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信号适度失真的宽线性SAEC模型
1
作者 冀常鹏 姬红红 郭伟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9期200-203,264,共5页
现有的立体声回声抵消器是一个实变量双输入双输出的装置,其结构复杂不易实现。宽线性模型的引入,提供了一种复变量单输入单输出的装置来替代实变量双输入双输出装置,其优点是只需处理一个复变量的输出信号而不是两个实变量输出信号,而... 现有的立体声回声抵消器是一个实变量双输入双输出的装置,其结构复杂不易实现。宽线性模型的引入,提供了一种复变量单输入单输出的装置来替代实变量双输入双输出装置,其优点是只需处理一个复变量的输出信号而不是两个实变量输出信号,而且能通过复变量输入信号的相位和幅值分别调控声音的立体感和音质。利用输入信号适度失真的方法降低两个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以解决因滤波而产生的非唯一性问题。把宽线性模型和失真信号应用到仿射投影算法中,通过仿真验证改进方法的误差性能和收敛速度。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具有误差小和收敛快的特点,因此宽线性SAEC模型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声声学回声抵消 宽线性模型 非线性失真 仿射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IP回声消除器设计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挥 林茫茫 +1 位作者 胡海军 田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74-1778,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与线性预测编解码器相结合的新声学回声消除器,由去相关可变步长的NLMS自适应算法和基于回声路径失配方差的双端通话检测算法所组成.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Gordy所提出的回声消除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双端通话和回... 本文提出了一种与线性预测编解码器相结合的新声学回声消除器,由去相关可变步长的NLMS自适应算法和基于回声路径失配方差的双端通话检测算法所组成.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Gordy所提出的回声消除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双端通话和回声路径改变时判别更准确,收敛速度更快;在收敛状态时,ERLE值平均提高了15dB,失调误差平均降低了10dB,具备更好的回声消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回声消除 双端通话检测 去相关 线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回声抵消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艳凤 张兴福 +1 位作者 张振川 徐晓莹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867-869,共3页
回声抵消器是视频会议系统和电话会议系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文在讨论回声抵消器原理和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DSP的回声抵消器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采用了NLMS算法,利用TI公司的DSP TMS320C5402作为处理单元实现了回声抵消。
关键词 回声抵消器 自适应滤波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规格化最小均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声回波对消器输出信号构建检测统计量的双端语音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自励 何培宇 +1 位作者 周激流 王永德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3-135,140,共4页
声回波对消中,双端语音检测用以判定远端语音是否混和有近端语音。为了提高双端语音检测性能,采用自适应声回波对消器输出信号(而非远端语音信号)与麦克风输出信号构建检测统计量,利用无近端语音时二者间较强的相关性,达到提高检测性能... 声回波对消中,双端语音检测用以判定远端语音是否混和有近端语音。为了提高双端语音检测性能,采用自适应声回波对消器输出信号(而非远端语音信号)与麦克风输出信号构建检测统计量,利用无近端语音时二者间较强的相关性,达到提高检测性能,减少运算量的目的。通过算法软件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较其它的互相关统计量检测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语音检测 互相关 声回波对消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耳听觉特性的子带双声道回波抵消 被引量:6
5
作者 乔杰 赵力 邹采荣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6,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人耳听觉特性的双声道回波抵消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更快地收敛到“真实”回波路径.我们用子带分解缩短自适应滤波器长度,减小算法复杂度,并在子带分解基础上,利用人耳听觉特性降低输入信号的相关度,使自适应滤波收敛更... 提出一种利用人耳听觉特性的双声道回波抵消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更快地收敛到“真实”回波路径.我们用子带分解缩短自适应滤波器长度,减小算法复杂度,并在子带分解基础上,利用人耳听觉特性降低输入信号的相关度,使自适应滤波收敛更快.数值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抵消 人耳听觉特性 子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用于立体声回波对消的基于频移的非线性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夏秀渝 何培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9-144,共6页
针对立体声回波对消中左右两声道的回波具有强相关性而导致自适应滤波器解不唯一、失配大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频移变换的去相关非线性预处理方法。在实际立体声回波对消系统中采取将两声道信号交替在时间轴上压缩或拉伸的办... 针对立体声回波对消中左右两声道的回波具有强相关性而导致自适应滤波器解不唯一、失配大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频移变换的去相关非线性预处理方法。在实际立体声回波对消系统中采取将两声道信号交替在时间轴上压缩或拉伸的办法来降低两声道信号的相关性和保证它们时间上的一致性、连续性及实时性,还改进了解相关的DLMS算法。实验显示,在同样听觉效果前提下移频法比已有几种非线性预处理方法的去相关效果好,用真实语音和真实房间冲击响应进行的立体声回波对消仿真实验表明失配和对消性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声回波对消 非线性预处理 频移 失配 DLM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噪立体声回波对消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秀渝 何培宇 周激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6-150,共5页
