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l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llision window for single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Changjun Xi Yug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816-822,共7页
Focusing on the single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 which minimizes the total completion time in the presence of dynamic job arrivals, a rolling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cusing on the single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 which minimizes the total completion time in the presence of dynamic job arrivals, a rolling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and structure of scheduling. An optimal scheduling strategy in collision window is presente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is algorithm is given.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other common heuristic algorithms on both the total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machine scheduling rolling schedul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heuris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ngle-Pass算法的网络新闻话题发现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红光 高星 +3 位作者 孙铁利 杨凤芹 彭杨 冯国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通过改进的Single-Pass增量文本聚类算法,以话题为粒度对新闻信息进行组织,实现网络新闻话题的发现.该方法考虑了新闻的动态性和时间特性,在特征词项权重计算中从词项在标题和正文中的位置信息及词项的增量文档频率两方面进行优化,同时... 通过改进的Single-Pass增量文本聚类算法,以话题为粒度对新闻信息进行组织,实现网络新闻话题的发现.该方法考虑了新闻的动态性和时间特性,在特征词项权重计算中从词项在标题和正文中的位置信息及词项的增量文档频率两方面进行优化,同时在相似度的计算中添加了时间因素及聚类中动态更新话题的质心向量.应用基于主题的网络爬虫构建的新闻等语料作为测试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传统算法在耗费代价和错检率上分别降低0.34%和1.57%,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发现 文本聚类 single—Pas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ngle-Pass的新闻话题检测与追踪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帆 潘亚雄 胡勇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5期396-403,共8页
为解决如何从海量新闻报道中检测并追踪到目标话题,选择了自增式聚类Single-Pass算法进行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得到改进后的Single-Pass聚类算法,期望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对于原有算法进行的改进主要有在新闻文本的特征词... 为解决如何从海量新闻报道中检测并追踪到目标话题,选择了自增式聚类Single-Pass算法进行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得到改进后的Single-Pass聚类算法,期望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对于原有算法进行的改进主要有在新闻文本的特征词选取中加入权重系数表达特征词位置信息,同时辅以时间特征进行新闻文本相似度计算,并且在Single-Pass聚类算法步骤中添加子话题阈值判断过程.实验验证改进后的Single-Pass聚类算法不仅可得到不同粒度的话题聚类效果,同时也提升了聚类效率.实验结果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改进后的Single-Pass聚类算法在漏检率和误检率上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话题 single-Pass聚类算法 时间特征 相似度 子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ansport phenomena during strip casting with EMBr in a single belt caster
4
作者 龚海军 李新中 +1 位作者 徐达鸣 郭景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150-2159,共10页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fluid flow,heat transfer and solidification(solidification transfer phenomena,STP)was presented which coupled with direct-current(DC)magnetic fields in a high-speed strip-casting metal d...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fluid flow,heat transfer and solidification(solidification transfer phenomena,STP)was presented which coupled with direct-current(DC)magnetic fields in a high-speed strip-casting metal delivery system.The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P and DC magnetic fields was simplified as a unilateral one,and the fully coupled solidification transport equations were numerically solved by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FVM).While the magnetic field contours for a localized DC magnetic field were calculated by software ANSYS and then incorporat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3-D)steady model of the liquid cavity in the mold by means of indirect coupling.A new FVM-based direct-SIMPLE algorithm was adopted to solve the iterations of pressure-velocity(P-V).The braking effects of DC magnetic fields with various