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卫星资料的湖南林火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碧 闫如柳 +4 位作者 陈磊士 罗伯良 隋兵 高霞霞 杜东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3-720,共8页
为深入研究林火时空分布规律,减少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利用中外8颗气象卫星资料,基于经典的上下文方法,建立了多源卫星火点判识关键参数和动态阈值。采用卫星监测缓冲区半径核查法,对多源卫星反演的林地热点进行真... 为深入研究林火时空分布规律,减少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利用中外8颗气象卫星资料,基于经典的上下文方法,建立了多源卫星火点判识关键参数和动态阈值。采用卫星监测缓冲区半径核查法,对多源卫星反演的林地热点进行真实性检验,并利用2021—2022年防火期真实林地热点数据进行林火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卫星火点监测准确率为84.42%,火点分类准确性为89.90%,建立的反演方法合理可靠。湖南林火空间分布“西南多,东北少”,高发区主要分布于湘南,次高发区为湘西区域;秋防期林火风险远大于春防期。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过程,林火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衡邵盆地;从过程分布看,林火分布可分为4个阶段,前3个阶段林火数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第3阶段森林火险风险最严重。第4阶段受降水和全省禁火令的双重影响,林地热点数目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卫星遥感 真实性检验 火点判识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的实时电离层产品综合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佳明 刘志强 +2 位作者 王虎 王亚峰 李可及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实时全球电离层图(RT-GIM)产品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精密定位、实时空间天气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卡尔曼(Kalman)滤波结合球谐函数模型的实时电离层产品综合方法:对中国科学院(CAS)、武汉大学(WHU)以及国... 为了进一步研究实时全球电离层图(RT-GIM)产品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精密定位、实时空间天气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卡尔曼(Kalman)滤波结合球谐函数模型的实时电离层产品综合方法:对中国科学院(CAS)、武汉大学(WHU)以及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综合RT-GIM产品精度和可用性进行评估;并综合所评估的实时状态空间表述(SSR)数据流产品及欧洲定轨中心(CODE)电离层预报产品,分别生成实时综合产品(KRT-GIM)及预报综合产品(KPR-GIM)。实验结果表明,KRT-GIM可有效避免单一实时电离层产品数据流中断影响,与CAS RTGIM产品相比,综合后重建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估值精度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0.29个和0.38个总电子含量单位(TECU);与IGS RT-GIM相比,KRT-GIM在太阳活动活跃期实时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的平面和高程方向定位精度分别提升13.9%和7.7%;在太阳活动平静期,KPR-GIM产品与IGS RT-GIM产品的精度较为接近,可用于实时数据流全部中断时为实时用户提供电离层产品连续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全球电离层图(RT-GIM) 卡尔曼滤波 球谐函数模型 状态空间表述 实时单频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社交-顺序影响的多维兴趣点推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稳 伊华伟 +1 位作者 兰洁 薛莹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4-2711,共8页
现有的兴趣点推荐方法忽略了不同上下文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上下文因素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提出一种融合时空-社交-顺序影响的多维兴趣点推荐算法。根据用户的时间状态和活动轨迹刻画用户的活动区域,探索用户的时间偏好程度和活... 现有的兴趣点推荐方法忽略了不同上下文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上下文因素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提出一种融合时空-社交-顺序影响的多维兴趣点推荐算法。根据用户的时间状态和活动轨迹刻画用户的活动区域,探索用户的时间偏好程度和活动轨迹相似度;利用高斯分布模型评估用户的地理偏好程度,使用马尔科夫链算法预测用户访问下一个兴趣点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其它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兴趣点推荐 时空 社交 顺序影响 活动轨迹 多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BDS/Galileo/GLONAS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春波 高猛 +1 位作者 孟子恒 曹志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8,共9页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迅速发展及人们对实时高精度定位性能日益增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分析中心开始提供支持多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述(SSR)产品。