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xycon Pro和MetaMax Ⅱ两种心肺功能仪测试值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高炳宏 李之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J EGEROxyconPro和CORTEXBiophysikMetaMaxⅡPortableCPXsystem是目前世界上两种最先进的气体代谢测试分析仪器。它们都采用BreathbyBreath分析方法 ,大大提高了气体分析速度 ,减少了呼吸周期中由于气体采样少而造成的误差。本研究以 8... J EGEROxyconPro和CORTEXBiophysikMetaMaxⅡPortableCPXsystem是目前世界上两种最先进的气体代谢测试分析仪器。它们都采用BreathbyBreath分析方法 ,大大提高了气体分析速度 ,减少了呼吸周期中由于气体采样少而造成的误差。本研究以 8名优秀男子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采用相同运动程序和测试方法 ,对两种仪器主要指标的测试值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两种仪器测定的各气体代谢指标的最大值存在较大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con pro MetaMax 心肺功能仪 测试值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Ⅱ软件、Excel软件和遗传算法的集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忠保 李国庆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9-1335,共7页
针对PRO/Ⅱ软件在数据处理和优化功能方面的不足,利用PRO/Ⅱ软件的COM服务器与其他程序交互的功能,在Excel软件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中编写PRO/Ⅱ软件与Excel软件接口程序,在接口程序中编写遗传算法,实现PRO/Ⅱ软件、Ex... 针对PRO/Ⅱ软件在数据处理和优化功能方面的不足,利用PRO/Ⅱ软件的COM服务器与其他程序交互的功能,在Excel软件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中编写PRO/Ⅱ软件与Excel软件接口程序,在接口程序中编写遗传算法,实现PRO/Ⅱ软件、Excel软件和遗传算法的集成。该集成可提高模拟计算效率,实现化工过程的多变量优化。采用PRO/Ⅱ软件、Excel软件和遗传算法的集成对1.2 Mt/a催化裂化装置主分馏塔和吸收稳定系统的3个操作变量进行优化,可使该催化裂化装置的效益提高904.2元/h。炼油过程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及吸收稳定系统的操作优化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软件 EXCEL软件 遗传算法 软件集成 多变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Ⅱ的液态甲烷精馏设计与模拟
3
作者 赵耀中 刘玉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连续制取摩尔分数不低于99.999%、硫摩尔分数低于0.00001%的液态甲烷推进剂,提出了一种利用LNG连续式低温精馏提纯液态甲烷的设想,对该方案进行理论基础研究和计算,对流程中重要操作点进行了讨论。除采用简捷设计方法对精馏过程的主... 为连续制取摩尔分数不低于99.999%、硫摩尔分数低于0.00001%的液态甲烷推进剂,提出了一种利用LNG连续式低温精馏提纯液态甲烷的设想,对该方案进行理论基础研究和计算,对流程中重要操作点进行了讨论。除采用简捷设计方法对精馏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外,还采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设计结果进行优化模拟。经简化和计算,脱氮塔需要10个理论分离级,而脱乙烷塔需要16个理论分离级。此外提出在精馏系统中引入制冷循环系统来利用相应低温流体介质的冷量,可作为相关工程方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甲烷 LNG 低温精馏 pro/软件 制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肽Fc-Gly-Pro-Arg(NO_2)-OMe的合成及其与Cu(Ⅱ)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芳 李学强 +2 位作者 叶武龙 周彬彬 刘又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81-2386,共6页
以二茂铁甲酸、甘氨酸(H-Gly-OMe)、脯氨酸(Boc-Pro-OH)、精氨酸(H-Arg(NO2)-OMe)等为原料,苯并三唑-1-四甲基六磷酸酯(HBTU)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为缩合剂,采用液相法合成了二茂铁-肽Fc-Gly-Pro-Arg(NO2)-OMe(简称Fc-GPR),其总收率为... 以二茂铁甲酸、甘氨酸(H-Gly-OMe)、脯氨酸(Boc-Pro-OH)、精氨酸(H-Arg(NO2)-OMe)等为原料,苯并三唑-1-四甲基六磷酸酯(HBTU)和1-羟基苯并三唑(HOBT)为缩合剂,采用液相法合成了二茂铁-肽Fc-Gly-Pro-Arg(NO2)-OMe(简称Fc-GPR),其总收率为48.1%.并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质谱(ESI-MS)等表征.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目标产物与Cu(Ⅱ)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表现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和还原峰电位分别为0.624和0.552V(vsAg/AgCl),氧化和还原峰电流之比Ipa/Ipc为1.13,电极反应过程为扩散控制.目标产物与Cu(Ⅱ)形成配位比为2∶1的配合物.Fc-GPR与Cu(Ⅱ)的电极反应过程符合电化学-化学-电化学(ECE)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肽 液相合成 Gly-pro-Arg 电化学-化学-电化学历程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RO/Ⅱ软件研究碳酸二甲酯-甲醇体系和氨-甲醇体系的汽液平衡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丹 韩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3-529,共7页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常压下碳酸二甲酯(DMC)-甲醇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考虑最低共沸点和甲醇沸点间汽液平衡数据的权重关系,回归得到了NRTL模型的二元交互参数,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甲醇气相组成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1...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常压下碳酸二甲酯(DMC)-甲醇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考虑最低共沸点和甲醇沸点间汽液平衡数据的权重关系,回归得到了NRTL模型的二元交互参数,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甲醇气相组成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13%,温度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04%。提出了氨-甲醇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在尿素醇解法制备DMC分离工艺中的重要性,对文献报道的氨-甲醇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Wilson模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所得参数可在较宽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使用。对碳酸二甲酯-甲醇体系、氨-甲醇体系所建立的模型可靠,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甲醇 共沸物 汽液平衡 流程模拟 pro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ilinx公司通过集成10Gbps串行收发器扩展VIRTEX—Ⅱ PRO产品线
