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rse flight spotlight mode 3-D imaging of spaceborne SAR based on sparse spectrum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被引量:2
1
作者 ZHOU Kai LI Daojing +7 位作者 CUI Anjing HAN Dong TIAN He YU Haifeng DU Jianbo LIU Lei ZHU Yu ZHANG Runn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43-1151,共9页
Th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technology through multiple observations of the cross-track direction is designed to form the cross-track equivalent aperture,and achieve the third... Th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technology through multiple observations of the cross-track direction is designed to form the cross-track equivalent aperture,and achieve the third dimensionality recognition.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triple star orbits,a sparse flight spaceborne SAR 3-D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the sparse spectrum of interferometry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is presented.Firstly,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is utilized to reach an effective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radar image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Secondly,as a method with simple principle and fast calculation,the PCA is introduced to extract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image spectrum according to its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Finally,the 3-D image can be obtained by inver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spectrum by the PCA.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4.84 km equivalent cross-track aperture and corresponding 1.78 m cross-track resolution verify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this method on high-frequency sidelobe noise introduced by sparse flight with a sparsity of 49%and random noise introduced by the receiver.Meanwhile,due to the influence of orbit distribution of the actual triple star orbi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parse flight with the 7-bit Barker code orbits are given as a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to illuminate the significance of orbit distribution for this reconstruction results.This method has prospects for sparse flight 3-D imaging in high latitude areas for its short revisit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parse flight sparse spectrum by interferometry 3-D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与K-SVD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
2
作者 胡海鹏 徐振旺 +3 位作者 未晛 郭乃川 卢仙娜 陈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81,共12页
噪声干扰严重影响地震信号的质量,研究优秀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是地震勘探领域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针对传统字典学习K-SVD去噪算法在处理地震数据时的局限性,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K-SVD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首先,利用PC... 噪声干扰严重影响地震信号的质量,研究优秀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是地震勘探领域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针对传统字典学习K-SVD去噪算法在处理地震数据时的局限性,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K-SVD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首先,利用PCA对地震数据降维处理,将高维地震数据转换到更低维度的特征空间,有效提取地震信号的主要特征,减少数据冗余,降低计算复杂度;其次,通过PCA与K-SVD联合将信号表示为一组稀疏的基向量线性组合,捕获地震信号的稀疏性质,有效去除噪声;最后,在模拟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集上对比三种方法的有效性。数据试算和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CA与K-SVD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在去除地震数据中噪声的同时,能够保留地震信号的重要特征,显著提高了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与传统KSVD算法相比,不仅有更低的计算成本,而且能够实现更好的去噪效果,为地震数据的去噪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主成分分析 降维处理 K-SVD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CA和HOG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韩旭 谌海云 +1 位作者 王溢 许瑾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6期274-278,283,共6页
