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Logit模型及空间感知的河谷型城市出行行为研究
1
作者 范梦醒 齐金平 +2 位作者 郑向东 尚宏泰 阚甲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7,63,共8页
为综合探究城市特殊地形背景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以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兰州市为例,建立SEM-Logit的整合模型,基于问卷数据探究河谷型城市出行者的空间感知对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较于不考虑出行空间感知的Logit模型... 为综合探究城市特殊地形背景下出行者的出行行为,以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兰州市为例,建立SEM-Logit的整合模型,基于问卷数据探究河谷型城市出行者的空间感知对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较于不考虑出行空间感知的Logit模型,通过SEM考虑出行空间感知的Logit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了0.234,预测准确率提高了7.75%;②河谷型城市出行者的空间感知对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意向以及出行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5个方面的河谷型城市出行者的空间感知,均会显著影响河谷型城市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河谷型城市 出行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lOGIT模型 空间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年内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肖海 朱鸿宇 +5 位作者 张伦 刘德玉 向瑞 洪焕 杨悦舒 夏振尧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2,共7页
为探索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的年内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在三峡水库消落带2019年出露期内的不同时间采集不同出露高程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物量信息及土壤分离能力(Dc),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PCR)... 为探索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的年内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在三峡水库消落带2019年出露期内的不同时间采集不同出露高程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物量信息及土壤分离能力(Dc),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PCR)、SEM结构方程模型以及PLS-PM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生物量对土壤分离能力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Dc随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高程的增大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高程为165~170m时达到最小;Dc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有机质含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黏粒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CR分析表明对Dc负向贡献度依次为MWD>有机质含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作为外生变量,通过调节次级因子(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对关键因子MWD施加间接影响,进一步作用于Dc,MWD在路径中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是Dc的核心影响因子.本文可为三峡水库消落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对三峡水库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离能力 三峡水库消落带 时空变化 结构方程模型 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 主成分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徽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谷欣逾 赵明松 +2 位作者 李欣雨 祁奥 姜宗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73-2682,共10页
研究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因素,对调节气候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为例,估算0~10cm、10~20 cm、20~30 cm和30~10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OCD),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地形... 研究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因素,对调节气候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为例,估算0~10cm、10~20 cm、20~30 cm和30~10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OCD),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地形、植被、土壤含水量、人类活动等环境因子对SOCD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30 cm土层中SOCD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0~10 cm、10~20 cm和20~30 cm 3个土层的SOCD平均值分别为2.09、1.63和1.10 kg/m2;30~100 cm土层的SOCD平均值为4.46 kg/m2;(2)全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呈自北向南方向逐渐增长趋势。0~10 cm和10~20 cm土层SOCD高于5.00 kg/m2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江淮丘陵区和沿江平原区;20~30 cm土层SOCD高于3.00 kg/m2的区域呈点状分布在皖南丘陵山区;30~100 cm SOCD的高值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地丘陵区;(3)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土地利用对SOCD的正向影响最大,影响系数分别为0.22、0.20、0.22,年均温对SOCD的负向影响最大,影响系数为-0.04、-0.03、-0.03。30~100 cm土层中受到年降雨量的影响最大,但土地利用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地形通过土地利用、NDVI、年降水量和年均温4个路径影响SOCD。人类足迹通过NDVI影响SOCD,对NDVI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本研究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初步说明了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SOCD的调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结构方程模型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模型遴选林火驱动因子研究
4
