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来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地理分布预测 被引量:17
1
作者 董瑞 楚彬 +5 位作者 花蕊 蔡斌 叶国辉 唐庄生 郝媛媛 花立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0,共11页
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利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数据共170个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分布点和10个变量进行建模,明晰限制瑞香狼毒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并预测了当前及未来4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7.0、RCP8.5)下2021~2040年... 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利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数据共170个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分布点和10个变量进行建模,明晰限制瑞香狼毒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并预测了当前及未来4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7.0、RCP8.5)下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瑞香狼毒在青藏高原的潜在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限制瑞香狼毒生长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分别为:海拔(Altitude)、最干季降水量(Bio17)、温度年较差(Bio7)、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平均气温日较差(Bio2),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4.2%。(2)当前气候下瑞香狼毒在青藏高原潜在分布面积达137.06×10^(4)km^(2),约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7.34%,主要集中分布于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部、四川省西北部、云南省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等地。(3)在未来4种气候情景下,在2021~2080年,青藏高原瑞香狼毒的高适宜生境、适宜生境和低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减少趋势,不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在2081~2100年,高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低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分布面积均呈减少趋势。综上所述,明确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在景观尺度上的潜在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毒草危害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Sentinel-2A影像的狼毒分布识别
2
作者 房家玮 胡念钊 +1 位作者 王怀玉 刘咏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主要入侵毒杂草之一,及时高效的调查与监测可为狼毒综合防控与退化草地恢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本研究选取花期前与盛花期的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将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去...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主要入侵毒杂草之一,及时高效的调查与监测可为狼毒综合防控与退化草地恢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本研究选取花期前与盛花期的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将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去云、环境要素掩膜、特征优选和随机森林分类相结合,探讨区域尺度的狼毒遥感识别方法。结果表明,通过狼毒敏感指数计算,以及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与随机森林重要性排序相结合的二次降维,提取了7项狼毒分类特征并构建了4个特征组合方案。与单时相特征组合相比,多时相特征组合有效提高了狼毒识别精度,其中,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6个特征组合方案的分类总精度为84.62%,狼毒分类精度均大于80%,识别效果最佳。本研究显示,影像去云及掩膜预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分类干扰信息,花期前与盛花期提取的多时相特征组合增强了狼毒群落与其他群落的影像光谱差异,在区域尺度狼毒遥感识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云 特征优选 分层掩膜 多时相分析 随机森林 敏感指数 狼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瑞香狼毒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卓兆莲 高英 +2 位作者 李卫民 高卫东 姚小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0-792,共3页
目的:建立内蒙古地区瑞香狼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KZONOBEL 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60min;检测波长为297nm,柱温... 目的:建立内蒙古地区瑞香狼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KZONOBEL Kroma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60min;检测波长为297nm,柱温:15%。结果:建立了瑞香狼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瑞香狼毒药材14个共有指纹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10批瑞香狼毒药材的相似度在0.9~1.0之间。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为内蒙古地区瑞香狼毒药材质控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瑞香狼毒在内蒙古的潜在适生区分析
4
作者 晁开瑞 董金阳 +3 位作者 周敏 姜海燕 赵佳 王斌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探究瑞香狼毒在内蒙古的未来适生区变化,为内蒙古草地瑞香狼毒防控和退化草地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最大熵(MaxEnt)模型对现在及未来2050s、2070s的可持续发展路径(SSP126)、化石燃料常规发展路径(SSP585)2种气... 【目的】探究瑞香狼毒在内蒙古的未来适生区变化,为内蒙古草地瑞香狼毒防控和退化草地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最大熵(MaxEnt)模型对现在及未来2050s、2070s的可持续发展路径(SSP126)、化石燃料常规发展路径(SSP585)2种气候情景下瑞香狼毒在内蒙古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MaxEnt模型的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50,模型具有较高可信度;最暖季度平均降水量(bio18)、海拔(elev)、最冷季度平均降水量(bio19)、最湿季度平均温度(bio8)、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和降水量季节性变化(bio15)为影响瑞香狼毒在内蒙古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当代瑞香狼毒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东部地区与西南部地区,总适生面积为37.168×10^(4) km^(2),未来瑞香狼毒在内蒙古的分布会向内蒙古西部地区迁移。在SSP126气候情景下,2050s总适生面积减少到23.621×10^(4) km^(2);2070s时适生面积为22.137×10^(4) km^(2)。在SSP585气候情景下,2050s总适生面积减少至11.556×10^(4) km^(2);2070s总适生面积为14.154×10^(4) km^(2)。【结论】气候变化下瑞香狼毒在内蒙古的潜在适生区将向西部地区迁移,应加强对危害程度监查,避免其危害草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最大熵模型 潜在适生区 毒害草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Ent模型优化预测气候变化下西藏瑞香狼毒潜在适生区
