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标准状态下脉压变异率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秋荣 王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容量反应性是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的核心,脉压变异率(PPV)反映每搏输出量随呼吸的变化,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然而,PPV监测依赖于心肺相互作用,测量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PPV测量的标准状态要求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潮气量至少... 容量反应性是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的核心,脉压变异率(PPV)反映每搏输出量随呼吸的变化,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然而,PPV监测依赖于心肺相互作用,测量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PPV测量的标准状态要求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潮气量至少为预测体重(PBW)8 ml/kg,同时不合并自主呼吸、低肺顺应性、心律失常、胸腔开放、腹内高压和高呼吸频率等,不完全满足上述测量条件时测得的PPV则为非标准状态下PPV。临床上多数患者不满足PPV测量的标准状态,因此如何保证非标准状态下PPV应用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PPV的原理以及非标准状态下PPV的临床应用等内容,为临床合理使用PPV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反应性 脉压变异率 非标准状态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呼吸末正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准确性及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宇 傅强 米卫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 目的观察俯卧位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条件下对每搏量变异度、脉搏压变异度及脉搏灌注变异指数预测容量状态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患者60例,全麻后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脉搏压变异度(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俯卧位体位下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呼气末正压(PEEP),记录每个PEEP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后以7 ml/kg进行补液试验后,再分别加以0、5、10、15 mm Hg的PEEP值后记录输液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值(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分别绘制SVV、PPV和PVI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对SVV、PPV和PVI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平卧位相比较,俯卧位条件下SVV、PPV、PVI均增大(P<0.05),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心输出量、心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时,在PEEP=0、5、10、15 mm Hg条件下,SV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759、0.718、0.521,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92、0.705、0.505,PVI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765、0.709、0.512。当PEEP=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0.5、11.5、13.5;当PEEP=5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1.5、13.5、14.5;当PEEP=10 mm Hg时,SVV、PPV、PVI诊断阈值分别为13.5、14.5、16.5。俯卧位时在不同PEEP条件下SVV、PPV、PVI变化分别与PEEP值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4、0.561、0.553,P<0.01)。结论 SVV、PPV和PVI在PEEP≤10 mm Hg时可以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三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诊断阈值随PEEP值增大而增大,诊断的准确性随PEEP值增大而下降;在PEEP=15 mm Hg时,SVV、PPV和PVI不能准确预测俯卧位时应用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俯卧位 每搏量变异度 脉搏压变异度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脊柱手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娜 兰飞 +3 位作者 姚东旭 郎宇 吴洁 王天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输液组(C组),每组260例。G组以PPV为目标,根据GDFT方案对患者进行容量管理,C组麻醉科医师根据经验进行液体管理。记录术前1d(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HR、MAP、脉压变异率(PPV)。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麻黄碱使用例数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例数。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恶心呕吐、头晕、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和发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3时G组PPV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晶体液输入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和麻黄碱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G组发热病例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以PPV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以减少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脉压变异率 脊椎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腹下三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容量状况的价值及相关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晓梅 傅强 米卫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状态下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及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对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6例,全麻后连续监测SVV、PPV及PVI等指标,人工气腹后进行...