作者 于闻天 高仲亮 +1 位作者 曹宇飞 王秋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7-833,共7页
森林火灾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科学评价森林火灾驱动因子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途径。以云南省安宁市为研究区,应用核密度分析林火空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修正和验证结构方程(SEM)模型遴选林火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安宁市北部是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科学评价森林火灾驱动因子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途径。以云南省安宁市为研究区,应用核密度分析林火空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修正和验证结构方程(SEM)模型遴选林火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安宁市北部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区,有向全域扩展的趋势,火灾空间聚集程度分散,单因子无法驱动林火发生;建立修正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安宁市森林火灾风险驱动因子及权重,即夜间灯光指数(0.329)、人口密度(0.278)、GDP(0.201)、距道路距离(0.192)、最大持续风速(0.344)、平均风速(0.322)、露点(0.288)和降水量(0.106)、海拔(0.412)、坡向(0.369)和坡度(0.219),模型经过检验,预测结果准确。研究结果能够应用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预测、森林火灾风险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空间分布 驱动因子 结构方程 火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增长结构与新型政商关系构建
5
作者 李绍荣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4期33-39,共7页
目前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求我们对经济发展的形势有准确的把握。形成新的符合新常态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商关系,决定中国经济"L型"的走势会持续一段时间。信息革命带来了商业... 目前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求我们对经济发展的形势有准确的把握。形成新的符合新常态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商关系,决定中国经济"L型"的走势会持续一段时间。信息革命带来了商业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的巨大变革,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获取,也更加便捷和充分,可以将传统的PPP模式创新为适合中国经济社会特点的PCPP模式,以减少企业寻租成本和提高官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加民间投资、释放社会资本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增长结构 政商关系 信息革命 PCPP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SEM的家庭医生工作生活质量、职业认同与隐性缺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卢慧敏 杨丹丹 +2 位作者 苗春霞 黄琦 高修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3436-3442,共7页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工作生活质量、职业认同与隐性缺勤的关系,为提高家庭医生的在岗工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采用典型抽样法,于徐州市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邳州、沛县、丰县各选取4~6个已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工作生活质量、职业认同与隐性缺勤的关系,为提高家庭医生的在岗工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采用典型抽样法,于徐州市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邳州、沛县、丰县各选取4~6个已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33家;然后整群纳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家庭医生,共4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医生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工作生活质量量表、职业认同问卷、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SPS-6)中文版。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1.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家庭医生工作生活质量、职业认同与隐性缺勤之间的关系并建构模型。结果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职业认同问卷各维度得分与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中文版)得分呈直线负相关(P<0.01)。除工作压力维度得分外,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同问卷得分呈直线正相关(P<0.01)。工作满意度得分、家庭工作关系得分、工作压力得分、工作控制得分、职业行为倾向得分、职业价值观得分、职业归属感得分是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中文版)得分的影响因素。家庭医生工作生活质量对职业认同具有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629;对隐性缺勤具有负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343;职业认同对隐性缺勤具有负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431;工作生活质量通过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对隐性缺勤产生影响,总效应为-0.614。结论家庭医生拥有较高的工作生活质量评价对提高其职业认同具有积极影响,进而可降低他们因隐性缺勤所导致的生产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工作生活质量 职业认同 隐性缺勤 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自杀行为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钰 吴欣娟 +2 位作者 王馨怡 朱晨 郭欣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自杀行为,并探讨睡眠相关症状、生活质量、抑郁症状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13例终末期癌症患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病人健康问卷(PHQ-9)、睡眠相关症状3个标准... 目的: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自杀行为,并探讨睡眠相关症状、生活质量、抑郁症状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13例终末期癌症患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病人健康问卷(PHQ-9)、睡眠相关症状3个标准化问题及自杀行为3个标准化问题对其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杀行为检出率为16.43%。