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盛矢薇 朱瑞森 +2 位作者 樊友本 高云朝 陆汉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23-1427,1435,共6页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PHPT患者37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740 MBq,分别于注射后30 min及2~3 h进...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PHPT患者37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740 MBq,分别于注射后30 min及2~3 h进行颈胸部早期相和延迟相平面显像,延迟平面显像后行颈胸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确定37例PHPT患者共有41个甲状旁腺病灶,其中29例为单发甲状旁腺腺瘤(包括5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2例各有两个甲状旁腺腺瘤,5例为单发甲状旁腺增生,另1例为3个甲状旁腺增生。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对PHPT的病灶检出率为87.8%,显著高于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75.6%的检出率(P<0.05)。对甲状旁腺增生灶,99mTc-MIBI SPECT/CT的诊断灵敏度为50.0%,而平面显像均未检出病灶(P<0.05)。此外,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可提供病灶的解剖位置,尤其方便异位PHPT病灶的定位或术中探查。结论 99mTc-MIBI SPECT/CT是探查PHPT病灶的有效诊断方法,综合临床价值高于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甲状旁腺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SPECT/CT诊断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连娜 杨芳 冯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融合检查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拟诊为甲旁亢患者行99mTc-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融合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融合检查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拟诊为甲旁亢患者行99mTc-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融合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31例患者经临床手术病理均确诊为甲旁亢,其中甲状旁腺腺瘤27例,甲状旁腺增生3例,甲状旁腺癌1例。99mTc-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融合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87.1%和96.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是有效的探测甲状旁腺病变的影像学方法,在PHPT患者的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眼眶SPECT/CT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泪腺炎症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承志 李新辉 +4 位作者 赵敏 邓豪余 黄金 刘丹 许雪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目的:探讨^(99m)锝-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99m)Tc-DTPA)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在甲... 目的:探讨^(99m)锝-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99m)Tc-DTPA)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泪腺炎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TA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活动评分(clinical active score,CAS)标准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同时选取影像学表现阴性的1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99m)Tc-DTPA眼眶SPECT/CT,分别在横断面、冠状面图像上测量泪腺横径、长径、体积,勾画泪腺与枕叶脑组织的感兴趣区,测量放射性计数平均值,计算靶/非靶比值(target/non-target ratio,T/NT),比较3组间泪腺参数的差异,并评价各参数对TAO活动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TAO非活动期组冠状面长径和T/NT值外,TAO患者各泪腺参数均明显增长或增高(P<0.05);与非活动组比较,除横断面和冠状面长径外,活动期组其余参数均明显增长或增高(P<0.05);除冠状面长径外,TAO患者泪腺参数均与CAS呈正相关,以横断面T/NT最大值的诊断效能最优(曲线下面积为0.82,P<0.01)。结论:^(99m)Tc-DTPA眼眶SPECT/CT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有助于评估TAO患者泪腺炎症程度及临床活动期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泪腺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