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的科研审计系统安全漏洞识别方法
1
作者 李俊奕 肖亚纳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1,81,共5页
为解决科研审计系统存在安全性较差、精确率和召回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的科研审计系统安全漏洞识别方法。采集科研审计系统用户数据,对用户节点数据进行分簇,并引入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概念建立... 为解决科研审计系统存在安全性较差、精确率和召回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的科研审计系统安全漏洞识别方法。采集科研审计系统用户数据,对用户节点数据进行分簇,并引入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概念建立科研审计系统网络分布式结构模型,将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安全漏洞特征进行组合并分类,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安全漏洞识别。通过2种传统的安全漏洞识别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安全漏洞,且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都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 科研审计系统 安全漏洞识别 分布式结构模型 安全漏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健康监测若干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1
2
作者 雷鹰 刘丽君 郑翥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0-640,I0001,I0002,共13页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方法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包括:系列未知输入下卡尔曼滤波系列新方法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物理和信息融合的智能防灾减灾结构系统及主要内容...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方法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包括:系列未知输入下卡尔曼滤波系列新方法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物理和信息融合的智能防灾减灾结构系统及主要内容、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3D地理信息系统(3D GIS)+物联网(IOT)技术的城市基础设施智能监控云平台,以及参与编制的国际智能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学会的结构健康监测标准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卡尔曼滤波 振动控制 结构识别 结构损伤诊断 荷载识别 地震作用 信息物理系统 建筑信息模型 智慧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学信息标志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汉熙 宋以超 +1 位作者 周祖德 胡树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46-553,共8页
以16世纪以来科学期刊的创立过程为样本,建构了面向科学信息标志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模型。该模型的功能单元为科学信息生成模块(SICM)、科学信息驱动模块(SIDM)和科学信息发布模块(SIIM)。其能够自洽的机理在于科学优先权起点效应,而联... 以16世纪以来科学期刊的创立过程为样本,建构了面向科学信息标志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模型。该模型的功能单元为科学信息生成模块(SICM)、科学信息驱动模块(SIDM)和科学信息发布模块(SIIM)。其能够自洽的机理在于科学优先权起点效应,而联系机制是科学信息本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能力体系 科学话语权 科学优先权结构起点效应 科学信息传播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信息结构损伤定位的模式匹配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启林 翟可为 +1 位作者 张志 胡业平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9-793,共5页
为对结构损伤进行准确的定位,本文从有限元基本方程出发,将结构损伤程度变量从测点位移列阵中分离出来,从而定义了标志损伤位置的损伤向量,通过求解实测位移列阵与损伤向量的相关系数,可以准确地进行损伤定位。文末算例说明即使在考虑... 为对结构损伤进行准确的定位,本文从有限元基本方程出发,将结构损伤程度变量从测点位移列阵中分离出来,从而定义了标志损伤位置的损伤向量,通过求解实测位移列阵与损伤向量的相关系数,可以准确地进行损伤定位。文末算例说明即使在考虑测量误差的情况下本文方法也有很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损伤识别 静态信息 模式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学信息传播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模型考证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汉熙 宋以超 +1 位作者 周祖德 胡树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9-133,共5页
通过科学著作翻译出版史,考察科学研究能力体系(SRAS)的构造机理和运行机制。提出SRAS构架,以科学话语权(SDP)为机制构建基于SRAS的SDP层次结构,创制科学信息本体结构(OSSI)。通过解析OSSI,由科学信息生成模块(SICM)获得科学信息表述模... 通过科学著作翻译出版史,考察科学研究能力体系(SRAS)的构造机理和运行机制。提出SRAS构架,以科学话语权(SDP)为机制构建基于SRAS的SDP层次结构,创制科学信息本体结构(OSSI)。通过解析OSSI,由科学信息生成模块(SICM)获得科学信息表述模型(MSIRS),由科学信息发布模块(SIIM)获得科学信息传播载体模型(MSIDV)。在知识内核和记录载体获得先行确定的情况下,SICM的活动主体将是MSIRS,在受众结构和标志结构已获得先行确定的情况下,则其活动主体将是MSIDV。由此,可以得到OSSI的一种活动机制———面向科学信息传播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MOSSIODSI)。考察推动人类发展的3次大规模科学著作翻译运动的历史和成果,明确了以其语言为主轴的科学传播方向,及其传播路径结构、传播形式结构和传播工具结构,证明在3次大规模科学著作翻译运动中,OSSI确实存在,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信息本体结构 科学信息表述模型 科学传播载体模型 映射关系 科学出版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分布参数结构传感器/激励器优化布置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尹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1-57,66,共8页