6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Xilinx公司 串行收发器 VIRTEX-pro架构 CMOS物理层收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朝军 宋岚 +2 位作者 尹晓清 郭正宇 杨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s,CFb)增殖及α1(Ⅰ)型前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s,CFb)增殖及α1(Ⅰ)型前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α1(Ⅰ)型前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雷公藤甲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1(Ⅰ)型前胶原合成。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以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1(Ⅰ)型前胶原合成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心肌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 α1(Ⅰ)型前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对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波谱学特性的影响(Ⅱ) 被引量:4
8
作者 文江祁 张立新 +1 位作者 李文瑞 梁厚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9-52,共4页
用钙螯合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的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其荧光发射峰在680±1nm,钙结合后导致荧光发射峰强度降低。当再加入EGTA,螯合钙后,其荧光发射峰强度得以部分恢复。该蛋白在结合钙后,其圆二色谱也发生变化... 用钙螯合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的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其荧光发射峰在680±1nm,钙结合后导致荧光发射峰强度降低。当再加入EGTA,螯合钙后,其荧光发射峰强度得以部分恢复。该蛋白在结合钙后,其圆二色谱也发生变化。这些结果表明该蛋白质的构象在结合钙后发生了变化。该蛋白质的荧光激发光谱在440nm和470nm处的激发峰表明此蛋白结合有叶绿素a和叶绿索b。本文对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在光系统Ⅱ中的可能功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颗粒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吸收光谱 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肾素(原)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娜娜 李茂莲 +4 位作者 边云飞 高奋 杨志明 杨慧宇 肖传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肾素(原)受体[(P)R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SMCs按以下分组:(1)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2)不同浓度AngⅡ组:分别加入AngⅡ10、100、1 000 nmol/L;...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肾素(原)受体[(P)R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SMCs按以下分组:(1)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2)不同浓度AngⅡ组:分别加入AngⅡ10、100、1 000 nmol/L;(3)不同浓度Ang-(1-7)组:分别加入Ang-(1-7)10、100、1 000 nmol/L;(4)AngⅡ+losartan(AT1受体拮抗剂)组:losartan 10-6 mol/L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AngⅡ100 nmol/L;(5)AngⅡ+PD123319(AT2受体拮抗剂)组:先用10-5 mol/LPD123319预处理30 min后,再用终浓度为100 nmol/L AngⅡ;(6)CGP42112A(AT2受体激动剂)组:加入10-7 mol/L CGP42112A。各组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R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不同浓度AngⅡ可以促进(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均P<0.01);不同浓度Ang-(1-7)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各浓度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加入CGP42112A可以促进(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1),与AngⅡ处理组比较,加入PD123319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加入losartan不能抑制(P)RR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AngⅡ可通过AT2受体促进(P)RR mRNA和蛋白表达,而Ang-(1-7)可抑制(P)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原)受体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Ⅱ)-脯氨酸-邻菲咯啉三元体系的溶液结构及其波谱
10
作者 陈德余 史卫良 张仕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50-454,共5页
