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日光强下5种植物叶片的UV-B防护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谷畴 张厚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通过测定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和荷木(Schimasuperba),及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concinna)、藜蒴(Castanopsisfissa)和锥树(Castanopsischinensis)叶片中甲醇提取物和细胞壁碱性酚类提取物中UV-B吸收物质的含量,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 通过测定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和荷木(Schimasuperba),及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concinna)、藜蒴(Castanopsisfissa)和锥树(Castanopsischinensis)叶片中甲醇提取物和细胞壁碱性酚类提取物中UV-B吸收物质的含量,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面积,研究全日光强下植物对UV-B的防护策略。结果表明, 在全日光强下植物叶片甲醇提取物的UV-B吸收能力较遮阴下的高,如藜蒴和锥树分别高出42.6%和32.6%,而马尾松仅高出4.2%。全日光强下的黄果厚壳桂和荷木叶片细胞壁碱性酚类提取物的UV-B吸收能力亦分别比遮阴下的高35%和11.7%,而马尾松、锥树和藜蒴则较遮阴下的低,可能这些树种在全日光下细胞壁UV-B吸收物质有部分转移到细胞质,以增强栅栏组织细胞的保护。全日光强下这几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遮阴下的低,但有较高的比叶面积,这可能有利于减少对光的吸收和对深层组织细胞器的保护。可见不同植物是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适应增高的UV-B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光强 马尾松 亚热带阔叶树 UV-B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季风阔叶林不同林地几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谷畴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1-57,共7页
比较了亚热带季风阔叶林不同林地几种植物的叶特性、叶含氮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气孔对CO_2的传导率,表明疏林的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o)和荷树(Schima superba)的叶厚和栅栏组织厚度较九节(Psychotria rubra)小,但单位面... 比较了亚热带季风阔叶林不同林地几种植物的叶特性、叶含氮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气孔对CO_2的传导率,表明疏林的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o)和荷树(Schima superba)的叶厚和栅栏组织厚度较九节(Psychotria rubra)小,但单位面积干重较九节大,叶含氮量(N mg/g干重)较密林的罗伞(Ardisia quinquegona)低,疏林的桃金娘和荷树的光合作用饱和光强为600和550 μmol 光量子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2和20 μmol,光量子m^(-2),s^(-1),两种植物的平均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11.9±0.4和7.5±1.8 μol CO_2,m^(-2),S^(-1),光合量子产率分别为0.056和0.048,而密林的罗伞光合速率变化对光强变化反应敏感,暗呼吸速率较低。光补偿点为5μmol,光量子m^(-2),S^(-1),显著低于疏林植物,疏林植物有着较高的Ci/Ca值和水分利用效率。亚热带季风阔叶林的不同林地的植物有着不同的光合作用特性,这可能与植物生境的光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季风林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