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7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mixed-mod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by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3
1
作者 茹忠亮 赵洪波 尹顺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420-1425,共6页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XFEM)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integral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SIF) of the mixed-mode crack problem is presented. A discontinuous function...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XFEM)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integral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SIF) of the mixed-mode crack problem is presented. A discontinuous function and the near-tip asymptotic function are added to the classic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 to model the crack behavior. Two-state integral by the superposition of actual and auxiliary fields is derived to calculate the SIFs. Ap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to the inclined centre crack plate with inclined angle from 0° to 90° and slant edge crack plate with slant angle 45°, 67.5° and 90°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closed form sol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nvenient, accurate and computationallv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interaction integral method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X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 TO CALCULATE BENDING CENTER AN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OF CRACKED CYLINDER UNDER SAINT_VENANT BENDING
2
作者 汤任基 汤昕燕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8,共8页
Using the single crack solution and the regular solution of plane harmonic function, the problem of Saint_Venant bending of a cracked cylinder by a transverse force was reduced to solving two sets of integral equation... Using the single crack solution and the regular solution of plane harmonic function, the problem of Saint_Venant bending of a cracked cylinder by a transverse force was reduced to solving two sets of integral equations and its general solution was then obtain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solution, 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bending center and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of the cracked cylinger whose cross_section is not thin_walled, but of small torsion rigidity is proposed. Som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柱 SAint-VenAnt弯曲 弯曲中心 应力强度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IMPLE METHOD OF DETERMINING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 Ⅰ FROM ISOCHROMATIC FRINGE LOOPS *
3
作者 Chen Feng Sun Zongqi (Opening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8年第2期51-53,共3页
A new photoelastic method of obtaining mode I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IF)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far field stress, σ ox , on the value of SIF. The only information needed for ... A new photoelastic method of obtaining mode I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IF)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far field stress, σ ox , on the value of SIF. The only information needed for K Ⅰ calculation is the area between isochromatic fringe loops. The method is examined by two kinds of specimen in different load cases.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quite simple and of high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mode I fracture photoelastic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Methods of Determining the Mixed Mod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for V-Shaped Notch
4