本文测定了VOSO_4与脯氨酸(Pro)、邻菲咯啉(Phen)在不同酸度(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的低温(173K)EPR波谱,根据不同pH下的EPR谱变化,利用Johnson的加合规则,并结合配... 本文测定了VOSO_4与脯氨酸(Pro)、邻菲咯啉(Phen)在不同酸度(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的低温(173K)EPR波谱,根据不同pH下的EPR谱变化,利用Johnson的加合规则,并结合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推测了它们的可能结构。利用波谱参数计算了配合物的键参数,利用电子光谱数据计算了配合物的晶体场参数,讨论了它们的成配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水分子的配体(Phen或Pro)数目增加,键参数减小,配合物共价性增强,同时得出Phen与VO(Ⅱ)配位能力比Pro强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邻菲咯啉 VO()配合物 溶液结构 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主分馏塔工艺模拟与扩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春花 陈清林 +1 位作者 华贲 陈梓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SimSci/PROⅡ探讨了延迟焦化分馏单元的模拟策略.根据延迟焦化分馏单元无法确定反应油气进料组成和塔底存在非平衡级的特点,采用塔出料反推进料油气组成和塔底换热段与精馏段分段处理的办法,选择Grayson-Streed物性选... 运用流程模拟软件SimSci/PROⅡ探讨了延迟焦化分馏单元的模拟策略.根据延迟焦化分馏单元无法确定反应油气进料组成和塔底存在非平衡级的特点,采用塔出料反推进料油气组成和塔底换热段与精馏段分段处理的办法,选择Grayson-Streed物性选择集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现场标定数据基本一致.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分馏塔操作中存在气液流量在各塔板明显波动的问题,同时进行了主分馏塔的水力学核算,绘出了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发现大部分塔板存在漏液问题,堵住一定数目阀孔能解决漏液.最后根据工厂的生产要求,对装置扩能22%后的主分馏塔进行了模拟和水力学核算.结果表明,对分馏塔进行局部脱瓶颈改造能满足扩能后生产能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装置 流程模拟 simsci/pro 水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乙酯生产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立 张颖 +1 位作者 汤志刚 段占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8-200,共3页
通过分析国内乙酸乙酯生产工艺的现状,提出了针对传统乙酸乙酯生产工艺的 3种可行改造方案;并采用美国SIMSIC公司的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现有的年产 1 .5万t乙酸乙酯生产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以此为基础对比了不同投资规模的 3种改造方... 通过分析国内乙酸乙酯生产工艺的现状,提出了针对传统乙酸乙酯生产工艺的 3种可行改造方案;并采用美国SIMSIC公司的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现有的年产 1 .5万t乙酸乙酯生产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以此为基础对比了不同投资规模的 3种改造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经过改造后,分别比原有工艺节能 12%、13%和 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加盐萃取 萃取精馏 pro/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抽提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西涛 干爱华 周子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81,83,共5页
采用SIMSCI公司开发的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实际生产中预分离塔、抽提精馏塔、溶剂回收塔、苯塔、甲苯、二甲苯塔进行逐塔模拟并优化,进而对全流程进行模拟,给出了模拟结果,最终获得最佳的工艺操作参数,所得产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
关键词 芳烃 pro/ 流程模拟 抽提精馏 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四塔精馏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风林 杨伯伦 向小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24-327,共4页
为开发一个优化的甲醇精馏提纯工艺,以解决甲醇产品纯度低而影响与汽油、柴油混合均匀性、低温稳定性等问题,利用PRO/Ⅱ化工流程模拟计算软件,以醇类、水作为关键组分,采用修正的ALCO、NRTL模型分别对预精馏塔、回收塔和加压塔、常压塔... 为开发一个优化的甲醇精馏提纯工艺,以解决甲醇产品纯度低而影响与汽油、柴油混合均匀性、低温稳定性等问题,利用PRO/Ⅱ化工流程模拟计算软件,以醇类、水作为关键组分,采用修正的ALCO、NRTL模型分别对预精馏塔、回收塔和加压塔、常压塔进行了甲醇四塔精馏流程模拟计算。对进料位置、回流比、理论板数、进料温度、操作压力进行了模拟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四塔流程生产出的精甲醇产品在纯度、水含量、乙醇含量和甲醇回收率上较二塔、三塔流程有较大的提高,显著提高了精甲醇与汽油或柴油的混合均匀性,改善了混合相的低温稳定性,且装置能耗低,操作稳定、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pro/软件 精馏 四塔流程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分馏塔工艺模拟计算与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斌 干爱华 李鑫钢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2-55,共4页
介绍了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工艺流程,运用PRO/Ⅱ软件对乙烯装置初分馏系统进行了模拟,其裂解气成分采用反推法获取。将模拟计算结果与汽油分馏塔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并对汽油分馏塔不同工艺下模拟计算值之间进行比较,提出了汽油分馏塔优... 介绍了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工艺流程,运用PRO/Ⅱ软件对乙烯装置初分馏系统进行了模拟,其裂解气成分采用反推法获取。