因此评估不同分析中心产品在不同系统组合下的定位性能十分必要。本文选取全球范围内的20个测站...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迅速发展及人们对实时高精度定位性能日益增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分析中心开始提供支持多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述(SSR)产品。因此评估不同分析中心产品在不同系统组合下的定位性能十分必要。本文选取全球范围内的20个测站,对中国科学院(CAS)、武汉大学(WHU)和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3个分析中心提供的实时产品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处理,并从实时产品可用性、收敛时间及定位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WHU中心提供的GPS卫星可用性最好,GLONASS系统较差,且缺失了2颗卫星,CAS播发的BDS实时产品最好,提供了全部的BDS卫星改正数;静态模式下双系统组合中GPS+BDS组合的收敛时间最短,动态模式下双系统组合中GPS+Galileo的收敛时间最短,且在动态模式下,所有分析中心的GPS+Galileo+BDS+GLONASS组合收敛时间都明显优于GPS+Galileo+BDS组合;单系统中GPS的定位精度最优,静态模式下高程方向上优于2.5 cm,水平方向上优于1.7 cm;动态模式下高程方向上优于6.5 cm,水平方向上优于3.1 cm;但加入GLONASS的四系统组合并不能明显地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实时 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组合 状态空间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法与深度学习级联结合的近实时火点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卓 马成龙 +4 位作者 王关霖 张益明 谭芳雄 韩旭 吴磊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针对山火监测精度和时效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级联传统法的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Multi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NN)近实时火点监测算法。首先,结合最大类间方差和空间上下文法,利用背景亮温空间信息差异筛选出潜在火点... 针对山火监测精度和时效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级联传统法的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Multi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NN)近实时火点监测算法。首先,结合最大类间方差和空间上下文法,利用背景亮温空间信息差异筛选出潜在火点。然后,采用集成学习思想构建三个卷积神经网络通道,各通道分别输入光谱信息、空间上下文信息及时间地理信息特征的不同组合,同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各通道的最佳权重,获取三个通道的火点联合预测概率,实现火点准确识别。结果表明,相比于单通道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MCNN精确度达到0.88,漏报率降低0.16,并且较日本气象厅官方产品漏报率降低0.06,且实验中模型运行平均耗时172 s。因此,文章提出的MCNN模型可实现较高精度的近实时火点监测,为火灾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 集成学习 近实时 火点监测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扩散函数的图像学高分辨率技术
6
作者 陶永慧 白英哲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7,共10页
常规基于一维假设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如反褶积、反Q滤波方法等,针对水平构造或者小倾角构造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在面向高陡构造或者断裂等复杂构造时处理效果不佳。而偏移成像结果可以看作是点扩散函数(PSF)与真实反射系数褶积的结果,... 常规基于一维假设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如反褶积、反Q滤波方法等,针对水平构造或者小倾角构造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在面向高陡构造或者断裂等复杂构造时处理效果不佳。而偏移成像结果可以看作是点扩散函数(PSF)与真实反射系数褶积的结果,高维空间条件下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实际上是此正演问题的一个反问题,即基于成像结果进行反射系数反演。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首先基于点扩散函数的计算原理,推导出了基于高频近似条件下的快速求解算法,并在高维空间褶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图像学反演算法研发了纯数据驱动的点扩散函数提取技术,最后采用高维空间反褶积算法求得高分辨率成像结果,实现地震频带的有效拓宽和成像分辨率的提升。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不损失低频的前提下有效扩宽高频,且具有在计算效率与常规高分辨率算法基本相当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不同展布方位地质体分辨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高分辨率处理 点扩散函数 高维空间反褶积 偏移反偏移 逆时偏移 图像学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任务动态场景的雷达与干扰空时协同波束联合优化方法
