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油煤地下热解过程中纳米孔隙结构特性演化规律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涛 陈杰 +3 位作者 伍永平 柯于斌 解盘石 吕文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3-4562,共10页
富油煤地下热解是一种可有效提取煤中油气资源的绿色低碳技术,是煤炭清洁低碳利用的前沿方向。煤中纳米孔隙是地下热解过程中吸附和解吸焦油气的主要空间,因此探明地下热解条件下纳米孔隙结构特性演化规律,是提高富油煤地下热解工艺油... 富油煤地下热解是一种可有效提取煤中油气资源的绿色低碳技术,是煤炭清洁低碳利用的前沿方向。煤中纳米孔隙是地下热解过程中吸附和解吸焦油气的主要空间,因此探明地下热解条件下纳米孔隙结构特性演化规律,是提高富油煤地下热解工艺油气产率的关键科学问题。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小角中子散射(SANS)技术,模拟煤层地下热解环境,定量表征富油煤在无围限压力条件下不同加热速率与温度下纳米孔隙的散射强度、平均孔径与分形维数演变,结合低温吸附(BET)、热重实验(TG)、扫描电镜(SEM)等多种物理表征方法,揭示富油煤地下热解过程中纳米孔隙结构特性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热解过程中,纳米孔隙的平均孔径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热解干燥脱气阶段(<300℃)发育较缓慢,在活泼阶段(300~500℃)纳米孔隙发育最为剧烈,增长幅度为57.1%,在随后二次脱气阶段发育再次减缓;在低-中-高温(≤800℃)条件下热解没有引起富油煤表面分形维数D_(s)的明显变化。基于SANS散射光谱,分析发现热解过程中富油煤纳米孔隙分布呈现各向同性特征,表明热解反应不会影响本实验样品中纳米孔隙发育的方向性。对比不同加热速率(5℃/min与20℃/min),实验发现加热速率对地下热解过程中富油煤纳米孔隙平均孔径与分形维数影响较小;较慢加热速率下富油煤的最终整体散射强度更高,纳米孔隙结构发育更充分,更有利于地下热解反应的进行。此外,与BET等常规表征方法相比,CSNS-SANS技术可检测到样品中的闭孔,且实验条件更符合原位环境,实验结果更具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地下热解 原位分析 纳米孔隙 小角中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中子散射原位热力耦合加载装置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忠 李天富 +9 位作者 王子军 闫士博 刘荣灯 李眉娟 胡文耀 邹之全 杨宇辰 刘蕴韬 孙凯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7,共7页
热力耦合近工况条件下材料微观结构的原位实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材料服役性能演化机制十分重要,可给出样品微观上的纳米结构尺度分布。为充分发挥小角中子散射统计性好、取样体积大可开展原位实验等优势,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小角中... 热力耦合近工况条件下材料微观结构的原位实验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材料服役性能演化机制十分重要,可给出样品微观上的纳米结构尺度分布。为充分发挥小角中子散射统计性好、取样体积大可开展原位实验等优势,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小角中子散射谱仪,设计并研制了一台高温和拉力同时加载的原位实验装置,并实现了高温高压下原位测量材料的纳米尺度形貌变化。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装置最大载荷可达20 kN,最高温度800℃,控温精度优于±1℃。利用该装置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样品进行了原位小角中子散射测试,发现温度拉力条件下样品内部纳米结构的明显变化,表明基于该装置可开展热力耦合加载下的原位小角中子散射实验。该装置及其相应实验方法,可用于核电不锈钢等多种高温结构材料的原位加载实验研究,提供微观结构演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堆 小角中子散射 原位热力耦合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中子散射物理模型自动化筛选
3
作者 李亚康 陈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小角中子散射(SANS)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需要科研人员选择样品对应的物理模型进行迭代拟合来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属性。目前选择物理模型的方法大多是基于人工经验,分析门槛高、准确率较低。基于标准神经网络模型的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样品物... 小角中子散射(SANS)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需要科研人员选择样品对应的物理模型进行迭代拟合来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属性。目前选择物理模型的方法大多是基于人工经验,分析门槛高、准确率较低。基于标准神经网络模型的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样品物理模型自动化筛选方法面临着图像缺乏局部特征、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等问题。设计双模态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BFF-CNN)模型,先引入物理感知的傅里叶-贝塞尔变换(FBT)来提取散射图像的全局结构信息,再将原始图像与FBT变换图像通过两个子网络分别进行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以提升神经网络整体的特征表达能力。提出受限Softmax(R-Softmax)损失函数,通过在原生Softmax损失函数的基础上添加惩罚项来限制输入样本被分配到非本真类的概率,可在Softmax损失接近0时缓解梯度的消失问题,进而提高收敛速度。在自建的小角中子散射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FF-CNN的预测准确率和平均召回率相比于ResNet-18、PMG等模型提升幅度较大,采用R-Softmax与中心损失函数的联合学习策略后的预测准确率和召回率相比只采用Softmax损失函数提升了5.4和10.5个百分点,具有较好的小角中子散射图像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中子散射 物理模型 神经网络 傅里叶-贝塞尔变换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孔隙连通性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董庆浩 熊生春 +6 位作者 赵庆 沈瑞 孙文臣 徐蕾 杨航 王果 苏合英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40-2745,2751,共7页
