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NN的标准单元延时预测方法
1
作者 游卉擎 黄鹏程 +2 位作者 赵振宇 王斌 向凌云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4,共7页
在集成电路布线完成至确认阶段的迭代优化时序过程中,重复进行静态时序分析会带来高额的时间成本。为此,设计了标准单元特征提取算法,并对标准单元延时预测问题进行建模。以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为基础构建了标... 在集成电路布线完成至确认阶段的迭代优化时序过程中,重复进行静态时序分析会带来高额的时间成本。为此,设计了标准单元特征提取算法,并对标准单元延时预测问题进行建模。以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为基础构建了标准单元延时预测模型(cell-delay prediction model,C-DPM),深入挖掘标准单元特性与延时之间存在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实现了快速预测标准单元延时。为了测试C-DPM对不同设计模块在不同工艺、电压、温度条件下的延时预测效果,对亚30 nm工艺下的6个设计模块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C-DPM的最大延时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519 ps~1.310 ps,最小延时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80 ps~1.016 ps,表明C-DPM能以极小的误差换取时间开销的减少,从而加快了物理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神经网络 静态时序分析 机器学习 标准单元 延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比较静态分析:基于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视角
2
作者 李宁男 侯崇超 赵新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基于东北地区行业投资视角,将资本要素分解为能源与基础设施资本和一般资本,并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分别测度了其经济增长效应.以地区行业投资份额为权重测算的行业资本存量数据为基础,分别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 基于东北地区行业投资视角,将资本要素分解为能源与基础设施资本和一般资本,并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分别测度了其经济增长效应.以地区行业投资份额为权重测算的行业资本存量数据为基础,分别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进行了参数回归考察.同时进一步放宽生产函数对于技术中性的设定,应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考察了要素边际产出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各省主要行业资本产出弹性与行业投资比重呈现一致性变化趋势,东北地区一般资本边际产出水平高于能源与基础设施资本,一般资本对能源及基础设施资本边际技术替代率较高.尽管二者对产出水平贡献不同,但其对产出水平的影响均是正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时变系数 比较静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濒危植物美丽火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3
作者 桂慧颖 方发之 +2 位作者 黎肇家 张晓凤 麦有专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美丽火桐(Firmiana pulcherrima)是中国特有种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自然分布于海南中部热带雨林区。为厘清美丽火桐种群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究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该文对吊罗山美丽火桐天然种群进行了野外调查。以空间代... 美丽火桐(Firmiana pulcherrima)是中国特有种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自然分布于海南中部热带雨林区。为厘清美丽火桐种群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究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该文对吊罗山美丽火桐天然种群进行了野外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龄级结构,通过静态生命表、动态量化分析等方法分析该种群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未来发展潜力。结果表明:(1)美丽火桐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忽略外部干扰时整个种群结构的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_(pi))大于考虑外部干扰时整个种群结构的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_(pi))且都大于0,种群对完全随机干扰所承担的最大风险概率(P max)为1.82%,种群龄级结构完整,抗干扰能力弱,增长性和稳定性差。(2)该种群生命期望在第Ⅱ龄级达到最大值,随龄级增加而减小,死亡率和消失率均在第I、第Ⅶ和第Ⅸ龄级有峰值,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3)生存分析表明该种群具有早期锐减、中后期趋于稳定的特点。(4)经过未来3个、6个、9个龄级时间后,除第Ⅳ和第Ⅷ龄级外,其余龄级个体数均有增多,种群自然更新良好。综上认为,强烈的光环境筛和种间竞争是导致吊罗山美丽火桐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适度间苗和修枝、强化种群及生境保护、积极开展人工繁育及回归种群扩充等措施,促进美丽火桐种群增长和种群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火桐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芯片STA的时钟约束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郝玉虹 付宇卓 鲁欣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50-52,共3页
