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二粒小麦SBE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冯政凯 杨晓莹 +11 位作者 徐晓敏 黄晨曦 宋思源 丁旭 朱李亚 熊辉 陈春环 赵继新 王长有 李停栋 邓平川 吉万全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3-921,共9页
淀粉分支酶是参与植株淀粉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为了探究野生二粒小麦淀粉分支酶的功能,利用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组数据,鉴定到9个淀粉分支酶(SBE)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和表达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 淀粉分支酶是参与植株淀粉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为了探究野生二粒小麦淀粉分支酶的功能,利用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组数据,鉴定到9个淀粉分支酶(SBE)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和表达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9个TdSBEs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介于65518.04~151934.40 Da,等电点范围为5.37~6.64,亚细胞均定位于叶绿体。经系统进化分析,9个TdSBEs基因可划分为3个亚家族(TdSBEⅠ、TdSBEⅡ和TdSBEⅢ),同一亚家族内不同成员间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结构和motif组成。通过顺式作用元件分析,TdSBEs基因包含植物激素、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元件,同时在TdSBE2亚家族中鉴定到与胚乳和根特异性元件。经染色体定位和共线性分析,TdSBEs家族成员主要在第二和第七同源群,并鉴定到一对串联复制基因。经表达特性分析,TdSBEs基因主要在穗和籽粒中高表达,且其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以上结果说明,野生二粒小麦中存在多个TdSBEs基因,且主要在穗和籽粒中表达,在启动子区域有大量与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激素以及逆境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淀粉分支酶 生物信息学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对籽粒淀粉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汪结明 张建 +3 位作者 江海洋 朱苏文 范军 程备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320,共8页
为探讨RNA干扰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对籽粒淀粉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中花11及以其为受体的转基因株系为材料,分别检测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籽粒发育各时期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及直链、支链淀粉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导入... 为探讨RNA干扰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对籽粒淀粉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中花11及以其为受体的转基因株系为材料,分别检测水稻SBE3基因的表达、籽粒发育各时期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及直链、支链淀粉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导入的SBE3基因RNA干扰结构成功地降低了目的基因的表达,并使其酶活性在籽粒发育各时期均显著降低并提前3d达高峰期,且不同株系间具有差异。同时也使不同发育时期籽粒的ADPG-PPase和SSS及DBE活性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降低,尤其以SSS和ADPG-PPase活性峰值降幅最大。此外,两个转基因水稻株系各时期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其成熟籽粒千粒重却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千粒重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NA干扰 淀粉分支酶3 淀粉合成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对水稻直链淀粉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忠正 郭健 +2 位作者 李斌 文海涛 赵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1-295,共5页
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水稻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片断,经两步组装法将sbe3基因片断分别正向、反向组装入pRNAi-ubi,成功构建sbe3基因RNAi转化载体pRNAi-ubi/sbe3。在农杆菌介导下,对粳稻中花11未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水稻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片断,经两步组装法将sbe3基因片断分别正向、反向组装入pRNAi-ubi,成功构建sbe3基因RNAi转化载体pRNAi-ubi/sbe3。在农杆菌介导下,对粳稻中花11未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转化,通过PCR、Southern杂交鉴定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半定量RT-PCR鉴定出转化苗T1代种子中sbe3基因表达被明显抑制,但只引起转基因水稻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少量的提高,说明采用RNAi仅沉默sbe3基因对水稻胚乳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分支酶3 RNA干涉 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支酶基因Sbe1和Sbe3 cDNA的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秀花 刘巧泉 +2 位作者 吴信淦 王宗阳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通过改良的 RT- PCR法合成了水稻未成熟种子胚乳 c DNA库 ,并以此为模板 ,用 PCR技术从粳稻品种武运粳 7号中克隆了分别编码淀粉分支酶 SBE 和 SBE 的 2个基因 Sbe1和 Sbe3。