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多功能参数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1
作者 张颖 常智 +5 位作者 韩旭 焦建 杨子鹤 李全 董薇 米宏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57,共7页
目的 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多功能参数对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行负荷+... 目的 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多功能参数对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行负荷+静息G-MPI提示有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99例患者。图像采用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17节段5分法以及PHASE软件获得左心室血流灌注、功能以及同步性参数。随访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与无MACE组。采用Cox回归分析与MACE有关的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别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99例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访期间共35例(35.35%)发生MACE。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负荷相位带宽(SPBW)(HR=1.015,95%CI 1.002~1.028)和负荷异常总积分与静息异常总积分的总差值分(SDS)(HR=1.105,95%CI 1.008~1.211)为预测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SPBW和SDS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9°和6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778。生存分析显示,SPBW≥69°组和SDS≥6分组MACE发生率高于SPBW<69°组和SDS<6分组(66.6%比13.2%,53.3%比20.4%,P均<0.05)。结论 SPECT G-MPI心功能参数可用于预测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SPBW和SDS是预测此类患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心肌灌注显像 预测 相位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
2
作者 赵振峰 王瑞 +4 位作者 周伟娜 刘磊 郝喜燕 牛瑞龙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7-970,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永新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Symbia T16 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方法前瞻性对40例确诊或疑诊骨转移癌患者分别采用国产永新SPECT/CT仪及Symbia T16 SP... 目的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永新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Symbia T16 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方法前瞻性对40例确诊或疑诊骨转移癌患者分别采用国产永新SPECT/CT仪及Symbia T16 SPECT/CT仪以相同方法及参数进行全身骨显像及局部融合显像,比较2种设备所获图像质量及其检出病灶能力。结果40例中,以Symbia T16 SPECT/CT仪所获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为5分者35例、4分5例,检出118处阳性病灶,累及胸部36处、脊柱28处、骨盆30处、四肢20处、颅骨4处;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图像质量均为5分,检出59处阳性病灶,CT表现为骨质破坏14处、骨密度增高11处、骨密度不均匀34处。利用永新SPECT/CT仪所获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为5分者35例、4分4例、3分1例,检出阳性病灶及其累及骨骼区域均与Symbia T16 SPECT/CT仪一致,所获局部融合显像图像质量、检出阳性病灶累及区域,以及CT表现亦均与Symbia T16 SPECT/CT仪相符。结论国产永新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均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图像质量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FAPI SPECT/CT对晚期结直肠癌诊断效能及免疫治疗决策的影响
3
作者 张禹 林志毅 +3 位作者 陈泓 余明钿 黄陈申 陈文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8-774,共7页
目的 探讨99Tcm标记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SPECT/CT对晚期结直肠癌转移灶的诊断效能及预测免疫治疗结局的价值,并与18F-FDG PET/CT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1月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同时接受99Tcm-FA... 目的 探讨99Tcm标记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SPECT/CT对晚期结直肠癌转移灶的诊断效能及预测免疫治疗结局的价值,并与18F-FDG PET/CT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1月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同时接受99Tcm-FAPI SPECT/CT和18F-FDG PET/CT显像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4例。以活检或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 34例患者中,17例后续接受免疫治疗。肿瘤原发灶(Z=-2.389,P=0.017)、腹膜种植转移灶(Z=-2.497,P=0.013)和肝转移灶(Z=-0.106,P=0.015)对99Tcm-FAPI的摄取明显高于18F-FDG。99Tcm-FAPI SPECT/CT对腹膜种植转移患者的诊断效能优于18F-FDG PET/CT(χ2=4.65,P=0.033)。