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tagliptin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兰俊 王济纬 +1 位作者 许荣成 陈科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194-196,共3页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Sitagliptin)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周龄健康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Sitagliptin治疗组(SIR组),各10只。实验前给SIR组的SD大鼠喂养Sitagliptin,...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Sitagliptin)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周龄健康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Sitagliptin治疗组(SIR组),各10只。实验前给SIR组的SD大鼠喂养Sitagliptin, 600 mg/(kg·d),共3 d。采用环扎双后肢近心端4 h后再灌注4 h的方法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仅麻醉,不阻断后肢血供, 8 h后处死取骨骼肌(腓肠肌)标本。IR组和SIR组,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 h后再灌注4 h,然后处死大鼠取腓肠肌标本。腓肠肌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组织。另取腓肠肌标本保持冰浴匀浆,取上清液进行测定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腓肠肌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发现S组大鼠腓肠肌组织细胞排列规则有序,肌纤维连续无断裂。IR组大鼠腓肠肌组织结构紊乱,横纹不清,出现断裂,上述改变在SIR组得到好转。S组SOD活性为(90.72±6.16)U/ml,MDA水平为(41.90±11.18)nmol/(mg·prot);IR组SOD活性为(61.04±5.37)U/ml, MDA水平为(82.25±13.39)nmol/(mg·prot);SIR组SOD活性为(70.87±6.23)U/ml, MDA水平为(68.31±14.95)nmol/(mg·prot)。IR组及SIR组MDA水平高于S组, SOD活性低于S组;SIR组MDA水平低于IR组, SOD活性高于I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tagliptin能减轻腓肠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腓肠肌组织病变,降低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内MDA的活性、增加SOD的活性,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骨骼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agliptin 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朱秋根 曾瑜 王梅丽 《天津药学》 202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n=40)...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n=40)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糖脂代谢、胰岛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05±1.15)mmol/L]、餐后2 h血糖[(7.12±1.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1±0.72)%]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2.14±0.21)mmol/L]、甘油三酯(TG)[(1.35±0.24)mmol/L]、胆固醇(TC)[(4.18±0.50)mmol/L]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2.18±0.14)mmol/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细胞功能指数(HOMA-B)[(80.37±5.15)μg/L]高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FINS)[(10.10±1.14)mU/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1.68±0.31)μU/m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安全有效,能调血糖、促代谢、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血糖控制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凯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单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单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空腹C肽水平、餐后2 h C肽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保护胰岛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磷酸西格列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西格列汀中Nitroso-STG-19
4
作者 刘雪 刘春霞 +2 位作者 冯今奋 张晨 邱璐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9期69-73,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西格列汀中亚硝胺类杂质Nitroso-STG-19(NTTP)的方法。西格列汀样品用水溶解,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乙酸乙酯层,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SB-AQ色谱柱(100 mm...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西格列汀中亚硝胺类杂质Nitroso-STG-19(NTTP)的方法。西格列汀样品用水溶解,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乙酸乙酯层,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SB-AQ色谱柱(100 mm×3.0 mm,2.7μm)分离,柱温为40℃,以水(含0.1%甲酸)和甲醇(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量为0.6 mL/min。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正离子扫描、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NTTP的质量浓度在0.2~3.0 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0.750 ng/g,定量限为1.500 n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n=6),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1.0%。该方法可为控制西格列汀中NTTP的含量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so-STG-19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 西格列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在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5
作者 姜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在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在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毛宏卫 李文 叶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1-113,125,共4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格列汀治...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肾功能及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concentration,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sugar,PBG)、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h尿蛋白定量(24 h-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24hUAE)、转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eine proteases inhibit protein C,Cys C)、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讨论: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及肾脏纤维化,降低血糖,且具有一定药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西格列汀 糖尿病肾脏疾病 肾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麦消渴片结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徐璐璐 陈小平 +2 位作者 常红叶 陈贝贝 李晓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观察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天麦消渴片结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 目的:观察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天麦消渴片结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50)。