基于单样本的人脸识别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任务。文中结合Simil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PCA)算法与Histograms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算法,利用SPCA筛选出图像类的相似信息,用HOG算法对相似的信息块进行特征量化,使二者... 基于单样本的人脸识别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任务。文中结合Simil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PCA)算法与Histograms of Oriented Gradients(HOG)算法,利用SPCA筛选出图像类的相似信息,用HOG算法对相似的信息块进行特征量化,使二者优势互补。最后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PC)进行相似性判别,在数据库Extended Yale B database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变化的情况下,该算法对人脸正面图像的识别性能比传统算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spca HOG Pearson correlation(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CA和OCHD相结合的旋转机械早期微弱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鑫 程军圣 +2 位作者 吴小伟 王健 杨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05-1812,共8页
针对旋转机械早期微弱故障难以被及时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辛主成分分析(SPCA)和单分类超圆盘(OCHD)的智能检测方法。首先,采用SPCA将振动信号映射到辛空间,并提取最能表征信号主要能量和有效信息的辛特征值作为旋转机械故障... 针对旋转机械早期微弱故障难以被及时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辛主成分分析(SPCA)和单分类超圆盘(OCHD)的智能检测方法。首先,采用SPCA将振动信号映射到辛空间,并提取最能表征信号主要能量和有效信息的辛特征值作为旋转机械故障特征。然后,将超圆盘模型引入单分类领域,提出了OCHD模型,该模型采用超圆盘模型评估已知样本的类别分布,并通过寻找几何模型上距离原点最近的点来构建最优单分类超平面,从而实现早期微弱故障的智能检测。最后,采用辛辛那提大学轴承全寿命周期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SPCA能够有效提取轴承的敏感故障信息,且OCHD的故障检测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单分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故障检测 旋转机械 辛主成分分析 超圆盘模型 单分类超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CA和域变换递归滤波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多 黄永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9-208,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分割的主成分分析(Segmen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PCA)和域变换递归滤波(Domain Transform Recursive Filtering,DTRF)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利用SPCA方法降低高光谱图像的维数和提取各波段子集的第一主成分。... 提出一种基于分割的主成分分析(Segmen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PCA)和域变换递归滤波(Domain Transform Recursive Filtering,DTRF)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利用SPCA方法降低高光谱图像的维数和提取各波段子集的第一主成分。使用不同参数的域变换递归滤波器对各波段子集第一主成分进行滤波,形成堆叠的边缘保持滤波图。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将堆叠的边缘保持滤波图进行特征融合。利用基本阈值分类器(Basic Thresholding Classifier,BTC)对融合后的主成分进行分类。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分类精度,且在总体分类精度、平均分类精度、Kappa系数等方面优于已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分割的主成分分析(spca) 域变换递归滤波(DTRF) 高光谱图像分类 基本阈值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CA降维的轻质燃料油分类拉曼光谱鉴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晓炜 杨继平 +2 位作者 杨志猛 晏刚 夏梓航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为实现轻质燃料油分类快速检测,采集不同产地的0号车用柴油、3号喷气燃料、92号汽油、95号汽油、98号汽油共5种500个轻质燃料油样本的拉曼光谱;依次利用归一化算子、Savitzky-Golay平滑卷积算子(SG)、自适应迭代惩罚最小二乘算子(airPLS... 为实现轻质燃料油分类快速检测,采集不同产地的0号车用柴油、3号喷气燃料、92号汽油、95号汽油、98号汽油共5种500个轻质燃料油样本的拉曼光谱;依次利用归一化算子、Savitzky-Golay平滑卷积算子(SG)、自适应迭代惩罚最小二乘算子(airPLS)对原始拉曼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稀疏主成分分析法(SPCA)对预处理之后的特征成分变量进行降维,进而采用不同方法构建分类模型,对轻质燃料油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对拉曼光谱预处理能够有效消除背景噪声干扰,有助于提升分类模型的准确率;采用稀疏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SPCA-SVM)方法构建的分类模型对轻质燃料油分类鉴别效果最好;将以SPCA-SVM方法构建分类模型区分95号汽油和92号汽油与95号汽油的混合汽油,当混合汽油中92号汽油体积分数在15%以上时,取得了良好的识别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光谱预处理 定性分析 稀疏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干扰下基于PCA-SF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季珊珊 杜华东 +3 位作者 管伟琴 王金瑞 陈新龙 李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7,共6页
机械故障诊断对降低维修成本和预防事故至关重要。振动信号监测是机械故障诊断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然而,所采集故障信号往往容易受到其他设备噪声的干扰。因此,从受噪声干扰的监测信号中提取与故障相关的周期脉冲是故障诊断的基础,... 机械故障诊断对降低维修成本和预防事故至关重要。振动信号监测是机械故障诊断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然而,所采集故障信号往往容易受到其他设备噪声的干扰。因此,从受噪声干扰的监测信号中提取与故障相关的周期脉冲是故障诊断的基础,也是难点。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稀疏滤波(Sparse Filtering,SF)的机械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具体来说,首先利用PCA提取噪声干扰信号段的主成分,然后利用SF从主成分中提取有效特征。为减小SF模型的过拟合问题,采用L1/2范数对其目标函数进行正则化约束。最后,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故障识别。分别通过一组仿真和实验案例对所提PCA-SF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准确实现故障分类,而且优于其他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噪声干扰 主成分分析 稀疏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不平衡数据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等级分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继华 李兆飞 +2 位作者 杨壮 赵娜 张贵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89,共6页