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状态下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及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对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6例,全麻后连续监测SVV、PPV及PVI等指标,人工气腹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输液前后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输液后每搏量变异指数增高是否≥15%将患者分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组(n=16)和无反应组(n=10),绘制SVV、PPV和P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人工气腹下SVV、PPV和PVI对容量状况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SVV、PPV和PVI均可有效判断容量状态,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8、0.963和0.928,且三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其中SVV和PPV的相关系数r=0.921(P<0.01),SVV和PVI相关系数r=0.686(P<0.01),PPV和PVI相关系数r=0.577(P<0.01)。结论 SVV、PPV和PVI均能准确评估人工气腹下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且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容量负荷试验 每搏量变异 脉搏压变异 脉搏灌注指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液体治疗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梅习平 刘际童 +2 位作者 王亚平 魏来 谭素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观察以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18~65岁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患者,... 目的:观察以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18~65岁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以SVV为指导的治疗组(S组)和以中心静脉压为指导的治疗组(C组),每组60例。记录入室(T0)、切皮(T1)、始切肝(T2)、肝横断面完成(T3)、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T0~T5(术后1 d)的乳酸值(lactic acid value,LAC),术中出入量及低血压和去氧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术后肝功能、血红蛋白等恢复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中低血压例数、出血量、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均明显降低(P<0.05),T3和T4时间点LAC升高不明显(P<0.05),术后1和2 d的AST,ALT,DBIL,TBIL升高幅度明显降低(P<0.05)。S组术后1 d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感染率和入住ICU率均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中以SVV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利于患者短期预后。切肝期采用高SVV值(13%~17%),横断面离断至术毕采用8%~12%SVV值可作为术中液体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量变异度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耦室压力变化对脉动燃烧器尾管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翟明 董芃 +1 位作者 彭三珑 夏新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99-2704,共6页
去耦室是脉动燃烧器的重要部件,除降低燃烧噪声外,其另一作用是保证尾管出口声学边界条件,维持整个燃烧器的运行性能。在一台无阀自激脉动燃烧器尾部建立了去耦室压力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引风机前的阀门开度来改变去耦室内部压力即尾管出... 去耦室是脉动燃烧器的重要部件,除降低燃烧噪声外,其另一作用是保证尾管出口声学边界条件,维持整个燃烧器的运行性能。在一台无阀自激脉动燃烧器尾部建立了去耦室压力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引风机前的阀门开度来改变去耦室内部压力即尾管出口压力大小(调节范围-10~10kPa),实验研究了去耦室压力变化对脉动燃烧器尾管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去耦室压力高于或低于大气压力时,尾管中的传热系数均能提高,而去耦室压力为负值时,尾管传热系数相对较高;燃烧室压力幅值的大小和速度比的大小均能反映传热系数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脉动燃烧器 去耦室 压力变化 尾管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血压集束化管理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于龙娟 张铭斐 +2 位作者 王琴 苏东迎 朱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血压集束化管理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将其中静脉溶栓治疗后接受血压集束化管理的...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血压集束化管理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将其中静脉溶栓治疗后接受血压集束化管理的患者归为集束化组,未接受血压集束化管理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血压、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在院死亡率,以及溶栓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压集束化管理、NIHSS评分、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血压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86例患者中集束化组161例、对照组125例,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和溶栓前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集束化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4/161)vs 8.00%(10/125),χ~2=4.598,P=0.032];在院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3%(6/161)vs 3.20%(4/125),χ~2=0.058,P=0.810];90 d预后良好率(m RS评分为0~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1%(100/161)vs 49.60%(62/125),χ~2=4.485,P=0.034]。集束化组患者收缩压连续变异和舒张压连续变异均小于对照组[(13.37±4.92)mm Hg(1 mm Hg=0.133 k Pa)vs(18.42±3.87)mm Hg,t=2.437,P=0.025;(11.23±4.02)mm Hg vs(15.48±5.16)mm Hg,t=1.842,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集束化管理[比值比(OR)=0.798,P=0.002]、舒张压连续变异≤15 mm Hg(OR=0.816,P=0.018)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应用血压集束化管理有助于改善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疗法 集束化管理 血压连续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变异度与维持低中心静脉压对半肝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洪毅 叶建荣 +1 位作者 郑宏 郭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4-846,共3页