对照组采取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天麦消渴片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血糖相关指标及肥胖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 PG)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等血糖指标、体质量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及体脂率(Body fat rate,BF)等肥胖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 h PG、Hb A1c、体质量、BMI、WC、BF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并且试验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 A1c、体质量、BMI、WC、BF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0.00%)与对照组(4.17%)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天麦消渴片结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糖和肥胖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西格列汀 天麦消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9
8
作者 韩秀平 孙涛 +5 位作者 贺钰梅 汪丽丽 张梅 张永莉 李转霞 李林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二甲双胍组(41例)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二甲双胍组(41例)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脂代谢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 PBG、Hb A1c、TG均低于治疗前,HDL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 PBG、Hb A1c、HOMA-IR、TC、TG、LDL均低于治疗前,FIns、GLP-1、HD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 PBG、Hb A1c、HOMA-IR、TC、TG、LDL均低于二甲双胍组,FIns、GLP-1、HDL均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7
9
作者 焦秀敏 许秀萍 +1 位作者 赵晶 吕肖锋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期44-45,48,共3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2周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BMI均明显减低(P<0.01),FIns水平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FBG(5.6±1.5)mmol/L vs(7.0±1.8)mmol/L(P<0.01);2hPG(8.2±1.3)mmol/L vs(10.8±2.1)mmol/L(P<0.01);HbA1c(6.1±1.2)%vs(7.2±1.0)%(P<0.01);FIns(13.2±3.1)mU/L vs(11.5±2.3)mU/L(P<0.05)。结论西格列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降糖药物,且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二甲双胍 磷酸西格列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加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德云 马维青 +4 位作者 汪沪光 吕芳 王国娟 胡国平 司玮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0期1762-1764,共3页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后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单用二甲双胍(1 500mg/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HbA1c 7%~10%),加服西格列汀100mg/d,持续治疗12周。结果加用西格列汀1...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后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单用二甲双胍(1 500mg/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HbA1c 7%~10%),加服西格列汀100mg/d,持续治疗12周。结果加用西格列汀100mg/d,HbA1c、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血清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或<0.01),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HOMA-β)显著提高(P<0.05或<0.01)。加用西格列汀后低血糖风险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100mg/d后,能有效控制血糖,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二甲双胍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西格列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9
11
作者 翟清 姚新明 +3 位作者 陈月平 赵咏莉 华强 王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胰岛素泵降糖治疗组30例(A组),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降糖组30例(B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胰岛素泵降糖治疗组30例(A组),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降糖组30例(B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及最终胰岛素用量、低糖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的FPG、2 h P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B组2 h PG较A组降低(P<0.05),2 h C肽较A组升高(P<0.05),Hb A1c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最终胰岛素用量少于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提升胰岛功能,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胰岛素使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胰岛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格列奈或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梁勇前 刘湘茹 +1 位作者 胡德龙 罗蓓 《现代医院》 2015年第6期29-31,34,共4页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或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安全性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情况。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组(A组)和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组(B组),每组30例,A组每...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或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安全性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情况。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组(A组)和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组(B组),每组30例,A组每日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三餐前口服瑞格列奈;B组每日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早餐前口服西格列汀,随访2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体重指数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A组和B组治疗24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标ΔI30/ΔG30、基础胰岛素分泌指标HOMAβ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的变化,A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有所上升,有统计学差异,B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变化不大;A组有7例低血糖症的发生,其中有1例为严重的低血糖症,而B组无低血糖症发生,两组之间低血糖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采用瑞格列奈或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的方案都具有明显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 Alc并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且两者的治疗效果相当,A组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有所上升,B组治疗前后对体重的变化不大,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格列奈 西格列汀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磷酸西他列汀 被引量:9