7
作者 廖晓容 孙国皓 +2 位作者 钟苏川 余显祥 李明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28,共16页
现代雷达对抗形势复杂多变,体系与体系的作战已成为基本特点,而体系整体性能关乎着战场的主动权乃至最终的胜负。通过优化体系中雷达与干扰波束资源可以提升整体性能,获得在空间、时间域优效的低截获探测性能,然而空时域协同波束联合优... 现代雷达对抗形势复杂多变,体系与体系的作战已成为基本特点,而体系整体性能关乎着战场的主动权乃至最终的胜负。通过优化体系中雷达与干扰波束资源可以提升整体性能,获得在空间、时间域优效的低截获探测性能,然而空时域协同波束联合优化是一个复杂多参数耦合的非凸问题。该文针对空时域多任务动态场景,建立了以雷达探测性能为优化目标,以干扰性能以及能量限制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为求解该模型,该文提出了基于迭代优化的空时协同波束联合设计方法,即以雷达发射、接收、多干扰机发射波束交替迭代优化。其中,针对多干扰机协同优化的不定矩阵二次约束二次规划(QCQP)问题,该文基于可行点追踪-连续凸逼近(FPP-SCA)算法,在SCA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松弛变量与惩罚项,保证算法在合理松弛度下的可行性,解决了矩阵不定情况下难以获得可行解的问题。仿真表明,在一定的干扰机能量约束下,该文所提方法在保证雷达高性能探测目标且不受干扰情况下,同时实现了多干扰机在空时域干扰对方每个平台以掩护我方雷达探测的效果;相比传统算法,在动态场景中基于FPP-SCA算法的协同干扰具有更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与干扰资源 空时波束联合优化 多参数耦合非凸问题 迭代优化 可行点追踪-连续凸逼近(FPP-S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SVM的行为识别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国梁 贾松敏 +1 位作者 张祥银 徐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69-1678,共10页
为了提高对视频序列中人体行为的识别能力,建立了基于局部特征的动作识别框架。通过时空特征提取及编码和SVM分类器参数优化两部分对该框架所涉及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Harris3D检测器获取时空兴趣点(STIP),以方向梯度直方图(HOG)... 为了提高对视频序列中人体行为的识别能力,建立了基于局部特征的动作识别框架。通过时空特征提取及编码和SVM分类器参数优化两部分对该框架所涉及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Harris3D检测器获取时空兴趣点(STIP),以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和光流方向直方图(HOF)对STIP进行描述,并引入Fisher向量实现对特征描述子的编码;由于固定参数下SVM动作分类模型存在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各动作分类器参数寻优过程中,针对种群多样性逐代变化的特点,构建粒子聚集度模型,并利用其动态调节各代粒子的变异概率;最后,利用KTH和HMDB51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AMPSO)能够有效避免种群陷入局部最优,具备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在KTH和HMDB51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7.50%和26.41%,优于其余2种识别方法。实验证明,AMPSO算法收敛性能良好且整体识别框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 时空兴趣点 特征编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混沌相空间重构参数优选法 被引量:22
9
作者 谷子 唐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8-23,共6页
采用混沌相空间重构方法进行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时,负荷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τ、嵌入维数m以及预测参考点的选取对预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通过电力短期负荷重构吸引子的形状和自相关函数确定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的最佳嵌入时间窗Γ;... 采用混沌相空间重构方法进行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时,负荷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τ、嵌入维数m以及预测参考点的选取对预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通过电力短期负荷重构吸引子的形状和自相关函数确定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的最佳嵌入时间窗Γ;根据电力短期负荷的m、τ与Γ的函数关系确定m、τ的多组最佳匹配,证明了m、τ的最佳匹配对于负荷伸缩和平移的不变性;提出了选择预测参考点的适用而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分为粗搜索和细搜索2个过程,粗搜索主要根据距离选出一定数量的邻近点,细搜索主要根据相点演化的相关性排除“伪邻近点”。实际电网负荷预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参数优选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嵌入维数 延迟时间 预测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家庭服务的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建芹 田国会 +1 位作者 姜海涛 周风余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了提高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提出了一种面向家庭服务的人体动作识别算法。