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芯片能否进行全面成功的静态时序分析已成为其保证是否能正常工作的关键。该文结合一款面向个人信息处理终端的SoC芯片探讨了静态时序分析(STA)流程中时钟约束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未来基于静态时序分析进行SoC芯... 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芯片能否进行全面成功的静态时序分析已成为其保证是否能正常工作的关键。该文结合一款面向个人信息处理终端的SoC芯片探讨了静态时序分析(STA)流程中时钟约束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未来基于静态时序分析进行SoC芯片的优化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设计 时钟问题 静态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地震下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稳定分析评价
5
作者 高东红 屈永倩 +1 位作者 郑林娜 朱瑞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电站上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工程地震烈度较高,采用常规的设计手段,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坝顶结构及上、下游坝坡采取针对性抗震设计。因此,... 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电站上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工程地震烈度较高,采用常规的设计手段,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坝顶结构及上、下游坝坡采取针对性抗震设计。因此,提出在坝顶采用设置增模区、加筋及“U”型防浪墙的加固措施,并分别采用拟静力法、动力时程法对大坝上、下游坝坡及坝顶防浪墙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稳定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加固措施后,大坝坝坡及防浪墙的稳定安全系数有了明显改善,大坝抗震安全性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及分析方法对强震区修建高土石坝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强震区 拟静力法 动力时程法 坝坡 防浪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U加速基于稀疏网格的SSTA
6
作者 叶晓敏 周学功 +1 位作者 曹伟 王伶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60-64,73,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加速统计静态时序分析的方法,利用稀疏网格减少统计静态时序分析中时序图各节点的配置个数,在GPU上构建复杂的时序图数据结构后并行计算各节点的不同配置,达到加速统计静态时序... 提出一种利用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加速统计静态时序分析的方法,利用稀疏网格减少统计静态时序分析中时序图各节点的配置个数,在GPU上构建复杂的时序图数据结构后并行计算各节点的不同配置,达到加速统计静态时序分析的目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将统计静态时序分析运行速度平均提高300倍以上。随着现代集成电路规模的持续增大和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发展,这种新型快速的统计静态时序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时序分析的速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单元 稀疏网格 统计静态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建文 陈慧芳 +1 位作者 李东桥 巴振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22,共14页
针对地下管廊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抗震减灾需求愈发凸显的现状,综述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首先,通过国内外以往的震害实例,对地下管廊的震害形式、震害影响因素及震害机理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其次,从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个方面总结了... 针对地下管廊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抗震减灾需求愈发凸显的现状,综述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现状.首先,通过国内外以往的震害实例,对地下管廊的震害形式、震害影响因素及震害机理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其次,从拟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个方面总结了地下管廊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现状.再次,总结了地下管廊抗震分析的简化分析方法、动力时程方法、地震易损性评估及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文献综述提出了目前地下管廊抗震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做出展望,以期促进地下管廊抗震研究的发展.研究表明:地下管廊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混凝土剥落、裂缝贯通、接缝错位或张开、管廊受剪断裂等;地震作用下地下管廊穿越非均匀场地时动力响应的放大效应显著,地下管廊穿越软硬交互等非均匀场地时的抗震性能研究值得重视;交叉节点是地下管廊的薄弱环节,交叉管廊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值得关注;预制管廊接头易受到地震破坏,不同类型预制管廊接头的抗震性能研究需深入探索;城市大型地下管廊系统抗震性能受到不同交叉节点和不同管廊之间的交互影响,高效的地下管廊系统建模方法和高效的简化分析方法亟待研究;城市大型地下管廊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地下管廊的减隔震技术值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廊 震害 拟静力试验 振动台试验 简化分析方法 动力时程方法 地震易损性 减隔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风振特性研究
8
作者 高翔 郭宏超 +1 位作者 郭品彰 梁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7,共10页
