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缩感知辅助的低复杂度SCMA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礼苏 钟润 +2 位作者 吕欣欣 王玉皞 王正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1-2017,共7页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技术是一项备受重视的基于码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针对现有SCMA码本设计中未能结合数据和解码器性质以及MPA复杂度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压缩感知辅助的低复杂度SCMA系统优化设计方案。首先以系统误码...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技术是一项备受重视的基于码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针对现有SCMA码本设计中未能结合数据和解码器性质以及MPA复杂度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压缩感知辅助的低复杂度SCMA系统优化设计方案。首先以系统误码率为优化目标,设计一种码本自更新方法用于实现低复杂度检测器,该方法在稀疏向量重构训练过程中使用梯度下降法实现码本的自更新。其次,设计一种压缩感知辅助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符号判决正交匹配追踪(SD-OMP)算法。通过在发射端对发射信号进行稀疏化处理,在接收端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对多用户的稀疏信号进行高效的检测和重构,达到减少用户间的冲突和降低系统复杂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信道条件下,压缩感知辅助的低复杂度SCMA系统优化设计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多用户检测的复杂度,且在系统用户部分活跃时能够表现出较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压缩感知 码本设计 多用户检测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并码本的码字位置序号调制SCMA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颜冰 雷菁 赖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98-2508,共11页
为满足后5G及未来6G时代对通信系统可靠性及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的严苛要求,针对上行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并码本的码字位置序号调制SCMA方案。该方案在时域拓展码字位... 为满足后5G及未来6G时代对通信系统可靠性及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的严苛要求,针对上行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并码本的码字位置序号调制SCMA方案。该方案在时域拓展码字位置,使得码字位置全填充且由其序号携带额外信息比特,并能通过改变码字位置数和序号调制阶数灵活调整系统的谱效。此外,设计了基于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的联合检测算法,并给出了合并码本设计准则。系统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序号调制方案,所提方案更好地兼顾了可靠性与SE,在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与鲁棒性方面都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频谱效率 码字位置 序号调制 合并码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叠加的SCMA系统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啸天 季雪京 马金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16,共8页
在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系统中,由于相同子载波上叠加多个用户数据,且不同用户的信道条件不同,所以无法直接进行准确的信道估计。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叠加的SCMA系统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SCMA系统码本的稀疏性,设计了... 在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系统中,由于相同子载波上叠加多个用户数据,且不同用户的信道条件不同,所以无法直接进行准确的信道估计。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叠加的SCMA系统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SCMA系统码本的稀疏性,设计了一种多用户时隙复用的新型导频结构,使不同用户的导频数据在相同时隙叠加后仍能够保证子载波资源相互正交,同时降低了导频资源时隙开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局部正交叠加的导频结构,利用子载波间相关性估计相邻子载波的信道衰落系数,进一步降低导频资源时隙开销。仿真结果表明:在总时间开销相同的前提下,正交叠加方法的信道估计均方误差性能相比于现有方法提升了3 dB,局部正交叠加性能进一步提升了1.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正交叠加 信道估计 导频结构 时隙开销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功率域与码域NOMA‑OTFS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围 陈黎 +2 位作者 向曾 黎飞雨 余明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是一种新的6G候选波形,可在高移动性场景中提供可靠通信。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6G的需求,需要在高移动性场景中兼顾高频谱效率。然而现有功率域NOMA⁃OTFS(PD⁃NOMA⁃OTFS)和码域NOMA⁃OTFS(SCMA⁃OTFS)系统存在和速率低...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是一种新的6G候选波形,可在高移动性场景中提供可靠通信。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6G的需求,需要在高移动性场景中兼顾高频谱效率。然而现有功率域NOMA⁃OTFS(PD⁃NOMA⁃OTFS)和码域NOMA⁃OTFS(SCMA⁃OTFS)系统存在和速率低、过载率(用户数/资源数)低和可支持用户数量少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联合功率域与码域NOMA⁃OTFS(PD⁃SCMA⁃OTFS)系统。该系统在发射端,根据信道增益高低将用户分为强、弱用户组,组内用户使用传统SCMA方式叠加,组间用户使用功率域NOMA思想叠加。在接收端,使用消息传递算法(MPA)和串行干扰消除(SIC)进行联合检测。通过对不同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系统拥有更高的和速率,并且过载率是传统SCMA⁃OTFS和PD⁃NOMA⁃OTFS系统的1.5~2倍,可支持用户数量是传统系统的1.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 稀疏码多址接入 和速率 过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信道下SCMA简易码本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燕 余贝 童开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44-2747,2752,共5页
