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三角分解和SLNR的同频干扰抑制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祖凡 李余 +1 位作者 杨静 景小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7-172,共6页
针对多小区多用户下行链路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三角分解和信漏噪比(signal leakage noise ratio,SLNR)的干扰抑制算法,算法通过对联合信道的三角分解先将小区间干扰减少一半,然后利用SLNR算法和干扰抑制矩阵进一步消除小区间干扰... 针对多小区多用户下行链路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三角分解和信漏噪比(signal leakage noise ratio,SLNR)的干扰抑制算法,算法通过对联合信道的三角分解先将小区间干扰减少一半,然后利用SLNR算法和干扰抑制矩阵进一步消除小区间干扰。理论分析表明算法使得接收端不再需要增加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的矩阵及相应矩阵运算,从而降低了算法复杂度。计算机仿真表明较传统SLNR算法,该算法在系统容量和能量效率等性能方面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信漏噪比 三角分解 同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A中的SLNR联合校准多用户多流波束赋形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巍 郭爱煌 谭维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51-2354,共4页
提出了一种长期演进项目的后续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信漏噪比联合校准多用户多流波束赋形方案。基于信漏噪比准则进行波束赋形消除多用户间干扰,实现LTE-A下的多用户多流波束赋形传输;建立信道校准机制,补偿实... 提出了一种长期演进项目的后续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信漏噪比联合校准多用户多流波束赋形方案。基于信漏噪比准则进行波束赋形消除多用户间干扰,实现LTE-A下的多用户多流波束赋形传输;建立信道校准机制,补偿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射频增益影响,恢复信道互易性,提升实际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性能。在适用于LTE-A的空间信道扩展模型(spatial channel model extension,SCME)信道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常用的基于信干噪比准则的块对角化方案误码率性能有明显提升,且能在存在射频增益影响的非理想环境中恢复信道互易性,提升系统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联合校准波束赋形 多流波束赋形 信漏噪比 信道互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NR与矢量扰动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双层混合预编码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勇 杜洁汝 杨馨怡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44-2854,共11页
在多用户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针对现有基于信漏噪比(Signal-to-Leakage-plus-Noise Ratio,SLNR)准则的混合预编码算法未考虑用户信道质量不同和信道矩阵具有病态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 在多用户毫米波大规模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针对现有基于信漏噪比(Signal-to-Leakage-plus-Noise Ratio,SLNR)准则的混合预编码算法未考虑用户信道质量不同和信道矩阵具有病态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SLNR与矢量扰动(Vector Perturbation,VP)的双层混合预编码算法.该算法分两层设计预编码矩阵.第一层,考虑用户信道质量不同,提出了基于SLNR准则的匹配加权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信道系数、预编码矢量和组合矢量的影响设计信道加权因子,利用加权因子对SLNR算法进行改进,从而设计更优的混合预编码器,消除用户间干扰.第二层,根据第一层获取到的等效基带信道,利用迫零(Zero Force,ZF)消除用户天线间干扰.考虑到信道矩阵具有病态性,采用VP算法进一步处理.通过在发射信号上添加扰动矢量减小发射端功率增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同类混合预编码算法,所提算法可以获取更好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和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大规模MIMO 混合预编码 信漏噪比 信道质量 病态信道矩阵 矢量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信号泄露噪声比多用户预编码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宁波 康桂霞 +1 位作者 张平 刘泽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61-2165,共5页
时分复用(TDD)系统通过信道互异性可以在发送端得到下行信道矩阵。由于上下行信道存在着处理延时,时变信道下,延时带来的信道误差会降低多用户MIMO预编码的系统性能。信道预测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改善信道误差,但预测误差又会给系统... 时分复用(TDD)系统通过信道互异性可以在发送端得到下行信道矩阵。由于上下行信道存在着处理延时,时变信道下,延时带来的信道误差会降低多用户MIMO预编码的系统性能。信道预测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改善信道误差,但预测误差又会给系统性能带来损失。该文针对预测误差带来的性能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改进的预编码算法。改进算法根据预测误差的方差对预编码向量进行修正,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高车速情况下,该算法比传统的预测预编码算法能带来更大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编码 迫零 信号泄漏噪声比 信道预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K变换的多用户MIMO低复杂度预编码算法
5
作者 殷作亮 毛兴鹏 张乃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5-380,共6页
基于广义奇异值分解(GSVD)的信漏噪比(SLNR)预编码算法可提高传统SLNR预编码算法的数值稳定性,但其预编码器的产生需要进行奇异值分解,因此计算复杂度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Fukunaga-Koontz(FK)变换方法,提出了基于SLNR的预编码算法.... 基于广义奇异值分解(GSVD)的信漏噪比(SLNR)预编码算法可提高传统SLNR预编码算法的数值稳定性,但其预编码器的产生需要进行奇异值分解,因此计算复杂度较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Fukunaga-Koontz(FK)变换方法,提出了基于SLNR的预编码算法.该算法同样具有数值稳定的优点,但无需进行奇异值分解,因此比基于GSVD的SLNR算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证明,提出的预编码算法与基于GSVD的SLNR预编码算法二者等效,验证了提出算法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同时其复杂度较基于GSVD的预编码算法降低了34.3%~42%,因此更适合实际应用.数值仿真证明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MIMO 预编码 信漏噪比 Fukunaga-Koontz变换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正定松弛的MIMO系统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案
6
作者 李新民 白宝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3-426,共4页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中,信漏噪比最大化的预编码方法的发射功率控制方式并不能有效保证用户可达的信漏噪比,该文提出追求信漏噪比约束下最小化发射总功率的预编码器设计方案。利用半正定松弛的方法对目标问题可以进行有效地...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中,信漏噪比最大化的预编码方法的发射功率控制方式并不能有效保证用户可达的信漏噪比,该文提出追求信漏噪比约束下最小化发射总功率的预编码器设计方案。利用半正定松弛的方法对目标问题可以进行有效地求解,并且在设计目标中增加功率约束条件,能有效降低基站的发射总功率。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信漏噪比最大化方法,该文提出的方案在满足较大的信漏噪比门限时具有更好的系统误码性能和更低的发射总功率,并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其发射总功率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预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下行链路 信漏噪比 半正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小区MIMO系统中基于泄漏的多用户下行链路预编码新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曹颖鸿 陈喆 殷福亮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针对多小区MIMO系统的多用户下行链路预编码设计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蜂窝多小区MIMO通信环境下,基于信漏噪声比(Signal-to-Leakage-Noise Ratio,SLNR)最大准则,提出了改进的多用户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算法。通... 针对多小区MIMO系统的多用户下行链路预编码设计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蜂窝多小区MIMO通信环境下,基于信漏噪声比(Signal-to-Leakage-Noise Ratio,SLNR)最大准则,提出了改进的多用户下行链路线性预编码算法。通过在优化目标中考虑接收端白化滤波器的影响,该预编码算法实现了对用户间干扰和小区间干扰(OCI)的同步抑制消除;在求解预编码矩阵优化问题时,本文基于QR分解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复杂度求解算法,该算法能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系统性能的有效提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SLNR线性预编码算法能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OCI)的影响,使多小区MIMO系统获得更高的和速率(Sum Rate)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小区 小区间干扰(OCI)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 预编码 信漏噪声比(sl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