将模拟计算结果与汽油分馏塔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并对汽油分馏塔不同工艺下模拟计算值之间进行比较,提出了汽油分馏塔优化设计方案:将汽油分馏塔从下至上分为急冷油循环段、中质油循环段、轻柴油分离段和汽油分离段四段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软件 急冷流程 汽油分馏塔 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的分离模拟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立成 孙津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1-283,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煤焦油加工发展的现状和煤焦油分离的新技术,阐述了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不足,并以PRO/Ⅱ为工具对煤焦油两塔式连续蒸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用PRO/Ⅱ进行模拟是改进工艺的有力工具,将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 介绍了国内外煤焦油加工发展的现状和煤焦油分离的新技术,阐述了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不足,并以PRO/Ⅱ为工具对煤焦油两塔式连续蒸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用PRO/Ⅱ进行模拟是改进工艺的有力工具,将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模拟的工艺能大大改善煤焦油的分离效果,提高了萘的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分离 pro/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法油气回收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董军波 黄维秋 +1 位作者 白秋云 卢建国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37,共4页
用PROⅡ大型过程模拟软件对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分析了吸收塔进液量、真空泵进口压力以及吸收塔理论塔板数对油气回收率和尾气浓度的影响,将真空泵进口压力由5.3kPa调整至3kPa,吸收塔理论塔板数由9调整至13,吸收塔进液量由60t&#... 用PROⅡ大型过程模拟软件对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分析了吸收塔进液量、真空泵进口压力以及吸收塔理论塔板数对油气回收率和尾气浓度的影响,将真空泵进口压力由5.3kPa调整至3kPa,吸收塔理论塔板数由9调整至13,吸收塔进液量由60t·h-1调整至35t·h-1,大大降低了回收成本,且使尾气中油气体积分数由3.9755%降低到2.2622%,油气回收率由95.1%提高到98.7%,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 pro软件 吸收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参数对MEA法捕集CO_2吸收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庆领 范连翠 +1 位作者 李太星 陈海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5-588,共4页
为了得到MEA溶液吸收烟气中CO2的规律,采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不同MEA质量分数的吸收液吸收CO2过程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为:随着贫液体积流量的增加,CO2吸收率逐渐增大,且随着MEA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增加,CO2的吸收率也是逐渐增... 为了得到MEA溶液吸收烟气中CO2的规律,采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不同MEA质量分数的吸收液吸收CO2过程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为:随着贫液体积流量的增加,CO2吸收率逐渐增大,且随着MEA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增加,CO2的吸收率也是逐渐增大的,但增大幅度逐渐变小。当吸收液中MEA的摩尔流量不足时,吸收液体积流率对CO2吸收率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MEA摩尔流量的增加,影响越来越小。MEA质量分数偏低时,随着吸收液温度的升高,CO2吸收率先增大后减小;当MEA质量分数较高时,CO2吸收率逐渐增大,但增大幅度有限。烟气温度对CO2吸收率影响较小。吸收率随塔板数增多逐渐增大,但增大幅度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 CO2吸收率 pro/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分馏系统的节能降耗 被引量:2
19
作者 卞雯 黄风林 +1 位作者 卢永斌 秦倩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87,共5页
针对气体分馏系统回流比偏大、操作压力偏高、压力波动大和分离纯度高、装置能耗居高、装置效益差等现状,利用石油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气体分馏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摩尔分数为99.5%)的前提下,探讨了压力、进料... 针对气体分馏系统回流比偏大、操作压力偏高、压力波动大和分离纯度高、装置能耗居高、装置效益差等现状,利用石油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气体分馏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摩尔分数为99.5%)的前提下,探讨了压力、进料位置、回流比等参数对装置操作、能耗的影响,确定了丙烯损失的部位和原因,建立了装置操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每年可以节约能耗6.83×107 MJ,使丙烯收率从原有的97.49%提高到98.58%。该节能工艺过程易于实施,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馏系统 pro/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溶液的解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涛 范连翠 李庆领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1期7675-7679,7698,共6页
以MEA溶液吸收CO2后形成的富液为研究对象,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研究了再沸器热负荷、解吸塔塔板数、再沸器压力等因素对富液中CO2解吸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再沸器压力与贫液出口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层塔板处温度变化情况。得出:CO2... 以MEA溶液吸收CO2后形成的富液为研究对象,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研究了再沸器热负荷、解吸塔塔板数、再沸器压力等因素对富液中CO2解吸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再沸器压力与贫液出口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层塔板处温度变化情况。得出:CO2解吸率随着再沸器热负荷和解吸塔塔板数的增加而增大;再沸器压力通过影响吸收液沸点温度和吸收液沸腾时的蒸汽量,来影响CO2解吸率,且再沸器压力越大,塔底贫液温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 CO2解吸率 pro/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