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 Sbe1和 Sbe3基因的大小分别为 2 4 90 bp... 通过改良的 RT- PCR法合成了水稻未成熟种子胚乳 c DNA库 ,并以此为模板 ,用 PCR技术从粳稻品种武运粳 7号中克隆了分别编码淀粉分支酶 SBE 和 SBE 的 2个基因 Sbe1和 Sbe3。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 Sbe1和 Sbe3基因的大小分别为 2 4 90 bp和 2 4 81bp,包含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 Sbe3基因与已发表基因全序列完全相同 ,同源性达 10 0 % ;Sbe1基因与已发表基因序列有 4个碱基不同 ,同源性为 99.84 % ,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分支酶基因 基因克隆 CDNA序列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特异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亚维 王丕武 柴晓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538-20541,共4页
[目的]构建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方法]LA-PCR扩增了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启动子序列,并克隆到pMD18-TVector上。再将启动子克隆到pBI121载体上,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beⅡb。把GUS基因连到pBI121-sbeⅡ... [目的]构建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方法]LA-PCR扩增了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启动子序列,并克隆到pMD18-TVector上。再将启动子克隆到pBI121载体上,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beⅡb。把GUS基因连到pBI121-sbeⅡb上构建pSBE-GUS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分别进行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并对经基因枪轰击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种子、根、茎及叶进行GUS组织化学分析和荧光检测。[结果]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表的玉米sbeⅡb基因启动子同源性达98.52%。共培养和筛选培养后获得4株转pSBE-GUS植株,叶片仅有少量蓝斑出现,而根和茎部未见蓝斑,但烟草种子有大量蓝斑显出,初步推断sbeⅡb基因启动子能启动GUS在种子中特异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分支酶 启动子 扩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的导入 被引量:1
6
作者 范亚丽 阮颖 刘春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6-230,共5页
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茎段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tarch branching enzyme b,SBEⅡb)的过表达载体转化马铃薯,接种762个茎段,共获得35株抗性植株。经PCR检... 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茎段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tarch branching enzyme b,SBEⅡb)的过表达载体转化马铃薯,接种762个茎段,共获得35株抗性植株。经PCR检测获得了4株转基因阳性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一步进行GUS活性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转基因植株的茎段与试管薯均被染上蓝色,表明外源SBEⅡb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且正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 马铃薯 遗传转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双SBE基因RNAi载体对水稻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骆开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40-2742,2755,共4页
[目的]提高水稻中直链淀粉的含量,扩大稻米的利用范围。[方法]以水稻中花11品种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水稻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将淀粉分支酶基因SBE1和SBE3同时导入受体愈伤组织,经过一系列的共培养、预分化、分化、生根壮苗后... [目的]提高水稻中直链淀粉的含量,扩大稻米的利用范围。[方法]以水稻中花11品种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水稻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将淀粉分支酶基因SBE1和SBE3同时导入受体愈伤组织,经过一系列的共培养、预分化、分化、生根壮苗后,获得含有转基因的转化植株,并对转化植株进行PCR鉴定。[结果]通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侵染由水稻幼胚诱导的274粒愈伤组织,经过共培养、筛选,得到177粒抗性愈伤,然后将抗性愈伤预分化、分化得到103株分化苗,生根壮苗后获得49株转基因植株;从49株转基因植株中随机提取34株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从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片段大小约为500 bp的潮霉素基因序列。[结论]初步证实转基因植株的真实性,淀粉分支酶基因SBE1+SBE3成功整合进入水稻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分支酶 转基因 RNA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交重组自交系中SSⅢ-1、SBE3和PUL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许顺菊 向珣朝 +4 位作者 康翠芳 龙小林 苏文丽 杨博文 吴家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78-1988,共11页