目的观察每搏变异度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肝肾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肝泡状棘球蚴患者择期行半肝切除术35例,男16例,女19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每搏变异度组(SVV组,n=19例)和传统方法组(LCVP组,n=16例)。... 目的观察每搏变异度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肝肾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肝泡状棘球蚴患者择期行半肝切除术35例,男16例,女19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每搏变异度组(SVV组,n=19例)和传统方法组(LCVP组,n=16例)。SVV组:SVV维持在8~12%指导容量治疗;LCVP组:在肝实质完全离断过程中CVP控制在0~5cmH2O。检测患者术前、术后Hb、Hct、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记录芬太尼、麻黄碱和阿托品的用量;记录术中浓缩红细胞输注率;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输血浆量、出血量、尿量、肝门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观察肝功能障碍、出血、感染和肠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VP、输血量、输血浆量、尿量、肝门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LCVP组比较,SVV组输液量、出血量明显增加(P〈0.05)。术中SVV组浓缩红细胞输注率为42.1%,明显高于LCVP组31.3%(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Hb、Hct明显减少(P〈0.05);而BUN、Cr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LCVP组比较,术后SVV组的Hb、Hct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SVV8~12为目标指导容量治疗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和有效组织灌注,但LCVP更好地减少肝叶切除患者围术期输血、输液量,减少出血量;与SVV相比较更为经济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变异度 低中心静脉压 肝叶切除术 出血 输血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变异度和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术患者低血容量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海 赵建农 +2 位作者 陈勇 周期 李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比较每搏变异度(SVV)和中心静脉压(CVP)与临床低血容量状态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低血容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择期肝部分切除手术患者,在全麻插管机械通气下手术开始后,分别以1、2和3μg·kg-1·min-1为剂量递增,静脉... 目的:比较每搏变异度(SVV)和中心静脉压(CVP)与临床低血容量状态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低血容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择期肝部分切除手术患者,在全麻插管机械通气下手术开始后,分别以1、2和3μg·kg-1·min-1为剂量递增,静脉泵注硝酸甘油,检测前后4个时点[输注前即刻(T0),硝酸甘油1μg·kg-1·min-1输注15 min后(T1),硝酸甘油2μg·kg-1·min-1输注15 min后(T2),硝酸甘油3μg·kg-1·min-1输注15min后(T3)]患者的SVV、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心指数(C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SVV和CVP对CI反应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高值;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SVV和CVP与CI的相关性。结果:CVP和SVV对CI反应的AUC分别为AUCCVP0.713(95%CI 0.623~0.804)、AUCSVV0.930(95%CI 0.883~0.977);SVV值为12.5%时,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其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95%;CVP为5.5mmHg时,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其敏感度为73%,特异度为59%;AUCSVV高于AUCCVP(P<0.05);SVV、CVP与CI相关系数rSVV-CI=-0.671(95%CI-0.455^-0.67);rCVP-CI=0.551(95%CI0.744~0.591);rSVV-CI与rCVP-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V和CVP均是低血容量诊断的良好指标;SVV比CVP对低血容量预见性更高,对低血容量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变异度 中心静脉压 低血容量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脉压变异评价老年胃癌根治术中液体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利彪 乌新林 +4 位作者 刘良田 于建设 丁翠霞 韩志强 钟海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脉压变异(PPV)评价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液体补充的效果。方法 40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后A组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并计算出一个呼吸周期内的... 目的探讨动脉脉压变异(PPV)评价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液体补充的效果。方法 40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后A组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并计算出一个呼吸周期内的PPV值。静脉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和琥珀酰明胶(晶体:胶体=2:1),维持PPV值在5%~10%。