随着风电资源优势区开发逐渐饱和,风电开发的重心开始向风资源条件相对恶劣的低风速地区转移,分布式、大功率、高塔筒和长叶片已经成为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该塔筒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束拼... 随着风电资源优势区开发逐渐饱和,风电开发的重心开始向风资源条件相对恶劣的低风速地区转移,分布式、大功率、高塔筒和长叶片已经成为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束风机塔筒,该塔筒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束拼接而成,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和耗能能力强的优点。为研究该塔筒结构的风振响应特性,选用Kaimal脉动风速功率谱,采用谐波合成法模拟风荷载时程曲线,对其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并计算了风振系数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结果表明:该新型塔筒在额定风速下位移塔顶位移最大值为911.84 mm,对应的水平位移角为1/154,符合规范要求。塔筒各构件的强度较好,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富余度。基于位移等效的阵风荷载因子法计算得到的风振系数值较低;在惯性风荷载法计算得到的等效静力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基底剪力与结构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塔筒 矩形钢管混凝土束 风振响应 动力时程分析 等效静力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水埋深对人工梭梭林年龄结构及动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美菲 韩政伟 +3 位作者 雷春英 王湘莲 程金花 张友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688-8698,共11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3个不同地下水埋深(GW1=4.78 m,GW2=9.39 m,GW3=11.76 m)条件下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群进行了深入的年龄结构特征分析,旨在揭示种群的生存状况,并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荒漠绿洲过渡带... 针对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3个不同地下水埋深(GW1=4.78 m,GW2=9.39 m,GW3=11.76 m)条件下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群进行了深入的年龄结构特征分析,旨在揭示种群的生存状况,并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荒漠绿洲过渡带梭梭种群的经营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基于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对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未来2、4、6个龄级后种群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3个梭梭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均为增长型种群,其中GW1种群生长潜力最大,幼龄林比例达73%。(2)3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Ⅱ型,种群在各年龄段死亡率相对稳定,地下水位的降低限制了幼苗的生长,导致种群自疏现象提前出现。(3)3个种群均为易受干扰的增长型种群,幼林数量基本可以补充由于中、老龄级个体死亡造成的缺失。对于水分补给有限的种群出现树龄大、树高小的小老树,幼苗稀少,种群提前进入衰退期的现象应该予以关注,需加强对衰老龄级个体的精准抚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梭梭林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濒危植物龙棕种群结构及其动态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包崇寅 孙永玉 +2 位作者 李敏敏 邢洪铭 戚建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90,共12页
【目的】分析不同生境下龙棕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区龙棕种群的保护、恢复和更新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楚雄州大尖山自然保护区内3种不同生境(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龙棕种群调查,编制龙棕种群... 【目的】分析不同生境下龙棕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区龙棕种群的保护、恢复和更新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楚雄州大尖山自然保护区内3种不同生境(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龙棕种群调查,编制龙棕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和绘制其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种群的数量动态做出相应的预测,以深入了解不同生境下龙棕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1)在3种生境中龙棕种群均处于衰退状态,对外界干扰较为灵敏,存活曲线呈现Deevey-Ⅲ型,龙棕个体在幼苗阶段出现大量死亡。(2)3种不同生境下龙棕种群都分布不均,呈聚集分布,说明龙棕种子传播以母株为中心扩散。【结论】从种群密度大小上来看,阔叶林中的龙棕种群密度最大,其次是针阔混交林,最小的是灌丛。结合对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水分条件较好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更有利于龙棕种群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棕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工艺角下时序违反的机器学习预测
11
作者 黄鹏程 冯超超 马驰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399,共5页
集成电路设计复杂性的增长以及工艺尺寸的持续缩减给静态时序分析以及设计周期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为了提升静态时序分析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充分考虑FinFET工艺特性以及静态时序分析原理,提出了未知工艺角下时序违反的机器学习预测方... 集成电路设计复杂性的增长以及工艺尺寸的持续缩减给静态时序分析以及设计周期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为了提升静态时序分析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充分考虑FinFET工艺特性以及静态时序分析原理,提出了未知工艺角下时序违反的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实现了基于部分工艺角的时序特性来预测另外一部分工艺角的时序特性的目标。基于某工业设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利用5个工艺角时序预测另外31个工艺角时序,可达到小于2 ps的平均绝对误差,远远优于传统方法所需的21个工艺角,显著改善了预测精度和减少了静态时序分析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工艺角 静态时序分析 FIN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耸进水塔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金山 张哲 +1 位作者 丁超元 张泽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50-357,共8页