该研究利用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Wxb)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Ⅱa基因(SSⅡ-3)均相同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和潜力恢复系CG173R为亲本,经过回交和多代自交,以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BC1F10代株系为供试材料,分析各株系的基... 该研究利用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Wxb)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Ⅱa基因(SSⅡ-3)均相同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和潜力恢复系CG173R为亲本,经过回交和多代自交,以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BC1F10代株系为供试材料,分析各株系的基因型组成及其蒸煮食味品质(ECQs)和RVA谱,以解析与品质相关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1)双亲在焦磷酸化酶大亚基基因(AGPlar)、分支酶基因Ⅲ(SBE3)、脱分支酶基因(PUL)、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Ⅰ基因(SSⅠ)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Ⅲ-1基因(SSⅢ-1)的基因位点存在差异。(2)SSⅢ-1、SBE3和PUL基因分别在BC1F10代株系中存在单基因分离,SSⅢ-1和SBE3基因、SSⅢ-1和PUL基因在BC1F10代株系中均存在双基因的分离。(3)不同基因型及其互作与蒸煮食味品质(ECQs)中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胶稠度(GC)以及RVA谱的部分特征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效应。(4)SSⅢ-1单基因只对AAC有极显著影响;SBE3基因和SSⅢ-1基因互作对AAC有极显著影响,对峰值时间(PeT)、成糊温度(PaT)、GC有显著性影响;PUL基因和SSⅢ-1基因互作对PeT、PaT和回复值(CSV)有极显著影响,对最高粘度(PKV)、热浆粘度(HPV)、崩解值(BDV)、冷浆粘度(CPV)、消减值(SBV)、AAC和GC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Wxb和SSⅡ-3基因背景下,参与淀粉合成的微效基因SSⅢ-1与SBE3和SSⅢ-1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水稻AAC,SBE3和SSⅢ-1的互作效应与PUL和SSⅢ-1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GC,PUL和SSⅢ-1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PaT,这些发现将对改良稻米品质和加快水稻优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 SSⅢ-1基因 sbe3基因 PUL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幼苗期叶片中SBEⅡa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国勇 张永永 +5 位作者 刘新春 李东梅 蔡羽 时丽洁 王丹丹 冯宗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5-652,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在青稞叶片淀粉代谢中的作用,以青稞品种喜马拉雅2号和康青1号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分离SBEⅡa基因,并对分离得到的SBEⅡ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为进一步研究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在青稞叶片淀粉代谢中的作用,以青稞品种喜马拉雅2号和康青1号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分离SBEⅡa基因,并对分离得到的SBEⅡ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和淀粉分支酶活性测定试剂盒分析了在高温、低温和盐胁迫条件下SBEⅡa基因的表达情况和SBEⅡa蛋白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喜马拉雅2号和康青1号克隆得到的SBEⅡa基因ORF区为2466bp,编码82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92.09kDa,预测等电点(pI)为5.4,是酸性蛋白;该蛋白酶的不稳定系数为38.03,属于稳定蛋白;参试材料与大麦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细江蓠的亲缘关系最远。qRT-PCR和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BEⅡa基因在不同环境下表达水平和SBEⅡa蛋白酶活性变异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材料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淀粉分支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自布 齐军仓 +2 位作者 李卫华 曹连莆 石培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0-625,共6页
从花后15 d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胚乳中提取RNA,根据GeneBank上已经公布的小麦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序列(AY740401.1)设计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一条2 511 bp的条带,测序结果与公布的序列一致。将克隆得到的基因构建到了植... 从花后15 d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胚乳中提取RNA,根据GeneBank上已经公布的小麦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序列(AY740401.1)设计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一条2 511 bp的条带,测序结果与公布的序列一致。将克隆得到的基因构建到了植物表达载体pPZP35S上,通过农杆菌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叶片,经卡那霉素筛选、PCR扩增鉴定证明,SBE-Ⅱb基因已成功转入烟草细胞中,获得4个转基因株系。