作者 Lin Zhong-qin Yu Haiyan Chen Guanlong Li Shu-hui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88-193,共6页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stress field given by D.H.Chen, three new photoelastic methods are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K1 and K2 of V-shaped notch. Some photoelastic experiments a...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stress field given by D.H.Chen, three new photoelastic methods are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K1 and K2 of V-shaped notch. Some photoelastic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on a skew -symmetric 45° notch. Measurements of the coordinates components of r,θand fringe order N are made for progressively smaller fringes and used in the proposed methods to solve K1 and K2.Plots of apparent K vs. r/l are made and extrapolated to the notch tip to yield the true values of K1 and K2.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three methods are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 When the notch problem is simplified as a crack problem, the corresponding equation is identical to the one proposed by D.G. Smith, which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applicable for both notch and crack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elast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ISOCHROMATIC FRINGE V-SHAPED NO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multiple cracks at collinear holes
5
作者 ZHAO Jin-fang XIE Li-yang +1 位作者 LIU Jian-zhong ZHAO Qun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85-289,共5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裂纹缺陷的高压容器疲劳特性分阶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耀东 王鑫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14,共6页
共面多裂纹是高压容器中常见的缺陷,由于多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裂纹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对容器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联合ABAQUS和FRANC3D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了高压容器在不同间距条件下共线三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 共面多裂纹是高压容器中常见的缺陷,由于多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裂纹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对容器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联合ABAQUS和FRANC3D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了高压容器在不同间距条件下共线三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变化规律,以及裂纹扩展样貌的分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间距条件下,共线多裂纹在不同生长阶段其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以及裂纹扩展样貌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确定了多裂纹相互作用距离阈值和融合后正常扩展距离阈值,由此解析了高压容器疲劳性能与多裂纹缺陷不同生长阶段之间的内在关联。该研究成果为高压容器共线多裂纹缺陷分阶段安全评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裂纹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寿命预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喷丸残余应力的齿根裂纹扩展计算方法
7
作者 徐向阳 时慧一 樊林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2-940,共9页
为了解决喷丸冲击残余应力影响下齿根裂纹扩展计算方法缺乏的问题,首先,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耦合残余应力与裂纹闭合效应,采用修正的Paris法构建裂纹扩展模型,分析在不同喷丸条件下残余应力场对裂纹扩展行为的具体影响;其次,联合预... 为了解决喷丸冲击残余应力影响下齿根裂纹扩展计算方法缺乏的问题,首先,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耦合残余应力与裂纹闭合效应,采用修正的Paris法构建裂纹扩展模型,分析在不同喷丸条件下残余应力场对裂纹扩展行为的具体影响;其次,联合预置裂纹的单齿裂纹扩展模型和有限元-离散元(FEM-DEM)喷丸模型,提出齿根残余应力裂纹扩展计算方法,获得不同喷丸参数下的残余应力场;最后,探究喷丸强化残余应力与齿根弯曲应力耦合复合应力场对齿根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喷丸强化作用下,残余压应力影响区域内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显著降低,导致裂纹闭合力增大,裂纹闭合效应增强,裂纹扩展门槛提高,从而有效抑制了裂纹扩展;在次表面上,喷丸残余应力对裂纹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并随裂纹深度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疲劳裂纹扩展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8
作者 刘红岩 薛雷 +4 位作者 张光雄 王光兵 王基禹 和铁柱 邹宗山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2,共11页
为了在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 为了在裂隙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前人提出的能够同时考虑裂隙几何参数、强度参数及变形参数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通过引入Barton建立的粗糙裂隙JRC-JCS抗剪强度模型,提出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岩体宏观损伤变量计算模型;其次,将该计算模型引入到前人提出的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中,建立了能够考虑裂隙粗糙度的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最后,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裂隙粗糙度(JRC)、裂隙面基本摩擦角φb、裂隙长度2a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JRC由0分别增加到10和2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42 MPa分别增加到27.28和28.37 MPa;当φb由0°分别增加到15°和30°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26.24 MPa分别增加到27.28和28.80 MPa;当2a由1 cm分别增加到2和3 cm时,岩体动态峰值强度由31.37 MPa分别降低至27.28和23.90 MPa。同时为了更精确地刻画裂隙面粗糙度的影响,将裂隙面分形维数引入到岩体动态损伤模型中,不但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而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更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贯通裂隙岩体 裂隙粗糙度系数 应力强度因子 JRC-JCS抗剪强度模型 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板疲劳裂纹全寿命周期扩展特性