针对立体声回波对消器性能易受外部突发干扰影响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干扰信号检测加最优滤波控制的抗噪方法,大大提高了回波对消器的抗干扰能力。结合已提出的解决立体声回波对消器失配问题的频移非线性预处理法,采用真实语音进行了复... 针对立体声回波对消器性能易受外部突发干扰影响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干扰信号检测加最优滤波控制的抗噪方法,大大提高了回波对消器的抗干扰能力。结合已提出的解决立体声回波对消器失配问题的频移非线性预处理法,采用真实语音进行了复杂环境下的立体声回波对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抗噪立体声回波对消算法改善失配和回声衰减增益显著,抗干扰能力强,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均优于传统结构的回波对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声回波对消 非线性预处理 频移 抗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方对讲保护的自适应回波消除新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杰 谢胜利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3-757,共5页
基于电话会议的声学回波中的双方对讲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个无需设置双方对讲检测器,但仍能在双讲过程中保护自适应滤波器消除性能的NLMS类算法.由于可以由远端信号和近端混合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的变化来判断双讲发生或回波路径改变... 基于电话会议的声学回波中的双方对讲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个无需设置双方对讲检测器,但仍能在双讲过程中保护自适应滤波器消除性能的NLMS类算法.由于可以由远端信号和近端混合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的变化来判断双讲发生或回波路径改变,所以改进的算法中直接将其代入滤波器权系数的迭代公式中,从而控制滤波器系数更新的快慢.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采用更小的计算量,该算法在双方对讲时能较好地起到保护作用,而在回波路径改变时也具有快速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回波消除 双方讲话检测 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声学科的跨越特点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管善群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综述了电声学科由于具有跨越科学与艺术两大领域和跨越多种学科的性质所带来的研究和应用特点,提出了几项近些年值得重视的应用领域和可能发展趋势,希望引起同仁讨论。鉴于我国在其中有些方面有突出成绩,本文将特别加以介绍,也希望... 本文综述了电声学科由于具有跨越科学与艺术两大领域和跨越多种学科的性质所带来的研究和应用特点,提出了几项近些年值得重视的应用领域和可能发展趋势,希望引起同仁讨论。鉴于我国在其中有些方面有突出成绩,本文将特别加以介绍,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关心。本文还有一个附带的期望:促进非电声学科的声学工作者了解和关心电声学科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声 头相关传输函数 虚拟声 乐器数字接口 回声抵消 音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LSTM与ResNet的声学回声消除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春冬 徐锦武 +3 位作者 王茹霞 凌贤鹏 黄乔月 郭桥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2,共4页
针对传统的声学回声消除(AEC)方法在双端讲话场景下较难实现快速收敛和动态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AEC方法。通过使用LSTM和ResNet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同时提取到声学回声的时序特征和... 针对传统的声学回声消除(AEC)方法在双端讲话场景下较难实现快速收敛和动态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时记忆(LSTM)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AEC方法。通过使用LSTM和ResNet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同时提取到声学回声的时序特征和不同级别的抽象特征,且充分利用近端语音、近端麦克风语音和声学回声之间的幅度谱相似性的特点,引入它们之间的谱归一化互相关系数,构造了一种改进的理想二值掩蔽(iIBM)作为训练目标,此外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使模型参数量减少了3.42 MB。实验结果表明:双端通话环境下所提出的方法相比参考算法取得了更高的客观评价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回声消除 双端讲话场景 长短时记忆网络 残差神经网络 理想二值掩蔽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人耳听觉特性的双声道回波抵消改进算法
11
作者 乔杰 赵力 邹采荣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9-573,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人耳听觉特性的双声道回波抵消改进算法。在该系统中,利用人耳的听觉特性给输入信号加上一个小的扰动来改善输入信号的自相关特性和条件数,从而达到改善系统收敛特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在双声道回波抵消系统中遇到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人耳听觉特性的双声道回波抵消改进算法。在该系统中,利用人耳的听觉特性给输入信号加上一个小的扰动来改善输入信号的自相关特性和条件数,从而达到改善系统收敛特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在双声道回波抵消系统中遇到的输入信号强相关从而引起系统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输入信号加扰来改善系统性能的算法。并且利用人耳听觉特性使这种扰动信号隐藏在语音信号中,使其对语音信号的干扰最小。从本文的仿真试验来看,该方法对双声道回波抵消系统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抵消 主观听觉特性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优势与非线性变换混合的立体声声学回声消除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鹤飞 郑成诗 李晓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3-379,共7页
立体声声学回声控制系统中,两通道信号间的强相关性导致自适应算法的解不唯一,滤波器失调较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并尽可能地保留语音质量,该文基于心理声学上的谱优势效应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立体声声学回声消除方法。根据谱优势效应,在3... 立体声声学回声控制系统中,两通道信号间的强相关性导致自适应算法的解不唯一,滤波器失调较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并尽可能地保留语音质量,该文基于心理声学上的谱优势效应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立体声声学回声消除方法。根据谱优势效应,在3个低次谐频处注入能量较弱的正弦信号,以减弱低频相关性。同时对非线性变换法进行改进,以用于中高频去相关处理。与传统方法的多方面性能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改善失调性能并提高收敛速度,且具有较小的语音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处理 立体声声学回声消除 去相关 谱优势 非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