configuration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static magnetic field(SMF).The results show that 0.6 T magnetic field with combination configuration contributes to forming an isokinetic feeding of melt,the re-circulation zone is shifted towards the back wall of reservoir,and the velocity difference on the direction of height decreases from 0.1 m/s to 0.Furthermore,the thickness of solidified skull increases uniformly from 0.45 mm to 1.36 mm on the chilled substrate(belt)near the ex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belt casting electromagnetic brake (EMBr) flow field direct-SIMPLE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MCP-DD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高睿 胡修任 +2 位作者 王泽良 李畅 吴月秀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的改良MCP算法计算相关数据的趋势估计函数;③通过空间相关函数对趋势估计函数进行DD加权,得到综合预测模型。运用该方法预测某工程场地的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结果表明:相比于线性插值法,MCP-DD预测方法有更高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小26.8%~55.8%,均方根误差RMSE减小25.2%~54.9%。此外,预测半径R0的最佳取值范围为25.0~37.8 m,平均相关数据点个数越多,平均相对距离越小,模型预测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桥静力触探 趋势估计函数 空间相关性 MCP-D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角差余弦值奇异熵的远海风电交流汇集线路单端量保护原理
6
作者 戴志辉 韩哲宇 李杭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两侧电力电子设备均采用负序抑制控制策略。交流汇集线路故障时,两侧故障电流相角和幅值都发生较大变化,使传统工频量距离保护可靠性降低。为此,首先阐述了海上风电交流汇集系统结构,并分析负序抑制策略实现方法。... 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两侧电力电子设备均采用负序抑制控制策略。交流汇集线路故障时,两侧故障电流相角和幅值都发生较大变化,使传统工频量距离保护可靠性降低。为此,首先阐述了海上风电交流汇集系统结构,并分析负序抑制策略实现方法。其次,考虑电容电流分析传统距离保护适应性,并分析不同故障下相电流与其超前相电流相角差值余弦值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Hankel矩阵反映特征量突变程度,提出一种基于相角差余弦值奇异熵的交流汇集线路单端量保护原理。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海上风电系统模型,分析并验证所提保护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动作灵敏,可靠性高,能耐受20 dB噪声和100Ω过渡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算法 单端量保护 奇异熵 接地故障 海上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积分球技术的最佳样本厚度研究及油茶籽油鉴伪
7
作者 龚中良 管金伟 +3 位作者 刘强 李大鹏 郑文峰 胡峰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减少单积分球技术采集光谱数据过程中的光损失,探索了油茶籽油检测时光损失量最小的样本厚度,并研究在此样本厚度下鉴别掺伪油茶籽油的能力。采用蒙特卡罗(MC)算法模拟单积分球技术下样本的测量,将模拟出的反射率(MR)和透射率(MT)作... 为减少单积分球技术采集光谱数据过程中的光损失,探索了油茶籽油检测时光损失量最小的样本厚度,并研究在此样本厚度下鉴别掺伪油茶籽油的能力。采用蒙特卡罗(MC)算法模拟单积分球技术下样本的测量,将模拟出的反射率(MR)和透射率(MT)作为实际值,单积分球采集的数据作为预测值,将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样本厚度。按不同掺伪比例制备了230组样本,采集最佳样本厚度的掺伪油茶籽油光谱数据,结合逆向倍增(IAD)算法得到样本的吸收系数(μ_(a))和约化散射系数(μ_(s)′)。将μ_(a)和μ_(s)′经过均值中心化预处理之后,利用Kennard-Stone(K-S)算法以7∶3的比例将样本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的多分类定性鉴别模型。结果表明:样本厚度为14mm时,MR和MT的MRE和RMSE均相对较小;μ_(a)和μ_(s)′建立的SVM模型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7.10%和95.65%,建立的RF模型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8.55%和97.10%。因此,基于最佳样本厚度下的单积分球技术结合SVM和RF模型,可有效实现油茶籽油的快速鉴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鉴伪 单积分球技术 光学参数 蒙特卡罗算法 样本厚度 定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改进滑模自抗扰控制
8
作者 皇金锋 周杰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8-258,共11页
针对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变换器发生输入电压跳变和负载扰动时输出支路间存在严重交叉影响使得输出电压暂态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CRESO)和改进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TSMC)的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首... 针对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变换器发生输入电压跳变和负载扰动时输出支路间存在严重交叉影响使得输出电压暂态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CRESO)和改进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TSMC)的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首先,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SIDO Buck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交叉影响产生的原理。其次,将变换器的主路和支路拟合成独立的2阶ADRC范式分开设计,针对传统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状态变量和扰动观测精度不足的问题,利用CRESO对系统状态变量和内外总扰动项进行估计,以提升估计能力,并在相同带宽下提升扰动估计的速度。然后,利用非奇异TSMC设计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使滑模面能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原点,代替比例-微分(PD)控制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并加入超扭矩算法进一步降低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接着,通过特征值稳定判据和Lyapunov理论证明了CRESO和改进非奇异TSMC的稳定性,求出了CRESO的稳态误差范围和改进非奇异TSMC的收敛时间。最后,搭建了SIDO Buck变换器的仿真和实验平台,通过对比在输入电压和负载突变时,共模-差模电压(CMV-DMV)控制、传统ADRC和本文改进ADRC这3种策略的暂态性能差异,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的控制策略减小了SIDO Buck变换器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并提升了系统瞬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交叉影响 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 非奇异终端滑模 超扭矩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区域生长算法对岩体结构面识别的应用