针对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码本设计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信道下的码本设计方案,先设计每个资源块上所有用户的总星座图,然后利用网格编码调制(TCM)中的子集分割法生成各用户对应的星座,结合低密度扩频序列生成星座矩阵,最... 针对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码本设计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信道下的码本设计方案,先设计每个资源块上所有用户的总星座图,然后利用网格编码调制(TCM)中的子集分割法生成各用户对应的星座,结合低密度扩频序列生成星座矩阵,最后由星座矩阵对应生成用户码本。该方案不仅保证了用户之间的星座点间最小欧氏距离最大化,同时保证了用户自身星座点间最小欧氏距离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所设计的码本,系统的BER低,且在高过载率条件下系统性能也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码本设计 子集分割 扩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外部信息传递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邵凯 余贝 王光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0-2326,共7页
针对稀疏码分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进行迭代解码中,功能节点(function node,FN)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首先采用蒙特卡罗法得到了接收信号概率密度函数值在不同信噪比(s... 针对稀疏码分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进行迭代解码中,功能节点(function node,FN)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首先采用蒙特卡罗法得到了接收信号概率密度函数值在不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的统计规律,然后针对接收信号概率密度函数值与外部信息值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门限判决减少FN负荷的部分外部信息传递的(partial 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PEIT)消息传递算法(PEIT-MPA)。仿真结果表明,PEIT-MPA在几乎不改变系统误比特率和迭代收敛速度的条件下,降低了MPA复杂度,且SNR越高时,PEIT-MPA复杂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 消息传递算法 外部信息 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MA的端信息扩展多用户安全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石乐义 兰茹 +1 位作者 段鹏飞 韩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44-2455,共12页
端信息扩展技术使用多项端信息组成的扩展序列来表示身份信息,各项端信息与所传递的数据本身无关,从而隐藏用户的真实信息.然而,端信息扩展序列资源利用率低、自相关性弱,无法实现多用户并发安全通信.对此,将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端信息扩展技术使用多项端信息组成的扩展序列来表示身份信息,各项端信息与所传递的数据本身无关,从而隐藏用户的真实信息.然而,端信息扩展序列资源利用率低、自相关性弱,无法实现多用户并发安全通信.对此,将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引入端信息扩展序列生成过程中,提出基于SCMA的端信息扩展多用户安全通信系统模型,详细阐述了模型中的码本设计分配、码字加载发送策略.进一步,从安全性能和通信服务质量2方面对原型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CMA的端信息扩展多用户安全通信系统可实现用户信息的隐蔽传输,服务器端能够正确区分用户信息.采用稀疏编码后,系统具有较低误比特率,且在一定过载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端信息扩展技术 网络安全 资源利用率 多用户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消息传递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建宏 李玉菱 田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8-932,共5页
针对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中,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收敛速度较慢导致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消息传递的SCMA多用户信号检测改进算法。在原始MPA的基础上,通过引入... 针对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中,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收敛速度较慢导致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消息传递的SCMA多用户信号检测改进算法。在原始MPA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权重因子改变每个叠加星座点的初始概率,使靠近接收信号的星座点可以获得更大的初始概率,加快迭代过程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原始MPA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和复杂度之间达到了较理想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消息传递算法 多用户检测 加权消息传递 非正交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并结合策略的SCMA多用户检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若男 常俊 +2 位作者 余江 和家慧 字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是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无线空口技术支撑,能够满足海量连接的需求。针对上行SCMA通信系统接收端使用的基于串行消息传递算法(MPA)的多用户检测迭代运行时间长,导致系统时延的问题,提出一种串并结合S...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是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无线空口技术支撑,能够满足海量连接的需求。针对上行SCMA通信系统接收端使用的基于串行消息传递算法(MPA)的多用户检测迭代运行时间长,导致系统时延的问题,提出一种串并结合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充分融合了串并行消息传递特点。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串行MPA多用户检测算法,所提算法可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且每轮迭代运行时间减少,从而减小了时延,实现了误比特率性能与系统时延、系统复杂度之间理想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多用户检测 消息传递算法 串并结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IT图的SCMA通信系统多用户检测算法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显俊 杜洋 +2 位作者 成聪 高鹏宇 董彬虹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40-1445,共6页
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是基于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中码本的稀疏性,提出的一类接近联合最优的多用户检测算法。针对现有的基于并行策略和串行策略的MPA算法,存在算法收敛性论述... 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是基于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中码本的稀疏性,提出的一类接近联合最优的多用户检测算法。针对现有的基于并行策略和串行策略的MPA算法,存在算法收敛性论述缺乏理论分析的问题,该文通过外信息转移图(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EXIT)技术分析MPA算法的收敛性。首先将SCMA接收机检测器分为函数节点译码器和变量节点译码器,然后给出译码器的EXIT图的理论分析,最后通过比较两类算法的EXIT曲线估算出达到收敛状态所需的迭代次数。仿真结果验证了EXIT图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并行策略 串行策略 外信息转移图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MA和卷积编码的联合检测译码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宏伟 刘春阳 +1 位作者 许利 罗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7-853,共7页