页岩油气储层通常具有复杂的孔隙网络系统,其孔隙连通性对于油气的流动起着重要作用。储层的孔隙连通性可与渗透率、孔隙度、可动流体百分数等参数共同作为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介绍了4种表征储层孔隙连通性的方法:重复高压压汞实验、... 页岩油气储层通常具有复杂的孔隙网络系统,其孔隙连通性对于油气的流动起着重要作用。储层的孔隙连通性可与渗透率、孔隙度、可动流体百分数等参数共同作为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介绍了4种表征储层孔隙连通性的方法:重复高压压汞实验、高压伍德合金注入实验、对比匹配小角中子散射实验以及核磁共振-自发渗吸实验。此外调研了几种方法的应用现状,有助于了解不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为页岩油气储层的微观孔隙表征提供参考,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页岩油气储层的孔隙连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连通性 重复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实验 渗吸实验 高压伍德合金注入实验 对比匹配小角中子散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芦草沟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可动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瑞 覃建华 +6 位作者 熊伟 高阳 何吉祥 杨航 张晓祎 郭和坤 周洪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68-3386,共19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小角中子散射、高压压汞和T_(1)−T_(2)二维核磁共振岩心分析等实验技术,对页岩油储层中不同岩性样品的孔隙结构、表面粗糙度、全尺度孔径分布和可动油饱和度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砂岩的孔径分布曲线多为连...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小角中子散射、高压压汞和T_(1)−T_(2)二维核磁共振岩心分析等实验技术,对页岩油储层中不同岩性样品的孔隙结构、表面粗糙度、全尺度孔径分布和可动油饱和度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砂岩的孔径分布曲线多为连续波浪型,孔隙以亚微米孔为主,大多数孔隙直径小于500 nm,宏孔孔容和平均孔径更大。粉砂岩含有狭缝状或楔形粒间孔隙,砂屑云岩中含有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云质泥岩样品中存在干酪根和沥青核磁信号,并发育中小尺度的有机质孔隙,可动油平均饱和度为15.6%。粉砂岩可动油平均饱和度为53.8%。粉砂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成岩相,也是水平井靶体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原子力显微镜 小角中子散射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可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山嵛酸银标定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关键参数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良 彭梅 +2 位作者 孙良卫 王燕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55-1762,共8页
为了快速标定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关键参数:速度选择器的选择波长和波长分辨率以及谱仪布局下的Q分辨率,采用实验方法对山嵛酸银粉末的中子小角散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首先,确定谱仪布局,包括准直光阑孔径大小、准直长度、样品到探测... 为了快速标定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关键参数:速度选择器的选择波长和波长分辨率以及谱仪布局下的Q分辨率,采用实验方法对山嵛酸银粉末的中子小角散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首先,确定谱仪布局,包括准直光阑孔径大小、准直长度、样品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其次,在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的机械速度选择器设置在3 000、4 000、5 000和6 000r.min-1 4种不同转速下,测定山嵛酸银粉末的中子小角散射谱;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反演分析。通过分析,计算出该机械速度选择器常数为2 329.2r.m-1.nm,从而得到了4种不同转速所对应的选择波长分别为0.776、0.582、0.466、0.388nm;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还得到了该速度选择器的波长分辨率(23.75%),以及在此谱仪布局下的Q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使用山嵛酸银粉末的中子小角散射能够较好地标定谱仪的关键参数,从而支持对中子小角散射数据的正确分析和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 山嵛酸银 选择波长 波长分辨率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Q分辨率计算和对形状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良 彭梅 +2 位作者 王燕 孙良卫 陈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0-533,共4页
