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中地区猪高热性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病原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月月 吴家强 +9 位作者 任庆海 张绍武 吴好庭 张玉玉 赵鹏伟 彭军 李俊 杜以军 王金宝 刘思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17-1924,共8页
为研究鲁中地区猪高热性疾病的病理变化及主要发病原因,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患高热性疾病的56个患病猪群109头病猪进行了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观察,并对发病猪群进行追踪调查,采集363份发病猪群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样品的CSFV、P... 为研究鲁中地区猪高热性疾病的病理变化及主要发病原因,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患高热性疾病的56个患病猪群109头病猪进行了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观察,并对发病猪群进行追踪调查,采集363份发病猪群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样品的CSFV、PRRSV及PCV2抗体,用RT-PCR和PCR方法检测病料中这3种病原,并对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患高热性疾病的猪群均已免疫过CSF、部分免疫过PRRS弱毒活疫苗,但均未进行PCVD疫苗免疫;发病猪群的CSF、PRRS及PCV2均有较高的抗体阳性率;病猪以淋巴组织急性炎症、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脑炎的病变为主,其病变率分别为92.3%、76.1%和66.1%;CSFV、PRRSV和PCV2的病原检出率分别为30.27%、66.97%、41.28%,其中CSFV与PRRSV、CSFV与PCV2、PRRSV与PCV2二重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6.51%、6.42%、28.44%,三者共感染检出率为4.59%,8.26%的病料未检测到这3种病原,属其它病原感染所致。序列分析表明CSFV流行株正在向着远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方向发展,PRRSV均为高致病性变异毒株,PCV2则为毒力较强的PCV2b型。CSFV、PRRSV、PCV2是目前导致鲁中地区猪高热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其中以PRRSV变异强毒感染最为常见,共感染是导致重症型猪高热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病例还多见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病继发感染的病变,故该区域猪高热性疾病为多病原混合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圆环病毒病 病理变化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平经学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平一 申永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廖平经学六变的学术道路及其变因的研究上。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另外,关于廖平和康有为经学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廖平经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廖平经学六变的学术道路及其变因的研究上。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另外,关于廖平和康有为经学思想师承关系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在这方面出现的研究成果使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朗,但真正解决仍需时日。只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学术主体的思想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评价廖平的经学思想,我们对廖平的经学思想的认识才会更为客观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平 经学思想 经学六变 康有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文化变革与中国小说理论的兴起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睿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中国小说理论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文论关于小说的文化定位和文体定位 ,促进了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 ,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 ,小说理论在中国的兴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正是在近代... 中国小说理论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文论关于小说的文化定位和文体定位 ,促进了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 ,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 ,小说理论在中国的兴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正是在近代文化的变革中 ,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变革的需要、新型知识体系的出现、外来文学观念的启示等多方面的原因 ,促成了中国小说理论的现代转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理论 文化变革 启蒙 经学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其会通 探其精微——关于《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黎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87,共7页
本文围绕《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问题 ,对历代学者就《易》学与文学之“会通”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 ,探讨了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如何辩证地认识与处理“会通”关系 ,并提出了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掌握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易》学与文学 会通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学对中国近代进化历史哲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在中国近代进化历史哲学建构过程中,儒家经学给予了直接影响。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都以儒家今文经学为思想武器,系统阐发"变易"史观和社会进化史观。章太炎则以儒家古文经学为基础,强调历史进化中的剧烈变革,对资... 在中国近代进化历史哲学建构过程中,儒家经学给予了直接影响。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都以儒家今文经学为思想武器,系统阐发"变易"史观和社会进化史观。章太炎则以儒家古文经学为基础,强调历史进化中的剧烈变革,对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变易史观 进化史观 历吏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诚观念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别:兼论经史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柯小刚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9,共7页
在几乎不讲德性的现代伦理中,真诚被上升为几乎唯一的"德性",其主要来源是科学知识崇拜和基督教忏悔传统。而相比之下,在中国传统中,道家所谓"真"意指人的生活与自然天道顺应无违。在儒家看来,"诚"是天... 在几乎不讲德性的现代伦理中,真诚被上升为几乎唯一的"德性",其主要来源是科学知识崇拜和基督教忏悔传统。而相比之下,在中国传统中,道家所谓"真"意指人的生活与自然天道顺应无违。在儒家看来,"诚"是天道自然的运化显现,人效法天道自然的修道立教活动则叫做"诚之"。由于脱离了真诚观念的古典含义,现代人片面求真的价值观导致了传统经典的祛魅。因此,有必要从"何谓真诚"的问题出发,深入到经史关系问题的探讨,充分展开"真诚"的观念史考察和中西比较研究的历史意义和政治哲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诚 德性 古今之变 经史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的《易》学研究与古文文风转变
7
作者 程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4,共8页
欧阳修是宋代经学家、文学家,在这两个领域他都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宋初百年的经学是经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变古"时期,初步建立了与"汉学"对峙的"宋学"。欧阳修是参与者更是领导学风转变者,他的经学学风... 欧阳修是宋代经学家、文学家,在这两个领域他都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宋初百年的经学是经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变古"时期,初步建立了与"汉学"对峙的"宋学"。欧阳修是参与者更是领导学风转变者,他的经学学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怀疑、平易、实用和简要。欧阳修一身二任,既引导了经学学风的转变,又在宋代古文运动中引导了文风的转变,他对古文文体的推崇,对平易文风的提倡,对实用文风的强调以及对简而有法的文风的身体力行,使得古文创作走上了正轨。欧阳修所引导的经学学风转变与古文文风转变既同步进行,也保持着方向与趋势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经学《周易》 古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