为解决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采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等级分类中样本不均衡导致分类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不平衡数据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分类研究。该方法首先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对浓香型基酒样品中少... 为解决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采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等级分类中样本不均衡导致分类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不平衡数据集的浓香型白酒基酒分类研究。该方法首先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对浓香型基酒样品中少数类样本进行扩充,改善样本的不均衡性;然后结合稀疏主成分分析(SPCA)对GC-MS图谱数据进行降维;最后使用深度森林(DF)分类器建立浓香型白酒基酒分类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使用SMOTE算法对基酒数据集进行平衡之后能够有效提高模型分类准确率,所建立的浓香型基酒分类模型正确率达到96.61%,该分类模型的建立对基酒等级分类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浓香型白酒基酒 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 稀疏主成分分析 基酒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阶段任务的携行器材品种确定方法
9
作者 吴巍屹 贾云献 +5 位作者 姜相争 史宪铭 刘洁 刘彬 董恩志 朱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54-2064,共11页
维修器材是有效实施维修保障的物质基础,携行器材品种确定是开展维修器材携行决策的关键。针对执行阶段任务武器装备维修器材品种多、影响因素复杂且关联关系不明确造成的携行器材品种确定困难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改进稀疏核主成分... 维修器材是有效实施维修保障的物质基础,携行器材品种确定是开展维修器材携行决策的关键。针对执行阶段任务武器装备维修器材品种多、影响因素复杂且关联关系不明确造成的携行器材品种确定困难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改进稀疏核主成分分析(sparse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KPCA)算法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阶段任务携行器材品种确定方法。在分析与任务阶段时序相关的携行器材影响因素及特征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弹性惩罚的SKPCA降维算法,对器材特征进行降维分析并得到低维稀疏特征向量,通过缩减数据容量增强特征指标的可解释性;运用混沌序列改进花授粉算法(flower pollination algorithm,FPA)优化LSTM超参数,构建混沌FPA-LSTM预测模型,精准进行携行器材品种确定。通过对演习携行器材品种确定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行器材 阶段任务 稀疏核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花授粉算法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50
10
作者 马骏 李昌晓 +4 位作者 魏虹 马朋 杨予静 任庆水 张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117-7129,共13页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选取18个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对2001—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对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生态脆弱...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选取18个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对2001—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对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将生态脆弱性划分为5个等级: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通过统计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求算得到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2001—2010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标准化平均值为4.23±1.29,整体处于中度脆弱。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高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近10年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最小值为2002年的2.37,最大值为2008年的2.99,三峡水库蓄水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逐年递增,2008年到达峰值后有所降低。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生活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状况等为主要的驱动因子。研究时段内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呈现两极化趋势,高度脆弱地区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低度脆弱地区脆弱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重庆段) 生态脆弱性 压力-状态-响应 空间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阻抗特性的苹果新鲜度无损测定 被引量:14
11
作者 蔡骋 李晓龙 +3 位作者 马惠玲 任小林 黄良妹 曾燕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在室温下贮存得到失重率0、5%、10%、15%和果心褐变果实,分别定义为1、2、3、4、5级新鲜度,采用LCR阻抗仪测定各等级共424个果实的14个生物阻抗参数在9个频率点下的126个特征值。通过稀疏主元分析-线性分类器(SPCA-L...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在室温下贮存得到失重率0、5%、10%、15%和果心褐变果实,分别定义为1、2、3、4、5级新鲜度,采用LCR阻抗仪测定各等级共424个果实的14个生物阻抗参数在9个频率点下的126个特征值。通过稀疏主元分析-线性分类器(SPCA-LDC)模型试验,得出适宜的选样比例(训练样本数与测试样本数之比)为9∶1,主元数达到前39~45个时分级正确率达到最大值;构成至少39个主元的生物阻抗特征参数为44个;50次重复试验的分级正确率平均值为87.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新鲜度 生物阻抗 无损测定 稀疏主元分析 线性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达的超像素跟踪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齐苑辰 吴成东 +1 位作者 陈东岳 陆云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9-535,共7页