对99Tcm-FAPI不摄取的转移灶在接受免疫治疗后临床预后较好(χ2=11.839,P=0.006),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FDG/SUVmax-FAPI是预测免疫治疗结局的重要参数,最佳截断值为5.04。结论99Tcm-FAPI SPECT/CT对晚期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效能优于18F-FDG PET/CT。SUVmax-FDG/SUVmaxFAPI对判断免疫治疗预后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 诊断 免疫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I-MIBG xSPECT/CT定量参数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王晓雅 王观筠 +3 位作者 周子昂 阚英 王巍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定量^(123)I-MIBG xSPECT/CT显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61例经病理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123)I-MIBGxSPECT/CT图像,分析骨转移病... 目的探讨定量^(123)I-MIBG xSPECT/CT显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61例经病理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123)I-MIBGxSPECT/CT图像,分析骨转移病灶及正常骨定量参数的部分影响因素,比较两者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avg)、最小标准化摄取值(SUVmin)和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体质参数间的正常骨SU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0.204~0.071,P均>0.05)。骨转移病灶的SUVmax、SUVavg、SUVmin、SUVpeak显著高于正常骨(Z=-10.118~-9.703,P<0.0001);Curie评分不同分区间骨转移病灶SUV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226、0.107、0.149、0.342,P均>0.05)。SUVmax、SUVavg、SUVmin和SUVpeak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95%CI 0.884~0.974)、0.948(95%CI 0.906~0.989)、0.935(95%CI 0.890~0.981)、0.942(95%CI0.899~0.985);敏感度分别为90.9%、90.2%、93.7%、92.3%,特异度分别为86.9%、93.4%、85.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UVmax、SUVavg、SUVmin和SUVpeak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0.39 g/ml、0.33 g/ml、0.20 g/ml、0.33 g/ml。结论当SUVavg高于0.33 g/ml临界值时,对骨转移病灶具有高度提示性。x SPECT/CT定量指标提高了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诊断的特异性,证明了^(123)I-MIBG xSPECT/CT显像定量分析的高诊断效能及其作为视觉评估诊断辅助的潜在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标准化摄取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EIF4G1基因突变帕金森病^(123)I-MIBG SPECT/CT及DAT PET/MRI表现
5
作者 薛腾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49,共1页
患者女,51岁,左手抖动2年半并逐渐加重,伴面具脸、嗅觉减退及焦虑、抑郁;既往体健,其母、姊均有震颤相关病史。查体:左上肢肌张力增高,左下肢踏地动作减慢,无明显运动迟缓、小碎步及姿势异常,后拉试验(一)。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突变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灌注SPECT/CT显像诊断肺栓塞并联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预测预后
6
作者 李晓玉 曹佳欣 +2 位作者 张志琳 牛思宇 刘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10,共5页
目的观察肺灌注SPECT/CT显像诊断肺栓塞(PE)并联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60例疑诊PE,其中237例经临床确诊,对比肺灌注SPECT/CT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的诊断效能。针对237例临床确诊PE中的160例首次发病并... 目的观察肺灌注SPECT/CT显像诊断肺栓塞(PE)并联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60例疑诊PE,其中237例经临床确诊,对比肺灌注SPECT/CT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的诊断效能。针对237例临床确诊PE中的160例首次发病并接受标准抗凝治疗及规律随访至出院后3个月者以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基于肺灌注SPECT/CT显像的肺灌注缺损评分,筛选PE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对于PE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肺灌注SPECT/CT诊断PE的阳性率高于CTPA[66.54%(173/260)vs.59.62%(155/260),χ^(2)=4.765,P=0.038]。160例临床确诊PE中,51例预后不良、109例预后良好;年龄、血尿素氮、肌酐、尿酸、D-二聚体水平及肺灌注缺损评分均为PE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以之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731。结论肺灌注SPECT/CT显像可用于诊断PE;联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能有效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预后 血液学试验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全身平面显像与^(131)I-SPECT/CT评估术后首次放射性碘治疗后分化型甲状腺癌
7