9
作者 司马劲松 许强 +5 位作者 董秀军 邓博 何秋霖 黎浩良 刘杰 雷文权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53-2264,共12页
自然岩体结构面具有能够定义岩体薄弱部位的特殊力学性质,对隧道支护、围岩分级和边坡加固等各种岩体工程的结构、强度及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结构面单面以及较为发育的优势组判别至关重要。将优势组结构面自动识别步骤分为点云... 自然岩体结构面具有能够定义岩体薄弱部位的特殊力学性质,对隧道支护、围岩分级和边坡加固等各种岩体工程的结构、强度及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结构面单面以及较为发育的优势组判别至关重要。将优势组结构面自动识别步骤分为点云法向量计算、结构单面分割和优势组聚类3部分:(1)基于稳健随机霍夫变换的方法计算法向量;(2)提出了一种改进区域生长算法分割出若干结构面单面,在种子点选择和区域生长条件方面考虑了曲率、平面性以及粗糙度并添加动态异常值检测。此外,依靠阈值与结构面数量关系定性判断极端分割情况,同时筛选出较优阈值范围;(3)最后提出改进K均值(S-K-means)聚类算法实现优势组聚类。算法识别准确性通过一处岩质边坡验证,结果显示倾向倾角误差范围在0.7°~2.5°之间,倾向倾角误差均值分别为1.8°、1.7°。此方法将由点云直接聚类识别优势组的方式改为先分割出若干单个结构面再进行聚类,细化了优势组结构面识别的步骤,提高了结构面聚类计算速度与鲁棒性,并适用于多种结构面数据,为岩体结构面的智能识别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单面 优势组结构面 改进区域生长算法 S-K-means聚类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学习效应的预制构件生产调度研究
10
作者 李娜 马冉 +1 位作者 李龙 张玉忠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0,共12页
本文研究了预制构件生产环境下具有学习效应的单机调度问题,建立以最小化最大加权完工时间为目标的调度模型。工件J_(j)的实际加工时长依赖于其开工时刻t,模型为p_(j)=b_(j)(a-bt),其中a和b是非负参数,b_(j)为工件J_(j)的基础加工时间... 本文研究了预制构件生产环境下具有学习效应的单机调度问题,建立以最小化最大加权完工时间为目标的调度模型。工件J_(j)的实际加工时长依赖于其开工时刻t,模型为p_(j)=b_(j)(a-bt),其中a和b是非负参数,b_(j)为工件J_(j)的基础加工时间。首先,分析所研究模型的离线最优排序。其次,研究该模型的在线调度问题,其中工件以时间在线的方式到达,提出一个竞争比为2-bb_(min)的最好可能的在线算法,其中b_(min)=min{b_(j)|1≤j≤n}。最后,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该在线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 单机 在线算法 学习效应 预制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网壳结构的局部加肋渐进式拓扑优化方法
11
作者 王润谷 董骁 龚景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9-1028,共10页
研究单层网壳结构的局部加肋拓扑优化对提升其经济性与整体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针对单层网壳结构,以结构用钢量为评价指标,基于渐进结构优化算法,提出局部加肋拓扑优化方法.根据结构中杆件的内力分布计算应变能,结合单层网壳结构的特点建... 研究单层网壳结构的局部加肋拓扑优化对提升其经济性与整体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针对单层网壳结构,以结构用钢量为评价指标,基于渐进结构优化算法,提出局部加肋拓扑优化方法.根据结构中杆件的内力分布计算应变能,结合单层网壳结构的特点建立网格加强评价准则,在迭代运算中增加锥体加强应变能过大的网格,删除应变能过小的新增锥体,比较优化前后网壳结构的用钢量与整体稳定性,验证结构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经拓扑优化得到新的局部加肋单层网壳结构,相较于初始结构,优化后的结构用钢量减小,并且整体稳定性提高,结果可为单层网壳结构的局部加肋设计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网壳结构 局部加肋 渐进结构优化算法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蚁群算法优化电动调节阀开度单神经元PID控制
12
作者 祁佳欣 胡绍林 +1 位作者 何红丽 张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135-8141,共7页
针对电动调节阀控制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多扰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优化单神经元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的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阀门开度控制中。该方法利用单神经元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 针对电动调节阀控制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多扰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优化单神经元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的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阀门开度控制中。该方法利用单神经元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实现PID控制参数的在线整定,并采用改进的蚁群优化算法优化单神经元PID中的学习速率和神经元比例系数,有效克服了单神经元PID中的学习速率和神经元比例系数因经验设定而无法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不足。仿真对比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PID、单神经元PID以及基于蚁群优化算法优化单神经元PID 3种控制方法,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超调量分别减少了10.2%、6.1%和1.8%,同时调节时间也相应缩短了0.22、0.07、0.03 s,并且表现出更强的自适应和抗干扰能力,能够使阀门开度控制更加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调节阀 阀门开度控制 单神经元PID 改进蚁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齿轮系统混沌运动及其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控制