13
作者 汤瑶 李响 +5 位作者 闻镍 孙旭 朱凌 于敏 李佐刚 李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480,共6页
建立了大鼠血浆中磷酸西他列汀含量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大鼠空白血浆为基质,通过添加标准品的方法配制含磷酸西他列汀和内标物氟西汀的样品,选用甲醇为沉淀剂,经离心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上清液用于... 建立了大鼠血浆中磷酸西他列汀含量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大鼠空白血浆为基质,通过添加标准品的方法配制含磷酸西他列汀和内标物氟西汀的样品,选用甲醇为沉淀剂,经离心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上清液用于目标物的检测。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50 mm×2.1 mm,1.9μm)为分析柱,Phenomenex Security Guard C18(4 mm×3.0 mm)为预柱,以乙腈和0.05%(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200μL/min,5 min内实现了快速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确定了磷酸西他列汀和氟西汀的监测离子对分别为m/z 408.0→235.0和m/z 310.0→148.0,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大鼠血浆中磷酸西他列汀的质量浓度在1~1 000μg/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2μg/L;其平均回收率为85%~115%;日内及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均小于15%,满足生物样品检测的要求。将该方法初步用于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血浆样品中磷酸西他列汀的检测。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能够用于磷酸西他列汀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电喷雾离子化 磷酸西他列汀 血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志黔 郝改梅 +4 位作者 薛晓兴 何洁 吴晏 韩静 王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索葛根芩连汤单药及联合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值、胰岛素耐量、葡萄糖耐量的作用,从而初步揭示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合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 目的探索葛根芩连汤单药及联合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值、胰岛素耐量、葡萄糖耐量的作用,从而初步揭示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合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58只,予以无菌水(正常组和模型组)、葛根芩连汤(中药组)、西格列汀(西药组)、葛根芩连汤联合西格列汀(中加西组)给药6周的治疗方案,动态监测各组模型动物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以及给药前、给药后3周、给药后6周的胰岛素耐量试验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给药6周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FBG降低(P<0.05),葡萄糖耐量改善(P<0.05);西药组体重降低改善(P<0.05),FBG降低(P<0.05),胰岛素耐量、葡萄糖耐量改善(P<0.05);中加西组体重降低改善(P<0.05),FBG降低明显(P<0.01),胰岛素耐量、葡萄糖耐量均改善明显(P<0.01)。给药各组疗效顺序如下:中加西组>西药组>中药组。结论葛根芩连汤与西格列汀单独使用时,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联合使用时其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独使用,表明葛根芩连汤对西格列汀的疗效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胰岛素耐量 葡萄糖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IRS2/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申甜 雷涛 +2 位作者 徐碧林 章志建 张翠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35只大鼠,应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构建NAFLD模型,取其中30只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组、模型组各10只,分...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35只大鼠,应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构建NAFLD模型,取其中30只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组、模型组各10只,分别以二甲双胍500 mg/(kg·d)、西格列汀10 mg/(kg·d)、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另取5只未造模大鼠作为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各组干预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血脂指标(包括TC、T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取出肝脏称重,计算肝指数(肝脏湿重/体质量)。制备肝脏匀浆,检测肝脏TG水平。取肝右叶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炎性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IRS2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PI3K-p85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肝指数、FBG、HOMA-IR、ALT、AST、TC、TG及肝脏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二甲双胍组及西格列汀组肝指数、FBG、HOMA-IR、ALT、AST、TC、TG及肝脏TG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西格列汀组HOMA-IR及肝脏TG水平均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模型组肝组织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出现明显的小泡性脂肪变性;二甲双胍组肝细胞空泡样变及细胞质疏松化较模型组减轻;西格列汀组以上病理改变较二甲双胍组减轻。与模型组相比,西格列汀组及二甲双胍组IRS2 mRNA表达增加、PI3K-p85α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西格列汀组IRS2 mRNA表达高于二甲双胍组、PI3K-p85α蛋白表达低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结论西格列汀可明显改善高脂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沉积及IR,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肝脏IRS2/PI3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西格列汀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底物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及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坤 任巧华 +1 位作者 吴韬 杜俊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5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及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新近诊断且近3个月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西格列...