作者 席欢 林琳 +5 位作者 樊蓉 杨珂 魏正茂 郑怿青 王雪鹃 郑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对比^(131)I-全身平面显像(^(131)I-WBS)与^(131)I-SPECT/CT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经首次放射性碘(RAI)治疗后残余甲状腺组织、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以及复发危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67例于术后接受首次RAI治疗及其后^(131)I... 目的对比^(131)I-全身平面显像(^(131)I-WBS)与^(131)I-SPECT/CT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经首次放射性碘(RAI)治疗后残余甲状腺组织、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以及复发危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67例于术后接受首次RAI治疗及其后^(131)I-WBS与^(131)I-SPECT/CT显像的DTC患者,对比2种检查识别残留甲状腺、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评估DTC复发危险的差异。结果367例中,^(131)I-WBS检出353例存在甲状腺残留、3例可疑甲状腺残留,^(31)I-SPECT/CT诊断349例甲状腺残留,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131)I-WBS判断36例存在、67例可疑淋巴结转移,^(131)I-SPECT/CT检出52例淋巴结转移;^(131)I-WBS判断20例存在、35例可疑、312例无远处转移,^(131)I-SPECT/CT判断60例存在、3例无法诊断、304例无远处转移;^(31)I-SPECT/CT对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检出率均高于^(131)I-WBS(P=0.018、<0.001)。随访期间^(131)I-WBS评估DTC复发低危94例、中危155例、高危118例,^(131)I-SPECT/CT评估低危116例、中危137例、高危114例,对其中40例(40/367,10.90%)存在差异。结论相比^(131)I-WBS,^(131)I-SPECT/CT对于评估DTC术后经首次RAI治疗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危险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细胞分化 碘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31日至2023年6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择期PCI术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57.56±8.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100)和QFR组(n=100),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常规组根据医师经验行PCI术治疗,QFR组根据QFR测定结果行PCI治疗。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PCI术后7 d,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分别采集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的图像,计算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7.59±3.14 vs.7.48±3.36,P=0.811)、心肌灌注总积分(15.87±7.61 vs.15.63±5.97,P=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组PCI术后7 d的心肌缺血节段数(5.58±3.36 vs.6.51±2.14,P=0.020)和心肌灌注总积分(10.55±4.41 vs.12.96±6.50,P=0.002)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QFR指导PCI可以更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加诺生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定量血流分数(Q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术前^(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月红 黄京伟 +1 位作者 张腾 杨敏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患者术前^(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 目的探讨疑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患者术前^(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以下简称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疑诊PHPT并在术前完善甲状旁腺MIBI SPECT/CT显像的2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及影像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阴性组相比,血清总钙、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在阳性组显著升高(P<0.05);病灶的病理类型、最大径、体积及位置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PTH水平、病灶病理类型、位置及最大径与MIBI SPECT/CT显像结果阳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疑诊PHPT患者术前MIBI SPECT/CT显像结果受多重因素影响,术前血清PTH水平、病灶病理类型、位置及最大径是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HO综合征累及骨及关节^(99)Tc^(m)-MDP SPECT/CT显像表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小梅 李佳苗 +5 位作者 李冬菊 马小伟 吴玉婷 王蓉 王莹 杨吉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观察^(99)Tc^(m)-MDP SPECT/CT显像所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及骨炎(SAPHO)综合征累及骨与关节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SAPHO综合征患者^(99)Tc^(m)-MDP SPECT/CT资料,以聚类分析法评估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模式。结果... 目的观察^(99)Tc^(m)-MDP SPECT/CT显像所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及骨炎(SAPHO)综合征累及骨与关节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SAPHO综合征患者^(99)Tc^(m)-MDP SPECT/CT资料,以聚类分析法评估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模式。