B组输液量和速度以麻醉医师经验进行,液体种类和比例同A组。观察记录入手术室时(T_1,基础值)、肿瘤切除完毕时(T_2)、术毕(T_3)时的BP、HR。T_1和T_3时抽动脉血监测血气,检测乳酸(Lac)和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记录两组患者尿量、输入液体量和升压药物(麻黄碱和多巴胺)的用量。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T_2、T_3时两组HR明显慢于,SBP、DBP明显低于T_1时,且A组HR明显慢于,SBP、DBP明显高于B组(P<0.05)。T_3时B组血Lac和Bun均高于T_1时,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输入液体量、尿量明显多于B组,麻黄碱和多巴胺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应用PPV指导老年人胃癌根治术中液体补充可以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提高机体微循环灌注和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脉压变异 胃癌 容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侧卧位手术患者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芳 米卫东 +2 位作者 潘伟 张永强 公茂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左侧卧位时,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8月择期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例,静吸复合麻醉,左侧卧位,观察机械通气加用PEEP时各指标的变化。分别记录使用PEEP... 目的探讨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左侧卧位时,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8月择期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例,静吸复合麻醉,左侧卧位,观察机械通气加用PEEP时各指标的变化。分别记录使用PEEP前(P0)以及PEEP水平为4cmH2O(P4)、6cmH2O(P6)、8cmH2O(P8)、10cmH2O(P10)、12cmH2O(P12)、14cmH2O(P14)时动态性血流动力学参数每搏量变异(SVV)、动脉脉压变异(PPV)以及循环参数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随PEEP水平的升高,SVV、PPV逐渐增加,且与PEEP呈正相关(r=0.507,r=0.359,P<0.01),CI逐渐降低,且与PEEP呈负相关(r=-0.108,P<0.05),而MAP、H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临床应用SVV和PPV等指标监测容量状况时,应考虑PEEP对其数值的影响,以免造成对机体循环容量状态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呼吸 每搏量变异 动脉脉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魏海燕 史宏伟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63-865,共3页
目的应用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FloTrac/Vigileo系统)来观察心脏手术患者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0例拟在心肺转流(CPB)下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全麻后行ANH,目标血细胞比容(Hct)为32%,放血速... 目的应用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FloTrac/Vigileo系统)来观察心脏手术患者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0例拟在心肺转流(CPB)下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全麻后行ANH,目标血细胞比容(Hct)为32%,放血速度分别为20ml/min(A组)和40ml/min(B组)。于ANH前(T0)、ANH开始后5min(T1)、10min(T2)、ANH结束时(T3)、ANH结束后10min(T4)记录HR、MAP、CVP及FloTrac/Vigileo系统测得的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搏量变异度(SVV)等指标。结果两组ANH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VV在T1~T3时较T0时明显增高(P<0.01),而且B组SVV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进行ANH是安全的,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能对其进行方便的监测。SVV能预测机体对输液治疗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每搏量变异度 动脉压力波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压法加工变蛋过程中腌渍液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成江 王俊钢 +3 位作者 李宇辉 吴洪斌 郭安民 金新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34,共4页
通过对变蛋和腌渍料液中Na OH、Na Cl、Zn等成分的测定,研究了脉动压法加工过程中变蛋和腌渍料液有效腌渍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料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24 h内下降较快,加工结束时含量为51.2 g/L;氯化钠的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到64 h趋于恒... 通过对变蛋和腌渍料液中Na OH、Na Cl、Zn等成分的测定,研究了脉动压法加工过程中变蛋和腌渍料液有效腌渍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料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24 h内下降较快,加工结束时含量为51.2 g/L;氯化钠的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到64 h趋于恒定,最终的氯化钠浓度为32 g/L;Zn含量逐渐下降,96 h加工完成含量达到最低,为290 mg/L。蛋清和蛋黄中的氢氧化钠含量随着加工时间不断升高,蛋清中氢氧化钠32 h达到最高峰为4.43 g/100 g;蛋黄中氢氧化钠最终含量为3.8 g/100 g;蛋清中氯化钠的含量16 h前迅速增加;而蛋黄中的氯化钠则呈直线缓慢增加,最终蛋黄中Na Cl的含量为2.1 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压 变蛋 腌渍液 成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手术患儿液体治疗时每搏量变异度与脉压变异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蔚 张迪 +3 位作者 乔岚歆 李璐 鲍迪 金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实施传统液体治疗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时,患儿每搏量变异度(SVV)与脉压变异度(PPV)的相关性。方法择期行开颅手术患儿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5岁,体重≤20 kg,ASAⅠ或Ⅱ级。术中PPV>15%且超过1 min时启动GD...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实施传统液体治疗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时,患儿每搏量变异度(SVV)与脉压变异度(PPV)的相关性。