首先,提出了利用运动历史图像自适应更新背景的方法,对家庭环境进行背景建模;然后,利用YCbCr图像与灰度图像二值化的综合消除阴影,从而实现人体分割与定位;最... 为了提高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提出了一种面向家庭服务的人体动作识别算法。首先,提出了利用运动历史图像自适应更新背景的方法,对家庭环境进行背景建模;然后,利用YCbCr图像与灰度图像二值化的综合消除阴影,从而实现人体分割与定位;最后,提出了基于高熵变化量的时空特征方法,并结合环境信息对人体进行动作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背景模型能较好的克服暂时停止运动的物体被背景吸收的问题,并能有效地对背景的纯净度进行评价,同时,根据提出的动作识别机制,结合家庭环境的布置知识总体识别率可以达到95%。基本可以满足机器人家庭服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背景建模 动作识别 家庭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稀疏编码模型的视频异常发现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锦生 郭立 +1 位作者 赵龙 桂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7-921,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稀疏编码模型的视频异常发现方法,不仅可以检测"个体异常行为",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群体异常行为"检测.对个体异常和群体异常事件,分别提取HNF和多尺度运动直方图作为不同的特征,通过快速稀疏编码算法学... 提出一种基于稀疏编码模型的视频异常发现方法,不仅可以检测"个体异常行为",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群体异常行为"检测.对个体异常和群体异常事件,分别提取HNF和多尺度运动直方图作为不同的特征,通过快速稀疏编码算法学习包含正常行为特征的字典,以特征关于字典稀疏表达的重构误差作为判断异常的标准,如重构误差大,则判断为异常.多尺度运动矢量直方图不仅减小了特征提取阶段的计算量,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该特征在群体异常检测中的有效性,实现了帧级场景异常检测,与真实结果比较能更及时的报警异常出现的时刻.实验使用3种标准行为识别数据库,ROC曲线和AUC值证明了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稀疏编码 时空兴趣点 视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空车调配的多时点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波 荣朝和 +1 位作者 黎浩东 王保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163,171,共8页
空车调配优化直接影响铁路运用车辆使用效率和市场需求满足的程度.从实时性优化调整角度,通过定义配空弧与装运弧,确立了配空和装运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形成空车调配服务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决策阶段内收益、成本、服务能力等... 空车调配优化直接影响铁路运用车辆使用效率和市场需求满足的程度.从实时性优化调整角度,通过定义配空弧与装运弧,确立了配空和装运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形成空车调配服务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决策阶段内收益、成本、服务能力等因素,以空车调配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空车调配的多时点优化模型.最后以粤东地区空车调配为案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验证.案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车调配时空网络构建方法,有助于综合考虑收益、成本和点线能力等因素,以及降低问题的难度,可为空车调整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空车调配 服务时空网络 多时点 列车开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局部与全局特征的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超 张苗辉 +3 位作者 李伟 曹峰 王晓峰 童晓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97-2506,2514,共11页
根据视频特征来识别人体行为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强,抗噪性能优的人体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和一种简单高效的多信息融合的混合行为特征表示方法和相应的识别算法。该混合行为特征具有简单、鲁棒和判别能力... 根据视频特征来识别人体行为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强,抗噪性能优的人体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和一种简单高效的多信息融合的混合行为特征表示方法和相应的识别算法。该混合行为特征具有简单、鲁棒和判别能力强的特点,它融合了基于中心距的时空兴趣点局部特征和基于曲率函数的傅里叶描述子全局特征,利用泛化能力较强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快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局部特征 全局特征 时空兴趣点 傅里叶描述子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布的空间锥体目标微动形式分类 被引量:31
14
作者 韩勋 杜兰 +1 位作者 刘宏伟 邵长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4-691,共8页