结果根据聚类分析,SAPHO所致骨与关节病变可分为肋骨型(n=19)、脊柱型(n=32)和胸锁关节型(n=18)。共于19例肋骨型检出145处病灶,包括60处肋骨病灶及95处其他病灶,半数以上呈低、中度摄取;半数呈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呈低度摄取;少数肋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脊柱型多累及中轴骨(27/32,84.38%);椎体病变多累及一侧肋椎关节、呈连续性分布及低、中度摄取。胸锁关节型均累及胸锁关节,半数以上病灶位于胸锁关节并呈高度摄取,以“牛头征”和“半牛头征”为典型表现,多见骨质增生硬化、骨皮质肥厚。结论SAPHO综合征累及骨关节可分为肋骨型、脊柱型及胸锁关节型。全身骨显像缺乏“牛头征”或“半牛头征”等典型表现时,结合临床表现及SPECT/CT融合显像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HO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采集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体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国庆 马成皓 +7 位作者 杨双臣 杨鑫 张新超 田丛娜 胡玉敬 秦亚楠 魏强 边艳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0,共5页
目的观察螺旋采集用于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针对1个包含6个球体(直径分别为37、28、22、17、13和10 mm)的体模模型,分别向球体及体模腔内灌注640 kBq/ml及20 kBq/ml^(99)Tc^(m)O_(4)^(-)溶液,并以5、10及15秒/帧... 目的观察螺旋采集用于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针对1个包含6个球体(直径分别为37、28、22、17、13和10 mm)的体模模型,分别向球体及体模腔内灌注640 kBq/ml及20 kBq/ml^(99)Tc^(m)O_(4)^(-)溶液,并以5、10及15秒/帧行螺旋采集与常规步进采集;比较2种采集方式所获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客观参数,包括本底变异系数(CV)、对比度噪声比(CNR)、平均放射性计数(C_(sphere))和测量定量误差百分比(Error%)的差异。结果各采集时间下,螺旋采集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步进采集,以5秒/帧时二者差值最大;螺旋采集的CV、CNR、C_(sphere)均优于常规步进采集(P均<0.05)。排除直径10、13 mm球体后,5、10秒/帧下,螺旋采集Error%均优于常规步进采集(P均<0.05),而15秒/帧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同采集时间、尤其较短采集时间下,以螺旋采集所获SPECT的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优于常规步进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模 显像术 定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钇-90轫致辐射SPECT显像能窗: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文迪 向镛兆 +4 位作者 王海涛 吴伟铭 杨晶晶 蔡华伟 赵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能通用(MEGP)准直器不同能窗对钇90(^(90)Y)轫致辐射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遴选最佳显像能窗。方法获取^(90)Y轫致辐射能谱,比较MEGP准直器不同能窗下图像灵敏度、源感兴趣区计数/视野内总计数百分比(S/FOV%)及信号/背景比(S/B... 目的观察中能通用(MEGP)准直器不同能窗对钇90(^(90)Y)轫致辐射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遴选最佳显像能窗。方法获取^(90)Y轫致辐射能谱,比较MEGP准直器不同能窗下图像灵敏度、源感兴趣区计数/视野内总计数百分比(S/FOV%)及信号/背景比(S/B)。结果所获^(90)Y轫致辐射能谱呈连续曲线,MEGP准直器下能峰为76.2 keV。MEGP准直器显像清晰。以10%、20%窗宽显示图像的S/FOV%与S/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后者灵敏度更高(P<0.05)。70~90 keV图像灵敏度较高而S/FOV%及S/B有所下降;40~60 keV图像S/FOV%、S/B均较高而灵敏度较低;100 keV±20%能窗图像灵敏度、S/FOV%及S/B均较高,分别为69.73%、0.62和1.64。结论以MEGP准直器行^(90)Y轫致辐射显像时,20%窗宽图像质量优于10%窗宽;100 keV±20%图像灵敏度较高且S/FOV%及S/B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试验验证Insight NM/CT Pro SPECT/CT安全性与有效性
13
作者 马旭 王雪梅 +3 位作者 张国建 李剑波 高丽蕾 刘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 通过临床验证获得临床影像质量可接受率、设备常用功能、机器使用便捷性、整机稳定性满意度与安全性评价,对Insight NM/CT Pro SPECT/CT成像系统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 通过临床验证获得临床影像质量可接受率、设备常用功能、机器使用便捷性、整机稳定性满意度与安全性评价,对Insight NM/CT Pro SPECT/CT成像系统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7—10月自愿参与试验的受试者79例,使用Insight NM/CT Pro SPECT/CT分别进行内分泌、循环、骨骼、呼吸、泌尿多系统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有效性评价,并评价机器运行情况与安全性。结果 79例患者影像质量评价:平面显像36例中可接受者35例;断层显像43例中可接受者42例,可接受率分别为97.22%、97.67%,95%CI下限分别为85.47%、87.71%,均高于目标值(83.00%)。操作人员对79例患者进行显像操作时,设备常用功能、设备使用便捷性、整机稳定性评价均满意,满意率为100%,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Insight NM/CT Pro SPECT/CT有效性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图像组织结构显示清楚,设备常用功能齐备,系统稳定,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影像质量 平面成像 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腺瘤相关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定量^(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参数与功能标志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4