方法择期行开颅手术患儿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5岁,体重≤20 kg,ASAⅠ或Ⅱ级。术中PPV>15%且超过1 min时启动GDFT,给予6%羟乙基淀粉(130/0.4)3 ml/kg,10 min内静脉快速输注,如有必要可重复输注。未达启动目标的患儿仍然采用传统的“4-2-1”输液法补充术中液体丢失量。根据患儿是否启GDFT分为:GDFT组和对照组。记录手术开始时(T_(1))、钻颅孔前(T_(2))、切开硬脑膜前(T_(3))、切除肿瘤后(T_(4))、缝合硬脑膜前(T_(5))、固定骨瓣前(T_(6))、手术结束时(T_(7))的SVV和PPV,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SVV与PPV的相关性。结果T_(1)—T_(7)时所有患儿SVV与PPV相关系数分别为0.747、0.657、0.376、0.330、0.377、0.333和0.533(P<0.05)。共有31例(52%)患儿术中启动GDFT。T_(1)—T_(7)时,GDFT组SVV与PPV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0.593、0.443、0.362、0.403、0.466和0.463,对照组SVV与PPV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5、0.705、0.282、0.316、0.319、0.241和0.655。结论在开颅手术液体治疗时,患儿SVV与PPV相关性较差,不建议用SVV取代PPV作为启动GDFT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每搏量变异度 脉压变异度 开颅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和中心静脉压监测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输液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鲁素红 张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比较每搏量变异(SVV)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输液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胃肠道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Ⅲ级,随机均分为CVP组和SVV组。CVP组,监测CVP指导输液治疗,维持CVP于8~10mmHg;SVV组,监测SV... 目的比较每搏量变异(SVV)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输液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胃肠道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Ⅲ级,随机均分为CVP组和SVV组。CVP组,监测CVP指导输液治疗,维持CVP于8~10mmHg;SVV组,监测SVV指导输液治疗,维持SVV于10%~12%。术中连续监测HR、SpO2、RR、ECG、PETCO2、IBP。记录术中和术后3d液体输入量,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尿量,记录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全流质饮食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术后48h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中输液总量和晶/胶体液SVV组明显低于CVP组(P<0.05);两组术后全流质饮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SVV组明显短于CVP组(P<0.05)。结论相对于CVP监测,胃肠道手术中患者使用SVV监测输液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围术期输液量,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 每搏量变异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压变异预测失血性休克家猪血容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宁 顾勤 俞建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脉压变异(PPV)对失血性休克家猪血容量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并与每搏输出量变异(SVV)比较。方法将10只健康家猪充分镇静肌松,给予机械通气,通过正常血容量、失血量10%、20%、30%和40%5个阶段建立失血性休克家猪模型,每个阶段5min内... 目的探讨脉压变异(PPV)对失血性休克家猪血容量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并与每搏输出量变异(SVV)比较。方法将10只健康家猪充分镇静肌松,给予机械通气,通过正常血容量、失血量10%、20%、30%和40%5个阶段建立失血性休克家猪模型,每个阶段5min内完成释放相应血容量,稳定10min后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HR、MAP、CVP、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SVV和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血容量比较,失血量20%、30%、40%的家猪HR明显增快(P<0.05),失血量30%、40%的家猪MAP、CVP明显降低(P<0.05),失血量10%、20%、30%和40%的家猪SVI明显降低,而SVV和PVV明显升高(P<0.05),失血量30%、40%的家猪CI,失血量20%、30%和40%的家猪ITBVI明显降低(P<0.05)。SVV和PPV与失血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和0.764(P<0.05),SVV和PPV与CI变化值(ΔCI,各失血阶段与正常血容量的差值)的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和0.736(P<0.05)。ITBVI的变化值(ΔITBVI)、CVP变化值(ΔCVP)与CI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和0.499(P<0.05),相关系数明显小于SVV和PPV。ITBVI、CVP与失血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895、0.768(P<0.05)。结论 PPV和SVV均可以准确反映失血性休克时的血容量状态,并且在休克早期即出现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容量 每搏输出量变异 脉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小儿开颅术术中心脏前负荷动态指标的一致性分析
17
作者 刘雅菲 宋琳琳 +2 位作者 邢茂炜 蔡立新 王东信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6-951,共6页