转基因烟草叶片与野生型比较,颜色变暗,植株较小。RT-PCR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转基因烟草株系的叶片中有SBE-Ⅱb基因的表达,与对照植株相比,转SBE-Ⅱb基因的植株中的转录本达到了显著性的变化,但是其淀粉分支酶活性没有达到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转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 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淀粉分支酶(SBE)基因的鉴定、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伟清 刘莉莉 +2 位作者 蒋慧萍 邱祖杨 何芳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73-1382,共10页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在支链淀粉生物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直接影响淀粉的含量和结构。芋(Colocasia esculenta)是一种主要的块茎类作物,在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目前,SBE在芋中的研究很少,对SBE基因在芋...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在支链淀粉生物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直接影响淀粉的含量和结构。芋(Colocasia esculenta)是一种主要的块茎类作物,在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目前,SBE在芋中的研究很少,对SBE基因在芋中的数量、分子结构特征和表达模式还不清楚。本研究首次对芋SBE基因进行了全面分析,鉴定了3个SBE基因(CeSBE1、CeSBE2和CeSBE3)。CeSBE1、CeSBE2和CeSBE3蛋白氨基酸数量分别为828、845和598,分子质量分别为92956.71、95625.13、69169.16 Da,等电点分别为5.22、5.41和7.36。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个CeSBE蛋白分别在3个不同的亚群。基因结构分析显示,CeSBE1、CeSBE2和CeSBE3外显子数量分别为16、22、10;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CeSBE1和CeSBE2均具有alpha-amylase_C和alpha-amylase结构域及7个motif,而CeSBE3具有alpha-amylase和CBM_48结构域及3个motif。CeSBE基因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共预测到55个顺式作用元件,其中29个具有功能注释,涉及光响应、激素响应、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压力等相关元件。在不同组织中,3个CeSBE基因均能在所有组织中表达,其中CeSBE2在球茎和叶片显著表达(P<0.05);在球茎不同发育阶段中,CeSBE2在所有的发育阶段均有较高的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在球茎发育120 d的表达量达到峰值。球茎不同发育阶段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增加与CeSBE2表达量趋势一致,说明CeSBE2可能是芋支链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为芋的产量、品质和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分支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sSBEⅡb基因的克隆和时空表达特征及SNP位点多态性
12
作者 李辉 龚辉 +1 位作者 唐映红 程新奇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水稻淀粉分支酶(OsSBEⅡb)对水稻支链淀粉的合成至关重要,而水稻支链淀粉的含量与水稻支链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含量密切相关。为了明确OsSBEⅡb基因在水稻淀粉合成中的作用,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了湘早籼2号水稻的OsSBEⅡb基因cDNA编码区序... 水稻淀粉分支酶(OsSBEⅡb)对水稻支链淀粉的合成至关重要,而水稻支链淀粉的含量与水稻支链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含量密切相关。为了明确OsSBEⅡb基因在水稻淀粉合成中的作用,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了湘早籼2号水稻的OsSBEⅡb基因cDNA编码区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sSBEⅡb基因具有一个编码825个氨基酸多肽的完整读码框;时空表达特征分析发现,该基因表达具有空间特异性,在根、茎、叶、稻壳的表达量很低,主要在稻米胚乳中表达;不同水稻品种OsSBEⅡb基因的编码区存在15个SNP位点变异,表明该基因在不同水稻品种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这些丰富的变异位点为抗性淀粉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淀粉分支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弱光对水稻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天 大杉立 +1 位作者 山岸徹 佐佐木治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550,共6页
选用IR72(籼稻)和日本晴(粳稻)为材料,在开花后进行遮光处理,对弱光条件下籽粒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弱光条件下,两品种籽粒的淀粉含量减少,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蔗糖含量降低,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的变... 选用IR72(籼稻)和日本晴(粳稻)为材料,在开花后进行遮光处理,对弱光条件下籽粒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弱光条件下,两品种籽粒的淀粉含量减少,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蔗糖含量降低,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较小,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和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活性减弱,可溶性淀粉分支酶Q酶和颗粒结合型淀粉分支酶活性增强,淀粉去分支酶活性因品种而异,IR72表现为减弱,日本晴则为增强。