介绍了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分辨率函数及其相关的Q标准差计算方法,分析了Q标准差有关谱仪的几何布局、中子的波长弥散对其的影响。介绍了一维Q分辨高斯函数计算方法。结合两个具体谱仪布局和一个理想实心球体的形状因子曲线,卷积得到了不... 介绍了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分辨率函数及其相关的Q标准差计算方法,分析了Q标准差有关谱仪的几何布局、中子的波长弥散对其的影响。介绍了一维Q分辨高斯函数计算方法。结合两个具体谱仪布局和一个理想实心球体的形状因子曲线,卷积得到了不同谱仪布局下形状因子的弥散曲线,对精确分析中子小角散射数据,应结合使用谱仪分辨率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 Q分辨率 形状因子 计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和煤岩的孔隙结构差异及其天然气运移机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邓泽 王红岩 +4 位作者 姜振学 孙梦迪 吴泽宇 徐嫣然 柯于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49,共13页
页岩和煤岩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其孔隙结构控制着天然气的赋存状态与运移机理。为了定量表征两种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差异,借助小角中子散射技术、高压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过... 页岩和煤岩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其孔隙结构控制着天然气的赋存状态与运移机理。为了定量表征两种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差异,借助小角中子散射技术、高压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过成熟页岩以及上石炭统本溪组煤岩的储集性和孔隙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页岩与煤岩的孔隙结构差异及其成因,并研究了甲烷在其储层中的赋存和运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岩主要储集空间集中在小于5 nm的孔径范围内,其中甲烷赋存状态以吸附气为主,页岩中大于5 nm的孔径范围是主要的游离气储集空间;②基于小角中子散射与高压压汞实验结果的差异特征可以用于评价孔隙连通性,且本研究中煤岩的孔隙连通性要优于页岩;③重复压汞法显示高压对于过成熟的页岩和煤岩不会导致样品产生新的裂缝。结论认为,煤岩储层微孔中的吸附气解吸成为游离气是煤层气开发的关键,页岩储层中页岩气从基质储集空间运移到天然裂缝或人工裂缝中受孔隙连通性的控制;增加页岩中诱导裂缝,有效连通诱导缝和天然裂缝并且提高有机孔隙网络与外部的连通性是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关键,该认识为后续两类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科学评价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孔隙连通性 小角中子散射 流体注入法 过成熟页岩 煤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速度选择器标定技术及标定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余周香 李博楠 +7 位作者 张莉 吴立齐 李天富 刘荣灯 王子军 孙凯 刘蕴韬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7,共9页
机械速度选择器作为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中子散射谱仪上,研发标定技术、研制标定设备及开展标定实验是机械速度选择器应用的前提。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小角中子散射谱仪,设计了标定中子飞行时间设备的结构,确定了设备的参数。研究了... 机械速度选择器作为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中子散射谱仪上,研发标定技术、研制标定设备及开展标定实验是机械速度选择器应用的前提。本文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小角中子散射谱仪,设计了标定中子飞行时间设备的结构,确定了设备的参数。研究了漏计数对波长分辨率测量的影响,发现波长分辨率测量误差取决于死时间及高斯峰位计数率之积,若死时间不变,波长分辨率测量误差随高斯峰位计数率的增加而变大。开展了飞行时间法机械速度选择器标定实验,发现单色中子波长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高斯拟合结果非常接近;波长分辨率实验值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加,与波长分辨率计算值有一定差距,这些变化和差距源自束流发散。使用漏计数对波长分辨率测量影响的规律分析了实验结果,计算出了样品位置中子通量密度上限;使用VITESS软件模拟得出了不同波长样品位置中子通量密度并验证了二维可调狭缝调节中子通量密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速度选择器 小角中子散射谱仪 漏计数 标定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小立体角α谱仪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伟 杨吉纯 陈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研制了1套工作温度在室温至-27.5℃、面源对探测器所张的相对立体角在5.287×10-2—1.119×10-4之间、分辨率达到13.3keV的低温小立体角半导体α谱仪,研究了谱仪分辨率与探测器温度和相对立体... 研制了1套工作温度在室温至-27.5℃、面源对探测器所张的相对立体角在5.287×10-2—1.119×10-4之间、分辨率达到13.3keV的低温小立体角半导体α谱仪,研究了谱仪分辨率与探测器温度和相对立体角之间的关系。该谱仪已应用于α放射性比、α粒子能量、α粒子辐射几率和α放射性活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小立体角 Α谱仪 分辨率 α放射性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特殊运行方式的多丝正比室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咨宗 陈宏芳 +7 位作者 王从容 李澄 汪晓莲 周中平 汪兆民 张子平 马文淦 杨保忠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3-158,共6页