13
作者 王瑞邦 田亚平 +3 位作者 张峰 卢杭 王建勤 杨江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8,共7页
为实现3自由度单级直齿轮系统的混沌运动有效控制,用集中质量法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用4~5阶Runge-Kutta法求解得到参数区间内的周期运动向混沌运动转迁的规律。针对特定参数区域的混沌运动,以控制参数的扰动量为输出,Poincaré... 为实现3自由度单级直齿轮系统的混沌运动有效控制,用集中质量法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用4~5阶Runge-Kutta法求解得到参数区间内的周期运动向混沌运动转迁的规律。针对特定参数区域的混沌运动,以控制参数的扰动量为输出,Poincaré截面上点的欧式距离为输入,构建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控制器,使用改进局部搜索能力和寻优速度的引力搜索算法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参数,实现系统混沌运动向周期运动的有效控制。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控制方法不受系统的Jacobian矩阵和流形的限制更具有工程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单级齿轮传动系统 混沌控制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万有引力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RTK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快速确定MAXCOM-DC组合算法
14
作者 周命端 解乾龙 +3 位作者 姬旭 徐翔 崔立锟 覃钰涵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1,137,共6页
本文针对传统的RTK单历元整周模糊度确定主辅频相关法(MAXCOM)观测卫星数增多导致单历元整周模糊度确定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历元卫星分类筛选处理方法;将单历元所有卫星分类为参考星、主星和辅星,应用MAXCOM算法单历元确定主星... 本文针对传统的RTK单历元整周模糊度确定主辅频相关法(MAXCOM)观测卫星数增多导致单历元整周模糊度确定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历元卫星分类筛选处理方法;将单历元所有卫星分类为参考星、主星和辅星,应用MAXCOM算法单历元确定主星整周模糊度和DC算法确定辅星整周模糊度,并提出了一种新的RTK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快速确定算法,称为MAXCOM-DC组合算法。对一组BDS-3实测数据900个连续观测历元进行动态定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MAXCOM-DC组合算法可避免在应用MAXCOM算法时辅星对主星整周模糊度搜索效率的影响,将主星数设为6时,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快速确定效率平均提升了98.5%,且单历元模糊度成功率达99.9%。本文为高采样数据单历元RTK快速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定位 单历元整周模糊度确定 MAXCOM法 DC算法 MAXCOM-DC组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源多汇疏散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安全出口优化
15
作者 周令昌 梁茵 赖艳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提高公共建筑物疏散效率,减少因突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针对建筑物安全出口及疏散方案的优化问题,提出单源多汇疏散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首先,运用通路法,得到所有疏散通路,并按照疏散时间排序;其次,根据用户均衡原理(UE)、k最短... 为提高公共建筑物疏散效率,减少因突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针对建筑物安全出口及疏散方案的优化问题,提出单源多汇疏散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首先,运用通路法,得到所有疏散通路,并按照疏散时间排序;其次,根据用户均衡原理(UE)、k最短路思想,得到计算疏散时间的递推公式,再分析各疏散通路在交叉点处容量分配问题;然后,得到建筑物安全出口的优化策略;最后,以某建筑物为例,建立疏散网络并进行计算,验证算法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疏散人数增加,建筑网络疏散效率逐渐增大;且当疏散人数达到某个特定值时,其变化率近似为恒值。疏散效率与特定的安全出口总的通行能力有关,优化特定安全出口,能够提高疏散网络的疏散效率,减少疏散时间,且疏散人数越多,优化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源多汇 安全出口 疏散模型 用户均衡原理 通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SIMO Buck变换器最优动态响应搜索
16
作者 李丹 崔文峰 陈桂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7-1468,共12页
随着单电感多输出(SIMO)直流变换器的广泛应用,其动态响应问题备受关注。为探究SIMO Buck变换器最优动态响应的理论极限,根据变换器工作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改进的差分进化(DE)算法进行搜索求解。所提方法可以搜索求解出不同目标下的... 随着单电感多输出(SIMO)直流变换器的广泛应用,其动态响应问题备受关注。为探究SIMO Buck变换器最优动态响应的理论极限,根据变换器工作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改进的差分进化(DE)算法进行搜索求解。所提方法可以搜索求解出不同目标下的变换器最优动态响应要求,如最优的自调节或交叉调节,还可以获得不同约束下的最优动态响应,如不同的动态响应时间、峰值电感电流。基于启发式DE算法的最优动态响应理论极限搜索,有助于全面了解SIMO直流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并指导控制器设计以优化动态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多输出直流变换器 动态响应 差分进化算法 自调节 交叉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RIS辅助的MISO系统吞吐量最大化研究
17
作者 谢文武 张沁可 +3 位作者 梁锡涛 刘晨宇 余超 王骥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2,共10页