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及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新近诊断且近3个月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西格列汀组和阿卡波糖组两组各30例,两组分别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每日100 mg或阿卡波糖每日150 mg,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体重指数(BMI)、血糖指标、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标志物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西格列汀组BMI较阿卡波糖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CIMT,西格列汀组较治疗前减小,西格列汀组较阿卡波糖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甘露糖结合凝集素、I型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西格列汀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西格列汀组较阿卡波糖组低,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降糖效果与阿卡波糖相当,但西格列汀还可降低体重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标志物水平,对心血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药理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寅辉 李凯利 刘浩 《循证医学》 CSCD 2015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第3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资源系统、Elsevier-Science Direct、牛津期刊数据库、英... 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第3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资源系统、Elsevier-Science Direct、牛津期刊数据库、英国医学期刊、Pub Med、医学文摘资料库、循证医学等中英文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2006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集关于西格列汀的药理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 2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格列汀组相比安慰剂组,能够轻度增加患者体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0.26,95%可信区间(-0.10,0.62),P=0.16];西格列汀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效果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11.02,95%可信区间(7.96,14.09),P<0.000 01];西格列汀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0.95,95%可信区间(0.69,1.29),P=0.73]。结论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增强胰岛β细胞活性,没有明显的增加体重作用,且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它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肥胖大鼠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chemerin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炯炯 胡红琳 +2 位作者 夏莉 王长江 方朝晖 《安徽医学》 2015年第9期1054-1057,1058,共5页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肥胖大鼠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chemerin、脂联素(ADPN)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chemerin及ADPN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肥胖对照组(HF组)和肥胖西格列汀干预组(SP组),ELISA法分...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肥胖大鼠代谢指标及脂肪因子chemerin、脂联素(ADPN)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chemerin及ADPN与肥胖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肥胖对照组(HF组)和肥胖西格列汀干预组(SP组),ELISA法分别测定干预前后各组大鼠生化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脂肪、肝脏、肌肉及肾脏组织chemerin及AD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HF组大鼠血清chemerin、体质量(BW),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O-IR)增高,血清ADPN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HF组大鼠脂肪、肝脏、肌肉及肾脏组织的chemerin蛋白表达量较NC组对应组织的表达量增加(P<0.05),脂肪、肝脏及肌肉组织的ADPN表达量减少(P<0.05)。与HF组相比,SP组大鼠FBG、FINS、TC、TG、LDL-C、HOMO-IR、血清chemerin水平降低,HDL-C及血清ADPN水平升高(P<0.05),脂肪、肝脏、肾脏及肌肉组织的chemerin蛋白表达量减少,脂肪、肌肉组织的ADPN表达增加(P<0.05)。干预前chemerin、ADPN与BW、FBG、TG、HDL-C、LDL-C、FINS、HOMO-IR有相关性,干预后chemerin、ADPN与BW、LDL-C、FINS、HOMO-IR有相关性,ADPN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 chemerin及ADPN参与糖脂代谢过程,西格列汀可改善血清学各代谢指标,并通过影响chemerin及ADPN来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西格列汀 CHEMERIN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帆 蒋晓岚 +2 位作者 王佳 雷秀勇 李钶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影响。方法 82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AER...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影响。方法 82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AER)、血清TGF-β1和PDGF-BB水平,分析西格列汀治疗和AER、血清TGF-β1、PDGF-BB的关系。结果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后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下降,HOMA-IS升高(P<0.05);AER和血清TGF-β1、PDGF-BB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西格列汀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血清TGF-β1、PDGF-BB和AE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尿蛋白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肥胖大鼠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莉 胡红琳 +2 位作者 戚仁娟 刘炯炯 王长江 《安徽医学》 2016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肥胖大鼠代谢指标及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ND组,n=10)和高脂饲料喂养组(HD组,n=30)。16周后HD组成功建立肥胖模型(n=16),并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OB组,n=8)和西格列汀干预...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肥胖大鼠代谢指标及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ND组,n=10)和高脂饲料喂养组(HD组,n=30)。16周后HD组成功建立肥胖模型(n=16),并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OB组,n=8)和西格列汀干预组(SITA组,n=8)。分别测定干预前后各组大鼠体质量(BW)、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干预前,HD组的BW、FBG、TG、TCH、LDL-C、FINS、HOMA-IR、内脏脂肪素高于ND组,HDL-C低于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ITA组FBG、TG、TCH、LDL-C、FINS、HOMA-IR低于OB组,HDL-C高于O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脏脂肪素与BW、FBG、FINS、HOMA-IR、TCH、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出现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增加,西格列汀能下调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内脏脂肪素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