目的:在小儿开颅癫痫病灶切除术中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脉压变异(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和脉搏容积变异(plethysmographic variability index,PVI)3项心脏前负荷动态指标,评价这些常用动态指标的... 目的:在小儿开颅癫痫病灶切除术中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脉压变异(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和脉搏容积变异(plethysmographic variability index,PVI)3项心脏前负荷动态指标,评价这些常用动态指标的一致性,探索三者之间是否可以互换,以简化临床决策过程。方法:30例行择期开颅癫痫病灶切除术的0~14岁患儿术中常规监测SVV、PPV和PVI,根据上述指标和动脉收缩压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所有数据对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选取3~8个数据对,用Bland-Altman法分析数据对数值的一致性,用四象限图和极图分析数据对的同向变化趋势。结果:患儿术中动脉收缩压为(94±19)mmHg,平均SVV、PPV和PVI分别为8%±2%、10%±3%和15%±7%,共分析834个数据对。Bland-Altman分析显示SVV-PPV的平均偏倚为-2.3,一致限为-6.0~1.5,误差百分比为26%。SVV-PVI和PPV-PVI的平均偏倚分别为-7.5和-5.0,一致限分别为-22.7~7.8和-20.5~10.5,误差百分比分别为54%和43%。四象限图分析中3项指标变化的符合率分别为ΔSVV-ΔPPV 88.6%、ΔSVV-ΔPVI 50.1%、ΔPPV-ΔPVI 50.4%。<3岁者PPV-SVV符合率高于≥3岁者(92.7%与84.2%)。极坐标图分析中SVV-PPV变化的角符合率为86.6%,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指标(SVV和PPV)与PVI变化符合率较差(分别为29.1%和29.9%)。结论:小儿开颅术中SVV和PPV变化趋势一致性较高,尤其<3岁者,二者可以互换,无需额外使用SVV监测设备;但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指标(SVV和PPV)与PVI之间变化趋势的一致性较差,不能互换。联合PPV和PVI用于监测心脏前负荷可能有助于提高小儿术中补液反应性的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量变异 脉压变异 脉搏容积变异 开颅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压变异度在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患儿预测容量反应的不同
18
作者 陈刚 韩丁 +2 位作者 李稼 潘守东 欧阳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937-3941,共5页
目的比较脉压变异度(PPV)在室间隔缺损(VSD)和法洛四联症(TOF)患儿预测容量反应的不同。方法 VSD组共38例,年龄(1.05±0.75)岁,TOF组共36例,年龄(1.15±0.68)岁。脱离体外循环后进行补液治疗,在补液前、后使用压力记录分析法记... 目的比较脉压变异度(PPV)在室间隔缺损(VSD)和法洛四联症(TOF)患儿预测容量反应的不同。方法 VSD组共38例,年龄(1.05±0.75)岁,TOF组共36例,年龄(1.15±0.68)岁。脱离体外循环后进行补液治疗,在补液前、后使用压力记录分析法记录PPV,同时记录心指数(CI),以补液后CI增加≥15%的患儿为对补液有反应者。使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PPV预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和阈值。结果补液前、后TOF组内PPV均显著低于VSD组(均P<0.01)。VSD组:有反应者27例,无反应者11例,ROC曲线面积是0.89,诊断阈值是17.4%。TOF组:有反应者26例,无反应者10例,ROC曲线面积是0.79,诊断阈值是13.4%。结论在行VSD和TOF根治术患儿中,PPV可以预测容量反应。PPV预测性及其阈值在前者高于后者。PPV受右心室-肺动脉循环影响,应避免TOF因PPV本身偏低而补液不足,VSD因PPV本身偏高而补液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手术 脉压变异度 容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压变异度指导的液体管理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季晶晶 陈鲁宁 +6 位作者 田亚丽 马倩 石雪朵 余德才 朱新华 仇毓东 李冰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脉搏压变异度(PPV)指导的液体管理策略对腹腔镜肝切除术(LLR)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择期行LLR的患者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脉搏压变异度(PPV)指导的液体管理策略对腹腔镜肝切除术(LLR)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择期行LLR的患者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PV导向液体治疗组(PPV组,n=32)和低中心静脉压组(LCVP组,n=30)。PPV组于肝实质离断阶段维持PPV 13%~20%。LCVP组于肝实质离断阶段维持CVP 2~5 cmH_(2)O。记录术中各类液体入量、出血量、输血量、尿量、术前、肝脏横断面完成时和术毕血乳酸浓度、手术时间、呋塞米用量、血管活性药使用例数及术中低血压发生例数。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3 d Hb、Plt、ALT、AST、Alb、TBil、Cr、BUN、CRP、MDA浓度。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PPV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VP组[(254.1±201.1)ml vs(405.0±312.8)ml,P<0.05],输血发生率明显低于LCVP组(6%vs 27%,P<0.05)。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3 d Hb、Plt、ALT、AST、Alb、TBil、Cr、BUN、CRP、MDA浓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PPV作为LLR术中液体管理目标不仅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势,并且安全可行,可以作为控制术中出血量的管理方法,且不影响患者早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压变异度 腹腔镜 肝切除术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早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24小时平均脉压及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芸 陈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75-197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24h平均脉压(APP)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36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或非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两组受检者进行全程24h动态心电图和24...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24h平均脉压(APP)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36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或非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两组受检者进行全程24h动态心电图和24h动态血压检查,进行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每5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每5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正常正邻R-R间期差值>50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以及APP计算并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HRV时域指标值、室上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及APP>50mmHg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越低,平均脉压越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平均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