针对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离散坐标体系研究传感器优化布置、所得仅为结构真实动力响应近似解直接影响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问题,提出基于贝叶斯统计系统识别方法与信息熵理论的分布参数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以结构模型修正为目的,用贝... 针对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离散坐标体系研究传感器优化布置、所得仅为结构真实动力响应近似解直接影响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问题,提出基于贝叶斯统计系统识别方法与信息熵理论的分布参数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以结构模型修正为目的,用贝叶斯统计系统识别方法识别结构模型参数最优值及不确定性程度,利用信息熵定量表征结构模型参数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程度;再将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转化为连续数值优化问题,以传感器位置为优化变量,通过遗传算法极小化模型参数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信息熵)识别传感器的最优布置位置;获得最大结构响应信息量,即识别结构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最小。通过双墩带弹性支撑的三跨连续梁桥数值仿真研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优化布置 结构模型修正 贝叶斯统计系统识别方法 信息熵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方差函数模型在滑坡、泥石流沟分布识别中的应用——以四川洪溪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从容 汪明 刘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2,共6页
快速、精确地识别地震后滑坡、泥石流沟的空间分布与覆盖范围,对于认识滑坡、泥石流灾害机理和震后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提取滑坡、泥石流沟分布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人为因素影响大,训练过程繁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 快速、精确地识别地震后滑坡、泥石流沟的空间分布与覆盖范围,对于认识滑坡、泥石流灾害机理和震后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提取滑坡、泥石流沟分布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人为因素影响大,训练过程繁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半方差函数(semi-variance)模型与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实现少光谱信息、无训练样本条件下自动提取滑坡、泥石流沟的方法。以汶川重灾区四川省平武县洪溪河流域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滑坡以裸土、岩石出露为主,且具有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典型滑坡与泥石流沟,并能勾画其边界范围;研究区内48.21%的滑坡与泥石流沟覆盖面积得以正确识别,特大型滑坡与大型滑坡识别数量比例分别为100%与80%,泥石流沟识别数量比例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沟 半方差函数(semi-variance)模型 空间结构信息 灾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与论文关联的潜在科学前沿识别——以生物农药领域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曾海娇 孙巍 《农业展望》 2020年第9期93-100,共8页
随着文献类型的不断丰富,传统的以单一数据源识别科学前沿的方法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结合多源数据来识别领域的科学前沿。在已有的前沿识别方法基础上,借助生物农药领域知识组织体系建立了专利与论文之间的语义关联,识别了生物农... 随着文献类型的不断丰富,传统的以单一数据源识别科学前沿的方法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结合多源数据来识别领域的科学前沿。在已有的前沿识别方法基础上,借助生物农药领域知识组织体系建立了专利与论文之间的语义关联,识别了生物农药领域的潜在科学前沿,利用定量分析方法证明了识别结果的有效性,弥补了现有前沿识别方法在研究对象单一和识别粒度粗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论文 科技联系 潜在科学前沿 前沿识别模型 SAO结构 LD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标识编码结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才 王长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4-431,共8页
模型标识编码是公路工程信息模型从设计前期到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各阶段进行数据集成和有效传递,从而形成结构化的数据用于集成管理和分析的关键.研究现有信息模型分类编码体系,分析工程系统分解结构编码、空间和分类编码及工程项目分... 模型标识编码是公路工程信息模型从设计前期到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各阶段进行数据集成和有效传递,从而形成结构化的数据用于集成管理和分析的关键.研究现有信息模型分类编码体系,分析工程系统分解结构编码、空间和分类编码及工程项目分解结构等多种信息模型标识编码分解结构的适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建设管理、计量支付、档案管理和大数据利用等不同需求,提出了一种以ISO 12006-2框架为基础,涵盖项目、工点、构件、位置和版本的“五段位”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编码架构,并在实际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系统中进行了应用.通过模型标识编码有效实现了建设管理信息与模型的关联及数据传递,为实现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和交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信息模型 标识编码 建筑信息模型 编码结构 工程项目分解结构 工程系统分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航天结构载荷逆向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晨宇 蒋亮亮 +2 位作者 张希 杨帆 阳志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3,共8页
在当今航天器的结构设计,以及服役时为实现高可靠性与可监测性,逆向识别载荷被迫切需求。针对现有载荷识别方法难以适用于航天器中复杂结构和相互耦合的多种类载荷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载荷识别方法。通过高保真建模仿真技术... 在当今航天器的结构设计,以及服役时为实现高可靠性与可监测性,逆向识别载荷被迫切需求。针对现有载荷识别方法难以适用于航天器中复杂结构和相互耦合的多种类载荷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载荷识别方法。通过高保真建模仿真技术提供机器学习所需的庞大训练数据,基于高信息熵对传感器测点布局优化,使系统简洁高效,并考虑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结构载荷,筛选出最优的模型进行载荷识别。通过典型航天器舱段结构上耦合作用的截面载荷识别案例进行验证,识别相对误差均不超过3%,明显优于传统标定载荷-响应传递系数矩阵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结构上相互耦合的多种载荷,识别精确度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结构 载荷识别 机器学习 高保真建模仿真 高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