5
作者 李海铭 谢文文 +4 位作者 沈邱筱潇 陈进勋 申婉青 党明雨 王忠斌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03-2617,共15页
本研究以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为研究对象,采用第六次国际气候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的气候因子、地形数据和西藏地区瑞香狼毒的分布点数据,运用R语言中的ENMeval数据... 本研究以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为研究对象,采用第六次国际气候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的气候因子、地形数据和西藏地区瑞香狼毒的分布点数据,运用R语言中的ENMeval数据包对特征组合(Feature class,FC)和调控倍率(Regularization multiplier,RM)进行优化。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模拟西藏瑞香狼毒在当前与未来气候下的适生区变化,并分析其分布质心的迁移特征。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影响瑞香狼毒在西藏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有六个;当前瑞香狼毒在西藏的最适分布区主要集中于昌都市;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瑞香狼毒的适宜分布区将呈现显著变化,其中高度适宜区的范围较现状可能进一步扩大;质心迁移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分布中心有西南迁移的趋势。本研究预测了瑞香狼毒在当前及未来气候下的适生区变化,阐明了气候变化对其适生区的影响,为西藏地区综合防治瑞香狼毒与动态监测提供生态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MaxEnt模型 ENMeval 适生区预测 CMIP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铯化学法狼毒活性炭的制备研究
6
作者 党世民 郭建霞 李海朝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69,共6页
为了提升瑞香狼毒的工业应用价值,拓展盐湖铯盐资源的利用空间,以氯化铯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活化瑞香狼毒,制备了孔径均一的狼毒活性炭。实验采用碘和亚甲基蓝作为吸附质,测试狼毒活性炭的吸附性能;通过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 为了提升瑞香狼毒的工业应用价值,拓展盐湖铯盐资源的利用空间,以氯化铯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活化瑞香狼毒,制备了孔径均一的狼毒活性炭。实验采用碘和亚甲基蓝作为吸附质,测试狼毒活性炭的吸附性能;通过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nman)、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狼毒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及孔隙结构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狼毒活性炭是一种无定形活性炭;该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以含碳、含氧类官能团为主,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达到549.42 m^(2)/g,碘的吸附量达到530.4 mg/g,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达到133.7 mg/g,优势孔径为1.01 nm,孔容为0.25 cm^(3)/g,是一种微孔活性炭,炭得率为17.71%。该研究为青海狼毒资源与盐湖铯盐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氯化铯 微孔活性炭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瑞香狼毒中西瑞香素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阳 卢年华 +4 位作者 冯亭亭 李永民 张永鹏 张海霞 王岩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43-45,共3页
建立瑞香狼毒中西瑞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Inertsustain C18(4.6 mm×26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与1%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显示,西瑞香素在0.005~0.04... 建立瑞香狼毒中西瑞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Inertsustain C18(4.6 mm×26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与1%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显示,西瑞香素在0.005~0.040 mg/mL范围内呈现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6,n=5)。平均回收率95%,RSD为2.35%(n=6)。说明本方法测定瑞香狼毒中西瑞香素的含量,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西瑞香素 高线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根际疣孢青霉菌YL-52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8
作者 张琦 孙艺方 +1 位作者 常振国 周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175,共4页
旨在了解瑞香狼毒根际疣孢青霉菌YL-52(Penicillium verruculosum YL-52)次生代谢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利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纯化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出化合物,并采用IR、ESI-MS、1 H NMR、13 C NMR和... 旨在了解瑞香狼毒根际疣孢青霉菌YL-52(Penicillium verruculosum YL-52)次生代谢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利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纯化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出化合物,并采用IR、ESI-MS、1 H NMR、13 C NMR和DEPT等方法综合完成结构的分析鉴定。从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化合物2和化合物3分别被鉴定为熊果酸和扁枝衣二酸,并首次证明瑞香狼毒根际微生物-疣孢青霉菌发酵液中存在熊果酸和扁枝衣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疣孢青霉菌Yl-52 次生代谢产物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对小鼠肝脏损伤和糖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周于凯 孙富燕 +6 位作者 吕玺玮 何晓蝶 李鸿亮 李文鹏 刘道鑫 洪金 高磊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2,共9页