作者 李树恒 栾九松 +2 位作者 董曦 苏剑 李晓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6-761,共6页
目的观察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甲状旁腺腺瘤定量^(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CT显像参数与其功能标志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8例单发甲状旁腺腺瘤PHPT患者,记录血甲状旁腺激素(PTH)... 目的观察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甲状旁腺腺瘤定量^(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CT显像参数与其功能标志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8例单发甲状旁腺腺瘤PHPT患者,记录血甲状旁腺激素(PTH)等临床资料,获取定量^(99)Tc^(m)-MIBI SPECT/CT显像参数,并根据血钙水平评估疾病严重程度(2.55~2.80 mmol/L及>2.80 mmol/L),将患者分为Ⅰ型组(n=25)与Ⅱ型组(n=33)。经重建图像获得病灶定量代谢参数,包括病灶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SUV_(max))、平均值(SUV_(mean))及峰值(SUV_(peak)),瘦体标准化SUV(SUL)最大值(SUL_(max))、平均值(SUL_(mean))及峰值(SUL_(peak)),病灶摄取总体积(TLV)、摄取总量(TLU),以及衍生参数病灶与同侧三角肌摄取比值(LBR)和病灶密度(LD)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及多指标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PHPT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Ⅰ型组血PTH及血钙水平均低于Ⅱ型组(P均<0.05)。^(99)Tc^(m)-MIBI SPECT/CT断层显像与平面显像对伴PHPT甲状旁腺腺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56%vs.91.38%,P=0.063)。TLV、TLU均与血PTH(r_(s)=0.416、0.422)及血钙水平(r_(s)=0.391、0.349)呈弱相关(P均<0.05)。Ⅰ型组TLV、TLU明显低于Ⅱ型组(P均<0.05)。以PTH、TLV及TLU鉴别Ⅰ、Ⅱ型伴PHPT甲状旁腺腺瘤的AUC分别为0.770、0.741及0.716,三者联合的AUC为0.790,均未见统计学差异(Z=0.361~1.454,P均>0.05)。结论根据甲状旁腺^(99)Tc^(m)-MIBI SPECT/CT定量代谢参数TLV、TLU可用于评估伴PHPT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Parkin基因突变早发型帕金森病^(123)I-MIBG SPECT/CT表现
15
作者 薛腾 王超然 +1 位作者 脱厚珍 杨吉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2-462,共1页
患者女,39岁,右下肢运动障碍10年,手抖3年、逐渐加重伴日常活动部分受限1年,外院疑诊“帕金森综合征”;既往健康,否认家族病史。查体:双上肢及右下肢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力5级,无明显运动迟缓、小碎步及手足徐动或舞蹈样动作等姿态异常。... 患者女,39岁,右下肢运动障碍10年,手抖3年、逐渐加重伴日常活动部分受限1年,外院疑诊“帕金森综合征”;既往健康,否认家族病史。查体:双上肢及右下肢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力5级,无明显运动迟缓、小碎步及手足徐动或舞蹈样动作等姿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颈及胸部^(123)I-间碘苄胍(3-iodobenzylguanidine,MIBG)SPECT/CT显像:嘱患者服用复方碘溶液1 h后经静脉注射^(123)I-MIBG,注射后15 min(图1A)及4 h(图1B)见心脏显影清晰,心脏/纵隔计数分别为1.8和2.1;断层显像中,左心室各壁均见显像剂摄取(图1C)。影像学诊断:心脏交感神经功能未见减低。全外显子组测序:于PRKN(Parkin)基因中检出与本例表型相关的2个致病变异(chr6:162683558-162683797缺失及chr6:162206825突变)。临床诊断:Parkin基因突变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 disease,EOPD)。本例报道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P2-16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突变 间碘苄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SPECT/CT及PET/CT表现
16
作者 葛岩松 林娜 姚文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0,共1页
患者女,37岁,发现颈部无痛性肿物进行性增大伴乏力10个月、胸闷8个月,无发热、心悸、呼吸困难等;9个月前超声示甲状腺右叶3.0 cm×1.7 cm结节,^(99)Tc^(m)O_(4)^(-)SPECT/CT示甲状腺右叶显像剂分布较对侧稀疏(图1 A),甲状腺球蛋白抗... 患者女,37岁,发现颈部无痛性肿物进行性增大伴乏力10个月、胸闷8个月,无发热、心悸、呼吸困难等;9个月前超声示甲状腺右叶3.0 cm×1.7 cm结节,^(99)Tc^(m)O_(4)^(-)SPECT/CT示甲状腺右叶显像剂分布较对侧稀疏(图1 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7.3 I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 137.8 IU/ml;既往体健。查体:甲状腺右叶触及约5 cm×5 cm质韧肿物,无触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SPECT-CT与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8
17