本文报道了一个结构特殊的两维读出多丝正比室。它的定位精度好于0.3mm,在垂直于丝方向的定位精度好于0.2mm。
关键词 多丝正比室 粒子径迹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薄膜孔结构的非破坏性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娟 张长瑞 冯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对纳米多孔低介电常数薄膜孔洞率、孔径、孔径分布和孔洞连通性等孔结构的表征有助于理解薄膜的结构和提高其性能。近年来开展了利用与特殊X射线反射联用的小角中子散射、小角X 射线散射、椭偏测孔仪、正电子湮没谱和表面声波谱等非破... 对纳米多孔低介电常数薄膜孔洞率、孔径、孔径分布和孔洞连通性等孔结构的表征有助于理解薄膜的结构和提高其性能。近年来开展了利用与特殊X射线反射联用的小角中子散射、小角X 射线散射、椭偏测孔仪、正电子湮没谱和表面声波谱等非破坏性方法表征多孔低介电常数薄膜孔结构的研究。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利用这些方法研究低介电常数介质薄膜及其集成工艺的进展,总结了这些方法表征多孔薄膜孔结构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薄膜 低介电常数介质薄膜 小角中子散射 椭偏测孔仪 正电子(素)湮没寿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品质的聚焦透镜组设计
13
作者 陈良 彭梅 +2 位作者 孙良卫 田强 陈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2-316,共5页
根据中子聚焦透镜基本原理,结合绵阳中子小角散射谱仪最小Q布局,设计了一套旨在提高该谱仪品质的聚焦透镜组,并分别计算了使用该透镜组的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在样品位置中子强度、谱仪最小Q值和谱仪Q分辨率的改善情况。
关键词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 品质改善 聚焦透镜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探测器标定测试方法
14
作者 陈良 彭梅 +1 位作者 孙良卫 陈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6-659,共4页
介绍了用于中子小角散射谱仪上的二维位敏探测器标定测试方法。通过对MK-640N-1类型二维位敏探测器的3个重要指标:探测器效率、探测器分辨率和探测器单元均匀性的测试和计算,得到了重要的数据指标,对实验的数据的准确分析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 二维位敏探测器 标定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数据处理程序PXY的应用
15
作者 孙良卫 彭梅 +2 位作者 陈良 刘丽鹃 王燕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8-451,共4页
介绍了中子小角散射实验数据处理程序PXY,该程序能较好地进行多维处理数据。作者做了范例数据的二维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还做了AgBE粉末样品的在中子小角散射谱仪上的波长校正实验,并对实验数据使用PXY程序作了处理,分析了处理结果。
关键词 中子小角散射 PXY AgBE样品 波长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散射技术在高聚物粘结炸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强 闫冠云 +8 位作者 白亮飞 刘佳辉 陈可平 林聪妹 陈华 段晓惠 刘渝 李敬明 陈波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4-444,I0006,共12页
小角散射(SAS)技术是表征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多尺度复杂微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对SAS技术在PBX研究中的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模型和多种应用进行了综述。论述了适用于PBX的原位变温、拉伸和压缩加载实验方法,归纳了Guinier、界面、多分... 小角散射(SAS)技术是表征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多尺度复杂微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对SAS技术在PBX研究中的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模型和多种应用进行了综述。论述了适用于PBX的原位变温、拉伸和压缩加载实验方法,归纳了Guinier、界面、多分散粒子、硬球相互作用和分形等常用模型,概述了它们在PBX研究中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应用中子和X射线SAS技术在PBX力热损伤、粘结剂微结构、感度以及爆轰碳产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SAS技术在PBX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建议加强超小角散射实验技术、PBX原位力?热耦合加载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以及PBX内部多相界面和多尺度孔洞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小角散射(SAS) 中子 X射线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用17-4沉淀硬化不锈钢阀杆热老化微结构小角中子散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佩佩 李天富 +3 位作者 白冰 佟振峰 王子军 刘蕴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83-2288,共6页