为了探究有毒植物瑞香狼毒对小鼠肝脏损伤和糖代谢的影响,本试验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0、5和10 g/(kg·d)的瑞香狼毒,观察小鼠临床症状并检测体重增加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变... 为了探究有毒植物瑞香狼毒对小鼠肝脏损伤和糖代谢的影响,本试验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0、5和10 g/(kg·d)的瑞香狼毒,观察小鼠临床症状并检测体重增加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糖代谢相关基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1(G6pc1)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糖代谢蛋白AMPKα1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饲喂瑞香狼毒的2个试验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行动缓慢和被毛杂乱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组体重增加量在7和28 d时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II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极显著降低(P<0.001);试验II组在14、21和28 d时极显著低于试验I组(P<0.01或P<0.001);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血清葡萄糖(GLU)和总蛋白(TP)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01),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01),试验II组总胆固醇(TCH)、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01);与试验I组相比,试验II组GLU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TCH、TBIL水平和ALP、ALT、AST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或P<0.001);2个试验组小鼠肝脏肝细胞索正常结构被破坏、肝细胞坏死并伴有淤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病理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组肝脏Sirt1和G6pc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试验II组Ampkα1、Stat3和G6pc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或P<0.001);试验II组Ampkα1、Sirt1、Stat3和G6pc1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试验I组(P<0.05,P<0.01或P<0.001);试验Ⅱ组肝脏AMPKα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I组(P<0.001)。结果表明,瑞香狼毒造成小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抑制小鼠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使肝脏糖代谢产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小鼠 肝脏 损伤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龄级瑞香狼毒影响微尺度高寒草甸群落结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文琰 杨畅 +3 位作者 许明圆 王娅琳 徐世晓 孙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通过样圆法群落调查探究不同龄级狼毒对微尺度草地群落结构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狼毒能显著降低微尺度草地的群落盖度、群落加权平均高度、植物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且影响程度随着狼毒龄级的增加而增大。(2)狼毒... 通过样圆法群落调查探究不同龄级狼毒对微尺度草地群落结构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狼毒能显著降低微尺度草地的群落盖度、群落加权平均高度、植物密度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且影响程度随着狼毒龄级的增加而增大。(2)狼毒显著改变了草地的群落结构,降低了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优势度,增加了杂草植物的优势度,随着狼毒龄级的增加,杂草的优势度逐渐增加。(3)狼毒的生长增加了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但当狼毒龄级达到Ⅴ龄时,草地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4)随着狼毒龄级的增加,土壤全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而碳磷比和氮磷比呈显著上升趋势。总之,狼毒对微尺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有显著影响,且与龄级有关,建议在修复狼毒型退化草地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尤其在狼毒龄级达到Ⅴ龄之前,采取围栏封育、施氮肥和补播豆科优良牧草等措施,加强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狼毒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荫处理对高寒草地狼毒种苗定居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夺霖 袁宗琦 +4 位作者 李彦宝 郑一凡 王晓芬 张文柳 张勃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3-509,共7页
遮荫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的重要环境因素。为了探明遮荫对高寒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苗定居的影响,本研究在其原生境下开展人工控制试验,探究了狼毒种子在不同遮荫高度(10 cm, 15 cm, 20 cm)和不同遮荫方位(东向、... 遮荫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的重要环境因素。为了探明遮荫对高寒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苗定居的影响,本研究在其原生境下开展人工控制试验,探究了狼毒种子在不同遮荫高度(10 cm, 15 cm, 20 cm)和不同遮荫方位(东向、西向、南向、北向)下的出苗和幼苗定居表现。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高寒草地土壤表层温度(P<0.05),增加了土壤含水量(P<0.05);不同高度遮荫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狼毒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与对照相比,东向、南向和北向遮荫处理对狼毒种子出苗率均无显著影响,而西向遮荫处理能显著降低狼毒出苗率(P<0.05);狼毒的成苗率在各方位遮荫处理下无显著性差异,均为100%。本研究表明,遮荫是影响狼毒种苗定居的重要环境因子。因此,维持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在一定的高度水平,可有效遏制狼毒种苗定居和种群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遮荫 狼毒 种苗定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的生物活性及影响机制
12
作者 康鹏 王贻卉 +4 位作者 常静 马崇勇 王建 贾雪峰 李海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7-506,共10页