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得分与抑郁症状得分、睡眠相关症状、自杀行为呈负相关(r=-0.66、-0.29、-0.44,均P<0.01),抑郁症状得分、睡眠相关症状、自杀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27、0.51、0.10,均P<0.01)。生活质量得分在抑郁症状得分和睡眠相关症状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r=0.2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5%;抑郁症状得分在睡眠相关症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效应(r=0.34,P<0.05)。结论:终末期癌症患者照顾者自杀行为检出率高,睡眠相关症状、生活质量、抑郁症状可能是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癌症 照顾者 自杀行为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典型红壤区马尾松生物量空间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丘丽萍 张帆 +2 位作者 林嘉源 徐伟涛 赖日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基于长汀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估算马尾松地上生物量,使用全局Moran’s I指数及热点(Getis–Ord G_(i)^(*))进行空间特征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阐明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尾松林分地上生物量为5... 基于长汀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估算马尾松地上生物量,使用全局Moran’s I指数及热点(Getis–Ord G_(i)^(*))进行空间特征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阐明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尾松林分地上生物量为53.563 t/hm^(2),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空间特征表现为研究区西部、北部的高值聚类和集中在中南部的低值聚类。郁闭度、海拔、林分年龄、年均气温、降水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含量为影响研究区马尾松生物量空间分异较显著的影响因子,双因子交互作用后解释力得到增强。结构方程模型表明驱动路径的主要因子为郁闭度、林分年龄、海拔和年均降水。郁闭度通过直接效应影响生物量,海拔通过影响降水和气温从而对林分生物量造成间接影响,林龄和年均降水量对生物量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林龄通过影响郁闭度产生间接效应,年均降水量通过影响土壤全氮产生间接效应。综上所述,长汀县马尾松地上生物量呈现显著的空间聚类分布特征,研究区中南部区域为今后马尾松林分质量和生态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的重点区域,今后长汀县马尾松的经营管理可以通过优化林分结构、提高郁闭度和改善土壤养分等措施提升马尾松林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空间特征 地理探测器 结构方程模型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子瑞 妙文豪 +5 位作者 呼日查 高明龙 刘磊 李岩 付宇 萨如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
林下草本层植物在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调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等环境因子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 林下草本层植物在森林群落结构稳定性的调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等环境因子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相对重要性,并探讨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气候、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均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其中气候的影响强度最大,土壤次之,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最小。从中介效应上来看,气候变化会导致土壤和林分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除此之外,还发现林分空间结构的改变,也会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从影响系数上来看,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驱动因子因各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年均降水、有机碳含量、混交度是分别表征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林分空间结构影响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在大兴安岭林区开展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保护及修复工作时,可适当调整混交度,维持合理的林分结构,并综合考虑改善土壤养分的森林经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物种多样性 结构方程模型 驱动力分析 林分空间结构 大兴安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郊森林公园林分空间结构评价
10
作者 杜锦瑞 冯雨萌 +3 位作者 杨露露 马瑞皓 武小钢 杨秀云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59-368,共10页
为探索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有效措施,以太原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水平空间结构、垂直空间结构和竞争空间结构为一阶因子,以林分空间结构为二阶因子,依据传导机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指标赋权,并基于样地实测数据,对太原森林公园林分空... 为探索优化林分空间结构的有效措施,以太原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水平空间结构、垂直空间结构和竞争空间结构为一阶因子,以林分空间结构为二阶因子,依据传导机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指标赋权,并基于样地实测数据,对太原森林公园林分空间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林分空间结构评价结构方程模型的平均适配度指数(χ^(2)/df)为1.28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46,增值适配度指数CFI、TLI和NFI分别为0.986、0.973和0.941,各拟合指数均符合适配度参考值,可满足研究需要。林分空间结构评价体系中,3个准则层因子,即水平、垂直和竞争空间结构的权重分别为0.352、0.347和0.301,水平和垂直空间结构为影响林分空间结构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各样地林分空间结构综合得分为0.31~0.78,集中在Ⅱ、Ⅲ和Ⅳ等级;处于不同等级的样地数量表现为Ⅳ等级(7块)>Ⅲ等级(6块)>Ⅱ等级(1块)。林分空间结构主要受水平和垂直空间结构影响;为改善整体林分空间结构,应采取单株采伐抚育、抚育间伐和多树种补植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结构方程模型 综合评价 城郊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影响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作用效应——以富锦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隋虹均 任高锋 +3 位作者 于会胜 王全喜 杨斌 杨希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3,共11页