该文针对真实场景下视频跟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目标形变、运动和遮挡等问题,该文分别构建了基于超像素局部信息的判别式模型和基于颜色与梯度全局信息的产生式模型,通过两者的结合提升了目标表观特征描述的可区分性和不变性;此外,提出一... 该文针对真实场景下视频跟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目标形变、运动和遮挡等问题,该文分别构建了基于超像素局部信息的判别式模型和基于颜色与梯度全局信息的产生式模型,通过两者的结合提升了目标表观特征描述的可区分性和不变性;此外,提出一种基于稀疏主成分分析的更新策略,在更新特征字典的同时减少其冗余度,在判别式模型的更新阶段分别对每帧图像获得的跟踪结果进行二次判别从而避免漂移现象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跟踪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应对目标姿态变化、背景干扰以及遮挡等复杂情况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目标跟踪 稀疏表达 超像素分割 稀疏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编码和机器学习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玉兰 苑全德 孟祥萍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0-346,共7页
为改善多姿态人脸识别效果,设计一种稀疏编码和机器学习相融合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对多姿态人脸进行采集和预处理,并提取基于稀疏编码的人脸图像特征;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对特征进行处理,降低多姿态人脸识别的特征维数,提高多姿态... 为改善多姿态人脸识别效果,设计一种稀疏编码和机器学习相融合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对多姿态人脸进行采集和预处理,并提取基于稀疏编码的人脸图像特征;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对特征进行处理,降低多姿态人脸识别的特征维数,提高多姿态人脸识别效率;最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支持向量机建立多姿态人脸识别分类器,并采用标准人脸数据库和多姿态人脸数据库对算法性能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高多姿态人脸识别正确率,大幅度减少多姿态人脸的平均识别时间,取得了比对比算法更优的识别结果,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姿态人脸 识别算法 支持向量机 稀疏编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分子字典结合的联合扩展加权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正平 白帆 +2 位作者 王蒙 孙哲 赵淑欢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1-809,共9页
针对训练样本字典学习仅包含全局信息、缺乏局部信息的不足,引入与类别相关的原子字典,提出基于原子与分子字典联合扩展的加权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各类训练样本进行PCA学习,得到带标记的训练样本基,构造PCA基原子字典,同时将... 针对训练样本字典学习仅包含全局信息、缺乏局部信息的不足,引入与类别相关的原子字典,提出基于原子与分子字典联合扩展的加权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对各类训练样本进行PCA学习,得到带标记的训练样本基,构造PCA基原子字典,同时将训练样本字典作为分子字典。进而,利用原子字典与分子字典结合得到扩展字典模型。测试时,根据测试样本与扩展字典基之间的距离进行加权得到与当前测试样本关联的重构字典集,最后对测试样本稀疏重构,利用残差进行分类判别。为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分别在AR、Georgia Tech和CMU PI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稀疏表示 主成分分析 字典扩展 样本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元分析和稀疏表示的SAR图像目标识别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中杰 庄丽葵 +1 位作者 曹云峰 丁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2-286,共5页
现有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通常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识别算法3部分。但是,预处理算法的自适应性很难得到保证。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和稀疏表示的目标识别算法。首先,阐述了稀疏表示和重构的基本理论;其次,提出了基... 现有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通常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识别算法3部分。但是,预处理算法的自适应性很难得到保证。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和稀疏表示的目标识别算法。首先,阐述了稀疏表示和重构的基本理论;其次,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和稀疏表示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算法;最后,选取MSTAR数据库中的5类合成孔径雷达目标图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没有预处理的情况下,该算法仍能有效地识别目标,与主元分析和三阶近邻的识别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稀疏表示 主元分析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PCA的多阶次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域特征人脸识别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亚星 齐林 +1 位作者 郭新 陈恩庆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53-1257,共5页
鉴于人脸识别面临光照、表情和遮挡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域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光照、表情的鲁棒性,已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应用。FRFT幅度随阶次的变换呈现压缩性,而SPCA提取其主要信息,且... 鉴于人脸识别面临光照、表情和遮挡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域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光照、表情的鲁棒性,已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应用。FRFT幅度随阶次的变换呈现压缩性,而SPCA提取其主要信息,且分为主要信息域和次要信息域,融合两者的互补信息组成混合幅度特征,然后融合混合幅度特征、实部特征和虚部特征,最后融合不同阶次下FRFT域特征。此外提出基于贪婪算法的分数阶阶次选择算法和基于Fisherfaces的权重方法。ORL和AR人脸数据库上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6.5%和97.6%,充分证明了该算法对人脸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 稀疏主成分分析法(spca) 贪婪算法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的稀疏Lp-模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春娜 陈伟杰 邵元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降维方法.然而经典PCA的构造基于L2-模导致了其对离群点和噪声点敏感,同时经典PCA也不具备稀疏性的特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Lp-模的稀疏主成分分析降维方法 (Lp SP... 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降维方法.