亚洲小车蝗是草原上重要的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3种植物源化合物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对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生物活性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的毒性表现为:拒食作用>胃毒作用>触杀... 亚洲小车蝗是草原上重要的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3种植物源化合物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对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生物活性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的毒性表现为:拒食作用>胃毒作用>触杀作用。48 h时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对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拒食活性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33.97 mg/L、183.35 mg/L和86.47 mg/L,胃毒活性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7976.33 mg/L、269.65 mg/L、341.07 mg/L,触杀作用相对较小。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离体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抑制率不超过50%。3种化合物处理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48 h后,亚洲小车蝗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0活性升高,羧酸酯酶(CarE)活性受到抑制。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都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拒食作用最强,未来在亚洲小车蝗的防控上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百里香 印楝素 亚洲小车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狼毒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繁殖相关性状对其适合度的影响
13
作者 李彦宝 郑一凡 +3 位作者 袁宗琦 张夺霖 陈海军 张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5-242,共8页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种群的分布格局特征、繁殖相关性状变异及其对狼毒繁殖适合度的影响。【方法】通过RTK定位技术(real-timekinematic)确定狼毒种群内不同个体的空间分布,根据狼毒株丛大小(即花序数量)划分3个株级:Ⅰ级株丛(花序数1...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种群的分布格局特征、繁殖相关性状变异及其对狼毒繁殖适合度的影响。【方法】通过RTK定位技术(real-timekinematic)确定狼毒种群内不同个体的空间分布,根据狼毒株丛大小(即花序数量)划分3个株级:Ⅰ级株丛(花序数1~10枝)、Ⅱ级株丛(花序数11~20枝)和Ⅲ级株丛(花序数大于20枝),进而分析狼毒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密度特征以及个体表型性状与繁殖适合度的关系。【结果】该狼毒种群中,Ⅰ级幼龄株丛个体较多,占总统计量的79%,Ⅱ级株丛占14.4%,Ⅲ级成年株丛个体较少,占6.6%,种群的数量分布呈倒“J”型,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种群总体呈现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特征;该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呈集群分布,其中,幼龄和中龄个体的集群分布特征明显,而成年植株则有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在花序水平,狼毒的繁殖适合度与种群密度(R^(2)=0.096,P=0.017)、花序密度(R^(2)=0.104,P=0.010)以及单花序花数量(R^(2)=0.172,P=0.001)性状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株丛花序数(R^(2)=0.077,P=0.034)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株高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总体显示,该狼毒种群属于增长型发展模式,各年龄段的株丛均表现为集群分布的格局特征,其种群密度和个体的花产量、花的大小(花序数)均可明显影响其繁殖成功,但株高对个体的适合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年龄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表型性状 繁殖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毒化学成分基于Mpro靶点的虚拟筛选及抗SARS-CoV-2活性分析
14
作者 肖斌 张梅芳 +6 位作者 罗昆 张维库 韩亚如 吴思 韩晓燕 杜冠华 折占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I0004,共7页
目的 对瑞香狼毒和狼毒大戟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2,SARS-CoV-2)3CL水解酶(Mpro)的抑制剂虚拟筛选以及体外活性验证以为发现抗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目的 对瑞香狼毒和狼毒大戟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2,SARS-CoV-2)3CL水解酶(Mpro)的抑制剂虚拟筛选以及体外活性验证以为发现抗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治疗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以瑞香狼毒和狼毒大戟中的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以Mpro为靶点,以Mpro晶体结构(PDB ID:6LU7)中的配体小分子N3为阳性对照,采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对结合亲和力和结合构象进行分析并进行基于SARS-CoV-2 Mpro蛋白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结果 与N3(亲和力为-7.7 kcal/Mol)相比,双黄酮类化合物狼毒素和异狼毒素呈现了最高的Mpro靶点亲和力(-9.7 kcal/Mol),且优于利托那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氯喹、达芦那韦、阿巴卡韦等已知抗病毒药物以及其他天然产物的亲和力。对接构象分析发现二者均能有效占据Mpro蛋白结合位点并形成若干重要的氢键结合,其中以异狼毒素为最优,这对于二者与Mpro靶点的结合以及Mpro靶点抑制构象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异狼毒素在50μM浓度下显示出优于狼毒素的较好的Mpro体外抑制活性。结论 狼毒素和异狼毒素具有基于Mpro靶点抑制SARS-CoV-2病毒的潜在活性,可作为结构优化和抗SARS-CoV-2体内外活性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瑞香狼毒 狼毒大戟 冠状病毒3Cl水解酶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根的抑菌活性研究(Ⅰ) 被引量:43
15
作者 秦宝福 周乐 +4 位作者 苗芳 毛鹏 王永学 田鹏 肖海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77-1980,共4页