17-4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阀杆广泛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中,该阀杆在高温(300~350℃)下长期服役时面临热老化脆化问题,影响核电站安全。本文针对核电站实际服役的阀杆样品,开展了小角中子散射实验,结合冲击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 17-4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阀杆广泛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中,该阀杆在高温(300~350℃)下长期服役时面临热老化脆化问题,影响核电站安全。本文针对核电站实际服役的阀杆样品,开展了小角中子散射实验,结合冲击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分析等,将严重老化与轻微老化的阀杆样品进行对比,研究了试样在长期热时效过程中内部nm结构的变化。冲击试验、断口的扫描电镜和金相组织图像显示,严重老化的阀杆发生了明显的脆化现象。利用多分散小球模型和Porod定律对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球形nm析出物直径约为1nm,随着热老化程度的加剧,nm析出物尺寸变大,体积分数增多约19%。小角中子散射结果与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变化有明显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中子散射 17-4沉淀硬化不锈钢 阀杆 nm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压成型压力对HMX基PBX微结构影响的SANS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白亮飞 田强 +8 位作者 屠小青 闫冠云 孙光爱 龚建 何冠松 陈良 黄石亮 李新喜 刘渝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53-860,共8页
为了探索冷压成型压力对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微结构的影响,采用衬度变换中子小角散射(SANS)技术测试了不同压力成型奥克托今(HMX)基PBX的中子小角散射信号,利用Porod定理获得了样品中炸药晶体-粘结剂-孔洞三者之间界面面积随成型压力的... 为了探索冷压成型压力对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微结构的影响,采用衬度变换中子小角散射(SANS)技术测试了不同压力成型奥克托今(HMX)基PBX的中子小角散射信号,利用Porod定理获得了样品中炸药晶体-粘结剂-孔洞三者之间界面面积随成型压力的演化。结果表明,成型压力由64MPa增加至178MPa时,样品密度由1.55g·cm^-3增加至1.72g·cm^-3,HMX与粘结剂之间的界面结合率由23.7%增加至26.7%,单位质量PBX内部总界面面积Stotal减小6.1%(实验误差3%),HMX与粘结剂之间的界面面积SHB增加15.2%,HMX与孔洞之间的界面面积SHV基本不变,而粘结剂与孔洞之间的界面面积SBV则下降38.0%,表明这个过程中造型粉和粘结剂被逐渐压实;成型压力由178MPa增加至382MPa时,样品密度增加至1.79g·cm^-3,HMX与粘结剂之间的界面结合率增加至42.3%,Stotal减小11.2%,SHB增加49.0%,SHV减少25.8%,SBV下降45.5%,说明这个过程中除了造型粉和粘结剂被压实外,还有大量的粘结剂流动至HMX晶体表面。此外,成型压力由64MPa增加至382MPa时,SHV与SHB之和(即单位质量PBX样品内HMX炸药晶体总的界面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说明该冷压过程并未导致HMX晶体大量穿晶破碎,这与光学显微观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压力 中子小角散射(SANS) 多相界面 界面结合率 衬度变换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纳米析出物的磁小角中子散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士博 李天富 +9 位作者 刘蕴韬 孙凯 白冰 Uwe Keiderling Daniel Clemens 王子军 刘荣灯 魏国海 余周香 陈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7-433,共7页
本文充分发挥中子对磁灵敏、穿透力强等技术优势,利用加载磁场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技术研究核电站实际服役14年的阀杆17-4PH不锈钢样品。结果表明,与不加磁场时相比,加载磁场条件下二维散射图谱呈明显各向异性,在散射矢量垂直于磁场方向上... 本文充分发挥中子对磁灵敏、穿透力强等技术优势,利用加载磁场小角中子散射实验技术研究核电站实际服役14年的阀杆17-4PH不锈钢样品。结果表明,与不加磁场时相比,加载磁场条件下二维散射图谱呈明显各向异性,在散射矢量垂直于磁场方向上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利用多分散球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合原子探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衬度的增加降低了Cu析出物周围元素分布不均匀对散射的相对贡献,从而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获得Cu纳米析出物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中子散射 纳米析出相 磁性散射 17-4PH不锈钢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气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晓祎 郭和坤 +2 位作者 沈瑞 任惠琛 罗永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4-449,共6页
综述了页岩油储集空间结构的表征技术和形态精准描述的方法,主要总结了气体吸附法、原子力显微镜和小角中子散射的实验原理与它们在不同孔隙结构表征上的适用性,概括了氮气吸附法中分形模型的计算方法与应用。指出了页岩油气储集空间结... 综述了页岩油储集空间结构的表征技术和形态精准描述的方法,主要总结了气体吸附法、原子力显微镜和小角中子散射的实验原理与它们在不同孔隙结构表征上的适用性,概括了氮气吸附法中分形模型的计算方法与应用。指出了页岩油气储集空间结构表征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页岩油气储集空间结构表征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气体吸附法 原子力显微镜 小角中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