然而经典PCA的构造基于L2-模导致了其对离群点和噪声点敏感,同时经典PCA也不具备稀疏性的特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Lp-模的稀疏主成分分析降维方法 (Lp SPCA).Lp SPCA通过极大化带有稀疏正则项的Lp-模样本方差,使得其在降维的同时保证了稀疏性和鲁棒性.Lp SPCA可用简单的迭代算法求解,并且当p≥1时该算法的收敛性可在理论上保证.此外通过选择不同的p值,Lp SPCA可应用于更广泛的数据类型.人工数据及人脸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Lp SPCA不仅具有较好的降维效果,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稀疏性 鲁棒性 降维 Lp-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KPCA和稀疏表示的SAR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韩萍 王欢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96-1701,共6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KPCA(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稀疏表示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er,SAR)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PCA方法提取样本特征,然后在特征空间内构造稀疏表示模型,通过梯度投影法(Gradient Pr... 提出了一种结合KPCA(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稀疏表示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er,SAR)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PCA方法提取样本特征,然后在特征空间内构造稀疏表示模型,通过梯度投影法(Gradient Projection for Sparse Reconstruction,GPSR)求得测试样本的稀疏系数,最后根据稀疏系数的能量特征实现分类识别。利用美国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MSTAR)实测SAR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方位角未知的情况下平均识别率达到96.78%,能够明显地提高目标的识别结果,是一种有效的SAR目标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合成孔径雷达 核主成分分析 稀疏表示 梯度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稀疏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油类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孔德明 陈红杰 +2 位作者 陈晓玉 董瑞 王书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74-3479,共6页
石油污染的出现,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油类识别方法的研究对于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荧光光谱法获得石油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再通过降维方法来提取特征信息,最后利用模式识别算法进行分类,从而可以实现对油类的定... 石油污染的出现,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油类识别方法的研究对于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荧光光谱法获得石油光谱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再通过降维方法来提取特征信息,最后利用模式识别算法进行分类,从而可以实现对油类的定性分析,因此研究一种更高效的数据降维方法以及识别分类算法极其重要。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利用稀疏主成分分析(SPCA)对FS920光谱仪测得的荧光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分类识别,获得了一种更加高效的油类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海水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配制成浓度为0.1 mol·L-1的胶束溶液,将其作为溶剂配制柴油、航空煤油、汽油以及润滑油各20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FS920光谱仪测得样本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对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分别利用SPCA和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特征提取,再利用SVM和K最近邻(KNN)两种模式识别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最终得到四种模型PCA-KNN, SPCA-KNN, PCA-SVM以及SPCA-SVM的分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由四种模型得到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5%, 90%, 90%和95%,其中,在同种分类算法中,利用SPCA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的分类准确率均比PCA的准确率高5%,因此可知,SPCA的稀疏性具有突出主要成分的作用,在提取光谱特征时能够减小非必要成分的影响,并且载荷矩阵的稀疏化可以去除变量之间的冗余信息,优化降维特征信息,为后续分类提供更有效的数据特征信息;在同种特征提取算法下,利用SVM算法进行分类得到的分类准确率均比KNN算法得到的准确率高5%,表明SVM算法在分类中更具有优势。因此,本文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SPCA和SVM算法,实现了对石油的准确识别与分类,为今后对石油污染物的高效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特征提取 稀疏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字典学习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28
20
作者 霍雷刚 冯象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23-2729,共7页
高光谱图像变换域各波段图像噪声强度不同,并具有独特的结构。针对这些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字典学习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去噪新方法。首先,对高光谱数据进行PCA变换得到一组主成分图像;然... 高光谱图像变换域各波段图像噪声强度不同,并具有独特的结构。针对这些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字典学习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去噪新方法。首先,对高光谱数据进行PCA变换得到一组主成分图像;然后,对信息量较小的主成分图像分别采用基于自适应字典的稀疏表示方法和对偶树复小波变换方法去除空间维和光谱维的噪声;最后,通过PCA逆变换得出去噪后的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字典学习的优势,该文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对高光谱图像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在细节得到保留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斑块效应。对模拟和实际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高光谱图像 去噪 主成分分析 稀疏表示 字典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