以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系统溶剂提取法对瑞香狼毒根中的杀菌活性物质进行了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杀菌... 以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系统溶剂提取法对瑞香狼毒根中的杀菌活性物质进行了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杀菌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粗提物中。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两种杀菌活性物质AF1-4和AF1-5,同时还发现瑞香狼毒根中还存在增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抑菌活性物质 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根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26
16
作者 周乐 元超 +2 位作者 秦宝福 苗芳 刘拉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346-2349,共4页
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 ,首次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出两个具有广谱性杀菌活性的物质 ,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 B和狼毒色原酮 .生测结果表明 ,两个化合物在 2 2 0 0 m g· L- 1浓度对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蕃茄早疫病菌... 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 ,首次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出两个具有广谱性杀菌活性的物质 ,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 B和狼毒色原酮 .生测结果表明 ,两个化合物在 2 2 0 0 m g· L- 1浓度对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蕃茄早疫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抑菌活性 新狼毒素B 狼毒色原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有毒植物瑞香狼毒根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李文娟 龚晓霞 +3 位作者 王泓 周俗 赵纯光 侯太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1-1664,共4页
以人体病原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浅部真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为供试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瑞香狼毒活性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对人体常见病... 以人体病原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深部真菌白色念珠菌、浅部真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为供试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瑞香狼毒活性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对人体常见病原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在33.33g/L浓度下对细菌组的抑菌圈直径最高可达12.02mm,对真菌组最高可达9.04mm,并初测瑞香狼毒中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为中偏强极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抑菌活性 病原菌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山楂叶螨的生物活性及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56
18
作者 曹挥 刘素琪 +2 位作者 赵莉蔺 师光禄 曾鑫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瑞香狼毒的氯仿、石油醚、甲醇提取物对果树重要害螨山楂叶螨有很好的内吸和触杀活性 ;对氯仿提取物处理后的成螨体内几种重要酶系活性测定发现 ,在内吸处理中 ,其对蛋白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酯酶同功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 ;在触... 瑞香狼毒的氯仿、石油醚、甲醇提取物对果树重要害螨山楂叶螨有很好的内吸和触杀活性 ;对氯仿提取物处理后的成螨体内几种重要酶系活性测定发现 ,在内吸处理中 ,其对蛋白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酯酶同功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 ;在触杀处理中 ,对蛋白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影响不明显 ,对酯酶同功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 ,瑞香狼毒可以有效杀死山楂叶螨 ,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杀虫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提取物 山楂叶螨 生物活性 酶活性 植物性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狼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9
作者 刘英 龙瑞军 姚拓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5-61,共7页
综述了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的分布、毒性、危害,化学成分,药用特性、临床疗效及药理活性,异株克生和开发利用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其利用途径和防除控制提供参考。同时,提出了瑞香狼毒有效利用和控制的主... 综述了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的分布、毒性、危害,化学成分,药用特性、临床疗效及药理活性,异株克生和开发利用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其利用途径和防除控制提供参考。同时,提出了瑞香狼毒有效利用和控制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瑞香狼毒 毒性 危害 化学成分 药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的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欣 叶文才 +1 位作者 车镇涛 赵守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对国产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色谱的方法系统分离单体成分 ,利用光谱方法鉴定各单体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瑞香狼毒的根中分离得到多个木脂素类化合物 ,其中4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 目的 :对国产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色谱的方法系统分离单体成分 ,利用光谱方法鉴定各单体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瑞香狼毒的根中分离得到多个木脂素类化合物 ,其中4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 :拉帕酚F (LappaolF ,1)、ClemastaninB (2 )、牛蒡甙 (Arctiin ,3) ,罗汉松树脂酚 (Matairesinol,4 )。结论 :化合物 1,2和 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本文报道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并对文献报道的化合物 1的碳谱数据归属作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瑞香科 木脂素 化学成分 拉帕酚F 牛蒂甙 罗汉松树脂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