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识别阈(SRT)在伪聋鉴别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蔚 郑芸 +1 位作者 王恺 王力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探讨言语识别阈(speechrecognitionthreshold ,SRT)在伪聋鉴别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外伤后自述听力下降的139名患者进行综合听力测试,以综合测试的结果与SRT判断伪聋的结果比较。结果 SRT诊断伪聋敏感性达84 % ,特异性达94 % ... 目的 探讨言语识别阈(speechrecognitionthreshold ,SRT)在伪聋鉴别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外伤后自述听力下降的139名患者进行综合听力测试,以综合测试的结果与SRT判断伪聋的结果比较。结果 SRT诊断伪聋敏感性达84 % ,特异性达94 % ,准确性为89%。结论 SRT诊断伪聋简便易行、特异性高、可靠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识别阈 伪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图正常者的信噪比损失现象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刚 郑芸 +3 位作者 朱珍珍 陶勇 孟照莉 胥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听力图正常者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及耳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较困难,但纯音测听、声导抗和常规言语分辨率(word re... 目的探讨听力图正常者是否存在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 loss)现象。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及耳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较困难,但纯音测听、声导抗和常规言语分辨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测试结果正常的10名患者进行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并将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的M-HINT正常值进行比较(以结果高于正常值判断为出现了SNR loss现象),评估患者是否存在SNR loss现象。结果在噪声环境中,当噪声来自患者正前方时,10名患者均出现了SNR loss现象;当噪声来自患者右侧或左侧时,9名患者出现了SNR loss现象。结论听力图正常者也可能存在SNR loss现象,对于主诉为生活环境中聆听言语困难者,即使纯音听力图正常也应考虑进行噪声下言语测听(如M-HINT测试),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SNR loss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听力图 言语接受阈 言语分辨率 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试 信噪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非实时研究平台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庆林 牟宏宇 +4 位作者 平利川 陈洪斌 郑能恒 李霞 冯海泓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8-253,共6页
人工耳蜗帮助超过40万人恢复了部分听力,但其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电听觉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揭示。针对诺尔康人工耳蜗系统开发了非实时研究平台。为了验证平台的有效性,对成年植入者开展了电听觉基础心理物理实验(位置音高和包络音... 人工耳蜗帮助超过40万人恢复了部分听力,但其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电听觉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揭示。针对诺尔康人工耳蜗系统开发了非实时研究平台。为了验证平台的有效性,对成年植入者开展了电听觉基础心理物理实验(位置音高和包络音高)和噪声中的言语接受阈测量实验。心理物理结果显示,被试者可以按照电极位置从蜗尖到蜗底或按照幅度调制频率从50~200 Hz,产生音高上升的感觉。言语测试显示,基于该平台实现的策略,能提供与临床处理器相当水平的噪声中言语接受阈。该平台可以帮助研究者快速开展电听觉心理物理和信号处理策略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电听觉 音高 言语接受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策略对助听器使用者空间言语识别能力的提升 被引量:1
4
作者 郗昕 庞安然 胡永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究助听器麦克风的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策略与双耳波束成型方向性策略在嘈杂环境下对助听器使用者言语识别阈的影响。方法筛选18例双侧中度到中重度感音性听力损失的受试者入组,每例受试者均交替佩戴双耳不对称性、双耳波束成型两... 目的探究助听器麦克风的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策略与双耳波束成型方向性策略在嘈杂环境下对助听器使用者言语识别阈的影响。方法筛选18例双侧中度到中重度感音性听力损失的受试者入组,每例受试者均交替佩戴双耳不对称性、双耳波束成型两种方向性技术的助听器,采用心爱飞扬言语测听软件中的噪声下中文BKB短句言语识别阈测试模块,测试每例受试者分别使用两种方向性技术助听器时,在多人交谈语噪声环境中当目标言语声来自前方、左侧、后方时的言语识别阈,统计分析两种方向性技术的差异。结果目标言语声来自正前方时,两种方向性策略助听下测得的受试者言语识别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言语声来自侧方及后方时,应用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技术助听测得的受试者言语识别阈值显著低于使用双耳波束成型方向性技术助听时(P<0.01)。结论相比于双耳波束成型方向性策略,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策略能提高助听器使用者在噪声环境中当言语声来自侧方及后方时的言语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 双耳波束成型方向性 言语识别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