近年来,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ARIS)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ARIS在多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还缺乏相关研究。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双RIS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模型假设基站(BS)和用户之间的直连链路受阻,仅通过RI... 近年来,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ARIS)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ARIS在多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还缺乏相关研究。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双RIS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模型假设基站(BS)和用户之间的直连链路受阻,仅通过RIS形成的反射链路进行通信。在此基础上,根据ARIS与被动RIS(PRIS)的不同组合情况,提出4种RIS组合模型。模型的目标是优化基站波束赋形、RIS的相移矩阵和功率分配因子,以最大化系统通信容量。由于该优化问题为非凸问题,该文采用了交替优化算法(AO)与连续凸逼近(SCA)对问题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基站发射功率高或低,TAAR组合模型的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单ARIS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RIS MISO 交替优化算法 凸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刚性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
18
作者 石佳俊 臧玉府 +1 位作者 肖雄武 张莹滢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7,共7页
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在遥感影像处理、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融合方法的效率与稳健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刚性概率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方法。采用Line-CN... 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在遥感影像处理、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融合方法的效率与稳健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刚性概率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方法。采用Line-CNN深度学习网络提取直线段特征,将其采样为二维散点,并利用非刚性CPD算法匹配不同尺度影像中的离散点,进而通过改进单应矩阵高精度融合两种模态影像,得到具备多光谱信息的机载激光点云。为全面验证方法的性能,本文采用多种场景下的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作为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多种复杂场景下离散点匹配准确率高达90%,融合后的影像能够很好地保留原始影像的特征和信息,多种场景下的融合相关系数高达90%以上,且算法较为高效,有利于后续植被监测、环境监测、土地分析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非刚性CPD算法 单应矩阵 高精度融合 跨模态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和IRCMMPE的旋转机械损伤识别方法
19
作者 李恒亮 张思婉 郭衡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5-1054,共10页
基于单通道信号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的故障诊断效果通常比较依赖信号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滑先验分析(SPA)、改进精细复合多变量多尺度排列熵(IRCMMPE)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SA-SVM)的旋转机械损伤识别策... 基于单通道信号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的故障诊断效果通常比较依赖信号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滑先验分析(SPA)、改进精细复合多变量多尺度排列熵(IRCMMPE)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SA-SVM)的旋转机械损伤识别策略。首先,使用SPA将单通道信号分解为趋势项和去趋势项两种完全不同的分量,减少了分量的冗余,并将其组装为多通道信号以实现对样本的扩充;然后,采用IRCMMPE对多通道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以对比验证两个分量之间的相关性,获取了更能反映故障特性的特征;最后,将故障特征输入至SSA-SVM分类器中进行了故障识别,完成了对旋转机械的故障辨识和故障程度的判断,利用三个旋转机械数据集对SPA-IRCMMPE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分析,并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A-IRCMMPE模型在诊断旋转机械不同故障类型时分别取得了100%和99.2%的识别准确率,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9.76%和99.92%;而自制数据集的诊断精度达到了100%。相较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SPA-IRCMMPE模型仅需使用单个通道的振动信号且无需进行分量重要性评估,避免了分量取舍的问题,对振动信号的利用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单通道信号 故障诊断 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 改进精细复合多变量多尺度排列熵 平滑先验分析 离心泵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单细胞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旭东 孙善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165-171,175,共8页
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推断在系统生物学中占有核心地位,近年来单细胞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研究者能够在单细胞分辨率下获取基因和细胞的调控信息,推动了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基于此,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单细胞基因调... 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推断在系统生物学中占有核心地位,近年来单细胞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研究者能够在单细胞分辨率下获取基因和细胞的调控信息,推动了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基于此,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单细胞基因调控网络推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的模型,包括互信息法、回归模型、贝叶斯网络、布尔网络、常微分方程和深度学习方法。此外,还探讨了部分现有方法负样本选择、模型评估方面的局限性,指出了其对调控网络建模的影响。最后对单细胞基因调控网络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其在植物科学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单细胞 网络推断算法 深度学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