主河河床演化有机地联系起来,用于推求流域的土壤侵蚀量,泥石流沟道的冲刷与淤积状况,泥石流所输送的泥沙进入主河的数量,以及对下游河道演变、水库使用年限的影响程度等方面。但目前泥石流SDR的研究还没有开始,在分析泥石流输沙特征的基础上,将SDR引入泥石流输沙的研究中,并将泥石流SDR分解为反映泥石流沟输沙能力的沟道泥石流SDR和反映主河输移泥石流泥沙能力的汇口泥石流SDR两个环节。给出了根据定义使用实际的监测数据计算两类泥石流SDR的具体方法,并在蒋家沟中实施,计算出蒋家沟2007年的一场泥石流过程中沟道SDR为0.14,入汇主河后的悬移质汇口泥石流SDR为0.36。泥石流SDR的模型计算法方面也根据定性分析列出了可能的影响因子,在总结河流SDR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泥石流输沙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建立方法的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泥沙输移比 定义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活性和副本限制的DTN路由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郭稳涛 李兵 何怡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7-1052,共6页
容忍延迟网络(DTN)为提高消息传输成功率,往往采用多副本策略,导致网络消息泛洪现象,需要对消息副本进行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活性和副本限制的DTN路由算法(social activity and copy-limited based DTN routing algorithm,SACRA),... 容忍延迟网络(DTN)为提高消息传输成功率,往往采用多副本策略,导致网络消息泛洪现象,需要对消息副本进行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活性和副本限制的DTN路由算法(social activity and copy-limited based DTN routing algorithm,SACRA),该算法基于节点运动历史轨迹和相邻节点特性定义社会活性,根据社会活性和可用缓冲区大小合理分配相遇节点携带消息的份额和交换消息类型,使消息加速扩散,能尽快到达目标节点。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多副本DTN路由算法相比,SACRA能够有效降低了消息转发数和负载比率,当时间在1 000 s后成功率在50%以上,从而降低了网络开销,并获得较高的消息递交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活性 DTN路由算法 副本限制 消息递交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属性的机会网络节能路由算法
9
作者 郑永刚 孙文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3-218,242,共7页
针对现有的Bubble Rap算法在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只关注节点的社会属性导致高中心度节点的资源快速耗尽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节能的路由算法EABNA(An Energy-Efficient Algorithm Based on Node Attributes)。该算法在选择中继节点时,充分... 针对现有的Bubble Rap算法在消息的传输过程中只关注节点的社会属性导致高中心度节点的资源快速耗尽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节能的路由算法EABNA(An Energy-Efficient Algorithm Based on Node Attributes)。该算法在选择中继节点时,充分考虑了节点的社会性和节点本身的能量及缓存空间的动态变化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均化了中心度较高的节点的能量及缓存的消耗。为了评估EABNA算法的性能,将其与另外两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内,EABNA算法的消息传递成功率,节点存活率和消息时延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Bubble Rap和Epidemic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网络 EABNA路由算法 剩余能量 剩余缓存 消息传递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占空因子休眠和有效度转发的节能算法
10
作者 郑永刚 孙文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16-3621,共6页
为弥补机会网络中节点周期性休眠导致消息时延增大、传递成功概率下降等性能问题,在转发时应选择与目的节点关系密切的节点作为中继,以实现消息快速向目的节点聚集。在可容忍的消息时延和传递成功概率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低占空因子... 为弥补机会网络中节点周期性休眠导致消息时延增大、传递成功概率下降等性能问题,在转发时应选择与目的节点关系密切的节点作为中继,以实现消息快速向目的节点聚集。在可容忍的消息时延和传递成功概率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低占空因子休眠和有效度转发的机会网络节能路由算法FALDC。将FALDC与其它3种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之后,FALDC算法的消息传递成功率、消息时延、节点存活率等方面的性能优于EEAODC、MSAF和Epidemic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占空因子 有效度 机会网络 节能算法 消息时延 传递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