以西藏某工程为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应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进水塔应力水平相差较大,但... 以西藏某工程为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应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进水塔应力水平相差较大,但应力分布规律相同,并且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结构抗震分析应力结果更加保守;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后,采用不同抗震分析方法导致的结构应力水平差异对结构的配筋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分析 拟静力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 进水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箱梁式架桥机施工状态下的静强度及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瑾荣 周翠英 +2 位作者 程晔 杜左雷 庄毓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42,共5页
大跨度架桥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系统受力状态十分复杂,为保证其安全,需深入研究其在各施工工况下的静强度、稳定性及变形情况。依托某大跨度钢箱梁式架桥机施工工程实测建立了整体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对该架桥机在各施... 大跨度架桥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系统受力状态十分复杂,为保证其安全,需深入研究其在各施工工况下的静强度、稳定性及变形情况。依托某大跨度钢箱梁式架桥机施工工程实测建立了整体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对该架桥机在各施工工况下的应力状态及变形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非线性屈曲分析法,对含初始缺陷的架桥机结构稳定性能进行研究并得出架桥机屈曲失稳规律,并据此提出了加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桥机 静强度分析 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91
14
作者 卢杰 郭其强 +1 位作者 郑维列 徐阿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60,共7页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种群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范繁荣等,2008).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是进行种群统计和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生存分析的4个函数(生存函数S(i)、积累死亡率函数F(i)、死亡密度函数f(ti)和危险率函数λ(ti))可以辅助种群生命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浅埋框架结构抗震计算方法评价 被引量:29
15
作者 袁勇 禹海涛 陈之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6,共7页
我国地下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主要采用等效静力法,国外则提出了自由场变形法、反应位移法等方法。分析评价等效静力法、自由场变形法和反应位移法应用于软土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差异。分析中设定表征软土地下结构的基准模型,并以动力时程... 我国地下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主要采用等效静力法,国外则提出了自由场变形法、反应位移法等方法。分析评价等效静力法、自由场变形法和反应位移法应用于软土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差异。分析中设定表征软土地下结构的基准模型,并以动力时程分析给出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假定地质条件和结构埋深不变,通过比较分析随基准模型的结构刚度变化时计算变形和内力的差异,评价三种拟静力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等效静力法对刚度较大的浅埋框架结构适用性较好,其它情况计算的结构变形和内力偏大;自由场变形法适用于浅埋框架结构刚度较小或与周围地层刚度接近的情况,且倒三角形分布力模式优于集中力模式;反应位移法可适用于不同刚度软土浅埋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抗震设计 时程分析 拟静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机械手机身振动特性分析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新建 赵延召 +2 位作者 李志刚 朱卫 左能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4-216,共3页
注塑机械手床身是机床的重要基础部件,它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直接影响注塑机械手稳定性。以某注塑机械手为研究对象,采用Pro-E Wildfire 3.0建立机械手床身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机械手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网... 注塑机械手床身是机床的重要基础部件,它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直接影响注塑机械手稳定性。以某注塑机械手为研究对象,采用Pro-E Wildfire 3.0建立机械手床身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机械手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加载和求解计算,在有限元的后处理中进行协响应分析与瞬态动力学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各阶响应的时间-位移曲线和振幅频率特性曲线,为改进注塑机械手机身受力状况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 协响应分析 瞬态动力学分析 时间-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构造形态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以准噶尔盆地泉1井区三维地震资料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鸿明 刘宜文 +4 位作者 蒋琳 彭立 王政 姚茂敏 常玉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8,113,共8页