作者 江晓兵 莫凌 +7 位作者 姚珍松 罗耀武 梁德 陆卫钦 张顺聪 丁金勇 杨志东 晋大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1-897,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4月因OVCF... 目的:比较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4月因OVCF就诊而又同时接受了胸腰椎MRI、SPECT及SPECT-CT检查的2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12例,男8例,年龄60~80岁,平均73.5岁,平均病程21d。根据MRI表现确定最终诊断,MRI上出现骨髓水肿像的椎体定义为新鲜骨折椎体,椎体形态有压缩改变但MRI信号无异常者定义为陈旧骨折。由2位核医学医师分别评估SPECT及SPECT-CT检查,记录出现核素浓集的椎体,并给出疾病诊断意见。采用Kappa检验对比MRI与SPECT-CT判断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的一致性以及定性诊断能力。参考MRI发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SPECT与SPECT-CT定位病椎能力的异同。结果:根据MRI或SPECT-CT,20例患者均确诊为新鲜OVCF,其中MRI发现32个椎体存在新鲜OVCF,SPECT-CT发现34个椎体存在新鲜OVCF;根据SPECT诊断新鲜OVCF 12例,疑似新鲜OVCF但难以与肿瘤、感染相鉴别8例,共发现34个椎体存在核素浓集。MRI发现新鲜OVCF 32个椎体、陈旧OVCF 10个椎体,SPECT-CT发现新鲜OVCF 34个椎体、陈旧OVCF 8个椎体,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0577,P〈0.05)。在对病椎定位的准确性上,以MRI定位的病椎节段为参考,SPECT与MRI定位相同24个椎体,SPECT-CT与MRI定位相同30个椎体,SPECT-CT定位准确性优于SPECT(P〈0.05)。SPECT-CT检查还发现了MRI未能显示的骨骼病损,其中骶尾椎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骶髂关节炎1例,胸锁关节良性病变1例。结论:SPECT-CT在OVCF的定位、定性诊断上与MRI的价值相似,其准确定位病椎的性能优于传统SPECT检查;SPECT-CT还可以发现一些MRI未能显示的合并骨骼病损。SPECT-CT是患者不能接受MRI时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 磁共振成像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DP SPECT/CT图像融合诊断隐匿性骨折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斌青 宋青凤 +2 位作者 刘玉珂 郭会利 张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的SPECT/CT资料,所有病灶均以病理学诊断或6个月以上的影像学随访为最终诊断结果,依据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对隐匿性骨折进行分类,观察其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的SPECT/CT资料,所有病灶均以病理学诊断或6个月以上的影像学随访为最终诊断结果,依据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对隐匿性骨折进行分类,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54例中,SPECT/CT诊断隐匿性创伤骨折或隐匿性骨内骨折12例,发现病灶58处;疲劳骨折6例,发现病灶8处;衰竭骨折36例,发现病灶72处。结论 SPECT/CT能在明确诊断骨折的基础上作出分类诊断,有助于隐匿性骨折的早期诊断及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融合鉴别诊断疑似骨转移灶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23
19
作者 马玉波 王忠 +3 位作者 顾爱春 远奇 徐枫 刘平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图像对平面骨显像中疑似肿瘤骨转移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临床拟排除肿瘤骨转移患者187例,常规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若发现疑...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图像对平面骨显像中疑似肿瘤骨转移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临床拟排除肿瘤骨转移患者187例,常规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若发现疑似骨转移(或不能确定)者,则当即追加相应骨的局部核素SPECT和CT检查,并进行SPECT/CT图像融合分析,鉴别或明确疑似病灶的性质,并对部分病例随访或追加检查验证,统计分析单纯SPECT、CT和SPECT/CT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疑似病灶共计340个。SPECT/CT融合图像明确为良性病灶137个(40.3%),恶性病灶172个(50.6%),仍可疑者31个(9.1%),与单纯SPECT、CT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2例获得有明确诊断结论的随访,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符合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3.8%(15/16)、87.5%(14/16)、90.6%(19/32)和9.4%(3/32)。结论 SPECT/CT融合图像分析对疑似肿瘤骨转移灶有较高的鉴别或定性诊断价值,但仍有必要结合其他诊断手段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融合 骨显像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活检、腮腺造影及唾液腺SPECT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慧 赵春梅 +4 位作者 龚忠诚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尹小朋 林兆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腮腺造影、唇腺活检及唾液腺SPECT(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接受3项检查的患者59例,SS 41例,非SS 18例。分析比较各检查方法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唇腺活... 目的:比较腮腺造影、唇腺活检及唾液腺SPECT(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接受3项检查的患者59例,SS 41例,非SS 18例。分析比较各检查方法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唇腺活检、腮腺造影、唾液腺SPECT的灵敏度分别为:63.4%、82.9%和92.7%;特异度分别为:94.4%、83.3%、88.9%;准确度为分别为72.9%、83.1%、91.5%。唇腺活检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较其他2项检查低(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 3±0.059 8、0.831 3±0.061 5和0.907 9±0.049 3(P<0.01);Youden指数分别为0.578、0.662和0.816。结论:唾液腺SPECT是诊断干燥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造影 活检 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