研究目的:探索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主控影响因子的综合性空间非平稳作用效应,为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以富锦市为研究区,采用增量空间自相关、探索性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改进的结构方程模型(GWR-SEM... 研究目的:探索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主控影响因子的综合性空间非平稳作用效应,为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以富锦市为研究区,采用增量空间自相关、探索性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改进的结构方程模型(GWR-SEM)识别并诊断耕地质量退化的最优空间尺度和主控影响因子,揭示因子间多重空间驱动后的分异性作用规律。研究结果:(1)2000—2020年研究区耕地质量退化的比例约为1/3,不同乡镇之间的退化态势具有显著区别,退化速率较大,并呈现出以中、西、东部梯度递减为主基调的耕地质量退化特征。(2)研究区耕地质量退化的最优空间尺度为1390 m,主控影响因子分别为植被覆盖度、地均用电量、年蒸发量、地均GDP以及秸秆覆盖度。(3)各主控因子经单一和交互作用后对研究区耕地质量退化的空间非平稳性综合作用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主控因子之间的空间交互对因子单一非平稳性作用效应同时具有协同和拮抗的驱动关系。研究结论:研究区在基于主控因子单一空间非平稳性作用效应开展针对性分区治理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因子交互对单因子作用效应的协同与拮抗关系,构建“主+辅”式的治理模式,实现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治理的双轮驱动,阻控和扭转黑土区耕地质量退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退化 影响因素 空间非平稳性 地理加权回归改进的结构方程模型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种植的空间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封丘县树莓产业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娜琳 李立 +1 位作者 李二玲 李小建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8-436,共9页
以河南省封丘县树莓产业为例,基于实地调查,从特色种植的空间扩散网络、村域种植规模变化、不同类型村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参与村空间集聚特征4方面对特色种植的空间持续性进行分析发现:特色种植空间扩散网络密度低,空间持续性不强,但... 以河南省封丘县树莓产业为例,基于实地调查,从特色种植的空间扩散网络、村域种植规模变化、不同类型村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参与村空间集聚特征4方面对特色种植的空间持续性进行分析发现:特色种植空间扩散网络密度低,空间持续性不强,但其变化的空间范围一定,集聚特征明显。运用AMOS21.0对以上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农户自身特性,尤其是冒险性精神对其持续种植时长影响较大;(2)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条件获取越便利,农户持续种植时间越长;(3)政府推动对农户持续种植具有正向作用;(4)资源环境,尤其是土壤特性和能人带动对村域种植规模影响深刻;(5)距离区位对村域持续种植的影响弱于基础设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扩散 区域专业化 农户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2 位作者 赵文菲 委霞 庞一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164-9173,共10页
林分空间结构的改变直接影响林下草本物种的多样性。以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垂直空间结构以及林木竞争态势对林下草... 林分空间结构的改变直接影响林下草本物种的多样性。以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垂直空间结构以及林木竞争态势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性指数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P<0.001),影响系数高达0.96和0.89,对林下草本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影响(P<0.01),影响系数为0.22;林分垂直空间结对林下草本丰富度和物种均匀性指数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P<0.001),影响系数分别为0.86和0.43,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影响(P<0.01),影响系数为0.16;林木竞争指数与林下草本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P<0.001),但影响系数较小,分别为-0.47和-0.30,而对林下草本物种均匀性指数未达到显著影响作用(P>0.05),影响系数仅为-0.04。整体上看,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垂直空间结构和林木竞争态势均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有较强的影响作用,但从影响系数看,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最大,垂直空间结构次之,林木竞争态势的影响作用最小。因此,欲维持或改善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应采取调整林分水平空间结构为主,垂直空间结构调整为辅,并适当降低林木竞争程度的综合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空间结构 草本物种多样性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未婚青少年性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鹏 楼超华 +1 位作者 Laurie 高尔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在健康促进知信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青少年性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方法用计算机辅助调查6299名15~24岁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相关态度和性相关行为,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 目的在健康促进知信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青少年性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方法用计算机辅助调查6299名15~24岁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相关态度和性相关行为,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再根据模型参数检验,通过评价修正确定最终模型。结果青少年生殖避孕知识得分较低,及格率为28.6%。大约75%的男性和55%的女性接受婚前性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对性相关行为的直接作用为0.2,间接作用为0.1176,总作用为0.3176。开放的性相关态度对性相关行为起促进作用(0.28)。结论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正规的、全面的性健康和生殖避孕教育,促使其性态度转变,降低性相关行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性相关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回热系统通用热平衡方程及其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懋华 王培红 高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6-71,共6页