9
作者 鲁乃唯 崔健 +1 位作者 罗媛 王鸿浩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焊缝处微裂纹萌生,初始焊接缺陷是影响该类构造细节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与纵肋连接焊缝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全寿命周期动态特性,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与ABAQUS-FRANC3D交互技术,研究焊缝埋藏缺...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焊缝处微裂纹萌生,初始焊接缺陷是影响该类构造细节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与纵肋连接焊缝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全寿命周期动态特性,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与ABAQUS-FRANC3D交互技术,研究焊缝埋藏缺陷至疲劳断裂全过程应力强度因子的动态演化特征,揭示裂纹的形状发展规律,分析敏感参数对裂纹扩展速率与疲劳寿命的影响,明确了疲劳裂纹的全寿命扩展行为,并通过钢桥面板足尺节段疲劳试验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可分为3个阶段:即埋藏阶段、萌生阶段、扩展阶段,沿裂纹不同路径的埋藏萌生阶段与扩展阶段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布正好相反;随着不断扩展,任意初始形状的埋藏裂纹形状都趋近于圆形,任意形状的表面裂纹形状逐渐扁平,合理解释了表面裂纹持续扩展至贯穿顶板时呈扁平形态;埋藏阶段的裂纹沿上表面的扩展速率较下表面增大了54%,裂纹从埋藏萌生阶段进入扩展阶段后向顶板方向扩展的速率较大;裂纹形态比、埋藏深度对萌生寿命影响较大,其中萌生寿命占疲劳总寿命的绝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板 疲劳裂纹 疲劳寿命 应力强度因子 埋藏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震源含裂纹平板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乔木 陈振 +4 位作者 黄志强 敬爽 陈亚轩 帅军 郝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1,共10页
为详细考察含裂纹平板在不同初始裂纹参数下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以及平板在激振工况下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利用子模型技术建立含不同初始裂纹的平板有限元模型,采用M-积分计算前缘面的应力强度因子,基于Paris公式计算平板在不同应力... 为详细考察含裂纹平板在不同初始裂纹参数下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以及平板在激振工况下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利用子模型技术建立含不同初始裂纹的平板有限元模型,采用M-积分计算前缘面的应力强度因子,基于Paris公式计算平板在不同应力比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平板在工况下的破坏以I型裂纹为主,改变初始裂纹形状、尺寸与预埋深度不会影响裂纹类型;初始裂纹形状变化会影响初始前缘面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规律与均衡性,半椭圆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分布不均衡性更显著,而半圆形裂纹则较均衡,K_1值分布规律呈V字形和1/4弧形;初始裂纹预埋越深,起始前缘应力强度因子越大,裂纹扩展驱动力越高;初始裂纹倾斜角度改变,裂纹类型会发生变化;以裂纹穿透工字梁危险处板厚为疲劳失效判断时,裂纹扩展至15.151 4 mm;三种应力比工况下的平均疲劳寿命与现场统计结果的误差为13.17%。上述分析为可控震源平板的裂纹失效问题与疲劳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平板 初始裂纹参数 应力强度因子 疲劳裂纹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热冲击SIF过渡过程分析的热权函数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卢炎麟 张淑佳 +1 位作者 贾虹 俞志清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热权函数法利用温度与热权函数的乘积的积分来直接计算热冲击过程中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过渡过程。热权函数与时间τ无关。由于免除了对每一时刻τ所需作的有限元或边界元分析 ,计算过程大大简化 ,计算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本文将热权... 热权函数法利用温度与热权函数的乘积的积分来直接计算热冲击过程中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过渡过程。热权函数与时间τ无关。由于免除了对每一时刻τ所需作的有限元或边界元分析 ,计算过程大大简化 ,计算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本文将热权函数与有限元法直接耦合 ,给出了基于刚度阵导数法的轴对称问题的热权函数计算格式。实例计算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权函数 热权函数法 应力强度因子 热冲击 轴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层力学参数对身管内表面径向裂纹Ⅰ型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12
作者 王宁 王永娟 +1 位作者 徐诚 樊黎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提高身管的寿命和性能,内膛硬化技术被广泛使用。为了研究硬化层与基体的线弹性力学参数对界面处裂纹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硬化层线弹性参数下的含内表面径向裂纹的厚壁圆筒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光滑身管内表面单个径向裂纹尖端I型应力... 为了提高身管的寿命和性能,内膛硬化技术被广泛使用。为了研究硬化层与基体的线弹性力学参数对界面处裂纹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硬化层线弹性参数下的含内表面径向裂纹的厚壁圆筒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光滑身管内表面单个径向裂纹尖端I型应力强度因子(SIF)K_(I),得到了同一身管模型在不同的内膛硬化工艺下,包括不同的硬化层泊松比、不同的硬化层弹性模量、和不同硬化层厚度下裂纹长度在0.03~0.27 mm范围内K_(I)的分布及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硬化层线弹性力学参数对K_(I)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硬化层的条件下,K_(I)值要大于在没有硬化层的条件下的K_(I)值;硬化层和基体之间的线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差距越大,短裂纹的K_(I)值越大,越不利于提高身管在膛压作用下的裂纹疲劳扩展寿命;硬化层的厚度对于裂纹在硬化层内的扩展无较大影响。可以为内膛硬化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膛硬化技术 应力强度因子 线弹性断裂力学 平面应变 身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SGRO的RD2型货车车轴裂纹扩展寿命预测