相关分析表明,遮光下蔗糖输入量的减少量和淀粉合成量的下降量呈显著正相关;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分支酶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分析指出,遮光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降低与淀粉合成量的下降有关,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升高是直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比率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 淀粉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淀粉合成酶 淀粉分支酶 淀粉去分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正义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桂堂 卢东长城 +3 位作者 孙重霞 梁荣奇 杨凤萍 张晓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了研究利用正义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效果,用基因枪法将构建的sbeⅡb正义RNAi表达载体pBAC506和pBAC508(筛选标记基因分别为35S启动子及Adh1-intron1增强驱动的epsps和bar)导入玉米(Zeamays)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分... 为了研究利用正义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效果,用基因枪法将构建的sbeⅡb正义RNAi表达载体pBAC506和pBAC508(筛选标记基因分别为35S启动子及Adh1-intron1增强驱动的epsps和bar)导入玉米(Zeamays)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分化和再生获得了44株转基因当代植株,经PCR扩增、PCR-Southern检测有30株为阳性。选择9株健壮的阳性植株进行基因组South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7株T0植株整合了目的基因,其中4株整合了1个转基因拷贝,2株整合了2个转基因拷贝,1株整合了3个转基因拷贝。这7株中有2株结实,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3.22%和24.60%,有一定的小幅提高。下一步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基因枪转化,得到比较大的转基因群体,以对更多转基因后代进行鉴定,期望筛选出外源基因多拷贝插入和直链淀粉含量大幅提高的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分支酶 正义RNAi 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玉汇 王丽 +2 位作者 杨宏羽 张俊莲 王蒂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1-586,共6页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是直接参与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它催化-α1,6糖苷键分支点形成支链淀粉。本文综述了SBE基因的分类、结构、同种型的功能、各同种型在不同组织和不同生育时期的表达特异性以及它们不同的功能...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是直接参与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它催化-α1,6糖苷键分支点形成支链淀粉。本文综述了SBE基因的分类、结构、同种型的功能、各同种型在不同组织和不同生育时期的表达特异性以及它们不同的功能、基因表达与淀粉合成的关系、SBE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植物淀粉的含量与特性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分支酶 分类与结构 功能 表达调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克隆与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新梅 张晓东 +2 位作者 梁荣奇 杨凤萍 陈耀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75-2180,共6页
利用网络数据库http://jura.wi.mit.edu/bioc/siRNAext/,确定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的部分基因序列作为RNAi的目标序列,通过RT-PCR方法从玉米自交系‘综31’中分别成功克隆出了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的部分序列及其启动子序列,从大肠... 利用网络数据库http://jura.wi.mit.edu/bioc/siRNAext/,确定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的部分基因序列作为RNAi的目标序列,通过RT-PCR方法从玉米自交系‘综31’中分别成功克隆出了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的部分序列及其启动子序列,从大肠杆菌中成功克隆了木糖异构酶基因xylA作为筛选标记,构建了含有35S驱动的木糖异构酶基因和sbeⅡb启动子驱动的含有sbeⅡb目标序列的反向重复序列的表达载体pBAC413,并对玉米自交系实施转化。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再生植株,初步判定目的序列已经成功整合到玉米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分支酶 RNAi表达载体 直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淀粉分支酶同工酶基因型与酶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法茂 毕建杰 +2 位作者 李天骄 逄孝云 王宪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50-1855,共6页