分析复杂、多变的汽轮发电机组回热系统,需要具有良好性能的通用计算模型。该文通过深入分析回热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质量平衡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回热系统计算模型。文中首先重新定义了加热器热平衡单元和抽汽、给水、疏水的吸放热量... 分析复杂、多变的汽轮发电机组回热系统,需要具有良好性能的通用计算模型。该文通过深入分析回热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质量平衡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回热系统计算模型。文中首先重新定义了加热器热平衡单元和抽汽、给水、疏水的吸放热量计算式,建立了新的通用回热系统热平衡方程,方程完全满足能量、质量平衡关系,没实现了一种从 回热系统中的基本显式关系,建立热平衡方有任何附加的需迭代参数。文中还进一步借助于关联矩阵,程的结构模型,方程的建立变得很容易。最后,以125 MW机组回热系统为对象,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及其良好特性。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都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模型通用性好,在模型精度、计算速度、易于实现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回热系统 热平衡方程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婷麟 孙斌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2-518,共7页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中国都市区已经进入多中心分散阶段,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存在因果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扩大人口规模,规模增加则导致集聚不经济上升,并促进空间结构多中心...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中国都市区已经进入多中心分散阶段,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存在因果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扩大人口规模,规模增加则导致集聚不经济上升,并促进空间结构多中心化。多中心化后的空间结构由于降低了集聚不经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因而,传统地理学中关于两者互动发展的描述得到实证支持;同时明确了多中心化的直接动力是人口规模的增加,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些发现对于优化当前中国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绿色生产态度与行为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杜运伟 景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3,共9页
基于江苏苏北536份蔬菜大棚种植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个体自然特征、家庭绿色生产能力、绿色生产认知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有较强的影响,是影响农户绿... 基于江苏苏北536份蔬菜大棚种植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个体自然特征、家庭绿色生产能力、绿色生产认知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有较强的影响,是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深层根源因素,农户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农户的影响较小。农户的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在显著性影响因子与绿色生产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最直接因素。加快构建农业绿色生产的政策体系以提高农户的获得感,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以增强绿色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注重农户内在利益需求以激发农户内生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生产意愿 收益感知 成本感知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关系化的GIS空间数据结构 被引量:10
18
作者 戴欣明 章孝灿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57,共2页
关系化是GIS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数字地球"战略的要求。在分析GIS中空间数据拓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QLServer的关系化GIS空间数据结构。
关键词 关系化 GIS 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SQlSERVER 拓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候选的数学公式识别系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育生 黄磊 刘昌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44-115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候选方法的数学公式识别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公式图像预处理,多候选公式符号分割和多候选公式结构分析3个部分.在公式符号切分中,使用3次动态规划方法对公式图像进行多候选公式符号切分.在公式结构分析中,采用层次结构...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候选方法的数学公式识别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公式图像预处理,多候选公式符号分割和多候选公式结构分析3个部分.在公式符号切分中,使用3次动态规划方法对公式图像进行多候选公式符号切分.在公式结构分析中,采用层次结构方法多候选分析公式符号间的结构关系,然后使用LaTex格式和MathType格式表示数学公式的识别结果.为了确定符号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了符号的空间关系模型.在3268个公式图像组成的测试集上取得了78.2%的公式分析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候选 印刷体数学公式 动态规划 层次结构 空间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方程模型迭代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宁禄乔 刘金兰 +1 位作者 吴兵福 何涛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7,92,共5页
对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的模型结构、迭代原理进行了具体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关系组成,并针对2个结构2个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推导,研究了相应迭代算法并开发了实现程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迭代... 对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的模型结构、迭代原理进行了具体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关系组成,并针对2个结构2个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推导,研究了相应迭代算法并开发了实现程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迭代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结构关系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