空间锥体目标的微动形式分类对空间目标识别、参数估计等有着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从雷达回波时频分布中提取特征对微动形式进行分类的方法。首先分析了空间锥体目标的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效散射点模型,并与传统... 空间锥体目标的微动形式分类对空间目标识别、参数估计等有着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从雷达回波时频分布中提取特征对微动形式进行分类的方法。首先分析了空间锥体目标的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效散射点模型,并与传统的一般散射点模型比较,电磁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在特征提取阶段,基于能量强弱提取了回波时频分布中包含微动信息的区域,并针对自旋、进动、章动3种微动形式下瞬时频率变化的差别提取了4种特征;最后基于等效散射点模型仿真产生训练数据集、电磁计算产生测试数据集的模式,使用支持矢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可有效实现对微动形式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分类 时频分布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空间锥体目标 等效散射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相空间近邻点与递归神经网络融合的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智晟 孙雅明 +1 位作者 王兆峰 李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4-49,共6页
根据在相空间重构拓扑近邻点的时间演化原理,提出了优化近邻点(optimal neighbor points, ONP)的短期负荷预测(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STLF)法,它可克服伪近邻点在高嵌入维对局域动力学估计的不利影响,以提高预测精度。在此基础... 根据在相空间重构拓扑近邻点的时间演化原理,提出了优化近邻点(optimal neighbor points, ONP)的短期负荷预测(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STLF)法,它可克服伪近邻点在高嵌入维对局域动力学估计的不利影响,以提高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又提出ONP与递归性时延神经网络(Time Delay Neural Network, TDNN)模型融合的STLF法, 具有动态性能的TDNN是按优化近邻相点的演化轨迹构造,是属于对预测点跟踪的智能辩识动态行为模型。它能增强模型对系统动力学的联想性和泛化能力,使预测精度提高一倍以上。该文经两类不同负荷系统周、日预测仿真测试,证实所研究的预测模型能有效、稳定地提高预测精度,且有高的适应能力,为基于相空间理论预测法用于实际取得有效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网 短期负荷预测 优化 相空间近邻点 递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A模型的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论正 夏利民 +1 位作者 黄金霞 夏胜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108,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主题模型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时空兴趣点(STIP,Space-Time Interest Point)来描述人体运动,然后提出使用慢特征分析(SFA,Slow Feature Analysis)算法计算兴趣点梯度信息不变量最优解,最后使用概率潜在语义分... 提出一种基于主题模型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时空兴趣点(STIP,Space-Time Interest Point)来描述人体运动,然后提出使用慢特征分析(SFA,Slow Feature Analysis)算法计算兴趣点梯度信息不变量最优解,最后使用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LSA,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模型识别人体动作。SFA计算的梯度不变量最优解可以表示时空兴趣点固有特征,能够无歧义反映时空兴趣点在空间及时间方向上的信息。同时,针对pLSA隐性主题正确性无法保证的缺点,算法将主题与动作标签"一对一"相关,通过监督方式得到主题,保证了训练中主题的正确性。该算法在KTH人体运动数据库和Weizmann人体动作数据库进行了训练与测试,动作识别结果正确率分别在91.50%和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主题模型 慢特征分析 时空兴趣点 梯度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识别中局部时空特征的运动表示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雷庆 李绍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7-10,14,共5页
近年来,基于局部时空特征的运动表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视频中的动作识别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特征检测和描述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上述方法在适应摄像头移动、光照以及穿着变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提... 近年来,基于局部时空特征的运动表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视频中的动作识别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特征检测和描述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上述方法在适应摄像头移动、光照以及穿着变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提出了基于时空兴趣点局部时空特征的运动表示方法,实现了基于时空单词的动作识别。