13
作者 周素霞 尚豪 +2 位作者 李洋 赖劲 李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75-2583,共9页
为研究RD2型货车车轴不同尺寸的表面裂纹扩展行为及裂纹车轴剩余寿命变化,构建全尺寸RD2型货车车轴模型,基于欧盟标准EN13103在车轴疲劳设计中的应用,对RD2型货车车轴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验证并确定裂纹存在位置;基于NASGRO裂纹扩展寿命模... 为研究RD2型货车车轴不同尺寸的表面裂纹扩展行为及裂纹车轴剩余寿命变化,构建全尺寸RD2型货车车轴模型,基于欧盟标准EN13103在车轴疲劳设计中的应用,对RD2型货车车轴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验证并确定裂纹存在位置;基于NASGRO裂纹扩展寿命模型,对不同尺寸初始裂纹车轴进行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探究不同裂纹扩展步下的裂纹尖端应力变化及应力强度因子变化,采用9种不同初始裂纹模型对临界裂纹尺寸进行计算,并对剩余寿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集中位于车轴防层板安装处,且该区域与现场检修车轴裂纹存在区域相符合,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区域随着扩展步的增加而增大,应力强度因子幅值随着初始裂纹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裂纹扩展剩余寿命随着初始裂纹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裂纹扩展总体趋势为随着初始裂纹深长比的增加,车轴裂纹扩展剩余寿命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GRO模型 裂纹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临界裂纹尺寸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的NEPE推进剂断裂失效
14
作者 刘瀚文 付小龙 +1 位作者 王江宁 孟赛钦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69,共8页
开展了硝酸酯增塑聚醚(Nitrate Ester Plasticized Polyether,NEPE)推进剂在100 mm/min拉伸速率下的单边缺口张力实验,研究了NEPE推进剂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力学响应、裂纹形态和演化路径。基于键型近场动力学理论,模拟了NEPE推进剂的裂纹... 开展了硝酸酯增塑聚醚(Nitrate Ester Plasticized Polyether,NEPE)推进剂在100 mm/min拉伸速率下的单边缺口张力实验,研究了NEPE推进剂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力学响应、裂纹形态和演化路径。基于键型近场动力学理论,模拟了NEPE推进剂的裂纹扩展失效过程,计算了断裂韧性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并提出了与应力强度因子相关的考虑推进剂燃速的断裂准则。实验结果表明:NEPE推进剂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会出现钝化断裂现象;宏观裂纹扩展发生之前,推进剂内部就已出现损伤。键型近场动力学方法可以准确模拟NEPE推进剂的裂纹扩展过程、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并可视化推进剂内部的损伤情况,说明近场动力学方法能够为NEPE推进剂断裂过程的数值模拟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E推进剂 断裂特性 近场动力学 裂纹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道轴向表面疲劳裂纹扩展及疲劳寿命研究
15
作者 曹敏 汤历平 +5 位作者 石咏衡 谷浩 钟翔 唐丽 杨晓惠 徐涛龙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8-247,共10页
利用ABAQUS/FRANC3D对含表面轴向裂纹的X80长输管道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了波动内压对长输管道疲劳裂纹尖端不同位置的应力强度因子及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力比作用下,疲劳裂纹尖端不同位置的应力强度因子均随裂纹扩展而增大... 利用ABAQUS/FRANC3D对含表面轴向裂纹的X80长输管道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了波动内压对长输管道疲劳裂纹尖端不同位置的应力强度因子及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力比作用下,疲劳裂纹尖端不同位置的应力强度因子均随裂纹扩展而增大,且裂纹尖端不同位置处应力强度因子的波动也逐渐增大;随着裂纹深度增加,应力强度因子范围ΔK在所有应力比下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逐渐增大,同时裂纹扩展速率也逐渐增大;在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边缘位置相较于裂纹尖端中部更容易扩展,导致其裂纹扩展速率更高,寿命更低,疲劳裂纹在波动内压的作用下更倾向于轴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轴向表面裂纹 疲劳裂纹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NBD断裂韧度试样的SIF新公式和在尺度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礼舟 贾学明 王启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于1995年推荐的一种测试岩石断裂韧度的新型试样-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试样,对其断裂韧度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即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SIF)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计算公式。采用分片合成方法结合有限元法对CCNBD试样的应力... 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于1995年推荐的一种测试岩石断裂韧度的新型试样-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试样,对其断裂韧度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即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SIF)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计算公式。采用分片合成方法结合有限元法对CCNBD试样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宽范围标定,结果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并采用数据线性回归的方法,将标定结果以一个指数函数的形式给出。结果表明,与标定值相比,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新公式的误差较小,并且囊括了CCNBD试样的较宽范围的尺寸,且查表使用方便,也为理论分析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岩石断裂韧度测试的尺度律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结果表明,利用新公式进行的尺度律分析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断裂韧度 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试样(CCNBD) 应力强度因子新公式 尺度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孔壁缺陷对爆破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17