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往往由于处理中时深转换速度难以准确获得等原因而导致构造形态畸变,圈闭难以落实。结合理论模型,从影响构造成图精度的基准面静校正和时深转换速度入手,详细剖析了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带来的误差,分析了静校正后的地... 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往往由于处理中时深转换速度难以准确获得等原因而导致构造形态畸变,圈闭难以落实。结合理论模型,从影响构造成图精度的基准面静校正和时深转换速度入手,详细剖析了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带来的误差,分析了静校正后的地震波场并不等效于在给定基准面上激发的地震波场以及造成时距关系产生畸变而影响地震速度精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复杂构造带来的地震速度偏差导致构造形态畸变的原因,同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态畸变 基准面静校正 时深转换速度 构造成图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西部地区红砂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段桂芳 单立山 +2 位作者 李毅 段雅楠 张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了揭示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甘肃中西部地区3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了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在... 为了揭示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甘肃中西部地区3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了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结构差异明显,山前戈壁红砂种群Ⅰ(0cm<d≤10cm),Ⅱ(10cm<d≤20cm),Ⅲ(20cm<d≤30cm)龄级储量丰富,其个体数占所有龄级个体总数的87.01%,大于Ⅴ(40cm<d≤50cm)龄级个体缺失,种群处于增长阶段;荒漠绿洲过渡带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种群Ⅱ—Ⅵ(10cm<d≤60cm)龄级个体数分别占所有龄级个体总数的75.34%和85.09%,且存在一定数量的老龄级个体,种群处于稳定阶段;但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幼苗个体少,Ⅰ龄级个体数目均明显少于Ⅱ,Ⅲ龄级的个体数目,种群更新可能存在问题。格局分析表明,各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第2,4,6,8龄级的个体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幼龄株数则有所降低,各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加大以种子开始的幼苗人工辅助更新以及人工封育保护是实现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微震P波和S波到时联合拾取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宝新 李峰 +2 位作者 周琳力 王帅 刘家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3-1265,共13页
微震信号到时的精确拾取是震源定位的重要前提,准确获取微震信号P波、S波到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基于时频分析原理与到时拾取原理,提出了基于时频分析的下山比较法。该方法的时频分析原理通过语谱图、功率密度谱图、连续两次FIR带通滤... 微震信号到时的精确拾取是震源定位的重要前提,准确获取微震信号P波、S波到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基于时频分析原理与到时拾取原理,提出了基于时频分析的下山比较法。该方法的时频分析原理通过语谱图、功率密度谱图、连续两次FIR带通滤波获取了背景噪声的位置和规律、P波和S波初至前后微震信号的频率、振幅、能量变化以及光滑且利于迭代平均值比较的波形。该方法的到时拾取原理通过将全子波振幅的数学期望设置为阈值,并遵循P波和S波功率大小、到达先后、波形重叠三大关系迭代比较微震信号子波振幅,从而获得P波精确到时和S波峰值到时。利用模型试验比较了该方法较改进长短时窗(STA/LTA)方法的优越性,并在工程实例中获得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比改进STA/LTA方法,前者可同时拾取P波精确到时与S波峰值到时而后者只能拾取P波精确到时,前者P波平均时差、标准差分别为后者的6.18‰、3.98‰,前者单次拾取所需平均计算时间、标准差分别为后者的43.99%、10.54%,前者到时拾取失败比例为0,而后者为1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FIR带通滤波 P波S波到时拾取 TFA-DC方法 改进sta/LT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阈值CMOS电路静态功耗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勇军 骆祖莹 +1 位作者 李晓维 李华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4-269,共6页
集成电路设计进入深亚微米阶段后 ,静态功耗不容忽视 提出一种基于双阈值电压的静态功耗优化算法 ,利用ISCAS85和ISCAS89电路集的实验结果表明 ,2 0 %以上的静态功耗可以被消除 (大规模电路在 90 %以上 ) ;同时 ,文中算法也从很大程度... 集成电路设计进入深亚微米阶段后 ,静态功耗不容忽视 提出一种基于双阈值电压的静态功耗优化算法 ,利用ISCAS85和ISCAS89电路集的实验结果表明 ,2 0 %以上的静态功耗可以被消除 (大规模电路在 90 %以上 ) ;同时 ,文中算法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电路的竞争冒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亚阈电流 双阈值电压 静态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