随着卫星星座及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多,卫星测控中海量用户多址问题亟待解决。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能在有限信道资源上承载更多用户,有望解决大规模卫星的多址测控问题。针对传统的SCMA译码方式——消... 随着卫星星座及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多,卫星测控中海量用户多址问题亟待解决。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能在有限信道资源上承载更多用户,有望解决大规模卫星的多址测控问题。针对传统的SCMA译码方式——消息传递算法(ma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译码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基于SCMA和卷积编码的联合检测译码(joint detection and decoding,JDD)算法,进行多轮对数似然信息的更新以及多卫星数据交叉提供概率域的迭代,以提高系统译码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SCMA和卷积编码的JDD算法可有效提高天基测控系统用户容量,并保证在算法复杂度适中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系统误比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卷积编码 似然信息交换 联合迭代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码字消息传递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葛文萍 张雪婉 +1 位作者 吴雄 代文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09-2315,共7页
基于消息传递算法(MPA)进行多用户检测的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技术是一种面向5G的非正交多址技术(NOMA)。针对MPA复杂度较高的问题,该文首先分析接收信号概率密度函数值在不同信噪比(SNR)下的统计结果,并根据SCMA的非正交特性,综合考虑... 基于消息传递算法(MPA)进行多用户检测的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技术是一种面向5G的非正交多址技术(NOMA)。针对MPA复杂度较高的问题,该文首先分析接收信号概率密度函数值在不同信噪比(SNR)下的统计结果,并根据SCMA的非正交特性,综合考虑资源节点和用户节点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提出基于概率密度函数值门限判决的部分码字搜索(PCS)MPA多用户检测算法(PCS-MPA)。仿真结果表明,在门限值合理的条件下,PCS-MPA在几乎不改变系统误比特率(BER)的条件下,降低了MPA的复杂度,尤其在高SNR条件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稀疏码多址 消息传递算法 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剔除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翠涛 韦宁 +1 位作者 汪汉新 李中捷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2,共9页
针对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系统中译码算法复杂度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剔除的多用户检测算法(RM-MPA)。首先基于串行消息传播机制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用于比较用户间的译码优势,然后在每轮迭代过后,对译码优势高的前n个用户直接... 针对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系统中译码算法复杂度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剔除的多用户检测算法(RM-MPA)。首先基于串行消息传播机制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用于比较用户间的译码优势,然后在每轮迭代过后,对译码优势高的前n个用户直接进行译码并剔除,不再参与后继迭代过程,从而使后续每轮迭代的复杂度依次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译码优势用户排序和正交用户分组2种剔除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正交用户分组剔除策略的RM-MPA算法在降低译码复杂度的前提下,能够保证译码性能,同时由于每轮迭代的复杂度依次降低,也减小了译码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消息传播算法 多用户检测 迭代剔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SCMA系统的动态子图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敏 李佳 何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9-754,共6页
面对未来网络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基于码本的非正交多址技术,在用户连接数、频谱效率和低时延都有很大的提升。由于码字的稀疏性,SCMA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 面对未来网络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基于码本的非正交多址技术,在用户连接数、频谱效率和低时延都有很大的提升。由于码字的稀疏性,SCMA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实现多用户检测,但是复杂度还是相对较高,以至于很难应用于实际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子图消息传递算法(Dynamic Sub-graph 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DS-MPA)进行信号检测。DS-MPA利用剩余值来确定下一次迭代的子图,减少了资源节点的更新用户数量,达到了降低复杂度的目的。仿真结果显示算法性能几乎无损并且降低了1/3左右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消息传递算法(MPA) 动态子图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旋转的SCMA码本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凯 周博文 +1 位作者 王光宇 余贝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54-2362,共9页