作者 靳俊晓 苏洪 +4 位作者 孙明明 岳文豪 邵亚武 赵毅 李皓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为探究炮孔壁缺陷对爆破裂纹扩展行为与能量释放方向性的影响,采用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系统联合超高速相机,对含缺陷与无缺陷炮孔模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裂纹扩展形态与应力演化过程,揭示了缺陷对爆破行为的调控机制... 为探究炮孔壁缺陷对爆破裂纹扩展行为与能量释放方向性的影响,采用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系统联合超高速相机,对含缺陷与无缺陷炮孔模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裂纹扩展形态与应力演化过程,揭示了缺陷对爆破行为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圆孔爆破,缺陷炮孔在缺陷方向产生明显的定向裂纹,裂纹长度显著增加,而非缺陷方向裂纹数量和长度则明显减少,表现出能量释放的高度方向性。炮孔壁缺陷根部存在裂纹抑制区,可有效屏蔽该区域爆生裂纹的形成,增强裂纹扩展集中性。缺陷爆破裂纹扩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爆炸应力波与气体联合作用阶段、原生裂纹与缺陷反射拉应力作用阶段、以及卸载波促进阶段,其中后两阶段中的反射拉伸波与卸载波叠加效应显著提升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扩展速度。研究成果为含缺陷岩体条件下的定向控裂爆破提供了实验依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缺陷 动焦散 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铸钢制动盘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18
作者 黄益昌 张继旺 +2 位作者 苏凯新 李行 纪东东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0-1089,共10页
制动盘是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其失效将导致列车制动故障影响行车安全,而热疲劳裂纹是导致高速列车制动盘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需对制动盘裂纹形为展开研究。为探究热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本文分别建立制动盘间接耦合仿... 制动盘是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其失效将导致列车制动故障影响行车安全,而热疲劳裂纹是导致高速列车制动盘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需对制动盘裂纹形为展开研究。为探究热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本文分别建立制动盘间接耦合仿真与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裂纹扩展仿真模型。首先,利用间接耦合制动盘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典型制动工况下制动盘的残余热应力。通过计算发现300 km/h紧急制动是残余热应力的主要来源,且制动结束后周向残余拉应力较大,可达767.9 MPa,由此可知周向残余拉应力是导致制动盘热疲劳裂纹扩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将周向残余拉应力作为载荷,利用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裂纹扩展仿真模型研究了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发现裂纹前缘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随着裂纹初始形状比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裂纹形状比较小时,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呈“凸”型分布,裂纹形状比较大时,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呈“凹”型分布;在裂纹扩展过程中拉伸载荷起主要作用,且裂纹形貌逐渐趋于扁平化。以上计算结果均与制动盘裂纹实际统计数据一致。因此本研究为高速列车制动盘运维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残余应力 热疲劳裂纹 扩展有限元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面分布加载裂尖SIFs分析的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华 曹政 +1 位作者 邹云鹏 杨绿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2-760,共9页
带裂缝服役是工程结构的常态,由于流体侵入到裂缝内部,裂纹面直接受荷,使得裂缝进一步扩展,甚者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简记W单元)在分析断裂问题中,利用Williams级数建立裂尖奇异区的位移场,通过求解广义刚度方程可直... 带裂缝服役是工程结构的常态,由于流体侵入到裂缝内部,裂纹面直接受荷,使得裂缝进一步扩展,甚者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广义参数Williams单元(简记W单元)在分析断裂问题中,利用Williams级数建立裂尖奇异区的位移场,通过求解广义刚度方程可直接获得应力强度因子(stress intensity factors,SIFs),具有高精高效性;但W单元需满足奇异区内裂纹面自由的边界条件,故在分析裂纹面加载的问题中受限.该文基于SIFs互等,在等效奇异区范围中,将裂纹面的荷载等效为奇异区外围边界裂纹面上的集中力,避免奇异区内裂纹面受荷,故采用W单元即可简便计算.算例分析表明:等效奇异区尺寸取裂纹长度的1/20,等效荷载系数P建议取2.0,W单元计算精度均满足1%的误差限,证明该文在奇异区裂纹面受荷等效处理方法上具有合理性、通用性,克服了W单元在分析裂纹面加载问题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面加载 荷载等效 应力强度因子 Williams单元 广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混合奇异元及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20
作者 贺立 卿光辉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采用位移法求解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不方便引入裂纹边上已知的应力边界条件,模型有失理性与客观。融合奇异元的思想,提出了用于分析含裂纹二维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广义混合奇异元列式,基于该列式的有限元模型兼顾了裂纹尖端力学参量的... 采用位移法求解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不方便引入裂纹边上已知的应力边界条件,模型有失理性与客观。融合奇异元的思想,提出了用于分析含裂纹二维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广义混合奇异元列式,基于该列式的有限元模型兼顾了裂纹尖端力学参量的奇异性和裂纹边应力边界条件的引入。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应力强度因子结果收敛稳定可靠。同时分析了应力边界条件对数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裂纹边应力边界条件时应力强度因子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性 广义混合奇异元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应力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