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MA-CPSv3对夏季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的预测能力评估 |
陈明升
宋敏红
梁潇云
裴宇菲
吴统文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过程中青藏高原及周边上对流层水汽的分布和传输特征 |
唐南军
任荣彩
祝传栋
吴国雄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甘肃东西区夏季不同强度降水事件天气成因分析 |
杨庆怡
朱姜韬
田韬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4 |
0 |
|
|
4
|
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 |
吴国雄
毛江玉
段安民
张琼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9
|
|
|
5
|
亚洲热带夏季风的首发地区和机理研究 |
钱永甫
江静
张艳
姚永红
徐忠峰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2
|
|
|
6
|
青藏高原抬升加热气候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
吴国雄
刘新
张 琼
毛江玉
刘屹岷
李伟平
钱永甫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
2002 |
57
|
|
|
7
|
2013年“苏力”与“潭美”相似路径台风大暴雨落区差异分析 |
林小红
刘爱鸣
刘通易
韩美
吴巍
吴幸毓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
8
|
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 |
陈延聪
王盘兴
周国华
李丽平
王蕊
施宁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
9
|
南亚高压对青藏高原臭氧谷的动力作用 |
郭栋
周秀骥
刘煜
李维亮
王盘兴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
10
|
2016年8月甘肃省持续性高温过程及其异常大气环流特征 |
叶培龙
刘新伟
赵文婧
杨晓军
李艳
刘卫平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
11
|
1998年7月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过程和机制 |
任荣彩
刘屹岷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4
|
|
|
12
|
南亚高压的南北偏移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
魏维
张人禾
温敏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9
|
|
|
13
|
西藏夏季降水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系统 |
次仁央宗
柯宗建
陈丽娟
尼玛吉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
14
|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 |
彭丽霞
朱伟军
李忠贤
倪东鸿
陈海山
潘林林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15
|
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 |
杨小波
杨淑群
马振峰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
16
|
南亚高压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 |
黄樱
钱永甫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1
|
|
|
17
|
南亚高压季节持续性异常及其与ENSO关系 |
彭丽霞
孙照渤
陈海山
倪东鸿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18
|
长江流域、华北降水特征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分析 |
黄燕燕
钱永甫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0
|
|
|
19
|
热带印度洋SST海盆模态的“充电/放电”作用--对夏季南亚高压的影响 |
杨建玲
刘秦玉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8
|
|
|
20
|
夏季南亚高压与邻近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水汽变化的联系 |
黄莹
郭栋
周顺武
施春华
李震坤
覃皓
苏昱丞
王琳玮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