针对稀疏码分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在过载条件下比特错误概率(bit error ratio,BER)较高的问题,首先分析了SCMA码本设计过程中的相位旋转角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从控制合成星座图上星座点的相对距离的角度,提出了... 针对稀疏码分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在过载条件下比特错误概率(bit error ratio,BER)较高的问题,首先分析了SCMA码本设计过程中的相位旋转角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从控制合成星座图上星座点的相对距离的角度,提出了两种优化相位旋转角度的方案:基于最大化最小欧式距离的旋转(rotation based on maximizing minimum euclidean distance,M-rotation)方案和基于指数平均的旋转(rotation based on exponential average,E-rotation)方案。在BER方面,E-rotation方案整体性能较好,但在高信噪比条件下(signal-tonoise ratio,SNR)条件下,M-rotation方案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在译码复杂度方面,两种方案对原始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的译码复杂度无影响,但采用E-rotation方案时,接收端采用PEIT-MPA,译码复杂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 码本设计 相位旋转 合成星座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斯坦整数优化的SCMA码本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芳 刘健 冯永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9-1536,共8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海量数据连接,然而传统的正交接入技术无法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技术是一种非正交多址技术,通过资源块的有效分配保证了海量用户信息的可靠传输。在SCMA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海量数据连接,然而传统的正交接入技术无法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技术是一种非正交多址技术,通过资源块的有效分配保证了海量用户信息的可靠传输。在SCMA技术中,码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传统码本设计方法存在的误码率降低受限问题,通过艾森斯坦整数对资源块上的母星座进行构造,并引入网格编码调制技术(TCM)的子集分割思想,从而提出一种艾森斯坦整数优化(EIO)码本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相比华为码本、传统艾森斯坦整数码本及TCM码本,EIO码本可以达到更低的误码率,为SCMA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码本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非正交多址技术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技术 艾森斯坦整数 码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SCMA系统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发堂 贾东升 耿明月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4,共5页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作为一种新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可满足5G海量连接的性能需求,但其中消息传递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复杂度高的问题。为此,针对SCMA系统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通过减小译码时叠加码字星座点搜索范围...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作为一种新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可满足5G海量连接的性能需求,但其中消息传递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复杂度高的问题。为此,针对SCMA系统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通过减小译码时叠加码字星座点搜索范围并引入权重因子,改变搜索范围内叠加码字星座点的初始概率,从而加快译码速度并提高准确率。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复杂度,而且还能加快迭代过程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多用户检测 消息传递算法 权重因子 叠加码字星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MA与极化码的联合检测译码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杰林 张剑波 王俊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39-2742,共4页
将极化码与SCMA多址系统相结合,并针对传统的独立检测译码方案(independent detection and decoding,IDD)因缺乏对译码输出信息的再利用而导致系统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SCMA以及极化码联合检测译码方案(joint detection and decoding,J... 将极化码与SCMA多址系统相结合,并针对传统的独立检测译码方案(independent detection and decoding,IDD)因缺乏对译码输出信息的再利用而导致系统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SCMA以及极化码联合检测译码方案(joint detection and decoding,JDD)。该方案在接收端借助译码获得的内信息辅助更新SCMA多用户检测器的初始先验信息,在检测器与译码器之间实现软信息的回溯迭代,从而得到更显著的系统性能增益。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JDD方案的系统性能相比IDD方案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误码率相较IDD方案提升了大约2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稀疏码分多址 联合检测译码 性能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的多用户接入机制研究
19
作者 张祚铭 李方晓 +1 位作者 罗胜瀚 石乐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20,共14页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通信,从而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然而,该技术在传输速率和用户容量方面存在不足,仅支持一对一通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通信策略,即将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和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相结合,以提高系统的接入用户容量和整体传输速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情况下,该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用户数量和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 主动网络防御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驱动辅助MPA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凯 郭红耀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07-1613,共7页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有应用前景的空口技术,在高吞吐量以及大规模连接中极具优势。针对SCMA通信系统中接收端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驱...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有应用前景的空口技术,在高吞吐量以及大规模连接中极具优势。针对SCMA通信系统中接收端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驱动辅助MPA法(Model-driven Assisted MPA,MD-MPA)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MD-MPA在MPA算法迭代过程中节点更新后的信息矩阵和输出的概率矩阵之后添加权重参数,并通过神经网络训练更新参数。经训练所得权重参数可加快算法收敛速度,降低误码率,获得更佳的译码效果。仿真结果表明,MD-MPA相较于MPA算法,误码率降低了20%,复杂度降低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 多用户检测 消息传播算法(MPA) 模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