测定了71个小麦品种的籽粒淀粉分支酶活性,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鉴定了分支酶同工酶的基因型,以明确小麦籽粒淀粉分支酶(SBE)各同工型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和基因型组成,阐明分支酶活性与分支酶同工酶基因型的相... 测定了71个小麦品种的籽粒淀粉分支酶活性,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鉴定了分支酶同工酶的基因型,以明确小麦籽粒淀粉分支酶(SBE)各同工型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和基因型组成,阐明分支酶活性与分支酶同工酶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支酶有SBEⅠ和SBEⅡ两个基因位点,SBEⅡ位点未显现多态性,SBEⅠ位点存在多样性。在SBEⅠ位点鉴定出A、B、Di和Dii共4个等位基因位点,各等位基因位点出现频率分别为9.9%、76.1%、95.8%和57.8%;共检测到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DiDiiB、DiB和DiDii有较高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5.1%、28.2%和8.5%。从单一位点分析,分支酶活性与SBEⅠ位点有显著的相关性,与SBEⅡ位点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可见,小麦籽粒胚乳淀粉分支酶同工酶不同基因位点和基因型对酶活性具有不同的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淀粉分支酶 等位基因 基因型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水稻胚乳淀粉分支酶各同工型基因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韦克苏 程方民 +1 位作者 张其芳 刘奎刚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4,共6页
以稻米品质温度敏感型的早籼稻品种浙辐49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控温处理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了水稻发育胚乳中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的3种主要同工型基因(SBEⅠ、SBEⅢ和SBEⅣ)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相对表... 以稻米品质温度敏感型的早籼稻品种浙辐49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控温处理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了水稻发育胚乳中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的3种主要同工型基因(SBEⅠ、SBEⅢ和SBEⅣ)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对水稻胚乳中SBE基因的表达调控因其同工型的种类而异,SBEⅣ基因在高温处理下呈上调表达,而SBEⅠ和SBEⅢ基因在高温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则明显降低,表现为下调表达;与SBEⅣ等同工型相比,水稻胚乳中SBEⅠ基因对高温胁迫的表达响应相对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淀粉分支酶 同工型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分支酶活性测定及同工酶电泳技术应用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闵义 胡新文 +1 位作者 符少萍 郭建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958-964,共7页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是唯一引入α-1,6糖苷键分支点,催化支链淀粉形成的酶,影响淀粉分支程度及淀粉粒的精细结构。本文以3个亲缘关系较远的高产木薯品种(SC124、SC8、Arg7)为材料,利用SBE同工酶电泳及酶活性检测观...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是唯一引入α-1,6糖苷键分支点,催化支链淀粉形成的酶,影响淀粉分支程度及淀粉粒的精细结构。本文以3个亲缘关系较远的高产木薯品种(SC124、SC8、Arg7)为材料,利用SBE同工酶电泳及酶活性检测观察木薯块根支链淀粉增长较快时期SBE活性变化动态,结合支链淀粉含量检测分析木薯淀粉同工酶表达特点与支链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后140d至180d为木薯单株支链淀粉含量快速增加时期;SC124和SC8支链淀粉积累量早于Arg7达到高峰;Arg7各个时期的支链淀粉含量及SBE活性均表现最高。同工酶分析表明,木薯分支酶有SBE-I和SBE-II两个基因位点:SBE-Ι至少有3个等位基因位点(SBE-Ιa、SBE-Ιb、SBE-Ιc),品种间具有多态性;SBE-II为单一条带,但活性大小在品种间和发育不同阶段有差异。初步判定等位基因位点SBE-Ιc和SBE-II可能对SBE酶活性和支链淀粉含量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淀粉分支酶 同工酶电泳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苏文 韩国民 江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126-4127,4129,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淀粉含量的启动子之间是否有差异及对直链淀粉合成途径是否有影响。[方法]以常规玉米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NCBI网站公布的高直链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Zea mays starch branching enzyme IIb,SBEIIb)序列设计引物,...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淀粉含量的启动子之间是否有差异及对直链淀粉合成途径是否有影响。[方法]以常规玉米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NCBI网站公布的高直链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Zea mays starch branching enzyme IIb,SBEIIb)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出常规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将该扩增片段与T载体连接后测序,并与高直链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启动子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启动子与公布的启动子序列同源性高达99.3%,序列差异Pi值为0.007 16,该差异主要是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和Inde(l插入/缺失)造成的,推测该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淀粉分支酶基因的表达,是造成玉米直链淀粉含量差异的因素之一。[结论]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玉米直链淀粉合成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分支酶 启动子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