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探求司马士风人格 创新传承文化精神——评王长顺教授《先秦士人与司马迁》 |
亓娟莉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司马迁《史记》与先秦文化精神研究的典范之作——评王长顺教授的《先秦士人与司马迁》 |
马倩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论司马迁的将帅思想 |
郭海燕
|
《孙子研究》
|
2024 |
0 |
|
4
|
司马迁的消费思想及其启示 |
刘社建
李振明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
2004 |
3
|
|
5
|
论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 |
刘家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9
|
|
6
|
司马迁的生命意识与《史记》悲剧精神 |
刘兴林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9 |
13
|
|
7
|
《史记》载“高宗亮阴三年不言”考释——兼论司马迁叙史“疑则传疑” |
易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论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 |
王成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9
|
司马迁与班固历史观的异同 |
李宏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0
|
论管仲对司马迁的影响 |
池万兴
|
《管子学刊》
CSSCI
|
2009 |
1
|
|
11
|
司马迁何以成为文化巨人 |
刘生良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2
|
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对社会经济规律的认识 |
蹇福阔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3
|
|
13
|
司马迁笔下的李广形象 |
崔晓耘
|
《阴山学刊》
|
2007 |
1
|
|
14
|
论司马迁“反暴抗虐”思想的形成过程与体现 |
雷建平
|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1
|
|
15
|
从司马迁故里看弘扬中华文明 |
王炜民
|
《阴山学刊》
|
2006 |
1
|
|
16
|
观看者,记录者,共舞者——刺客与司马迁悲剧命运的交响 |
王燕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1
|
|
17
|
司马迁哲学史学思想述略 |
郑万耕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8
|
司马迁推崇孟子的精神因素 |
时国强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9
|
略论司马迁的民族观 |
王平
周平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20
|
论司马迁的“一家之言” |
赵明正
|
《云梦学刊》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