首先采用基于Gabor滤波器和Gaussian滤波器相结合的检测算法从视频中提取时空兴趣点,然后抽取兴趣点的静态特征、运动特征和时空特征,并分别对运动进行表征,最后利用基于时空码本的动作分类器对动作进行分类识别。在Weizmann和KTH两个行为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空特征的运动表示能够更好地适应摄像头移动、光照变化以及施动者的穿着和动作差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取得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时空兴趣点 运动表征 动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变率下的盐岩损伤声发射时空演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伟超 刘希亮 张五交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1-496,共6页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多功能系统和声发射监测系统,对不同应变率下盐岩损伤的声发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试验,同时分析不同加载应变率对盐岩单轴压缩过程的极限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盐岩在2种不同应变率下的损伤声发射时空演化趋势...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多功能系统和声发射监测系统,对不同应变率下盐岩损伤的声发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试验,同时分析不同加载应变率对盐岩单轴压缩过程的极限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盐岩在2种不同应变率下的损伤声发射时空演化趋势大致相同,压密和弹性阶段都经历很短时间;弹性阶段定位点数量呈线性增长,塑性阶段初期定位点快速增加,塑性阶段中后期,定位点增加速度逐步减小;在破坏阶段,应力虽然降低,但仍有相当数量定位点出现.应变率对盐岩的损伤有较大影响,应变率越大,定位点数量越少;应变率越小,定位点数量越大.应变率对单轴压缩盐岩的极限强度影响不大,对变形影响较大,盐岩塑性变形在低加载应变率时较大,在高加载应变率时较小;在峰值强度前后,加载应变率越小,塑性变形特征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声发射 时空演化 定位点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帧间角点匹配的积分时间实时测算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旭明 黄伟 +4 位作者 张炳先 魏久哲 庄绪霞 吕秋峰 姜海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7-185,共9页
在阐述积分时间测算原理基础上,对测算算法的误差源及残差进行了分析,并定量分析了残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利用50组样本数据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采用Harris角点特征检测算法来实现帧间图像像移ΔL的亚像元精确计算的有效性,采用角点阈... 在阐述积分时间测算原理基础上,对测算算法的误差源及残差进行了分析,并定量分析了残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利用50组样本数据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采用Harris角点特征检测算法来实现帧间图像像移ΔL的亚像元精确计算的有效性,采用角点阈值优化及先验知识剔除误匹配点相结合的策略,有效降低特征角点检测及匹配计算时效,减少了运算数据量,对已匹配角点亚像元定位计算,仿真结果表明ΔL计算精度优于0.2个像元可满足测算方法在轨使用需求。最后结合实时测算方法应用特点给出了TDI探测器型高分辨率空间遥感相机成像参数的建议,为测算方法的在轨应用提供设计参考。采用高频面阵CMOS测速相机进行积分时间实时测算的方法能有效解决目标高程数据未知情况下,摄影点斜距无法精确获得的问题,方法具备低成本及星上可行性,同时能够弥补像移失配所导致的像质下降现象,有利于TDI探测器型高分辨率空间遥感相机成像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遥感相机 积分时间实时测算 Harris角点特征匹配 计算误差分析 成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背靠背变流器的中点电压波动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颢雄 马伟明 +5 位作者 肖飞 陈明亮 刘勇 许跃宏 周峰 许锡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5-211,共7页
三电平背靠背系统的中点电压同时受两侧变流器调制方式的影响。根据三电平变流器是否为直流电压自控制系统,变流器对中点电压的影响需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同时,背靠背系统的工作点、两侧变流器不同的SVPWM实现方式、机侧与网侧基波电... 三电平背靠背系统的中点电压同时受两侧变流器调制方式的影响。根据三电平变流器是否为直流电压自控制系统,变流器对中点电压的影响需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同时,背靠背系统的工作点、两侧变流器不同的SVPWM实现方式、机侧与网侧基波电流的频率比、机侧与网侧的基波电流初始过零点的时间差均会对系统的中点电压平衡产生影响。本文根据三电平背靠背系统两侧变流器功能的划分,分析了机侧与网侧变流器采用不同的SVPWM组合方式对中点电压波动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工作点位于Zone-A时,网侧采用虚拟矢量合成SVPWM(VVS),机侧采用最近三矢量合成SVPWM(NTV)这种组合方式具有较好的综合特性;在Zone-B,NTV(网侧)-VVS(机侧)具有较合适的调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变流器 背靠背 最近三矢量 虚拟矢量合成 中点电压 基波频率比两侧变流器基波电流初始过零点时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